恩启云课堂自闭症上岗培训答题.doc

收藏

编号:26043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64.17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3
8
金币
关 键 词:
恩启云 课堂 自闭症 上岗 培训 答题
资源描述:
!- 1、以下关于孤独症康复教育人员的工作职责的事例描述正确的有:( ) A、采用连续记录的方式,记录学生在小组课环节中对老师指令有自发反应的次数,并在线性图表中表示并记录 B、记录上课中目标技能的正确率,同时当学生掌握该目标后,记录下该目标的完成日期 C、任何老师都可以进行评估,无论是否有足够经验 D、每日课前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其他授课教师可能影响学生康复教育的因素 结果:正确 2、以下描述哪些不符合孤独症康复教育人员的工作职责:( ) A、纸质记录学生每日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不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B、课前全面了解学生当日的具体训练目标,并为学生准备好合适的教具 C、正确执行上级的对孤独症儿童的个别训练计划,同时客观中肯的记录 D、掌握回合试验教学,对其他的康复教育方法简单了解。 结果:正确 1、作为孤独症康复人员,以下哪些方式可以对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进行支持帮助( ) A、帮助家庭面对孩子患有孤独症的现实,告诉家长让孩子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才是目前对孩子最有益的事情 B、让家长认清,孤独症不会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就可以自行康复 C、告诉家长,在帮助孩子康复的同时也要帮助自己,不要忽视自己,记得放松心情 D、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埋怨并不能有效的改善孤独症孩子目前的状况,而积极的康复训练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孤独症的症状 结果:正确 1、以下关于孤独症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孤独症是广泛性发展障碍 B、孤独症孩子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 C、孤独症孩子具有社交、沟通、语言、行为方面困难的问题 D、孤独症孩子小时候被诊断,长大以后可能不再被诊断为孤独症 结果:正确 2、以下关于孤独症的历史描述正确的有:( ) A、里奥•肯纳医生1942年首次提出“早期孤独症”一词 B、里奥•肯纳医生是通过对11位有孤独症倾向儿童观察后,首次对孤独症的表现进行详细描述的 C、陶国泰教授在80年代首次报告中国的4例孤独症 D、肯纳医生对孤独症的四个标志性特征的最初形容一直影响着现今人们对孤独症的了解与诊断 结果:正确 1、以下关于孤独症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基因、大脑结构异常有关 B、孤独症的发病率男孩多于女孩,患有孤独症的女孩通常比男孩的病情严重 C、目前孤独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国孤独症发病率未知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有孤独症,另一方患有孤独症的概率大约为百分之30 结果:正确 2、以下关于孤独症的病因描述正确的有:( ) A、孤独症的发病与遗传有关,并且同卵双胞胎的患孤独症的可能性比异卵双胞胎更大 B、父母双方中,母亲怀孕期间服用叶酸,而父亲精神压力大,孩子患有孤独症的可能性越大 C、有的孤独症患儿还会伴随其他的障碍 D、孤独症可能是过多的大脑神经元和不正常的神经元链接所造成的 结果:正确 1、以下关于孤独症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 A、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就有问题行为 B、除了沟通、社交障碍、刻板行为三个核心问题外,部分孤独症孩子还会伴随有感官系统失调的问题 C、同样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他们的障碍特点、性格、疾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D、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可能是自身障碍、对周围环境的理解认识问题、与其环境的互动方式问题引起的 2、当一个孤独症孩子与他人进行聊天的过程中,导致沟通的不顺畅可能是以下哪几个环节:( ) A、信息内容 B、信息传递方式 C、信息发送者 D、信息接收者 3、以下关于沟通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手语、iPad图像、文字、动作手势等等 B、看到某人的一个眼神就明白他的意思,是无意向沟通 C、有沟通障碍的孤独症孩子一般处于自我沟通以及索取者沟通阶段 D、有效的沟通者处于早期沟通者阶段 4、以下哪些问题可能孤独症孩子会出现:( ) A、会误解别人的意思 B、常出现重复刻板的语言 C、对语言的理解常停留在表面意思上 D、说话时缺乏语音语调变化 1、以下哪些描述符合孤独症孩子的社交特点:( ) A、常与他人进行单向沟通,即便喜欢获得他人的关注 B、在不熟悉的场合常出现不符合环境的行为 C、能有意识的感受别人 D、很难与他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1、以下符合孤独症孩子特点的描述有:( ) A、喜欢按照特定的方式做事情,如走同一条路 B、认识照片上的柳树,不认识马路边上的柳树 C、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表达的缺乏 D、感兴趣的东西很多 2、以下描述是刻板行为与思维的有:( ) A、觉得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B、很难适应突然的变化 C、喜欢甩手、晃动身体 D、很难将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运用 1、以下描述属于感觉低敏的有:( ) A、喜欢嘴里哼哼 B、孩子会使劲的碰你 C、喜欢关灯 D、冬天光脚在地上跑 2、以下描述属于感觉过敏的有:( ) A、通过手指间的缝隙看光线 B、不喜欢剪头发 C、受不了特定衣服的材质 D、用身体前后晃动的方式看手中拿的有图案的东西 1、以下哪些现象是感觉低敏:( ) A、喜欢舔东西 B、喜欢尝试新的菜品 C、常常捏住鼻子 D、喜欢荡很高的秋千 2、以下哪些现象是感觉过敏:( ) A、喜欢靠着东西或者他人 B、常常撞到东西 C、喜欢喷了香水的老师 D、不喜欢静坐 1、以下对孤独症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成年人有孤独症症状,可以判定为孤独症 B、孤独症孩子缺乏假想游戏的能力 C、筛查、诊断是医生做的,康复教育人员不需要了解这些 D、大多数孤独症家长会在孩子很小时就发现异常 2、以下关于孤独症警钟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孤独症孩子的联合注意的能力一般不好 B、没有在适合的年龄发音,是孤独症 C、孤独症孩子不太会通过凑到家长旁边或者故意制造声音等方式引起家长注意 D、孩子不会用身体的运动表达一些信息,是孤独症 1、以下关于孤独症的诊断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有时使用孤独症筛选量表进行孤独症的诊断,因为筛选量表很多是鉴别是否有孤独症的相关特点,对孤独症的特点比较有针对性 B、孤独症的诊断应该是综合性评估的结果 C、诊断时会参考孩子多方面信息,包括医学测试、直接观察、与亲属访谈等 D、孤独症症状会在系统性干预后得到改善,孤独症不是终生的 2、以下哪些是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 A、M-CHAT B、ADOS-G C、ADI-R D、ABC 1、以下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孤独症是与生俱来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B、“冰箱妈妈”导致孤独症的发生 C、孤独症患者中只有少部分人拥有天才能力 D、孤独症的患者比普通人群的智商低 1、以下描述属于行为的有:(AD ) A、思考明天早餐吃什么 B、肚子痛 C、我饿了 D、关门 2、以下关于应用行为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是一门自然科学 B、研究行为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C、是实验行为分析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D、“行为学之父”是B•F•Skinner 1、行为学的分支有哪些:( ) A、应用行为分析 B、实验行为分析 C、行为分析 D、行为主义 2、以下属于反应性行为的有:( ) A、敲击键盘打字 B、脚踢到桌脚,第一反应尖叫 C、摔倒时手立刻撑地 D、人看到柠檬就会分泌唾液 3、以下关于行为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行为学之父是约翰•华生 B、约翰•华生的观点:行为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C、B•F•Skinner证明了行为不只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对行为更重要 D、巴甫洛夫通过对狗的研究,发现通过了解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可以对今后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1、以下关于现代应用行为分析历史发展正确的有:( ) A、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59年《作为行为工程师的精神科护士》 B、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68年《应用行为分析的当前方面》 C、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49年《一个植物人类机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D、以上都不是 1、以下关于应用行为分析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有:( ) A、“洛瓦斯模式”强调孤独症儿童每周进行至少40小时的干预 B、早期接受密集行为干预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的技能泛化 C、“洛瓦斯模式”会进行家庭干预的支持 D、洛瓦斯是ABA之父 2、关于”离散式单元教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离散式单元教学会将技能目标分解为很小单元 B、离散式单元教学只可以用于孤独症的干预 C、离散式单元教学就是应用行为分析 D、离散式单元教学必需要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1、以下关于强化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强化是给孩子喜欢的东西 B、强化是一个动作 C、强化是一个过程 D、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2、以下哪些描述是强化的结果:( ) A、每次看到交通灯变红,就会停下等待 B、由于不写作业而看电视,在被妈妈骂后,孩子以后就先写作业再看电视 C、天气很冷,出门带上手套,手保暖了不再冷了 D、每次穿同一双鞋都会把脚磨破,以后就不穿那双鞋了 3、“下雨,衣服淋湿后,马上打开雨伞来挡雨,并且以后看到下雨都会打雨伞”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辅助 1、以下关于ABA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A、行为性,所选择的需要改善的目标行为是可测量、可观察的 B、技术性,通过ABA的原则对行为进行干预 C、有效性,通过科学的方法检测发现孩子的有社会意义行为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变化 D、一般性,运用ABA原则对孩子的行为干预并使行为持久的保持和泛化 2、应用行为分析的特点中“应用性”可以是以下哪个例子:( ) A、无语言的孩子通过手语来和别人交流 B、教孩子穿衣服 C、见到纸就撕 D、辅助孩子和别人见面打招呼 1、以下属于行为的有:( ) A、任何有机体的活动 B、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 C、感受和想法 D、皮肤晒黑 2、“孩子不想上课,立刻站起来尖叫,老师把他带出教室安抚,以后每次不想上课都会尖叫“属于( ) A、反应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 C、强化 D、惩罚 3、以下属于环境的有:( ) A、噪音 B、肚子疼 C、开空调的房间 D、想事情 1、行为定义需要( ) A、行为的可观察、可测量 B、使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个行为定义都可以产生相同的理解 C、根据孩子的行为变化进行适时的、合理的改变行为定义 D、使我们明确知道所发生的行为是正在干预的目标行为 2、以下哪些属于好的行为定义:( ) A、老师上课的时候眼睛往窗外看 B、孩子发脾气 C、走到老师面前,伸出右手,与老师握手 D、孩子做事情很磨蹭 目标行为的定义应符合以下要求( )( ) A、完整性 B、客观性 C、明确性 D、准确性 E、可靠性 3、“一进入教室,学生就将腿脚后背着地躺在地上,同时每次上课后都会发生”,对于这个行为,适合的测量方式是:( ) A、频率 B、持续时间 C、反应延迟时间 D、百分比 1、以下哪些行为可以运用“反应延迟时间”进行测量( ) A、妈妈叫孩子吃饭,孩子开始向饭桌走 B、打地鼠游戏中,单轮打到地鼠的次数 C、打地鼠游戏中,看到地鼠从洞中出来,到拿锤子敲击它所花费的时间 D、上课,孩子持续眼睛看老师的时间 1、“孩子听到闹铃起床”这一行为选用哪种测量方式最合适:( ) A、频率 B、持续时间 C、反应延迟时间 D、百分比 2、“孩子上课期间离开座位”这一行为选用哪种测量方式比较合适:( ) A、频率 B、持续时间 C、反应延迟时间 D、百分比 3、“孩子上个训课完成配对的准确度”这一行为选用哪种测量方式最合适:( ) A、频率 B、持续时间 C、反应延迟时间 D、百分比 4、“见到喷了香水的女孩,会产生好感”(不考虑气味过敏的情况)是( ) A、反应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一个行为 D、强化的结果 1、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反应性条件反射:( ) A、学习打字的过程 B、辅助孩子问好后,老师表扬孩子,以后孩子见到老师就问好 C、听到节日歌曲就会心情愉悦 D、一看书上的字就犯困 1、以下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喝水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行为发生后产生的结果来塑造和维持 C、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对一定刺激的非自主的反应 D、首先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人是斯金纳 2、以下例子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 ) A、聊天的持续进行 B、打字 C、看到绿色,眼睛很舒服 D、闻到花香心情愉悦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1、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反应性条件反射:( ) A、听到节日歌曲就会心情愉悦 B、辅助孩子问好后,老师表扬孩子,以后孩子见到老师就问好 C、学习打字的过程 D、直视阳光会闭眼睛 2、在动物园时,一个孩子走过狮子笼,狮子大叫,让孩子吓了一跳,这属于( )( ) A、操作性行为 B、反应性行为 C、操作型行为 D、反应型行为 2.以下关于强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给予强化 B、强化看书的行为 C、正强化与行为好坏有关 D、强化是一个过程 3.以下属于正强化的例子有:( ) A、屋子很黑,一排开关一个一个的按,当按到最后一个的时候灯亮了,以后就直接按最后一个开关开灯 B、看到老师打招呼,老师表扬孩子后,孩子以后见到老师就打招呼 C、过马路,没有看车直接跑过去,差一点被车撞,以后过马路就看左右没有车的时候再过马路 D、出门,阳光很强,眼睛睁不开,戴上太阳镜就能睁开眼睛了,以后出门看到阳光很烈就会戴上太阳镜 1、以下属于负强化的有:( ) A、饿了吃东西 B、热了开空调 C、穿鞋磨破脚贴创口贴 D、天黑开灯 1、当行为发生后,一个刺激的( )导致该行为将来出现的频率下降,这个流程就是负惩罚。( ) A、出现 B、增加 C、消失 D、移除 1、“手碰到冒气的热水壶,被烫到,很疼,以后见到冒气的热水壶就不去碰了”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负惩罚 D、正惩罚 2、当行为发生后,一个刺激的出现,导致该行为将来出现的频率下降,这个流程就是 ( )( )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1、行为的功能有哪些:( ) A、自我刺激行为 B、实物强化行为 C、注意力强化行为 D、逃避 1、以下关于塑造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目标行为的塑造是差别强化不断接近目标行为的过程 B、行为的塑造要通过强化原则实现 C、塑造的目标行为要合理 D、目标行为的塑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进程 1.以下关于指令的执行说法正确的有:( ) A、刚刚接触学生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强化一些简单指令的执行,使学生在未来听到你的指令时也执行 B、当学生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需要考虑发出的指令是否符合孩子的能力 C、有效的指令是孩子执行的指令 D、指令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手势 1、以下关于应用行为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有:( ) A、ABA是一门科学,不是一种治疗方法 B、现代应用行为分析学之父是洛瓦斯 C、ABA不只是一遍遍枯燥的练习 D、行为分析之父:斯金纳 以下关于应用行为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DTT是早期干预的手段之一 B、ABA容易把孩子变得比较死板 C、DTT就是ABA D、ABA是干预孤独症的唯一方法 1、以下关于应用行为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所有有机体的行为都可以根据ABA原则改变 B、ABA不是某个人发明的 C、ABA就是纠正问题行为 D、使用ABA原则进行干预时强调无错误教学 1、根据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2009年公布的研究报告,以下哪些是有科学实证证明的对孤独症儿童有效的康复教育方法:( ) A、示范 B、前事包裹和行为包裹 C、感觉统合训练 D、学业干预 1、以下关于离散式单元教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DTT的一个单元是一个ABC环节 B、SD、R、SR是DTT的三个组成部分 C、DTT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 D、DTT最早是洛瓦斯使用的 1、以下哪个描述离散式单元教学是正确的?( ) A、离散式单元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B、离散式单元教学的大量使用,不利于学生掌握新的技能 C、离散式单元教学只适合教授基础的技能,不适合教授例如讲故事等技能 D、离散式单元教学一个单元结束后,可以立即开始下一个单元的练习 1.如果学生不愿意等红绿灯,可以通过什么教学模式给他帮助( ) A、自然环境教学 B、离散式单元教学 C、故事形式的干预 D、语言行为 1、以下哪些技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技能:( ) A、注意力 B、配对 C、泛化 D、模仿 1、以下关于辅助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操作误区:( ) A、辅助就是在学生背后一直帮助学生完成目标行为 B、辅助的同时避免学生产生对辅助的依赖 C、辅助有很多类型,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习目标来选取辅助类型 D、辅助是帮助学生建立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1、以下关于辅助的应用我们应该注意:( ) A、辅助要简单明了,辅助是片刻的 B、辅助尽量使用半辅助,少使用语言辅助和全肢体辅助 C、辅助尽量使用刺激辅助,少使用反应辅助 D、对同一行为的辅助应保持一致性 2、以下属于刺激辅助的有:( ) A、碰学生小臂以完成拍手动作 B、将正确的目标图片放置离孩子近的地方 C、配对时目标图片比干扰图片显示尺寸大 D、出口指示标志 1、以下关于DTT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DTT的教学中当孩子掌握一个技能的时候,要将这个技能在不同场景和不同例子中泛化 B、一天中一直对目标技能进行回合练习,然后强化正确的行为 C、目标行为泛化掌握,就代表学生可以一直运用自如 D、新老师在和孩子开始相处时,要将自己与孩子的强化物配对 1、自然环境教学提倡:( ) A、大量重复的回合,帮助学生掌握新的技能 B、学生在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 C、老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D、建立与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教学是使技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得到强化 B、自然环境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 C、自然环境教学练习主动权在教师 D、自然环境教学与离散式单元教学方法不可以同时进行 1、学生的目标技能是10以内的点数,以下哪些是抓住学生动机,而不是制造动机的练习方式:( ) A、孩子想吃冰淇淋,不给孩子勺子 B、吃饭前,孩子在帮妈妈拿筷子的时候,练习数拿几根筷子 C、数桌子上的彩虹糖,数对了,给学生彩虹糖 D、学生在玩具区搭积木时,老师和学生一起搭积木,并且与学生数所搭的积木数量 1、以下关于离散式单元教学和自然教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自然教学时要跟随学生的积极性 B、自然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泛化 C、DTT和自然教学都遵循ABC,一个个单元练习 D、DTT也是孩子的积极性先发生 1、自然环境教学法主要对哪些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 ) A、环境结构的变化适应能力 B、行为 C、动作能力 D、新技能的建立 E、促进互相交流的技巧能力 2、以下关于DTT与自然教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自然教学的根基是ABA B、妈妈看到孩子想要喝水的眼神,等待孩子说“我要喝水”后,给予孩子一杯水,是自然教学 C、自然教学中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同时玩具被孩子控制 D、孩子做完数学题后跑去玩滑梯,是自然教学 1、以下关于语言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孩子渴了,自己拿水来喝,是语言行为 B、语言行为是有功能的 C、语言行为中有讲者和听者 D、斯金纳发明了语言行为 1、以下哪些例子属于语言操作中的互动语言( ) A、早上学生来到学校见到老师说:”老师好“,老师说:”你好“ B、老师对学生说:”你可以把椅子拿过来吗?“,学生走到椅子旁把椅子拿过来了,老师说:”谢谢你“ C、老师问学生,“5加5等于”,孩子说“10” D、冰淇淋店门口,孩子指着冰淇淋说:“妈妈,我想吃冰淇淋!”,妈妈给孩子买了一个冰淇淋 1、学生刚刚开始教室学习的时候,关于使用VB和传统DTT的描述正确的有:( ) A、传统的DTT抓住学生的积极性多一些 B、VB会使用多种多样的指令 C、传统的DTT一般先使用重复的指令 D、VB的教学前需要提前准备教材和指令,有系统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随机发出指令 1、以下关于VB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有:( ) A、语言行为是被斯金纳发表总结的 B、同样说一个字,其语言操作可能不同 C、语言行为是由社会强化所保持的 D、自言自语也属于一种语言操作 1、以下关于故事形式的干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交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行为 B、社交脚本在社交发生之前,发生之后或正在发生的行为问题的控制上均可以使用 C、连环漫画对话的依据是视觉辅助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交情景的理解 D、故事形式的干预是孤独症患者特有的康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恩启云课堂自闭症上岗培训答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0435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