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
《高一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高一下第六单元文言文学问点归纳一、通假字师说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 授 ,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 否 ,指不从师学习。谏太宗十思疏3振之以威怒振,通 震 ,威吓。二、古今异义词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特的学问的人。2吾从而师之古:跟随 他 并且 .。今:表因果的连词。3无贵无贱古:无论。今:没有。4、今之众人古:一般人,一般人。今:很多人。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尚。今:道路,道德。6、学校而大遗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指与中学、高校相对的学校 。 7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肯定。今:用不着,不需要。阿房宫赋8各抱的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
2、精致工致。今:比如用完心机,明争暗斗。9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光明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果,出了名的人。10韩魏之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治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 11齐楚之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1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惋惜。今:怜悯,怜悯。谏太宗十思疏13傲物就骨肉为行路古:路人。今:走路。1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树木的根部。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5既得志,就尽情以傲物古:放纵自己的情思。今:尽情。三、常见实词归类谏太宗十思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l. 信信者效其忠诚恳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3、 忌不自信信任 2.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恳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 追求,要求 3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不效就治臣之罪惩治 师说4、.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说明经书的著作5、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于其身也,就耻师焉(从师)吾师道也(学习)师必退军队 6、从从惑而不从师(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阿房宫赋7、一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专一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8、爱秦爱纷奢,人
4、亦念其家宠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疼惜 不爱珍重视宝肥饶之的吝惜 晋陶渊明独爱菊宠爱 9、取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0、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虽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连词,即使)2、因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因以为号焉(连词,表示结果,于是)因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3、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
5、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况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五、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吾师道也(名词“师”带宾语 “道 ”,用作动词: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 ”表自动:从师。下文“就耻师焉 ”、“师道之不复 ”中“师”同此)或师焉(名词 “师”充当 “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不耻相师(名词“师”表自动:学习)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名词“师”由一般只连接动词不连接名词的“而”与动词 “从”连接,用作意动:以为师)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带宾语 “学于师 ”,用作意动:以为耻。下文 “就耻相
6、师 ”中“耻”同此)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名词“师”带宾语 “郯子 ”、“苌弘、师襄、老聃”,用作意动:以为师)形容词用作名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 “解 ”之后充当宾语,用作名词:疑问的问题,糊涂的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 “圣”、“愚”处于宾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 圣人、 愚人)位卑就足羞,官盛就近谀(形容词“卑”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位卑就足羞 ”,是 “以位卑者为师足羞”的意思。形容词“盛”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势盛
7、位高的人。“官盛就近谀 ”是 “以官盛者为师近谀”的意思)六、句式判定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判定格式为:“者,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此句判定格式为:“也”)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用副词 “非”表示否定判定)被动句不拘于时(用 “于”介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时”,表示被动,“于 ”相当于 “被”)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 ”、“惑”分别是 “不知 ”、“不解 ”的宾语,其均借助“之”字提前。这里的 “之”,是宾语提前的一个标志)介词结构后置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于师 ”、“于余
8、”均放在动词 “学”后作补语, “于”相当于 “向”)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 ”放在形容词 “贤”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 “比”)七、文学常识1、关于 “赋”的文体“赋”: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从形式上看, 它注意铺叙, 语言华美, 文笔绚丽,讲究韵律和句式,善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赋要通过“体物 ”达到 “写志 ”的目的,结尾的部分就往往发一点谈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爽畅快的气概,称作文赋。2、关于杜牧杜牧( 803 852),不但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赋”和古文也都堪称大家。在诗歌方面, 人称他为 “小杜
9、 ”,以别于杜甫的“老杜 ”,又把他与李商隐并称,称“小李杜 ”。他的古文颇多针砭时事的作品,“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四库全书总目 )。他对 “赋”这种文体的进展,也有着杰出的奉献。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 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 ”以区分于六朝的“骈赋 ”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 ”的初期典范之作。3、杜牧及阿房宫赋的写作缘由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冲突反常尖锐,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军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楚,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期望当时的统治者励
10、精图治、富国强兵,极力主见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入侵,巩固国防,而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本文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借古讽今,时 23 岁。4、关于阿房宫阿房宫是秦始皇所建的宫苑,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的阿房村。“阿房宫 ”的“阿房 ”旧读 “婀旁 ”(为 p)n。g 为什么叫 “阿房 ”?一说是的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说因宫殿的 “四阿 ”(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敞得名,“房”同“旁 ”,宽广的意思。“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造亡,始皇广其宫”。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
11、之后,于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动工再次修建阿房宫。 史记 &S226; 秦始皇本纪对“阿房宫 ”的记载是很简略的,大意是: 秦始皇以咸阳城小人多,旧建宫廷不够大,打算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兴建大规模 的宫殿。第一是在阿房修建前殿,东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 殿下可建五丈旗,周边驰道修成阁道,直抵终南山,山巅是高耸的宫阙(宫殿正门),再从宫阙兴修复道(上下两层的通道),渡过渭水,直达咸阳。这一庞大工程,直到秦代灭亡都没完成。 公元前 209 年二世胡亥嗣位, 骊山陵复土完毕, 集中劳动连续修建,项羽入关以后,将阿房宫及全部附属建筑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杜牧的阿房宫赋就得在
12、上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5、韩愈,字退之,唐代闻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提倡者。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上,他提出“文以载道 ”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提倡者,被列于 “唐宋八大家 ”之首。其文论证严密,气概磅礴。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窘,有读书经世之志。20 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 35 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 49 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下 第六 单元 文言文 知识点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