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教学提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教学提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 2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本章测试目标 :章末总结与测试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周体结构,通过试验探究懂得并把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2、把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3、把握乙烯、乙炔和苯的化学性质。把握烷烃与烯、炔烃。芳香烃与烯、炔烃的鉴别方法4、利用模型明白乙烯和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打算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从乙烯的性质学会推导乙炔的化学
2、性质。分析苯和烯的结构,熟悉到苯的性质与烯烃的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5. 明白熟悉乙醇和乙酸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讨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6.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点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本章学问总结1. 有机物概述1 有机物含义:。(2) 有机物的主要特点是:溶解性:热稳固性:可燃性:导电性:熔点:是否电解质:相互反应速度:。(3) 有机物结构: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常常以键结合2.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甲 乙烷 烯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苯乙醇乙酸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
3、归纳总结结构简式空间结构3.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有机物官能团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醛6.有机反应的类型1 取代反应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色态味溶解性密度4.烷烃的通式及烷烃的相像性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性烷烃的通式:。烷烃物性的递变状态:。熔沸点:。5.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醛的化学性质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特点:。卤代反应(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苯与溴,铁屑反应。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硝化反应 : 苯与
4、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共热。酯化反应 :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酯的水解反应 : 乙酸乙酯的酸性水解 。(2) 加成反应定义: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特点:。与氢加成:乙烯和氢气。苯和氢气。与卤素加成:乙烯和氯气。与卤化氢:乙烯和氯化氢。(3) 其它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有机物的燃烧,及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聚合反应:制备聚乙烯。7.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定义分子式表示特点类 别性 质同系物同:同分异不同: 同:构体不同:同素异同:形体 同位素不同: 同:不同:8.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有机物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用
5、途糖单糖 葡萄糖类双糖 蔗糖多糖 淀粉纤维素油脂 蛋白质糖类、蛋白质的特点反应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葡萄糖 淀粉蛋白质 9.有机试验 - 物质的鉴别1、 溴水:不褪色褪色可能发生加成 , 氧化, 取代反应。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 新制氢氧化铜溶液不褪色 褪色 H: H-C=O :。4、 银氨溶液: H-C=O、 醛类。5、 金属钠产生氢气 :。留意: 凡为水溶液由于溶剂水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考题回忆, 故不行使用 .【例 1】( 2004 理综 11)如 1 mol 某气态烃 Cx Hy 完全燃烧,需用 3 mol O2,就Ax2,y2 Bx2,y4Cx3,y
6、6 Dx3,y8解析:依据烃燃烧的耗氧量可知: x 3, 4xy12,只有当 x2,y 4,此式成立。【例 2】2000 上海 32 美籍埃及人泽维尔用激光闪耀照相机拍照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因而获得1999 年诺贝尔化学奖。激光有许多用途,例如波长为 10. 3 微米的红外激光能切断 BCH3 3 分子中的一个 BC 键,使之与 HBr 发生取代反应: BCH3 3 +HBr BCH3 2Br+CH4 而利用 9.6 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 B C键,使之与 HBr+CH4 ,而利用 9.6 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 B C键,并与 HBr 发生二元取代反应。(1) 试写
7、出二元取代的代学方程式: 。(2) 现用 5.6g BCH 3 3 和 9.72g HBr 正好完全反应,就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解析:( 1)BCH3 3+2HBr BCH3Br 2+2CH4 (2)nBCH3 3=nHBr=设生成 BCH3 2Br 为 a mol BCH 3Br 2 为 b mol就: a+b=0.1 a=0.08mol a+2b=0.12 b=0.02mol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nBCH3Br:nBCH3Br 2=4:1【例 3】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试验是检验自来
8、水中是否含氯离子鉴别食盐和小苏打蛋壳能否溶于酸白酒中是否含甲醇A BCD解析: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需要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鉴别食盐和小苏打可利用 NaHC3O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而食盐不能。蛋壳的成分是碳酸盐,能溶于酸并放出气体。甲醇可用氧化为甲醛来检验。上述所给物质中,食醋是酸,可用来检验。应选C。【例 4】 2004 江苏化学 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非常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以下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CH2CH2 Cl 2CH2Cl CH2ClCH2Cl CH2ClCH2 CHClHCl请回答以下问题: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
9、纳总结1 已知反应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实际产量 100 为 98%,反应中理论产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氯乙烯和氯化氢的产率均为 95%,就 2 8 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t,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氢t。 运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2 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以下反应运用于生产:CH2CH2 4HClO22CH2Cl CH2Cl 2H2O由反应、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 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中氯化氢
10、的产率为 b%。试运算:反应、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 。解析:1 5 8。3 42设投入反应、的乙烯物质的量分别为x、y,就: 由反应生成的二氯乙烷为 xa%,由反应生成的二氯乙烷为 yc%。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就由反应、共制得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xa%yc%,通过反应可获得 HCl 的物质的量为 xa% yc%b%。据题意,反应消耗的HCl 为 2yc%,就: 2yc% xa%yc%b%解得:x 200cbcyab反应中乙烯的投料比应为200cbc 。ab单元
11、过关测试一、挑选题(此题共 18 个小题,每道题 3 分,共 54 分。)1、某烷烃含 200 个氢原子,就该烃的分子式是 AC97H200 B C98H200 CC99H200 DC100H2002、可燃冰是自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据测定每 0.1m的是()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 20的甲烷气体,就以下说法中不正确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 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B “ 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C “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庞大体积的“ 可燃冰”
12、3、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仍原银氨溶液。这说明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4、等质量的以下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B C2 H6CC3H6DC6H65、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在作用是()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供应原料B 为维护人体生命活动供应能量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6、使 1mol 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就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可
13、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3molB4molC5mol D 6mol7、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A银氨溶液酸钠溶液B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C 石蕊试液D碳8、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别的正确方法是()A萃取法B结晶法 C 分液法D 分馏法9、以下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乙烯 B乙烷 C乙醇 D乙酸10、法国化学家伊夫 肖万获 2005 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发觉了烯烃里的碳碳双键会被拆散、重组,形成新分子,这种过程被命名为烯烃复分解反应应可形象的描述为交换舞伴。 如下列图 。烯烃复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合物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教学提纲 第三 总结 单元测试 教学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