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doc

收藏

编号:26066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8.6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3
8
金币
关 键 词:
动物遗传育种学 本科 动物 遗传 育种 课程 代码
资源描述:
.* 2794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复习资料 1、联会: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 2、 纯合子:成对基因相同者。 3、限性性状:某个性别才表现的性状。 4、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 5、单体-2n-I,(abcd)(abc)。 6、发育: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 7、后裔测定:以后代的表现为基础的选种方法。 8、异质选配:以表型不同为基础的选配。 9、专门化品系:按照选育性状可分的原则而建立的各具一组优良性状的品系。 10、选择强度:标准化的选择差。 1l、复等位基因: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 12、杂合子:成对基因不相同者。 13、从性性状:在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或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的一类性状。 14、倒位: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了180‘颠倒。 15、遗传力:群体中某一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值方差的比例。 16、生长中心:生长速度最后达到高峰的部位。 17、系谱测定:根据祖先的记录来评定种畜种用价值的方法。 18、轮回杂交:两个或两个以上种群杂交所获杂种母畜轮流与亲本品种公畜交配,获得商品杂种的方法。 19、育种值:基因的加性效应。20、群系:根据群体继代选育法而建立的品系。 21、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22、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位置,但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 23、测交:n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 24、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25、重复率(力):同一性状不同次生产周期所能重复的程度。 26、性染色体,因性别不同而有差别的染色体。 27、性能测定:根据个体表型值的高低予以选留的选种方法。 28、同质选配:以表型相似为基础的选配 29、单系:以一头优秀系祖为基础建立的品系。 30、纯种繁育,在本种群范围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以提高种群性能的一种方法。 3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 32、基因突变,染色体上—定位点的化学变化。 33、遗传相关:两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 34、选择反应:由于选择而在下一代产生的遗传反应。 35、一股配合力:一个种群与其他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 36、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股配合力的杂种优势。 37、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进行的选择。 38、家系内选择:从每个家系中选留表型值高的个体 39、翻译:似信使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40、上位作用:一个位点上的某一对基因抑制另一位点上另一对基因的作用。 41、回交:n代与亲本个体的交配。 42、基因交换,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交换的现象。 43、伴性基因:位于x或2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的基因。 44、料肉比:肥育期饲料消耗量与肥育期的总增重之比。 45、屠宰率:胴体重(猪:去头,蹄,内脏;牛、羊:另要去皮) 占屠宰前空复重的比率。 46、累积生长:一定时期肉的累积增重。 47、生长:以细胞增大和细胞分裂为基础的量变 过程。 48、易位:两对非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 49、缺体,有一种同源染色体成员全部缺失的生物(2n-2,(abc,abc))。 50、绝对生长:一定时间内的绝对增长量。 51、致死基因,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有害基因。 52、基因型频率型一个群体中某千性状的各种摹因型的比率。 53、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机误而造成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54、同型交配:同基因型的交配 55、数量性状:遗传上由微效多基因控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 56、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57、多因一效:多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58、选择差:留种畜某一性状均值与群体均值之差。 59、杂种优势:杂种在生产性能,生长势,繁殖力,饲料报酬等方面优于其 60、近交:血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 61、基因型:一个性状或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 62、杂交:完全或不完全的异型交配。 63、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64、互补作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显性基因相互作用而决定为另一性状的作用。 65、引种: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引进当地直接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的一项工作。66、风土驯化:家畜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过程。 67:经济早熟性:在一定饲养管理条件下家畜早期达到某一体重的能力。 68、世代间隔: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时间间隔。 69、同胞选择:根据同胞的成绩来评定个体的种用价值的方法。 70、近交系:采用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建立的品系。 71、亲缘选配:考虑交配双方亲缘关系远近的一种选配。 72、近交衰退:由于近交使后代的许多性状性能较前有所减弱。 73、顶交: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 74、三元杂交:先两个种群杂交,产生的杂种母畜再与第三种群公畜杂交,以生产经济用畜群。 75、双杂交:先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两杂种间进行杂交,产生经济用畜群。 76、退化:品种的特性发生了不利的遗传变化。 77、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 二、选择题: 1.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子二代基因型种类有(②)。 ① 2种 ② 3种 ③4种 2.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构型为(①)。 ① XY型 ② XO型 ③ ZW型 3.遗传物质内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称为(②)。 ① 漂变 ② 突变 ③ 一定变异 4.能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的核酸,称为(③)。 ① tRNA ② rRNA ③ mRNA 5.同型交配时能改变(②)。 ① 基因频率 ② 基因型频率 ③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6.遗传力低的性状在杂交时表现出的杂种优势(①)。 ① 大 ② 中等 ③ 小 7.约克夏猪的原产地是(②)。 ① 美国 ② 英国 ③ 丹麦 8.杜洛克猪的原产地是(①)。 ① 美国 ② 英国 ③ 丹麦 9.两个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是(③)。 ① 环境相关 ② 表型相关 ③ 遗传相关 10.在保种过程中,对加大群体有效含量起决定作用的是(①)。 ① 公畜头数 ② 母畜头数 ③ 后代头数 11.群体有效含量与近交速率(②)。 ① 成正比 ② 成反比 ③ 无比例关系 12.从国外引入品种后,对引入品种选育的重点是(③)。 ① 增加数量 ② 提高适应性 ③ 无比例关系 13.相关性状的亲本交配所生子一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为(③)。 ① 互交 ② 自交 ③ 测交 14.决定短角牛红毛与白毛的基因,其显隐性关系为(③)。 ① 完全显性 ② 不完全显性 ③ 等显性 15.人类ABO血型系统中,基因IA与IR的显隐性关系是(③)。 ① 完全显性 ② 不完全显性 ③ 等显性 16.若你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O型,则其子女血型应为(③)。 ① A型 ② O型 ③ A型或O型 17.携带有致死基因的杂合子与杂合子之间交配,F2代的表型比例为(③)。 ① 3:1 ② 1:2:1 ③ 2:1 18.隐性上位作用,F2代典型的表型分离比例为:(①)。 ① 9:3:4 ② 12:3:1 ③ 9:6:1 19.标准化的偏回归系数称(②)。 ① 组内相关系数 ② 通径系数 ③ 相关系数 20.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称(①)。 ① 狭义遗传力 ② 重复力 ③ 广义遗传力 21.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值一般为:(①)。 ① 较低 ② 中等 ③ 较高 22.胴体性状的遗传力值一般为:(③)。 ① 较低 ② 中等 ③ 较高 23.来源于同一头优秀母畜,并在后代中保持了该母畜的优良特性的一群家畜,称为:(③)。 ① 品系 ② 家系 ③ 品族 24.背膘厚、眼肌面积等酮体性状的选择,一般采用:(①)。 ① 性能测定 ② 系谱测定 ③ 后裔测定 25.长白猪的原产地是:(③)。 ① 美国 ② 英国 ③ 丹麦 26.为了改变家畜的生产方向,一般应采用:(①)。 ① 级进杂交 ② 引入杂交 ③ 轮回杂交 27.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F2代基因型比率为:(②)。 ① 3:1 ② 1:2:1 ③ 2:1 28.鸟类的性染色体构型为:(②). ① XY型 ② ZW型 ③ ZO型 2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称:(②)。 ① 易位 ② 基因交换 ③ 转座 30.常羽鸡后代中出现了卷羽鸡,这是由于:(①)。 ① 显性突变 ② 隐性突变 ③ 染色体畸变 31.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是(①)。 ① mRNA ② tRNA ③ rRNA 32.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③)。 ① 翻译 ② 复制 ③ 转录 33.在饲养试验中计算的平均日增量,就是(①)。 ① 绝对生长 ② 相对生长 ③ 累积生长 34.培育新品种的杂交创新阶段,采用的选配方式是:(②)。 ① 同质选配 ② 异质选配 ③ 随机交配 35.培育新品种的自繁定型阶段,采用的选配方式是:(②)。 ① 适度近交 ② 异质选配 ③ 随机交配 36.背膘厚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是:(②) ① 正相关 ② 负相关 ③ 不相关 37.根据家均值高低所进行的选择,称为:(①)。 ① 家系选择 ② 家系内选择 ③ 合并选择 38.根据个体表现型值与家系均值之差进行的选择,称为:(②)。 ① 家系选择 ② 家系内选择 ③ 个体选择 39.育种值即指基因的(③)。 ① 显性效应值 ② 上位效应值 ③加性效应值 40.表示两个体间遗传相关程度的系数,称为(③)。 ① 近交系数 ② 通径系数 ③ 亲缘系数 41.为了改良畜群中某种缺陷所进行的杂交,称为:(②)。 ① 改良杂交 ② 引入杂交 ③ 级进杂交 42.一个种群与其它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称:(①)。 ① 一般配合力 ② 特殊配合力 ③ 平均配合力 43.特殊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②)。 ① 加性效应 ② 非加性效应 ③ 混合效应 44.特殊配合力的提高主要依靠:(②)。 ① 纯种选育 ② 杂交组合的选择 ③ 杂交方式的确定 45.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称为:(③)。 ① 底交 ② 回交 ③顶交 46.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为:(①)。 ① 有丝分裂 ② 减数分裂 ③ 对等分裂 47.两个不同位点的显性基因发生重叠作用时,F1代性状分离比为:(②)。 ① 9:9:4 ② 15:1 ③ 9:6:1 48.若100%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互换率为:(②)。 ① 100% ② 50% ③ 200% 49.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相距愈远,则互换率:(②)。 ① 愈低 ② 愈高 ③ 不变 50.伴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②)。 ① 同源部分 ② 非同源部分 ③ X或Z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 51.若配子异型性别传递伴性性状,则F1代表现为:(③)。 ① 全部正常 ② 全为伴性性状 ③ 交叉遗传 52.配子异型性别传递伴性性状,则F1代表现为:(①)。 ① 全部正常 ② 交叉遗传 ③ 全为伴性性状 53.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导致:(③)。 ① 位置效应 ② 剂量效应 ③ 假显性 54.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①)。 ① 位置效应 ② 剂量效应 ③ 假显性 55.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导致(②)。 ① 位置效应 ② 剂量效应 ③假显性 56.二倍体染色体组缺少一条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称:(②)。 ① 缺体 ② 单体 ③ 单倍体 57.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①)。 ① 致死基因 ② 半致死基因 ③有害基因 58.两群体杂交,F1代基因频率为两亲本群体的(①)。 ① 简单平均数 ② 加权平均数 ③ 不定 59.决定选择反应的两个因素是(③)。 ① 留种率和选择差 ② 留种率和选择强度 ③ 选择差和遗传力 60.上位效应是(②)。 ① 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②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③复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三、是非题: 1.回交是指F1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 2.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率愈高,则相距愈远。√ 3.近交加选择能加大群体间基因频率的差异。√ 4.同型交配可引起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 5.生长发育受阻是完全可以补偿的。 6.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出不完全连锁遗传。 7.同一窝小猪,其毛色、大小常有所不同,这种现象是基因决定,所以是一定变异。 8.突变有正突变和反突变,这两个突变的频率是相等的。 9.在级进杂交时,级进的代数愈多,效果就愈好。 10.品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产物。 11.近交系数是指交配双方互相间的遗传相关程度。 12.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 13.DNA上的遗传信息转移到tRNA上称为转录。 14.近交的结果将使群体变得更加一致。 15.杂交使其基因杂合,因此群体变得不一至,甚至分化。 16.表型相同的个体交配称为同型交配。 17.自交是完全的同型交配是因为所有的基因型都相同。 √ 18.草食动物在胚胎期中轴骨长得快,而生后期外周骨长得快。 19.实际群体数量愈大,保种效果愈好。 20.遗传漂变是指遗传物质的变化。 21.遗传力越高的性状,在杂交时杂种优势反而越小。 √ 22.为了改良猪的凹背缺陷,应选用凸背的公猪与之交配。 23.在保种时应尽量延长世代间隔。√ 24.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细胞的减数第一分裂时期。√ 25.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片段的交换。 26.一种基因型只有一种表型,一种表型也只有一种基因型。 27.DNA分子碱基配对的原则是:A-C,G-T。 28.近交是不完全的同型交配,因此不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 29.系谱测定是评定家畜种用价值最可靠的方法。 30.改良杂交的主要目的是改良畜群中的某种缺陷,而不是改变它已有的品种特征和特性。 31.保种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群体有效含量,缩短世代间隔。 32.每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开始两两配对,这种现象叫联会。√ 33.短角牛的毛色有红色和白色,红毛短角牛与白毛短角牛交配,子一代全为红毛。 34.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因此,任何白毛猪与黑毛猪交配,后代应全为白毛。 35.有相反缺陷的公母畜配种称为异质选配。 36.显性学说认为,杂种优势来自等位基因间的互作。 37.超显性学说认为,杂种优势来自等位基因的互作。√ 38.选种的主要依据是种畜的体质外形。 39.同时选择的性状越多,则每个性状的选择效果越好。 40.选择反应与留种率成正比。 41.世代间隔越短,选择的遗传进展反而越快。   √ 42.在进行家的同胞测定时,同胞成绩包括了所要家畜本身的成绩。  43.本品种选育时最主要的任务是使每一个基因都不丢失。 44.遗传力越高的性状,表型选择的效果好。 √ 45.决定选择差大小的两个因素是留种率和变异程度。√ 46.选择强度实际上就是标准化的选择差,因而它是单位的。 47.间接选择的效果都不如直接选择。 48.采用后裔测定的方法评定种用价值最可靠,所需时间也最短。   49.遗传力低,标准差大的性状不宜采用个体选择。√ 50.顺序选择法的效果一般优于独立淘汰法。 51.品种退化指家畜品种内发生了不利的遗传变异。 52.一般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在37.5%以上。√ 53.群体世代选育法一般应采用亲缘选配,以加速优良基因纯合,达到建系的目的。    54.基因突变是不可逆的,即突变基因不可能再突变为正常基因。   55.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称显性突变,生物中大多数突变属显性突变。 56.易位指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 57.二倍体染色体组缺少一个染色体(2n-1)的生物称为缺体。 58.两群体混合,其混合群体当代基因频率等于两群体基因频率算术平均数。 59.近交可使优良基因纯合,因此群体均值提高。 60.育种值(A)一般应小于基因型值(G)。√ 61.控制限性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62.父母均为色盲,则后代均为色盲。 √ 四、填空: 1.按DNA中碱基配对的原则,与腺嘌呤配对的是(T),与鸟嘌呤配对的是(C)。 2.伴性遗传形式与常染色体遗传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①性状分离比数在两性间(不一致);②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两类。 4.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倒位)四种。 5.杂交对群体均值的影响,与两个因素成正比:①:( d)②(y2)。 6.近交对群体均值的影响,与三个因素成正比:①(F);②(d);③(p和q)。 7.在同样的选择强度下,遗传力(高)的性状,标准差(大)的群体,用个体选择效果好。 8.适合家系选择的三个基本条件是:①(低遗传力);②(大的家系);③(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小)。 9.适合家系内选择的条件是:①(低遗传力)②(高的表型相关)③(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大) 10.基因型值可进一步部分为( A )( D )和( I )三个部分。 11.非加性效应包括(D)和(I)两种。 12.同时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状时,最好采用(选择指数法)。 13.通过连续全同胞交配或亲子交配建成的品系,称为(近交系),其近交系数应在(37.5%)以上。 14.引入杂交时,引入外血的含量一般为( 1/8 )到(1/4)。 15.培育新品种的步骤一般分为(杂交创新阶段)(自繁定型阶段) (扩群提高阶段)个阶段。 16.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有(互补)、(上位)和(重叠)。 17.(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 18.在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互关系是:(D=P2.h=2pq,R=q2)。 19.按照培育程度,可将家畜品种分为(原始品种)、(过渡品种)和(培育品种)。 20.影响选择差大小的两个因素是(留种率)、(标准差)。 21. 22.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变异,受(少数几对)基因控制。 23.核苷酸排列顺序与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遗传密码),把为特定氨基酸编码的三联体称为(密码子)。 24.超显性学说认为杂种优势来自(等位基因)间的互作。 25.草食家畜在胚胎其发育受阻表现为(胚胎型)在生后期发育受阻表现为(幼稚型)。 26.女线对比法后裔测定时,凡女儿成绩超过母亲的,则认为该公畜是(改良畜),女儿成绩低于母亲的,则该公畜是(恶化畜),母女成绩无大差异时,则该公畜是(中庸者)。 27.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时,p=(D+H/2),q=(R+H/2). 28.同时选择两个或更多个性状时,一般有三种方法,即(顺序选择)、(独立淘汰法)、( 指数选择法)。 29.种群通过杂交所能获得杂种优势的程度,叫做(配合力)。 30.细胞内三种RNA分别是(mRNA)、(rRNA)、(tRNA)。 31.汉普夏猪的原产地是(美国)。 32.不完全显性有两种情况,即(镶嵌型)和(中间型)。 33.杂交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即(杂种育种)和(杂交利用)。 34.家畜风土驯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直接适应)和(间接适应)。 35.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是(性)细胞的分裂方式。 36.按生产力类型可将家畜品种分为(专用)和(兼用)两类。 37.根据育种过程应用品种的数量,可将杂交育种分为(简单)和(复杂)。 38.DNA由两条平行的(核苷酸链)组成,方向为(53)和(35),呈右手(双螺旋)结构。 39.染色体的组成:DNA占(48%),蛋白质占(48.5%),RNA占(1.2%)。其它占(2.3%)。 40.生物的遗传物质为(核苷酸)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41.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品种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42.我国品种资源大体由(地方)、(引入)和(培育)三部分组成。 43.来航鸡是(蛋)型品种,原产于(意大利);黑白花牛是(乳用)型品种,原产于(荷兰);海福特牛是(肉)型品种,原产于(英国)。 44.育种时应(缩短)世代间隔,保种时应(延长)世代间隔。 45.品种引种后的变化可分为(暂时性)和(遗传性)。 46.发育受阻的类型有(胚胎型)、(幼稚型)和(中间型)。 47.瘦肉率与膘厚呈(负)相关,瘦肉率与眼肌面积呈(正)相关,膘厚与眼肌面积呈(负)相关,膘厚与料肉比呈(正)相关。 48.多个性状的选择方法有(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和(选择指数法),其中最好的是(选择指数法)。 49.品系包括(地方品系)、(单系)、( 近交系)、(群系)和(专门化品系)。 50.建立品系的方法有(系祖建系法)、(近交建系法)和( 群体继代选育法 )。 五、问答题: 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有哪些,请略加说明。1 答:重演性、多向性、可逆性、有害性、平行性。 2.基因平衡定律的要点有哪些?2 答:(1)在随机交配大群体中,若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一代一代下去始终保持不变。(2)任何一大群体,无论经其基因频率就达到平衡状态,若没在其它因素影响,以后一代一代随机交配下去这种平衡状态保持不变。(3)在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D=P2,R=q2。 3.简述哈代一温伯格定律成立的三个基本条件。 4.数量性状表型可部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对每一部分作出简要说明。3 答:P=C+E Q=A+D+1 P=A+D+1+E=A+R 5.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几种?请略加说明。4 答: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缺失包括中间和顶端缺失,造成T段显性。重复包括顺序和反接重复:造成剂量效应,易位包括单向和相互易位:造成位置效应。倒位包括臂内和臂间倒位。其总体遗传效应:(1)影响育性;(2)影响生活力;(3)影响正常连锁群。 6.简述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主要区别。16 答:质量性状:(1)区别明显,呈现不连续变异。(2)由少数的主基因控制。(3)不易受环境的影响。(4)基因互作比较复杂。 数量性状:(1)体现在量的差异,为连续变异。(2)基因互作比较简单。(3)易受环境影响。(4)由微效多基因控制。 7.选择杂交亲本时,对父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 答:(1)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酮体品质好的品种或品系。(2)经济类型与杂种所需类型相同品种成品系。(3)一般多用外来品种。 8.选择杂交亲本时,对母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当地数量多,适应性强的品种成品系。(2)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的品种或品系。(3)体格不一定大。 9.什么叫杂种优势,影响杂种优势的因素有哪些? 10.简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7 答:(1)由DNA自我复制(2)由DNA合成蛋白质(3)由信使RNA合成蛋白质(4)由RNA合成DNA(5)RNA自我复制(6)DNA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1.简述血型的狭义概念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12.简述近交与杂交的遗传效应。 13.简述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8 答:(1)性状的遗传力;(2)选择差与留种率。(3)世代间隔;(4)性状间相关;(5)选择性状数目;(6)近交和环境。 14.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二者关系如何?9 答:遗传:有关血统关系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不相似性。两者相辅相成,没有遗传,生物的优良性状就不能传递和稳定。没有变异,生物就不能进化,两者结合使生物不断产生新的性状特性,并能稳定遗传下来,从而使生物不断进化。 15.简述微效多基因的几个特点。10 答:(1)微效基因的效应是相等的,且可以累加;(2)微效基因间缺乏显性;(3)由于效应小,多基因并不能予以个别地辨认而只按性状的表现一起研究。 16.简述制订选择指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17.简述动物育种工作中近交的用途。 18.简述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基本步骤。 19.简述DNA分子与RNA分子的区别。 20.试比较作用子,重组了,突变子三者的区别。 21.造成生殖隔离的原因哪些。 22.什么叫品种,它应具备哪些条件。11 答:品种是同一种家畜中差异较显著的不同类群。 条件:(1)来源相同。(2)相似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适应性能。(3)较高的种用价值。(4)较高的经济价值。(5)一定的品种结构。(6)一定数量。 23.什么叫保种,常规保种应采取什么措施。12 答:保种:保存品种的基因库,保存现有的基因资源,不使任何基因丢失。 措施:(1)划定良种基地。(2)建立保种群。(3)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法。(4)制定合理的交配制度。(5)适当延长世代间隔。(6)外界环境条件相对稳定。(7)一般不实行选择。 24.什么叫引种,应注意的问题。 25.生长发育受阻?幼稚型和胚胎型的主要特征。13 答:生长发育受阻;由饲养管理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某些组织和部位直到成年后还不协调现象。胚胎型:头大体矮、尻部低,四肢短,关节粗大。幼稚型:躯短肢长,脚浅背窄,后躯高算。 26.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7.防止近交衰退的方法。14 答:(1)严格淘汰;(2)加强饲养管理;(3)血缘更新;(4)做好选配工作。 28.什么叫引入杂交,应注意的问题。15 引入杂交:利用改良品种的公畜和被改良品种母畜只杂交一次,然后选用优良的杂种与被改良品种回交。 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选择改良品种;(2)加强原来品种的选育;(3)引入外血的要适当;(4)加强杂种的选育和培育;(5)应该限定范围进行。 29.什么叫级进杂交,应注意的问题。 30.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何特点? 31.数量性状表型值可以剖分为几部分?并对每部分作一说明 六、计算题 1.牛的无角对有角为显性,对某大牛群的统计中,约有36%为无角牛,其余均为有角牛,求该牛群中这对基因的频率。1 解:无角牛AAAa 有角牛:aa R=1-(H+D)=64% R=q2 ∴q=R=64%=0.8 R=1-q=1-0.8=0.2 2.某猪群180日龄重的标准差为10kg,该性状的h2为0.25,现该猪群留种率为20%(选择强度为1.402),下一代该性状可望提高多少公斤?2 解:R=Sh2=16h2=1.402100.25=3.505(公斤) 答:下一代可提高3.505斤。 3.血型遗传中,双亲为AB型和O型,其子女应为什么血型?写出其基因型和表现型。3 解:AB型→基因型IAIB:O型→基因型ii IAIBii IAIB i IAi IBi 基因型=IAi IBi 表现型 A型 B型 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猪群中,白毛猪占19%,其余为黑毛猪,求该猪群的黑毛基因频率和白毛基因频率各占多少?4 解:白色猪AAAa 黑色:aa 黑色猪频率 R=1(D+H)=81% ∵ R=q2 q=R=81%=0.9 白色猪频率:P=1-q=1-0.9=0.1 答:黑色猪基因频率为0.9,白色猪基因频率为0.1。 5.某乳牛群的平均产乳量为1000kg,再选择5000kg产乳量的母牛和经测定具有6000kg产乳能力的公牛留种,下一代的平均产乳量可望达到多少公斤(产乳量h2=0.3)?5 解:R=Sh2 S=5000+60002-1000=4500kg R=45000.3=1350kg p1-P+R=1000+1350=2350kg 答:下一代产乳量达到2350kg。 6.某猪群6月龄体重平均为80kg,现选择体重为90kg的母猪及100kg的公猪留种,求下一代的6月龄体重可达多少公斤?(六月龄体重的h2=0.3) 7.计算Y个体的近交系数以及S与D之间的亲缘系数: Y S D E G E F 8.MN血型系统属共显性遗传,又一对基因(LM和LN)控制,对某人群进行调查统计显示:M型(基因型为LMLM)占49%,MN型(LMLN)占42%,N型(LNLN)占9%,计算该群体中LM和LN的基因频率。8解:LM和LN=49%→D LM和LN=42%→H LM和LN=9%→R LN的频率 R=q2 q=R=0.9%=0.3 LM的频率 P=1-0.3=0.7 答:LN的频率是0.3,LM的频率是0.7。 9.试计算X个体的近交系数及S与D的亲缘系数。 X S D C E C E 10.某畜群中某一遗传缺陷病由隐性有害基因所致,其发病率为4%,每代淘汰发病个体,需多少代才能将发病率降到1%?10 解:n=1qn-1qo ∴R=q2 Rn=qn2 qn=Rn=1%=0.1 qo=RO=4%=0.2 h=10.1-10.2=5 ∴5代后 答:需要5代能将发病率串降到1%。 11.家鸡羽毛学规律,基因I与F相关18个图距单位,问100只测交后代中各类型的数量为多少。 12.有一男孩血型为O型,其父母均为B型,母亲生下第二胎时O型子女的概率有多大。12 解: ∵O型→ii ∴父母均含有i基因 又∵父母均为B型 ∴父母的基因型均为IBi IBiIBiIBi IBiIBIB IBi IBi ii ii 为O型 ∴子女O型概率为14 答:第二胎O型子女的概率为25%。 13.某隐性遗传病的致病率为1/10000,求该隐性基因的频率,杂合子的比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本科《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2794.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06695.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