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一)
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产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汽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
C.纳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
D.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7.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 丙烷(),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奥运会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
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
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8.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是由二氧化硅分子组成的,熔点高,硬度大
B.二氧化硅用于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
C.用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可制得硅酸
D.二氧化硅晶体——水晶可用于制造电子部件和光学仪器等
9.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2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nm。
A.450 B.225 C.900 D.375
10.正丁基碘化镁与水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是( )。
A.正丁醇 B.正丁烷 C.二正丁基镁 D.正丁基氢氧化镁
11.下列化合物中不具顺反异构的是( )。
12.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 )
A.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规划
B.理论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
C.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
D.实践队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
13.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景”三者应( )。
A.各自孤立地设计 B.先孤立设计,在整合
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 D.突出“任务”、整合设计
14.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 )
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
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
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
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
15.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 )
A.化学课程目标 B.化学教学内容 C.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 D.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6.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论功能的是( )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学习兴趣
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17.根据学生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 )
A.趣味性、探究性学习方法 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D.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法
18.化学学习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是( )。
A.以实验为基础 B.在分子和超分子的微观层次上研究物质
C.化学知识再生产过程 D.由简到繁、不断深化、螺旋式上什
19.化学课程目标的陈述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是( )
A.主体 B.行为 C.条件 D.程度
20.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 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活动表现评价
二、简答题
1.以“金属活动顺序表”为例,设计一个课堂教学问题。
2. 请说明化学教学提问的基本要求。
三、诊断题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不少学生会出现错选。
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 ,解题思路为
2、 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四、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满足于传授知识,无暇也不想做研究,导致在教学日益模式化的同时,
自己也沦为教书匠。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其角色,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与“学者型”教师转变。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化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 化学研究过程由哪些阶段和环节构成?
3. 谈谈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
五、教学设计题
请阅读下列教材内容,回答规定问题: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主要讨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这两个根本问题,这是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当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应用于实际时,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思考交流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你了解下列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炸药爆炸 金属锈蚀 食物腐败 离子反应 塑料老化 溶洞形成
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定性的比较,通常要确定一个参照物。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进行定量的描述或比较,这就要使用同一定义或标准下的数据。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相类似,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得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浓度常以mol/L为单位,时间常以min(分)或s(秒)为单位,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应为mol/(L.min)或mol/(L,s)。例如,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5min内由6mol/L变成了2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8mol/(L.min)。
有哪些条件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2-5
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装入2ml-3ml约5%的H2O2溶液,分别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进行对比。待放入热水烧杯中的试管里出现大量气泡时,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放出的气体。
现象
结论
热水中
常温
冷水中
实验2-6
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 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加其他试剂
从实验2-5我们观察到,升高温度,H2O2分解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H2O2分解反应速率减小。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因此,通常可以采用调控温度的办法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从实验2-6我们观察到,MnO2、FeCl3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在化工产中应用十分普遍,新的催化剂的问世,常常意味着化工生产工艺的一次革新和进步。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并不只是温度和催化剂。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生活里和化学实验中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用调控反应速率的。
思考与交流
1.为什么要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如电冰箱)?
2.实验时,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匀后再进行反应。原因是什么?
3.人们常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原因是什么?
4.实验室常用约30%左右的硫酸溶液(约3.7mol/L)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气泡变得稀少了(锌粒还有剩余),如果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到反应容器中,气泡又会重新增多起来。原因是什么?
从上面的实验和事例可以看出,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等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2.请写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请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350张照片和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下列关于“土卫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土卫六上存在有机分子
B.地表温度极高
C.地貌形成与液态甲烷冲刷有关
D.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系统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氧酸均为电解质
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Na2C03、NaHC03.NaZSi03均为钠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⑤ D.②和④
3.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
A.液溴 B干冰 C.蔗糖 D.硫酸钡
4.溶解3.24克硫于40克苯中,苯的沸点升高0.8IK。若苯的Kb=2.53K.kg.mol-,则溶液中硫分子的组成是( )。
A.S2 B.S4 C.S6 D.S8
5用1 L 1.0 mol/L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与HC0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
A.1:3 B.1:2 C.2:3 D.3:2
6试液中含有Ca“、Mg“和少量Feu、AF+。现在加入过量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则此时滴定的是( )。
A.Ca2+含量 B.Ca2+和M92+总量 C.Mg/+含量 D.溶液中阳离子总量
7.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人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成平衡:x(g)+Y(g)≠2z(g);△H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