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规范标准答案内容.doc

收藏

编号:26091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4.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8
金币
关 键 词:
整理 收拾 整顿 语文 初一 第一 单元 检测 规范 标准答案 内容
资源描述:
-!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2分) A.宛转(wn)粗犷(kuǎng) 发髻(j)咄咄逼人(duō) B.池畦(wā)高邈(miǎo) 应和(h) 繁花嫩叶(nn) C.酝酿(ning)莅临(wi)看护(kn) 秋风萧瑟(s) D.静谧(m)吝啬(ln)黄晕(yn)淅淅沥沥(l) 分析:A粗犷(kuǎng)guǎng C莅临(wi)l B池畦(wā)q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2分) A.卖弄 澄清 凄冷 呼朋引伴 B.干涩 贮蓄 哄托 一年之计 C.倾诉 蓑衣 郎润 花枝召展 D.骄媚 诱惑 悠远 迫不急待 分析:B 哄(烘)托C 郎(朗)润 花枝召展(招)D迫不急(及)待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 (纯洁干净纯净)利落的木刻。 (2)华山之险确实令人 (畏缩不前 一筹莫展 望而生畏),单是爬山就危险重重,更不用说在山上修建索道了。 4.经典诗文默写。(10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3分) ①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②汉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流淌的血液。 (1)请给第①句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而是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空白处。(2分) 汉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 6.名著阅读。(4分)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他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他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上面语段中的“他”指为父亲医病的先生陈莲河,在《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这些“名医”的行医态度、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二、综合性学习(8分) 7.学习第一单元后,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感悟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填补诗句]根据你的积累,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描写四季的诗句。(4分)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续写句子]请结合语境,在下面横线处补充一个关于秋天与冬天的句子。(2分) 走进春天,我们可以感受到山光的明媚;走进夏天,我们可以聆听夏蝉的吟唱;走进秋天,我们可以注目天空的澄清;走进冬天,我们可以享受白雪的纯净。拥抱四季,我们的心会跟着自然一起轻飞曼舞。 [知识问答]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的九月份有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2分) 三、阅读与理解(29分)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8~12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4分)①山上②山尖③山坡④山腰 9.文中画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它的本体、喻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 )(2分)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10.赏析下列句子。(2分)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 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草色和雪色相见的美景,并将落雪不匀的山体那种秀美动人的风姿和那飘逸而令人向往的神韵写得惟妙惟肖。 11.这个语段主要是写(A )(2分) A.小雪后-山色 B.小山太秀气 C.小雪最妙 D.山的肌肤 12.选段围绕一个“妙”字展开描写,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3分) 冬 景 贾平凹 ⑴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烙铁一样地生疼。 ⑵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嘟嘟冒上来。 ⑶一只狗,白茸茸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回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⑷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⑸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做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 ⑹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⑺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⑻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⑼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上也戴上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扒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⑽“奶奶,电线肿了。” ⑾“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⑿“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⒀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孩子,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大叫。 (选文有删改) 13.从文中摘录表示时间转换的短语。(2分) 早晨起来 吃过早饭 1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手一摸,冷得像烙铁一样地生疼。(2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2)“奶奶,电线肿了。”(2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孩子的童真。 15.文中第⑥段中的最安静反衬了下文哪些人的不安静?(3分) 小媳妇 老奶奶 孩子们 16.本文前后两部分(以时间为界限)写的都是人和自然,但是侧重点不同,表现的主要内容也不同。请你简要解释。(4分) 第一部分以霜为背景,侧重写自然,表现大自然的威力;第二部分以雪为背景,侧重写人,表现人的活力 (三)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7~18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2分)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作文(40分) 19.按照要求作文。(40分) 进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突出一个“新”字;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整理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规范标准答案内容.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09183.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