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教科版学校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 1 课观看我们四周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四周存在着很多不同种类的 材料;2我们四周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观看和辨认不同的材料;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进展进一步争论材料的爱好和愿望;【教学重点】观看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学预备】 6 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观看我们四周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头学习“ 材料”
2、,板书“ 材料” ;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老师将同学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 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3沟通记录的情形,看看有没有出错;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 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 对于难以判定是什么材料 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5调查终止后,在小组内争论以下问题: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6在小组沟通的基础上,全班沟通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
3、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二、观看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四周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 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 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 法;2四人小组挑选两种材料争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 来;3沟通各组的记录情形,有不同看法的准时补充,如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准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仍要再使用;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 2 课谁更硬一些【教学目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科学概念:1物理性
4、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才能;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过程与方法:1用简洁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 特性;2挑选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爱好;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看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省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教学难点】挑选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点【教学预备】同学(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 条,砂纸、玻璃杯、热水;老师预备:电路检测器、榔头【教学过程】一、比较硬度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
5、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 观看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简洁折)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看到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原先观看结果,可能会显现方面, 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提出:判定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 如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就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同学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 迹;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假如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同学推测)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怎
6、样做到有序地观看?(出示书 P48的记录表)试验中需要留意哪些方面? (依据同学回答、 老师再适当补充, 出示活动 题方)活动提示:依次挑选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打“ ” ;,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留意不要划伤手指;依据我们观看到的结果, 将木头、 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次序 排列?哪种材料最硬?二、熟悉金属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说说四周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
7、属?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依据同学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试验)1易传热将大小相同的木条、 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摸哪一种材料最热?2能导电过一段时间, 用手摸一老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看电灯泡是否发 亮?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小扣打铜丝,观看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同学阅读第 50 页,明白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2争论 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 3 课比较柔韧
8、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 才能;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用简洁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 特性;2挑选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爱好;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看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省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教学重点】用简洁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教学难点】挑选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点;【教学预备】同学(每小组):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 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
9、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3测量弯曲度的“T 字” 尺一把;450 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教学过程】一、柔韧性的熟悉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 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 观看塑料条和木 条的变化情形;两名同学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看,然后汇报观看到的情形(木条断,塑料 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终断了)性;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
10、特点叫做柔韧二、比较 3 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1供应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 锈钢)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 生材料不要弄断)3同学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看法分歧时,引导同学发觉:比较的材料由 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正的;4老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 究它们的柔韧性?5同学小组争论、汇报,老师引导,最终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 1 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 观看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
11、下的 距离时,眼睛要平视;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 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6同学分组试验后汇报试验情形;三、熟悉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5 厘米、 10 厘米和 15 厘米后前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看后摸索: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 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看和摸索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四、争论明白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明白了些什么?2出示“ 可回收标志”,熟悉可回收标志;3争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 4 课它们吸水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
12、和在水中的沉浮 才能;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才能,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观看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挑选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爱好;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看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省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教学重点】用观看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觉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教学预备】同学(每小组):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
13、片(纹理较疏松的)各 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教学过程】一、导课 小嬉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章:老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同学依据具体情形挑选材料,并简洁说明理由; 具体情境设置举例: 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依据具体情形挑选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 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才能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争论材料的吸水性吧;二、谁更简洁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 谁更简洁吸水, 为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教科版 小学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