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学设计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教学设计汇总.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密度教学设计密度教学设计1课题:密度设计意图本节是本章质量与密度的其次节。在前一节,我们学习了“质量”和“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物质密度的本质正是探讨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所以从“区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起先,引入密度的概念。本节基于试验的基础上学习密度的学问,所以教学方法上引采纳分组试验和讲授为主。学问目标: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2会查密度表 能联系实际应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会计算不能干脆测量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实力目标: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经验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
2、性2密度公式教学难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密度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1视察法:2试验法:3:讲授法教学打算: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和学具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课前打算课内小组沟通5分钟一:复习旧知1、如何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二 :自学导学(以下内容实行自学的方式,在小组内探讨完成并汇报)2、密度 定义:_计算公式: 密度的公式:=公式变形:m= V=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kgm3) m 千克(kg) V 立方米(m3) 说明: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确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3、,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假如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1 gcm31103kgm33、例题自己做一遍和书中的解法对比 。反思。4、生试验:用纸包着一块肥皂和一块泡沫的长、宽、厚度一样,也就是体积一样,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质量要比泡沫的质量大得多。5、同样的两个烧杯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却能平衡,说明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同的。 提出问题:(1) 为什么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同?(2) 为什么体积不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却又相同?(3)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
4、吗?(4)通过以上思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密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能用密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实力目标1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物理问题的实力2通过解题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德育目标1培育学生规范解题,仔细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2培育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育学生仔细做作业,以形成整齐、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敏捷运用学问,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索,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
5、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学问很有用处,能解决许多问题然后说明运用密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须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解并描述运用密度学问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留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索,独立地解决问题,培育实力最终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敏捷运用学问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法建议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纳自学、探讨、示范的方法教学设计示例一教材重点与难点分析1通过公式,培育学生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物理问题的实力在物理学习中,常常要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计
6、算、分析、推理、论证,但是应留意,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需要受到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制约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物理意义,弄清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是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而且在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物理问题时,肯定不要把物理问题数学化,不能生搬硬套用数学规律,如,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内容物理意义的理解2对进行公式变形对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参照速度公式的变形进行讲解,并通过数学运算规律,使学生驾驭公式变形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弄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二课时支配1课时三教具学具打算投影仪、投影片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
7、依据公式,引导学生通过探讨分析得出和2组织学生练习读密度表,通过读表进一步熟识某种物质密度的读法3练习求解有关密度的综合题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首先提出几个好玩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索解决的方法,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然后告知学生运用密度的学问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学问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二)新课教学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要鉴别某一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须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教
8、材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下三个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然后请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老师引导下对密度表应主要相识以下几个问题a气体的密度表上边标明白“0,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条件,应请同学作出说明b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比较大,它大于一般金属的密度c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在看书的基础上,应请学生读几种物质的密度,说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在密度表的教学中要说明这是科学家经过严格精确的测量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而不断精确2求质量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干脆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能不能应用
9、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须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前几章我们学习了速度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假如我们要求路程和时间怎么办?可以进行公式变形,得出和速度公式变形一样,对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学方法进行变形,下面请同学们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然后考虑变形后的式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举出一些实例来同学之间可以探讨一下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简洁的教学相识公式变形的方法,例如,对比可解决的公式变形问题学生练习公式变形,并探讨变形后的公式在实际中的意义老师在学生中间巡察,进行指导,学生活动结束后请学生回答前边的问题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从式子中可以知道,用物体的体积乘
10、以它的密度可以求出它的质量这样对一些体积浩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终计算出它的质量也就是说用密度学问可以求质量3求体积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假如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干脆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终计算出它的体积4讲解例题例题:有一个体积是的钢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请同学们用三种方法进行鉴别学生练习,老师在同学中巡察,进行指导,学生练习结束后,老师请学生回答,并分析解题思路请几个同学分别说出他们的推断方法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
11、,假如相等是实心的,但是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小于铜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我们先假设它是实心的,计算一下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球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大于球的实际质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依据给出的铜球的质量,计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结果小于已知球的体积,所以是空心的那么我们计算出的体积值是谁的体积是球壳的体积由学生们的分析归纳出:推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用投影打出如下标准解题过程,老师讲解巡察中发觉的问题,要求学生予以改正3总结、扩展本节课的教学事实上是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探讨求解物体质量、体积、密度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提示学生留意不要死记硬背
12、公式,要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敏捷运用,尤其是比例问题,(以下内容可实行边讲边探讨的方式进行)(1)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物体均应为实心)由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相同,所以 由此得出说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也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也大(2)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假如它们的质量相同,其体积与密度的关系由于,所以,也就是,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与它们的密度成反比(3)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之间的关系由于所以也就是,它告知我们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
13、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也大,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成正比探究活动鉴别铅球学生活动小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安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用密度学问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的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觉新问题密度教学设计3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密度社会生活。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学问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会了运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物理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具备了肯定的学问储备和方法积累。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学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性课。为此,
14、我采纳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学问解决生活问题的试验性课型。试验过程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各自课题,加深合作沟通的意识。此外,这节课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逻辑思维实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培育功能。二、学情分析:从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说明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困难的因果关系,在学习密度的学问后也期望接着探讨并且去解决肯定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留意通过学生感爱好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试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化,最终通过学生动
15、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熬炼学生实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念。从学生驾驭学问水平上来看,虽然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学问,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测量工具名称,但在对学问原理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刻,有些测量工具仅是通过多媒体见过其形,没有真正的去实践过,有些没有见过的材料也只有合作沟通,猜想其作用,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授课过程中,老师要适应的加以引导教给学生运用工具的方法,利用测量数据分析问题的思路,并对试验操作及结果进行适时分析。三、设计理念做到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老师在这节课打破教材结构,合理重组内容,使
16、整个课堂既充溢、严谨,又增加了科学性。老师擅长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呈现出情理相济、动静相成和谐美。在老师的组织下,全体学生和老师一道主动的思索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时常地对学生进行点评。给获得胜利的同学以庆贺,给遇到困难的同学以指引,给失去信念的同学以支援。老师深挖本节课所能体现的各个学问点、实力点、德育点。物理教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而这节试验活动课的内容就是依靠试验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常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难题”,老师利用这些“难题”来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其自发学习、自主探究、自行获解,试验中发挥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培育学习独立
17、解决问题的实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信念,与此同时,学会与同学共同沟通获得学问。四、设计思路:1、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知道密度学问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学问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过程与方法:学会系统地整理学问,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量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胜利的喜悦;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看法、科学观念的熏陶,培育他们创新的精神、实践的实力,养成良好的特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2、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都是利用密度学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与突破的方法是利用组间合作与汇报沟
18、通来实现。3、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根据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评价、评估,完成本节内容从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得出每一个问题的初步结论,并总结出每个情境中运用的方法。合作学习:学生组内合作与集体合作是这一节课呈现的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与才智,积思广仪、众志成城。合作学习贯穿了教学的始终,在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上进行影响与渗透。4、学法指导在进行课程探究前,针对学习未知的方法、没有接触到的(自制教具)材料赐予适量的方法提示;在进行课题探讨时,激励试验方法的多样化,对于明显的思路和操作错误刚好指导;在课题探究结束后,和学
19、生一起对试验中的学问与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五、试验前的打算老师依据试验可能用的器材进行相应的试验器材打算,并与试验管理员协调好,上课时一同帮助供应学生所需器材。对试验室中没有的一些器材提前作好收集和打算,如大塑料可乐瓶、铅球、保鲜膜、油漆、木锯、废旧的课桌、台秤等。由于本节内容较多,所以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课连着下午第四节的活动课进行两节课较好。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这段时间学习了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密度、质量、体积,请问哪位同学能告知大家三者的关系呢?生:三者的关系可用一表达式来说明:=m/v对于同种物质,它的密度不受m和V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表述赐予表扬,同时指出他们所述之处的不
20、足,物质的密度受到状态的影响。)师:我们还学习了测量质量和体积的仪器:天平和量筒。请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器材运用时的步骤和留意事项?生:(描述运用方法,找几位同学补充,使表达更完整。)师:课下我有几个问题,请大家帮助我来解决,每个试验小组都选择了一个探究课题,采纳各种方法进行了探究,然后向同学们进行陈述报告。(二)课题选定和探究方案制定老师依据学情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划分,每组大约十二三个人,全班共划分为四个小组,然后采纳抽签的形式进行探究课题的选择。然后小组内进行课题的研讨并制定试验方案,老师巡回视察,并适当的进行指导。探究课题:1、铅球是铅做的吗?2、测砖的密度3、测课桌体积有多大4、测量方
21、糖的密度(三)试验探究和汇报各组制定完毕探究方案之后,依据方案进行相应的器材选择,完毕之后,按依次各小组进行试验方案的汇报并进行相应的试验操作。第一组:铅球是铅做的吗?学生甲:我们从器材桌上选择了一个铅球,上面标的是6斤的铅球,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我们在课下用台秤测量了一下,其质量为2.9kg。学生乙:(板书)m2.9kg。学生甲:在测量铅球的体积时,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合适的量筒,于是我们运用了水槽,把铅球放入水槽中,用烧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没过铅球,用粘贴纸在此处作一标记。学生乙:在学生甲的描述下进行操作。学生甲:将铅球取出,水面下降,然后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再次达到标记,登记注
22、入的水的体积,即铅球的体积。学生乙:(板书)V水V铅球0.38L学生甲:依据可计算出铅球的密度,密度表中铅11.3g/cm3。学生乙:(板书)球铅学生甲: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澄清了一个事实,铅球的基本成分是铁,而不是铅做的!请同学们对我们的试验提出改进看法。学生丙:有一种更干脆的方法:测量铅球的体积,利用墙角、直尺和三角板干脆测出铅球的直径d,依据球体的积公式进行计算。学生丁:为测量球的体积,我对试验器材进行了改进。自制量筒,利用直径足够大的透亮塑料瓶,去掉顶端较细的部分,在瓶的外壁贴一张纸条,用标准量筒量好100cm3的水,倒入瓶内,在纸条上画出液面的位置,再用量筒倒入400cm3的水,作标
23、记500cm3,将二者之间进行平分,用自制量筒测出铅球的体积。师:大家太棒了!每个同学的想法都特别有创意,让老师受益匪浅,尤其是自制量筒。下面,哪组同学再为大家作一次汇报?其次组:测砖的密度学生甲:我们探究的课题是:测砖的密度。用天平干脆测量砖的质量m。学生乙:(板书)m60.5g。学生甲:用量筒测量砖的体积时,我们发觉砖放入水中时,砖具有吸水性,这样测出来的砖的体积偏大。我们采纳的方法是:在量筒中倒入肯定体积的水V水,让砖头吸饱水之后,再放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由此计算砖的体积。学生乙:(板书,演算)V水20cm3 V60cm3V砖VV水60cm320cm340cm3学生甲:或许我们的方法不
24、是最好的,让大家提出更奇妙的方法。(学生进行一番激烈的探讨,由学生代表发言,对改进的方法进行表述)学生丙:砖吸水后会膨胀,同样体积会变大,为了克服砖的吸水性,我们实行在砖的表面涂层油漆或包一层保鲜膜的方法。学生丁: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不测量整块砖的密度呢?这样,我们可以用直尺干脆测量砖的长、宽、高。计算出整块砖的体积。第三组:测量方糖的密度学生甲:我们的探究课题是:测量方糖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出几块方糖的质量m,然后除以方糖的个数n,求出一块方糖的质量。(板书)学生甲:在测量体积时,我们想到一些方法来克服糖溶于水的问题,如包上保鲜膜等。后来我想起妈妈在沏糖水时,糖达到肯定程度就不再溶解了,于是我
25、们就想到用不再溶解糖的糖水来测方糖的体积,试验中由于一块方糖体积较小,测量时误差较大,所以我们测量出几块方糖体积,再除以方糖的个数,求出一块方糖的体积。学生乙:(进行操作,板书)V糖水20mlV25ml学生丙:我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来测方糖的体积,糖溶于水,但是糖不溶于油啊,假如我们用油来测体积,就避开了糖溶于水这一问题。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尤其是用油测方糖的体积,更让我们有新的思路。第四组:测课桌体积有多大学生甲:我们的探究课题是:课桌的体积有多大。我们利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一点,采纳测样本的方法,取和课桌一样的木料来测密度。我们先用台秤测一张课桌的质量m1,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m2学生乙:(
26、板书)m115kgm228g学生甲:在量筒中倒入肯定体积的水V1,将木块放入量筒中,它在水面上漂移,用铁丝将木块压入水中,读出体积V2,计算木料的体积V样本。学生乙:(操作并计算)V140cm3V280cm3V样本V2V140cm3学生丙:在测木块体积时,用铁丝将木块压入水中不易操作,我有一个更便于操作的方法:1用细线将一石块系在木块下。2将量筒倒入肯定体积的水V1。3将石块先浸没在水中,读量筒中的示数V2。4将石块和木块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的示数V3。5木块的体积VV3V2。(四)老师对学生的试验进行评价今日我很受感动,从同学们的身上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不断探究勇于克服困难的
27、看法,同时,大家也教会了我许多新的方法,我信任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所收获。当然大家在试验操作中可能有些地方不够规范,例如:胶头滴管的运用。我信任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会做得更好。密度教学设计4学问与技能:相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石块)的体积。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熟识天平的调整和运用,能较娴熟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娴熟地运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仔细按规则做好试验,培育实事求是
28、的科学看法。: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须要知道哪些量?老师出示:用天平可以称出物质的质量,对于规则几何体我们用刻度尺就可以测量出它们的体积,要是不规则的几何物体就得须要其他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首先我们学习运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态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二、进行新课1、引导学生认知学习目标。2、讲解并描述量筒(或量杯)的运用方法。出示量筒,介绍量筒。视察桌上量筒的刻度。说明: 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
29、3.提问:(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mL?视察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探讨得出:(1)测量时量筒应如何放置?(测量时量筒应放平稳);(2)记录数据前应如何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的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是哪几步?(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用细线栓好固体渐渐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0、)3分组试验(一):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试验步骤是什么?小组间进行沟通各自的试验方法,达成共识,确定正确的试验方法。1.测量出小石块的体积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将被小石块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石块的密度即为:=m/v2强调:为了减小试验误差,应当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实际操作,自行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石块质量m/g水的体积V1/cm3水和石块的体积V2/cm3密度/g/cm3。4.学生分组试验(二):测盐水的密度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1、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31、并用量筒读出这部分盐水体积V3、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4、利用公式计算m1m2/V记录数据的表格引导学生思索:(1)如何设计试验方案,才能减小测量的误差?(测盐水的密度时,为什么要先测盐水的质量?而测盐水的质量为什么用剩余法?让学生探讨后,老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假如先测盐水体积,量筒中水倒入杯后,总有一部分水残留在量筒中,质量测不准,偏小。同样假如先测杯子质量,再将盐水倒入杯子测出盐水和杯总质量,然后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总有一部分水残留在杯中,使盐水体积测不准,偏小。)(2)为了计算便利,倒入量筒的盐水体积取什么样的数值最好?实际操作,自行设计试验记录数据的表格,玻璃杯和盐
32、水的.质量m1/g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g/cm3整理试验仪器,培育良好的习惯。密度教学设计51、学问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用密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试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运用学生对物质属性的相识有新的拓展。教学重难点:密度难点:密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学生活动:想想做做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
33、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学生对称量的结果会相识到,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质在这方面性质上的差异。二、新课教学(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推想: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假如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质量是否也会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呢。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格来,然后以体积为横坐标,以质量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从测量数据上看,会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加
34、,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削减,体积也会减小的结论。将测量数据图像化,会更直观地得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线性关系,即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将铝块换成铁块重做上述试验。分别计算每个铝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出其比值是个定值。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不同物质来说,其质量和体积的线性关系表现在过原点的不同直线上。换句话说,各种物质所对应的比值是不同的。讲解: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二)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
35、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老师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时,要留意:(1)单位体积就是有肯定大小的体积,如国际单位制中的“ 1米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肯定的密度,如将铁块锉成铁屑,铁的密度都不变。(三)密度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讲解: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m/v老师指出:要留意:(1)的写法、读法。(2)密度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四)密度的单位密度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密度其他单位:克/厘米3(g/cm3)。1g/cm3= 1000kg/m3让学生看课本一些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值,要求学生
36、会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引导学生阅读表中列出的各种物质的密度值,对于那些常见的物质的密度,形成一些详细的相识,例如金比铜的密度大,铜比铁的密度大,冰比水的密度小,记住水的密度等。讲解例题,教给学生如何运用物理公式进行密度计算。要求学生按肯定的格式和步骤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肯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特殊是对单位的运算要加以强调,提示学生留意正确地书写,不能遗漏。密度教学设计6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学问,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驾驭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
37、,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识,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干脆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试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沟通,最终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学问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方面: 通过探究试验,进一步熟识天平的构造、正确运用方法和留意事项。 学会用刻度尺、
38、量筒和天平测定液体和固体的体积与质量。 通过探究试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解物质的属性之一密度。 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能运用密度学问分析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试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试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探讨问题常用的求比值的基本方法。 体验和感悟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培育学生运用物理学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试验探究及能运用密度学问分析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难点: 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及能运用密度学问分析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密度教学设计7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新人教版八年
39、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相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殊是学习运用学校试验室常用的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打算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亲密,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关键点。所以这一节课,无论在学问学习上还是培育学生试验的实力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一些工具的运用,对于天平这个工具的运用只要讲明白应当问题不大。学生的问题主要是生活阅历不足,对于常见的物体的质量他们没有方法想象和了解,还有一些物质的尺度比较小或者比较大的话用基本单位来表示可能存在问题。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
40、其换算;2、 通过操作,驾驭天平的运用方法,并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通过视察、试验,相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物态、空间位置而改变的物理量;通过对天平运用方法的学习,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4、通过运用天平技能训练,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看法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托盘天平的运用方法。突破方法天平的运用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运用方法,然后让学生去摸索,假如不这样做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托盘天平的构造和运用方法。突破方法为突破难点,通过图片分析物体和物质的区分,然后引入质量的概念。采纳演示加分组试验法,并用探究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破本节难点。教法学法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会学问的同时会
41、学学问,本节课主要采纳了自主学习法、探究法和探讨法。通过自主学习法提高学生自学实力;通过探讨来熬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而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实力、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思维实力及分析解决问题实力提高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给上面的物体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理由?创设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新课教学课堂总结课堂练习一、质量的概念由学生的分类,得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从而得出: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提问:铁钉、铁锤都是同种物质组成的,但是物质的多少一样吗?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学生接着思索几个问题:1、一块冰
42、化成了水,所含物质的多少变更吗?(不考虑蒸发)2、一个易拉罐被压扁之后,形态变了,所含的物质多少(质量)变了吗?3、在宇宙飞船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中。假如把地面上的物体带到月球上,带到宇宙飞船中,这个物体的质量会变更吗?探讨得出结论:冰块熔化成水, 状态改变了,组成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易拉罐压扁了,形态改变了,组成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物块送入太空,位置改变了,组成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总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二、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2、生活中常用单位3、3、换算关系。质量单位符号: 吨(t) 千克(Kg) 克(g) 毫克(mg)。质量单位换算:1 t
43、= 1000kg 1 kg = 1000g1 g = 1000mg对常见物体质量进行估算三、质量的测量1、试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视察托盘天平的结构,并且比照书本的图记住各部位的名称。2、常见的测量工具四、课堂小结五、练习1.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铁块加热后,再打成铁片,质量变小了C.物理课本在南京和在南极时, 质量不 一样D.以上说法都不对2、宇航员若将一瓶密封的纯净水带到月球上,你认为这瓶纯净水的质量是增加了、削减,还是不变?说出你的推断依据。练习册68页学问导航布置作业这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视察、比较、到建立概念,不但使学生很简单理解,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视察中既驾驭了学问,又形成了分析、概括的实力。通过学生的探讨思索,并结合前面的内容,这个难点很简单解决,并且学生都能理解,特殊是对于到宇宙里质量也不变这种状况。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比较简洁的规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念单位换算是学生觉得很困难的一部分内容,可以先找几个简洁的练习做一做,太难的话会打击学生的信念。通过抢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既提高了他们的常识,又为之后引入天平是精确测量的工具埋下伏笔。让学生了解测量质量的工具有许多,在试验室主要运用的是天平测量工具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图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