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编.doc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面积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意义,扎实地驾驭面积单位,本节课在设计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主动性。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新课伊始设计了阿凡提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接着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设计了一系列冲突冲突,每解决一个冲突,就向目标迈进一步,最终想到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就自然地引进了面积单位,而且对后面讲的人们规
2、定的常用面积单位也就简单理解了。这样,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探究之中,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2注意对面积概念相识的全面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识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觉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时,让学生明白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在比较两个曲边图形以及摸橘子的表面时,明确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在获得多种感性相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的概念。动手摸面和体会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进行区分、比较。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感受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通过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过程,从而感受用正
3、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进而学习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受不同单位的大小,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课前打算老师打算 PPT课件 米尺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学生打算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爱阿凡提吗?让我们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课件播放:巴依老爷想无偿占有阿凡提的院子,可阿凡提不同意。因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终,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
4、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其次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份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预设生1: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表示长度。生2: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巴依老爷只能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地,就等于没有得到。师:你知道这份契约究竟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吗?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教学用学生喜爱的故事奇妙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操作感受,相识
5、面积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很喜爱玩拍手嬉戏吧!今日,谁来和老师拍手?在拍手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请大家比一比,是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呢?在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1感知面积的意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1)视察教室前面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学生发言之后,老师明确: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表面的面积。(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的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板书:面积)(4)(
6、师再次摸数学书的封面)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桌面的大小就是什么?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说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得多)(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什么?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老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验,通过与学习
7、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意义。使学生初步相识面积,并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师:这里有四个图形,有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你发觉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一个不封闭图形)说明: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要探讨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必需是封闭的。师:大家能看出另外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小结:看来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小的。
8、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生发表看法后,师出示课件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相识。(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2)视察下面两个图形,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3)为学生供应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4)将数学书按不同方式摆放,说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改变。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2设计说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积累了一些确定方位的阅历和方法,但这些阅历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本节课主要是教学现
9、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要求学生知道这四个方向,并能在已知其中一个方向的条件下,分辨其余的三个方向。教学例1时借助情境绽开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问阅历,增加他们探究、体验的机会,使他们学会正确推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如为了便利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等,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方向的表象。同时让学生分别指一指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有哪些物体,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能快速推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下来通过让学生“转一转”,使学生体会顺时针方向的规律,加深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相识。课前打算老师打算:PPT课件 指南针学生打算:
10、指南针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提问。师:同学们,你们喜爱旅游吗?那你们去过北京吗?(学生自由发言,介绍北京)师:下面老师也和大家一起去巡游北京,看看天安门广场及四周都有哪些建筑。(课件出示教材2页主题图)师: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的哪面吗?(学生视察主题图,用自己的方位学问描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看来仅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上、下、前、后、左、右来表示方向还不够清晰,我们还要学习新的有关方向的学问。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学生自由汇报,有的学生知道东、南、西、北)师:这节课
11、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分辨东、南、西、北。(板书课题:相识东、南、西、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自然引入,尝试描述,感受方位词在描述物体所在位置时的便利,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联系生活,自主探究1初步相识东、南、西、北。师:一个阳光绚丽的早晨,小明站在操场上熬炼身体。(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1的情境图)你们知道他面对的是什么方向吗?(小明面对的是东)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因为他面对太阳,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课件出示:小明面对的方向是东,他背对的方向是( )。(强调:东和西是一对相反的方向。板书:东与西相对,并让学生读一读)师:面对东,背对的是西,反过来,当你面对西时,你背对的是什么方向?(东
12、)课件出示:小明的右边是南,左边是( )。(强调:南和北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板书:南与北相对,并让学生读一读)师:面对南,背对的是北,反过来,当你面对北时,你背对的是什么方向?(南)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忆方向呢?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师: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感受到了什么?(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相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例1的情境图,把下面的四句话填写完整。图书馆在校内的_面,体育馆在校内的_面。教学楼在校内的_面,大门在校内的_面。2感知教室里的东、
13、南、西、北。师:指一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你知道我们教室的哪一面是东吗?(学生用手指一指,并说一说推断的方法)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面对东面,一起说儿歌,并指出方向。(学生边说儿歌,边指出方向)师:我们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请大家用手指一指,说一说。(学生先自由说,再指名说,其余学生依据他说的用手指出东、南、西、北)3体验顺时针转动。(1)嬉戏:听口令。(老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请全体同学起立,面对东面,向右转,面对南面,再向右转,面对西面,接着向右转,面对北面,接着向右转,又回到了东面。(正好转了一圈)(2)再次感知:根据刚才的依次让学生再转一转,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觉。(3)沟通发觉:
14、东、南、西、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顺时针、相对性)设计意图:通过嬉戏在学生心中建立方向感,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感性阅历。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3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供应主动思索与合作沟通的空间。本教案首先创设了学生感爱好的情境,然后赐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依据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索、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为较好地驾驭本节课的学问奠定了基础。2激励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把“激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但多样
15、化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重视算法的优化”,因此,本教案让学生在沟通、比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在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过程中发觉最优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驾驭算法,培育了学生的数感。课前打算老师打算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爱吃)师:看,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分别是草莓、橙子和苹果,在水果盛装的过程中还有好多学问呢,你们想了解吗?(想)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又该如何口算呢?今日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口算乘法。设计意图: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数学
16、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需注意从学生感爱好的事物动身,于是在上课起先,以同学们爱吃的水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兴奋的状态下导入新课。开放探究,得出结论一、教学例1。1视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1)引导学生仔细视察情境图,找出图中供应的数学信息。(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2)激励学生依据图中所供应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组织学生组内沟通,发表自己的想法)(3)引出例题中的问题:3筐草莓有多少盒?2探究口算方法,明确算理。(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53)(2)小组之间相互沟通这样列式的理由。(因为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
17、筐,就是买3个15盒草莓,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53)(3)探讨、沟通153的口算方法。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买3筐就是买3个10盒和3个5盒,先算3个10盒是10330(盒),再算3个5盒是5315(盒),最终把两次口算的结果加起来,301545(盒)3拓展延长。(1)出示题目:1503?(2)思索口算方法,汇报沟通。(口算1503时,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个0)(3)视察、对比,沟通算式的不同之处。(153与1503进行比较,是把第一个乘数15扩大到原来的10倍,其次个乘数没有改变)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4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练习十
18、六第58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娴熟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驾驭的学问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2330 4030 60700 32408070 9042 65100 70026072 4820 3720 8730二、计算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老师讲评,讲讲时要提示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三、解决问题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提示: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
19、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四、嬉戏活动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依据班级详细状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五、课堂小结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5复习内容:简洁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洁的加、减法。(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育。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洁分析,依据分析结果作出简洁的推断与预料。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洁数据的平均数。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驾驭
20、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洁的小数加、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统计学问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状况统计表。2、学生取出方格纸,根据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1)老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状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当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学生尝试画图,老师巡察辅导。3、回答问题。(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
21、。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化。(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二、小数的初步相识1、小数的读法老师:你们都相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2、小数大小比较。(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1.020.98元 0.69元0.7元 4分米3.8分米 l.2米 0.12米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姓名王凤李
22、娟刘丽李芳身高146150135148(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虽然学生依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3、简洁的小数加、减法。2.5+4.3= 1.8+0.4= 1.1一0.4=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留意什么?三、课堂活动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6一、教学内容:课标试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1、6题。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数学教案 精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