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论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弊.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论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弊端 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教学,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校万校电脑载”。上课能用上多媒体,特别是生物课,也成为了一件衡量教师本人的能力以及是否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的确,媒体软件具有图、文、声、像等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感觉、直观、形象、生动地学习,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分析、记忆、掌握和运用。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将使生物课堂电化教学发生新的变革,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和审美价值。但是,从目前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未达到我认为很好的那种效果,归纳起来,我个人认为,生物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至少
2、存在以下几点弊端。 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师生的情感交流受影响。 教育在不断的更新,也在不断的适应时代的与时俱进。教学媒体是适应新时代教育的一种手段。不管是哪一科目,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都始终存在,生物也不例外,生物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课。生物不是无情物,师生更是有情人。我认为,生物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在协调中,教材、教师、学生产生共鸣是情感的突出表现。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艺精良的教师凭借教材,依据教学目标,用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扩大信息传输量,排除教学中的各种干扰,从而使学生学习量增大,并与教师依据教材发出的频
3、率共鸣,与教材内容的幅度共振,当共振不能协调时,教师就立即协调,从而使学生越过思维的障碍,绕过暗礁,通达彼岸。但是,由于多媒体的介入,生物教师注意的是监视器屏幕上的图象,师生之间情感的双象交流,演变成了教师与机子,机子与教师的单向传达与接受,流动在师与生中间的情感被削弱了。如果在学习一篇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不是比电脑上那毫无感情的录音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吗?而且媒体是绝对的“一言堂”,它不能听分歧意见,也不能发现学生思考上的误区,更不能捕捉学生思想上的灵感的火花。它只能告诉学生结论,并没有传授学习的方法,只能灌输知识,帮助学习,却不能理解亲近学生,教学生会去感知我们身边的生物
4、、去爱我们身边的生物、了解我们身边生物的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这种缺少情感交流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们知道教学的过程是交流的过程,有切磋和争论才会有提高和进步。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指点迷津,教授方法,学生在争论中学会辨析。多媒体为这种交流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从理论上讲教学效果会更好,但实际呢,教师往往表现为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自身教学能动性的发挥,处理不好多媒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很少看到我们的生物教师对多媒体展示的画面进行精当的评析,对学生在接受多媒体信息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随机的点拨,适时的诱导,启发学生自己寻找思路、方法和答案。常热衷于热闹、新奇的场
5、面,甚至有时教师在白板很容易写出来的信息,却偏偏用鼠标在多媒体上点画半天,缺少对学生思维深度和强度的培养。在多媒体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应更多地体现在多媒体软件制作,教学应用理论以及教学设计上,使多媒体真正优化生物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二、只重视先进手段,却轻视先进理念生物学科以培养学生认知自然界的生物、人类身边的生物,了解生物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了解生态平衡对于我立足于地球的重要性为最终目标,这种对生物的的了解养成是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基础的。而在实际生物教学中,我们却经常发现以媒体信息的展示来代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情况,这完全是违背生物教学规律的。另外我们也看到为追求辅
6、助教学的表面热闹,有的课件采用了大量无关的图形、图像、音频等信息,背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对本课需要达到的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有时为了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新授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所谓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过是用计算机代替教师的传统板书罢了,反而让教学失去应有的灵活性,缺少了与学生感情交流。尽管教学内容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存有明显不足,多是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7、的电子化、声像化翻版。使用多媒体成了形而上学,多媒体成了花架子。我们不应只满足于将它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而应该明白,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像白板、粉笔一样,是自己的一种教学工具,选用的辅助媒体必须是解决问题的最优势媒体,课堂教学如果能够很好的处理,就没有必要非得使用媒体。 三、教师的角色退化,制约了人脑的创造性。我们知道,一节成功的课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不仅要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还要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学生当堂的反应等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处理。现在广为流传的教案型生物教学软件,从背景资料、知识储备、内容扩展、重难点解析等方面,事无巨细,一一列出,只要轻轻一按,立刻显现。例如在学习“血
8、液循环”这一节里,对于血液在身体里流动的两个循环过程比较抽象,可是有了多媒体,似乎就不上那么难了,在网络上有许多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直接形象的用动感图象表示出来,只要按一下按钮,那些血液沿着血管流动的过程看得一清二楚。学生知道了结果,可是学生没有思考过程。这种教学轻松了老师,却培养了不会思考的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中,适时点拨的教学机智不见了。生物教师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员。学生成了知识的“ 容器”,被动地接受灌输,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全部荡然无存。目前有很多的多媒体教学课不过是给应试教育戴上一个现代科技的面具,将人为的满堂灌改成了“电脑灌”。有的教师往讲台上一站,操作电脑一屏一屏地显示,
9、学生在下面静悄悄地看,屏幕上光影闪烁、色彩斑斓,伴随着悦耳动听的自然界的各种动物的声音,非常有趣;学生则静静囫囵吞枣,“全盘”接受,食而不化。多媒体成了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机器,变“人灌”为“机灌”,甚至“人机共灌”。用这样的方法上课,学生似乎接触到许多东西,实则在轰轰烈烈的背后,学生根本就没有记住、理解任何东西,更谈不上去反思、创造了。我个人认为,生物教学并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水平常常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这种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往往是教师集经验、智慧、创造性于一体的产物,很少有固定不变的逻辑程序可依。电脑虽然在执行逻辑程序的速度及准确性远远超过人脑,但是在这种非逻辑程序面前却很难与人脑相比。这样教师面对媒体仅仅是一个被动的适应角色,人脑的创造才能被扼杀在电脑严格而僵化的程序中。总的来说,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不可盲目滥用,不可拿来就用,摆的只是花架子,而应该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多媒体对生物教学的辅助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