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西部学习知识情况总结.doc

收藏

编号:261238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4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8
金币
关 键 词:
欧洲 西部 学习 知识 情况 总结
资源描述:
^` 欧洲西部知识点总结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36N-70N(属于北温带),10W-30E 经过的经纬度:20W(冰岛)、0本初子午线、20E 40N、60N、6634′N等 2.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二、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 (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北欧: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5个) 西欧: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个) 中欧:德国、波兰、瑞士、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8个) 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 摩纳哥、圣马力诺、 梵蒂冈、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马耳他、 三、自然区域特征 1.海陆轮廓 (1)海岸线十分曲折(对比非洲) (2)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2.地形 (1)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分布 平原: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北海、波罗的海沿岸 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4810m):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 (3)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千湖之国——芬兰 ,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北部:受冰川作用,多峡湾、冰碛湖、海岸线曲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典型。 南部:受冰川刨蚀,多U形谷、角峰、冰斗、冰碛湖,冰碛物的堆积形成波状丘陵。 以阿尔卑斯山地区最典型。 欧洲西部受冰川作用影响的实例: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 ②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③平原呈波状起伏 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3.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比气候为主 南欧 :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西欧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势低平,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暖湿空 气易进入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欧 :距离大西洋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弱,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的三大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以常绿灌木丛林为主;也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和油橄榄。 4.河流及湖泊 特点:河网较密,水量充沛且全年流量稳定(气候导致),河流短小 (因大陆轮廓曲折和山岭限制)。各河之间多有运河沟通,利于航运。 欧洲西部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的形成条件: (1)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缓; (2)该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使河流水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小; (3)最冷月气温大于0℃,河流无结冰期; (4)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易淤积; (5)各河流之间大都有运河沟通,形成了稠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 (6)该地区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 (1)多瑙河:发源自德国西南部山地,注入黑海,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2)莱茵河:源自瑞士,流经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注入北海(荷兰鹿特丹)。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欧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3) 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南北两侧 四、人文区域特征 1.欧洲西部的国家 (1)面积不大,数量多 袖珍国: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马耳他、 (2)多数为发达国家 安道尔(468平方千米)、梵蒂冈(0.44平方千米,世界最小的国家)。 (3)欧盟 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 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区,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2.居民 (1)居民以白种人为主,是世界白种人的主要分布区。 (2)本区共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低,有些国家如匈牙利、德国还出现人口负增长。 (4)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成 “十”字型。 3. 发达的工业 (1)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 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2)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 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略成“十”字型。 4.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1)传统的畜牧业 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 (2)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 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丹麦等。 (3)南部光热充足——亚热带水果产区和园艺业。 (油橄榄、柑橘、葡萄等) (4)瑞典等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 5.发达的旅游业:本区自然条件多种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1)旅游业发达的原因:①.本区各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②.本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市场距离短);③.交通便利(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好);④.旅游业发展时间早,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 (2)本区主要旅游资源:欧洲西部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风光;广阔的平原,险峻的山峰,曲折的峡湾,寒冷的雪峰,温暖的海滩等等.还有丰富的古代遗址和文化艺术城市,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如: 大风车,郁金香,填海造陆工程——荷兰 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蓬皮社中心,巴黎圣母院,时装,化妆品——法国巴黎 伦敦塔桥,大本钟,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马克思公墓——英国 斗牛,地中海沿岸沙滩——西班牙 威尼斯,古罗马斗兽场,火山——意大利 阿尔卑斯山登山和滑雪运动——法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 首都维也纳的音乐节,古典建筑——奥地利 多瑙河上航行——奥地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多瑙河沿岸国家 参观手表作坊,日内瓦湖——瑞士 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北极圈以内)——挪威 帕提依神庙——希腊,属南欧的国家. 3、英国 (1)西欧的岛国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2)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及工业分布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3)气候与农业:气候潮湿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有利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气候和地形利于牧草的生长,所以畜牧业发达,欧洲人爱吃牛羊肉。) 东南部——种植业集中地区(小麦、大麦):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英国的贸易构成: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口。 (4)首都伦敦,主要城市: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阿伯丁,爱丁堡 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是英国的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现在工厂大多将燃煤改为使用石油、煤气或电能,雾已少见。英国是世界城市化最早、水平很高的国家。 英法之间有一条海底隧道,其中隧道的最窄处是多佛尔海峡。 为什么英国石油供应自给有余? 答:因为英国北海产石油。 (5)英国和日本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是岛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业发达;②纬度相近都属于海洋性气候,气温湿润;③工业化水平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④都邻近渔场,渔业资源丰富;⑤新兴电子工业在布局上都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不同点:①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工业国,本国有较丰富的煤炭和铁矿,属于“煤铁复合型”工业布局;②日本本国资源贫乏,靠进口原料和燃料发展工业,属“临海型”工业布局;③英国地多人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日本人多地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化。 4、法国, (1)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2)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巴黎盆地种植小麦)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核电比例全球最大 (3)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 里昂、嘎纳 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 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有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5、德国 (1)重要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是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农业区—北德平原畜牧业,南德高原山地、河谷农业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与农业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波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比较贫瘠,气温较低,夏季温和,冬季阴冷,日照时间少,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主要利用牧场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中部谷地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南部高原山地,日照时间长,河谷地区土壤肥沃,盛产葡萄、烟草、啤酒花和水果,河谷两侧的山地则为森林和高山牧场。 (3)工业区——中西部鲁尔传统工业区, 南部慕尼黑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 工业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有丰富的煤炭、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周围发展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原来集中于鲁尔区,主要有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现在向南部发展,慕尼黑周围已由原来的旅游业和啤酒业发展到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发达的资本主义。 工业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工业国。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四大支柱:机械制造、汽车、电气、化学 老工业区:鲁尔区 1丰富的煤炭资源,临近法国洛林铁矿(进口)。 2莱茵河干支流再加上人工运河水陆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3充沛的水源和广阔的市场,这里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学为主的工业区 【 鲁尔区的兴衰】: 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⑤广阔的市场 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综合整治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4)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欧盟中央银行所在地。世界重要金融中心;墨尼黑:南部中心,啤酒之都 6.意大利 意大利新型工业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 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当地条件);70年代原料和能源涨价(国际条件);发达的信贷体系;意大利的经济的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内条件) 意大利的工业特点:①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④资本集中程度低;⑤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 特点:在分散专业化经营情况下,建立了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来实现规模效益。小而不全(专而精),联而不合(不冲突)——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7. 主要旅游胜地? 地中海沙滩浴场,北欧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的滑雪,雅典巴农台神庙,罗马古斗兽场,水城威尼斯,瑞士钟表,巴黎艾菲尔铁塔,凯旋门,西班牙斗牛,荷兰围海造田和风车,和鲜花,奥地利音乐之都,意大利旅游景点有:比萨斜塔;水上城市威尼斯;意大利广场;斗兽场。 欧洲东部和北亚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 50N-80N,北温带和北寒带; 30E-170W,跨东西半球 2.海陆位置: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 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二、范围 东欧平原三国:白俄罗斯 摩尔多瓦 乌克兰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拉脱维亚 爱沙尼亚 三、俄罗斯 地跨亚欧两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绝大部分位于60N以北,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陆上邻国14个(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波兰 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 欧洲部分占全国面积的1/4,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和主要的工农业、城市及交通路线。 首都莫斯科也位于欧洲部分的中央。 莫斯科: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平坦(p212下) ★在西西伯利亚平原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成因 ①地势低平,地表水排泄不畅; ②河流(鄂毕河)自南向北流,冬春有凌汛,河水漫溢; ③纬度高,气候寒冷,蒸发弱; ④地下有冻土层广泛发育,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2.气候: 地处高纬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各地差异较大。 五个世界最寒冷的地方: 1、南极东方站 2、俄罗斯-维尔霍扬斯克 3、俄罗斯-雅库茨克 4、加拿大-斯纳格育空河 5、俄罗斯-奥伊米亚康 ★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①纬度较高(63N,143E),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②日照时间短,冬至日,该纬度的昼长少于5.5小时 ③海拔较高,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 。 ④盆地地形,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⑤其它: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 3.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伏尔加河因有运河沟通可通五海(里海、亚速海、黑海、波罗的海、白海),是俄罗斯航运价值最高的内河航道。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 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第二巴库、乌拉尔、秋明油田),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世界第三的铀矿(第一是澳大利亚,第二是哈萨克斯坦) 森林资源 世界上最丰富,木材蓄积量占世界1/3,木材采伐量占世界1/5,世界上最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水能资源 河流:伏尔加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 湖泊:贝加尔湖 5.经济概况 (1)工业:工业基础好,重工业、军事工业发达。 (2)农业: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为主要农业带,是世界重要的小麦生产国, 经济作物以亚麻和甜菜为主。耕地面积较大,但受气候影响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谷物。 6.交通 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的铁路干线有 西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东部:西伯利亚大铁路 俄罗斯主要海港: 圣彼得堡:最大的港口,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欧洲西部学习知识情况总结.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1238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