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20091340140342从《雷雨》到《日出》——论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姓名:张道朝.doc
《学号:20091340140342从《雷雨》到《日出》——论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姓名:张道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号:20091340140342从《雷雨》到《日出》——论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姓名:张道朝.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雷雨到日出论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09年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091140342目 录摘要 1关键词 1鲜明的时代烙印 1独特的结构艺术 2典型而丰满的形象塑造 3个性化、动作化的语言特色 5结论 5参考资料 6从雷雨到日出论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摘要】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它的问世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日出的问世,进一步奠定了曹禺中国现代话剧第一人的地位,从雷雨到日出曹禺的话剧艺术更加成熟,创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戏剧冲突,塑造了众多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独特而严谨的结构艺术,个性化、动作话的语言风格,都给广大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成为新一代的剧作家学习的楷模,其旺
2、盛的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关键词】时代烙印 人物形象 结构艺术 语言特色一、鲜明的时代烙印1934年,曹禺构思创作5年之久的雷雨终于问世,此剧以1925年前后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况下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把笔触伸入一个富于时代特征的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通过家庭矛盾和劳资冲突,从不同侧面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鲁大海和周朴园的冲突正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和无产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吃人的本质;而周鲁两家的矛盾,周朴园和蘩漪、周朴园和侍萍、周平和蘩漪、周冲和四凤的矛盾,从伦理和情爱的角度抨击旧
3、社会的黑暗,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正是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座大山的双重毒害之下,一出封建资产阶级家庭悲剧不可避免。如果说雷雨着重表现的是一出家庭悲剧,那么日出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社会,它以19世纪30年代天津的都市生活为题材,是当时都市生活的一个缩影,揭露了“损不足而奉有余”残酷现实。以潘月亭为代表的“有余者”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放荡生活,然而黄省三、小东西等“不足者”,却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黄为“有余者”奔波效命、而所得及其低微,即便如此,还要担心被开除的厄运,以至于每月仅仅10元5毛微波收入都成为他们的奢望,在无法抚养养他们的孩子时,作出不得不将其毒死的下策;处于社会底层的“小
4、东西”,不堪忍受欺凌,竭力寻求救援,然而在那个尔虞我诈的社会里,她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帮助,为她铺设的只有一条通往死亡之路,资产积极吃人本质暴露无遗。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资本主义的魔爪已伸社会的各个角落,陈白露当年那个天真纯洁的校花,终因挡不住铜臭味的诱惑,而沦为腐朽堕落、玩世不恭的交际花;介于“有余”和“不足”之间李石清,为了能爬到“有余”的位置,他时而阿谀逢迎、时而要挟恐吓,奸诈狡猾、不折手段。而有余者之间也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自以为是的银行家潘月亭,最终不敌幕后股市操纵者金八,而负债累累,一败涂地。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社会的的黑暗,必然带来民众的觉醒,作为五四运动以来的左翼现代
5、剧作家的曹禺,当然不会无动于衷的。虽然作者在创作雷雨是没有意识到“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但是鲁大海形象已明显表现出了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罪恶的憎恶与抗争,蘩漪那种狂热“爱”则表现了对女性自由的向往,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到了日出,作者已明显意识到要揭露“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方达生正是作为一个受过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精神洗礼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他努力改变现状,寻求光明,寻找“日出”的地方,这些不都是五四以后新民主主义思想在在作者笔下的生动反映吗?从雷雨到日出,曹禺的笔下明显地印下时代的烙印,而从家庭悲剧到社会悲剧作者的创作题材更加深广,创作思想更加成熟。二、独特的结构艺术 雷雨和日出同为四目
6、舞台剧,由多个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构成,时间相对集中,场景转换少,剧情跌宕起伏,震撼性强是其共同之处,但在结构处理上有各有特色。 雷雨地点集中在周公馆和鲁家,时间是从早上到午夜2点多钟,在这不到24小时的短暂的时间内,将集中展现了周鲁两家30的恩恩怨怨和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者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作者通过序幕首先展示了一个悲剧的结果,巧设悬念,接着通过回忆的形式把时间推10年前。故事一开始,危机和矛盾便已逐渐凝聚起来:两年多不在家的周朴园于剧情开始的前一天回到了周公馆,周萍为逃避蘩漪的纠缠准备出走,在外地做工的侍萍即将到周公馆看望女儿,罢工工人代表前来找周朴园谈判,周冲向四凤示爱,蘩
7、漪与周萍面谈,侍萍与周朴园的不期而遇这一系列的情节在不断地展开,紧凑而集中,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爆发力。接着有周朴园拒认前妻,鲁大海被开除,鲁贵、四凤被辞退,进而有周冲送钱,鲁大海与周萍狭路相逢剧情渐入高潮。最后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将所有的人物都集中到周公馆,四凤为求周萍带她离开,道出真言已怀有周萍的骨肉;侍萍得知兄妹乱伦,却百般无奈;蘩漪不愿失去周萍而百般阻挠,几欲疯狂;周朴园被逼下楼,认四凤为前妻,要周萍认母最终爆发了悲剧性的结局,四凤、周冲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刎,鲁大海出走,蘩漪、四凤成为疯婆整个剧情可谓高潮迭起、撼人耳目。纵观雷雨,虽然所展现的矛盾冲突错综复杂,却错而不乱、杂而
8、不散。这得益于作者对戏剧艺术技巧,除了用倒叙、插叙将剧情集中在10年前的周、鲁两家24小时的时间内,还大胆地使用了戏剧所特有的巧合艺术,全剧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朴园和蘩漪的矛盾为明线,以周朴园和侍萍的纠葛为暗线,将各种冲突相串联,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周朴园30年前为了娶一个有钱人的年轻女儿,赶走了已为他生育两个孩子的侍萍,导致侍萍抱着刚刚出身三天的儿子投河自杀,不料侍萍却被好人相救,为躲避周朴园也来到了北方,巧的是侍萍的现任丈夫鲁贵和女儿侍萍都成了周公馆下人,侍萍为看女儿,在周公馆不期而遇;蘩漪嫁给周朴园却备受冷落,没有一点自由,为寻找慰藉和周朴园与侍萍之子周萍相染,周萍为摆脱继母这种有悖人伦的
9、奸情,与四凤相爱,殊不知四凤乃是她同母异父的妹妹,并播下虐种,为世俗所不容;鲁大海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争锋相对,水火不容,然而他们却是一对亲生父子。这种种情节虽为巧合,却因为当事人并不知情,而又合乎情理,故大大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对观众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形成了雷雨那特有的跌宕而又严谨的结构特色。如果说雷雨的结构更注重戏剧技巧,那么日出的结构则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展示。它舍弃了雷雨那种高度集中的结构形式,而是用片断的方式,将许多人的人生零碎地串连起来。剧中的人物虽有主次,但并无中心人物,而且互为宾主,交相映衬;冲突也非单线的,而是多线索交错,目的在于通过较多人物的塑造,共同地完成主题。日出演
10、绎的时间分别是黎明、黄昏、午夜、凌晨,以交际花陈白露的华丽客厅和翠嬉的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具体地点,主要描写了三类人物:一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而在社会上发生不同变化的青年学生,如堕落为交际花的陈白露、仍然向往光明的方达生;二是有余者的代表和附庸,如银行家潘月亭、大丰银行襄理李石清、富孀顾八奶奶、面首胡四、打手黑三、洋奴张乔治、大旅馆茶房王福升以及没出场的恶霸金八等;三是社会底层的“不足者”,如妓女翠喜、被银行抛弃的小职员黄省三、不幸落入黑社会之手的小东西等。日出虽然是以零碎的片段展现了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但并非完全人像展览式的横向结构,它是以潘月亭和李石清的矛盾为主要线索,辐射出“有余”和“不
11、足”两个阶层人物矛盾冲突。潘、李的纠葛构成了全剧戏剧冲突的最紧张部分,作者用一波三折,步步紧逼的方式把这一冲突推向高潮:先是潘月亭借建大楼为掩护,掏空银行资金,大量购买公债,李石清偷看机密,以此要挟潘月亭,要他给个襄理干干,不然便将秘密公之于众。这一回合,潘月亭被逼无奈,忍气吞声,将就满足李的企图。李石清为爬上“有余者”行列,不遗余力的为潘月亭卖命,谁料,当潘得之公债要大涨,李对其以构不成威胁之时,尽管李竭尽巴结逢迎之能事,潘月亭却无情地将他一脚踢开。哪知风云再起,由于恶霸金八操纵股市,潘月亭中其圈套,顷刻间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一下子从空中楼阁跌至万丈深渊,彻底输够精光。这时,李石清又似乎成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雨 日出 学号 20091340140342 论曹禺 戏剧 艺术 成就 姓名 张道朝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12720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