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doc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何 琼摘要: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语文综合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那个学段的学生,都应该具备本学段相应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主要表现为要有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一个人要适应社会,并能在社会中生存,必须从小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树立积极正面的人生观,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进取,做一个综合素养多元发展,适应多元社会的人。关键词:语文素养 培养 提高 能力Summary: Chinese accomplish ment,on which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are based,is a foundation of good performances of the other courses. Chines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have rich connotation,which mainly refer to a better ability of word recognition,reading,speaking and writing. Students of each period are supposed to have corresponding qualities. To adapt to and subsist in the society, one has to foster chinese accomplishment as a child,formulate a better outlook on life,take initiative in life-long learning, to be someone with plural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ne qualities to meet a diverse society.Keyword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to foster to improve ability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好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应该具备本学段相应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这种素养主要表现为:要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习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目的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和识字质量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无味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呢?(一)首先要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识字。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时,我根据孩子们天真活泼、爱交朋友的特点,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宝宝”或“生字娃娃”,让孩子们有一种亲切感。同时,我在设计识字教学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加深印象,巩固识字。例如,让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比赛看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又如,利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有的内容还可以让孩子们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多种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识字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与规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基本的笔画、笔顺、基本字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课堂中我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然后让学生动脑筋提出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如:“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一点就是“玉”;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他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春”字,我配上谜语“三人同日见”,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集体生活中如果还没有成为获取精神营养的源泉,那么他的心灵也不会产生其它精神需要,他的精神世界必然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无限相信书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近代科学研究表明,读书是对人的潜能的综合开发,读书就是获得丰富的能源,使人的潜能和素质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开拓广泛的阅读空间,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潜能和素质发展的前提。(一)培养阅读能力,要加强学生的词句训练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语文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十分重要,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1、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2、还要与阅读课文和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第四册军民一家中有一句:“周围的顾客都笑了起来,称赞老张比当妈妈的想得还周到。”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称赞”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称赞”和“表扬”有何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称赞”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妈妈称赞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有的说:“小明乐于助人,受到了大家的称赞。”通过说话,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德博里说过:“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挞和棍追,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还要推荐给学生合适的书目。如文学名著东周列国志、一千零一夜;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等。励志书籍思想家故事精选、科学故事精选科普读物昆虫记、走进自然文化教育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父与子、爱的教育从而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学习,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它由许多具体的习惯组成。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以下习惯:明确阅读目的。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明确目的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目的明确了,对阅读的需求更加强烈。其次要制定读书计划。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计划地读书简直是荒唐。”漫无边际地胡乱阅读收效甚微,因此,应养成阅读必有计划、阅读必照计划的好习惯。第三要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今中外许多学有成就者的好习惯。边读边记,读后写感受,久而久之,读写结合的习惯便自然形成。第四要灵活运用不同阅读方法。英国学者阿普斯在学习与技法中指出;“学生和其他读者所具有的普遍错误之一,就是他们都以同一种阅读方法去阅读不同的资料。”为了养成灵活运用不同阅读方法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前想想“为什么读”、 “怎样读”、“采取何种恰当的方法读”。 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学生一旦产生了阅读兴趣,养成了阅读习惯,必然会主动自主地进行阅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三、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养成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那么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新课程倡导课程同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结,让儿童在日常生活情景和周围环境中积极的建构知识,使课程具有一点生活化和情趣化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猜謎语,讲故事的方法诱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如教学小鸭子得救了,我先说谜语:“扁嘴巴,唱起歌来嘎嘎嘎”待学生猜出谜底后,我再出示小鸭子图片,让学生感观小鸭子的可爱。紧接着讲故事:“夏天到了,天,蓝蓝的,清清的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鸭子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地出门了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树旁的坑里,怎么办呢?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情不自禁地地跨入了交际的门槛。(二)创设交际情景,加强实践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然而,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不善于捕捉话题,虽有“说”的兴趣,却苦于无话可说。为此,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创设生动逼真、形式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很快地找到口语交际的源头和内容: 自我介绍。让学生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家庭情况。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性格、爱好、就读学校及班级、自己喜爱的人或事;说说自己家住何处、家里有几口人,分别是谁,各在哪里工作和学习。 口述见闻。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听到的事情加以整理,从中选出一两条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由于讲述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因而内容丰富、感情自然。 工作汇报。让学生去完成教师特意布置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打扫环境卫生、整理班级图书、出黑板报等。然后要求把完成情况向老师和同学汇报,并接受大家咨询。 讨论问题。让学生对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老师提出涉及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展开讨论,这种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话题,容易使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讲。 主持会议。让学生当班会、队会的主持人,要求学生说出会议名称、会议目的、会议议程、会议小结等,让“与会者”明白会议的有关问题及如何实施会议的决定。 交易商谈。让学生去商店购买文具,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际,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推销自己的商品的。然后,让学生有的扮演“小顾客”、有的扮演“售货员”进行表演。 在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活动,都有对话。课堂上,可将教材演变成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分小组进行对话训练。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扮演角色,把小蝌蚪的心情由失望到欣喜的变化,鲤鱼、乌龟、青蛙妈妈的慈祥,表演得活泼而富有童趣。从具体的对话语言中,学生领悟到了对话的应答性,体验到了人物对话由于情境、身份、说话内容的不同,而变换语气、语调,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四、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学生语文素养日积月累的表现形式 ,是对学生内心活动的表现与情感的表达,是最能体现新课标的一种方式。(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作用。修订版大纲对作文部分作出了较大的修订,它隐去了“作文”的提法,将低年级写作训练称作“写话”,将中高年级的写作训练称为“习作”。而低年级的写作训练改变了一开始就进行严格训练的方法,把训练重点转到培养兴趣上来,只要求两点:第一,“对于写话有兴趣”。第二,“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没有必要过多考虑是否“完整”和“通顺”,大大降低了要求,其目的就是使学生“乐于写”。到了中年级则“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在要求上重内容、轻形式,促使学生“想写”、“敢写”。到了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学会全面达到作文要求,即在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基础上讲求一点形式,同时降低了对文章结构的要求,把原大纲中的“有中心”“有条理”改为“有一定条理”。对语言的要求也降低了,将原来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改为“语句通顺”。这样要求减轻了学生习作上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善于写。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减小了习作难度,便于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然而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并要求他们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三)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学生习作时,除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力。例如写一篇看图作文,教师可创设图中情景,请部分学生表演,然后请同学们编成故事,互相讨论、交流。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得到了提高,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最后教师应注重作文的评改。教师的评改对学生十分重要,教师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时学生的文章不能干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怎样改进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在平时作文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对于有一定习作能力的学生,在肯定他们取得成绩的同时,提出使文章遣词造句更加准确、生动。对于中等生采用商量式评语。对于习作能力差的学生,要及时发现作文中的闪光处,如发现一字、一词或一段写得精彩的,要画上记号,进行评点。总之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用激励性的评语,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不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绝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需要语文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7年修订稿)(3)芮亚云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教师培训 2004年3期(4)英国学者阿普斯学习与技法(5)全日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 (6)瓦.阿.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收藏
编号:26130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8
金币
- 关 键 词:
-
浅谈
如何
提高
小学生
语文
素养
- 资源描述:
-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何 琼
摘要: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语文综合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那个学段的学生,都应该具备本学段相应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主要表现为要有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一个人要适应社会,并能在社会中生存,必须从小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树立积极正面的人生观,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进取,做一个综合素养多元发展,适应多元社会的人。
关键词:语文素养 培养 提高 能力
Summary: Chinese accomplish ment,on which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are based,is a foundation of good performances of the other courses. Chines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have rich connotation,which mainly refer to a better ability of word recognition,reading,speaking and writing. Students of each period are supposed to have corresponding qualities. To adapt to and subsist in the society, one has to foster chinese accomplishment as a child,formulate a better outlook on life,take initiative in life-long learning, to be someone with plural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ne qualities to meet a diverse society.
Keyword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to foster to improve ability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好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应该具备本学段相应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这种素养主要表现为:要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习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目的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和识字质量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无味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呢?
(一)首先要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识字。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时,我根据孩子们天真活泼、爱交朋友的特点,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宝宝”或“生字娃娃”,让孩子们有一种亲切感。同时,我在设计识字教学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加深印象,巩固识字。例如,让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比赛看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又如,利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有的内容还可以让孩子们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多种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识字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与规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基本的笔画、笔顺、基本字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课堂中我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然后让学生动脑筋提出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如:“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一点就是“玉”;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他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春”字,我配上谜语“三人同日见”,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集体生活中如果还没有成为获取精神营养的源泉,那么他的心灵也不会产生其它精神需要,他的精神世界必然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无限相信书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近代科学研究表明,读书是对人的潜能的综合开发,读书就是获得丰富的能源,使人的潜能和素质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开拓广泛的阅读空间,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潜能和素质发展的前提。
(一)培养阅读能力,要加强学生的词句训练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语文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十分重要,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1、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2、还要与阅读课文和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第四册《军民一家》中有一句:“周围的顾客都笑了起来,称赞老张比当妈妈的想得还周到。”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称赞”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称赞”和“表扬”有何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称赞”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妈妈称赞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有的说:“小明乐于助人,受到了大家的称赞。”通过说话,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德博里说过:“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挞和棍追,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还要推荐给学生合适的书目。如文学名著《东周列国志》、《一千零一夜》;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等。励志书籍《思想家故事精选》、《科学故事精选》……科普读物《昆虫记》、《走进自然》……文化教育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父与子》、《爱的教育》……从而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学习,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它由许多具体的习惯组成。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以下习惯:明确阅读目的。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明确目的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目的明确了,对阅读的需求更加强烈。其次要制定读书计划。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计划地读书简直是荒唐。”漫无边际地胡乱阅读收效甚微,因此,应养成阅读必有计划、阅读必照计划的好习惯。第三要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今中外许多学有成就者的好习惯。边读边记,读后写感受,久而久之,读写结合的习惯便自然形成。第四要灵活运用不同阅读方法。英国学者阿普斯在《学习与技法》中指出;“学生和其他读者所具有的普遍错误之一,就是他们都以同一种阅读方法去阅读不同的资料。”为了养成灵活运用不同阅读方法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前想想“为什么读”、 “怎样读”、“采取何种恰当的方法读”。
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学生一旦产生了阅读兴趣,养成了阅读习惯,必然会主动自主地进行阅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养成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那么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
新课程倡导课程同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结,让儿童在日常生活情景和周围环境中积极的建构知识,使课程具有一点生活化和情趣化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猜謎语,讲故事的方法诱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如教学《小鸭子得救了》,我先说谜语:“扁嘴巴,唱起歌来嘎嘎嘎……”待学生猜出谜底后,我再出示小鸭子图片,让学生感观小鸭子的可爱。紧接着讲故事:“夏天到了,天,蓝蓝的,清清的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鸭子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地出门了……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树旁的坑里,怎么办呢?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情不自禁地地跨入了交际的门槛。
(二)创设交际情景,加强实践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然而,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不善于捕捉话题,虽有“说”的兴趣,却苦于无话可说。为此,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创设生动逼真、形式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很快地找到口语交际的源头和内容:
自我介绍。让学生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家庭情况。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性格、爱好、就读学校及班级、自己喜爱的人或事;说说自己家住何处、家里有几口人,分别是谁,各在哪里工作和学习。
口述见闻。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听到的事情加以整理,从中选出一两条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由于讲述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因而内容丰富、感情自然。
工作汇报。让学生去完成教师特意布置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打扫环境卫生、整理班级图书、出黑板报等。然后要求把完成情况向老师和同学汇报,并接受大家咨询。
讨论问题。让学生对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老师提出涉及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展开讨论,这种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话题,容易使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讲。
主持会议。让学生当班会、队会的主持人,要求学生说出会议名称、会议目的、会议议程、会议小结等,让“与会者”明白会议的有关问题及如何实施会议的决定。
交易商谈。让学生去商店购买文具,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际,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推销自己的商品的。然后,让学生有的扮演“小顾客”、有的扮演“售货员”进行表演。
在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活动,都有对话。课堂上,可将教材演变成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分小组进行对话训练。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扮演角色,把小蝌蚪的心情由失望到欣喜的变化,鲤鱼、乌龟、青蛙妈妈的慈祥,表演得活泼而富有童趣。从具体的对话语言中,学生领悟到了对话的应答性,体验到了人物对话由于情境、身份、说话内容的不同,而变换语气、语调,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学生语文素养日积月累的表现形式 ,是对学生内心活动的表现与情感的表达,是最能体现新课标的一种方式。
(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作用。修订版《大纲》对作文部分作出了较大的修订,它隐去了“作文”的提法,将低年级写作训练称作“写话”,将中高年级的写作训练称为“习作”。而低年级的写作训练改变了一开始就进行严格训练的方法,把训练重点转到培养兴趣上来,只要求两点:第一,“对于写话有兴趣”。第二,“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没有必要过多考虑是否“完整”和“通顺”,大大降低了要求,其目的就是使学生“乐于写”。到了中年级则“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在要求上重内容、轻形式,促使学生“想写”、“敢写”。到了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学会全面达到作文要求,即在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基础上讲求一点形式,同时降低了对文章结构的要求,把原大纲中的“有中心”“有条理”改为“有一定条理”。对语言的要求也降低了,将原来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改为“语句通顺”。这样要求减轻了学生习作上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善于写。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减小了习作难度,便于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然而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并要求他们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在学生习作时,除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力。例如写一篇看图作文,教师可创设图中情景,请部分学生表演,然后请同学们编成故事,互相讨论、交流。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得到了提高,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最后教师应注重作文的评改。教师的评改对学生十分重要,教师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时学生的文章不能干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怎样改进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在平时作文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对于有一定习作能力的学生,在肯定他们取得成绩的同时,提出使文章遣词造句更加准确、生动。对于中等生采用商量式评语。对于习作能力差的学生,要及时发现作文中的闪光处,如发现一字、一词或一段写得精彩的,要画上记号,进行评点。总之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用激励性的评语,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不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绝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需要语文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7年修订稿)
(3)芮亚云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教师培训 2004年3期
(4)英国学者阿普斯《学习与技法》
(5)全日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
(6)瓦.阿.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