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专题05辨析并修改病句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整理版)专题05辨析并修改病句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专题05辨析并修改病句2.doc(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1精品系列语文2013版 专题05 辨析并修改病句“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主要考查病句的辨析修改。一般是一道3分选择题,有时在语用题部分增加一道改错题。2014年新课标地区的试卷1题型较固定。语病考查,不外乎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两种形式。辨析病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卷,侧重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分析和判断能力,每年必有,这是重中之重;修改病句,更多的是采用主观性试题置于第卷,要求考生动笔修改,着重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即修改病句的能力。一、复习指津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1 )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 )语感审读法。调动语
2、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 )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 )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表达不当。1、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
3、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3、成分残缺或赘余(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
4、,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它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它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6、不合逻辑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二、答题指要1、辨析病句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
5、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即所谓的标志性病句 :(1)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一般情况下要条件反射似的考虑是否要考查三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性:考查并列成分的包含问题。如“我上街买了些蔬菜、花菜和小白菜”,“蔬菜”和“花菜、小白菜”之间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第二种可能性:考查各并列成分的语序问题。这是一个常考的问题,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童年、中年、少年、青年和老年几个阶段”,那“中年”就只能放在“青年”之后。第三种可
6、能性:考查并列短语前后搭配的当否问题。这是高考中关于并列短语考法中的最重要的一种考法。如: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可能要考正反两方面的前后呼应的当否问题。句子中的正反两方面的词语一般要讲求呼应,否则将视为病句。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呼应有明呼应和暗呼应之分。明呼应就是指前后都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暗呼应就是后面不出现正反方面的词语,但是能从语意上体会出正反两方面的含意。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
7、透到各行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强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分析: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中的“能不能”,中的“能否”后面均无表示正反两方面的呼应的词语、故视为病句。(3)谓语是“是”、“成为”时如果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一般的规律是: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某行为活动。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分析:本句从外形上看,“是”将主语“收成”和宾语“一年”等同起来,表示同一关系,但是它们不是同一关系。可以删去“一年”或“麦子的收成”。(4)句子的开头出现了介词时如果句首出现介词,可
8、能要考主语残缺的问题,可能因此而全句无主语而成病句。这种句子一般有两种修改方法,一是去掉介词,让本该做主语的成分作主语,二是保留介词,在后面的句子中去掉某一个词,从而另外找一个适合作主语的词来作主语。 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经过这次下乡调查,使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分析:因句首介词“经过”,使“这次下乡调查”的主语地位丧失,可去掉“经过”,如果要保留“经过”,则可去掉“使”,从而整个句子的主语变为“我们”。的改法与例相同,也可去掉“经过”或“才使”。如果句中出现“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去年的学
9、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分析:本句表达比较,本来要表达的是“今年”和“去年”比较,“今年”的情况怎样,但是因为有了“和”,却表达成了“去年”的情况,所以要将这两个词语换位置。(7)句子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如果句子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我们要条件反射似的想到可能要考查多重否定的当否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否定”不仅包括否定副词不、非等,还包括两类比较特殊的形式:一是反问句,二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如禁止、忘(记)终止、否认、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禁令、忽视、忌、忌讳、放弃、难以、拒绝、避免、预防、仿造等。另外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
10、思。雷锋精神虽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分析:中刚好把意思说反了,删去“不”。中“否认”“不”和反问构成三个否定,表达一个否定意义,与实际相反,故为病句。中,“忌”与“不可”构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义,又与实际相反,也是病句。(8)句子中出现代词时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这”“这些”等代词时,一看到句子就要条件反射似的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分析:句中的指示代词“这方面”,到底是指“搜集史料”呢,还是指“鉴定和运用史料”,指
11、代不明确。第三种可能性:考查关联词的位置的当否。这是高考常考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后分句主句往往承前省略),这时将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置于句首,关联词上半部分放在主语的后边;如果前后分句主语不相同,这时每个分句都有各自的主语,这时关联词分别置于前后分句的句首,各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后边。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分析: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
12、“尽管”。中前后分句主语均是“我”,“虽然”放在“我”之后,使用正确;中前后各分句主语均为古文观止,所以“由于”多余。(10)句子出现谦辞或敬辞时句子中出现谦辞或敬辞时,考虑是否用错对象。我们将光临贵馆参观。分析:“光临”指宾客来到。(11)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如果句子中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要考虑是否搭配。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分析:“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应将“岁月”改为“日子”。(12)句子有“关于”、“对于”、“对”时句子有“关于”、“对于”、“对”时,要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
13、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分析:“对于”应改为“对”。另外,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带有大约、左右、最多、至少等词语的看是否符合逻辑。2、修改病句(1)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不能重起炉灶另写。改动尽可能少。要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忌盲目修改。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语法等基本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色,以使其“更好”。(2)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了解病句的基本类型。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并对病句的类型做了说明,它们分别是:语序不当、
14、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述不当、不合逻辑。因此在复习时,首先要参照考试说明中对病句的六种考查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句,加深对各种病句特征的了解。语法分析。把握语句的各个成分,注意各成分的搭配与照应;删除多余成分,补足缺少成分。语意分析。这主要是结合语段的整体意思,理清语段中各层次之间的关联,注意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逻辑分析。综上所述,修改病句可以概括为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考点定位】本专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考查能力为D级(表达应用)。(一)语序不当;(二)搭配不当;(三)成分残缺或赘余;(四)结构混
15、乱;(五)表意不明;(六)不合逻辑。【考点PK】要点1:语序不当【例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要点2:搭配不当【例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
16、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要点3:
17、成分参残缺或赘余【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答案】A【解析】B项成分赘余,“练就”就有“练成功、练出来”的义项,所以后边再用“出来”就显得累赘;C项缺少谓语中心词,应在“围绕
18、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后加“的目标”;D 不合逻辑,用词不当,“夷为平地”一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成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要点4:结构混乱【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
19、了可能。要点5:表意不明【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要点6:不合逻辑【例题】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
20、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C 1977年12月10日,中国积聚了10年之久的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在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要点7:文学类文段病句修改【例题】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徜徉在天安门广场,人们英雄纪念碑那巍峨的碑体、优美的轮廓、饰有卷云与垂幔的碑顶,无一不让人顿生瞻仰、思念之情。这座纪念碑是由杰出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的。这一点,想必尽人皆知;对于他的助手、当代中国建筑大
21、事吴良镛也参与了有关设计方案的讨论,或许鲜为人知。错误改正第一处:第二处:【答案】错误改正第一处:顿生瞻仰、思念之情顿生敬仰、思念之情(或去掉“瞻仰”)第二处: 对于他的助手至于他的助手(或“对于”改为“而”,或去掉“对于”)【解析】语言表达应力求准确,“瞻仰”本是动词,意为“恭敬地看”,不能与“之情”搭配。语言表达还应做到表意明确、语言连贯,“对于”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将其删去,或根据前后句的关系,改用“而”。要点8:实用类文段病句修改【要点解说】即所给的病句文段属于实用类性质的。【例题】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
22、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错误改正第一处:第二处:【答案】这是新闻类题材的病句修改。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第三处错误是“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丈本形式的进化”,改为“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2013高考试题解析】(2013安徽)17.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B.“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C.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传,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5800万缺失父母庇护的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所面临的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专题 05 辨析 修改 病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