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学问点总结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色存在。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开的操作叫混合物的分别,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的操作叫提纯。 过滤过滤 操作适用于分别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固体 +液体不相容) 。使用的装置叫过滤装置。它常由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组装而成。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装混合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蒸发蒸发操作适用于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别,使用的装置叫蒸发装置,(固体 +液体相溶)一般由
2、蒸发皿、铁架台和铁圈(或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等仪器组装而成。应留意:加入蒸发皿的液体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溶剂蒸发完。 蒸馏蒸馏操作适用于提纯或分别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装置(液与液相溶,但沸点有肯定差距,一般30 以上): 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石棉网、蒸馏烧瓶(或圆底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 牛角管 、锥形瓶该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和蒸馏烧瓶支管处齐平,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洁 ; 冷凝水下进上出,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成效 ; 烧瓶中盛装的液体
3、不能超过容器的 2/3; 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试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分液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分液是分别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操作。(液体+液体不相溶)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帮助性仪器仍需烧杯、铁架台和铁圈. 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流出,而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萃取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帮助性仪器仍需烧杯、铁架台、铁圈。常见萃取剂:汽油 密度比水小 、苯 密度比水小 、四氯化碳 密度比水大 。1、 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
4、水2、 先装入溶液再加入萃取剂,倒置振荡,放气3、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静置,使其分层4、 分液留意事项 :1、 振荡时要不时的打开活塞放气,以免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2、 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3、 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2-2-检验离子存在( PS: 此检验只适用于高一上学期,随着近段学习会发觉仍有离子会对其有干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SO4的检验: 一般在原试样中先加 HCl 酸化,目的是为了排除CO3SO3等离子的干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BaCl2 溶液,如有白色沉淀
5、,说明原试液中有SO4 存在。2-Cl 的检验: 一般在试样中先加稀 HNO3 酸化,目的是为了排除CO3 、 OH等离子的干扰,-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试液中有Cl 存在。2-CO3 检验:在试样中加入 HCl,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CaOH2 变浑浊的气体,说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明原试液中有 CO3容量瓶的使用存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容量瓶的规格常有 50ml,100ml ,250ml, 500ml, 1000ml例 1:配置 180ml、 1mol/LNaCl 溶液 挑选合适的容量瓶如配置
6、80ml 的 1mol/L 的 NaCl 溶液 就挑选容量瓶的规格为250ml 容量瓶。 运算 m=n M=cVM=1mol/L 0.25L 58.5g/mol=14.625g 14.6g 称量 溶解并复原室温: 把精确称量好的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大约所选容量瓶规格三分之一溶剂溶解。然后等溶液复原至室温 转移:然后把复原至室温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里。 涤并转移: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洗涤烧杯2-3 次,并每次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方法是将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且玻璃棒下端处 于刻度线以下,留
7、意不要让玻璃棒其它部位触及容量瓶口,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震荡:使溶液和溶质混合匀称 容:当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1 厘米左右时,应改用滴管当心滴加,最终使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加水超过刻度线,就需重新配制)。 匀: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匀称。 标签仪器: 100ml 容量瓶,托盘天平(帶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误差分析:试验中以下情形将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偏低”仍是“不变”。(依据 C=n/V、主要是 n、V 的变化,导致 C的变化)开头时容量瓶不干燥:不变;称量时药品:偏低 n 偏小,导致 C偏低 溶解时使用的烧杯玻璃棒
8、没有洗涤:偏低。 转移时有液体溅出:偏低 n 偏小,导致 C 偏低 洗涤液没有加入容量瓶:偏低; 混匀时发觉体积变小,又加入两滴水:偏低; 定容时是仰视:偏低 ;V偏大导致 C偏低 定容时是俯视:偏高, V 偏小导致 C偏高配置 80ml 1mol/L的稀 H2SO4(取用 18.4mol/L的浓 H2SO4)( PS:溶液稀释 ,C 浓V 浓=C 稀 V 稀 )步骤 挑选 100ml 的容量瓶C 浓V 浓=C稀V 稀 18.4mol/L V浓 =0.1L 1mol/L V浓 5.43ml 5.4ml稀释并复原至室温其他步骤同上留意:容量瓶的容积是特定的,刻度不连续,所以一种型号的容量瓶只能配
9、制同一体积的溶液。在配制溶液前,先要弄清晰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然后再选用相同规格的容量瓶。易溶解且不发热的物质可直接用漏斗到入容量瓶中溶解,其他物质基本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静置后假如发觉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由于容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 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故不要在瓶内添水,否就,将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 降低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假如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 20的温度下标定的,如将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 容量瓶就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会不精确,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精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化学 必修 第一 单元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