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政治经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电大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 :2005 座位号CD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政治经济学 (A) 试题 2010 年 1 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 I I I|得分|评卷人| 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每小题 l 分,I I 共 8 分( H)1.个别分工(D )2. 社会分工(A )3. 金融资本( G)4. 外汇(C )5. 市场配置(B )6. 国民生产总值(F )7. 国内生产总值( E)8. 国际收支A. 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溶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 B. 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示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C. 是指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为适应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将资归配置到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部门。 D. 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E.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经济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我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F. 是指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G. 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H. 是指企业内部的分工,就是企业内部在劳动过程中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得分|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个正确答寞,将其I I I 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C )。 A. 价值与价格 B. 使用价值与价格 c. 使用价值和价值 D. 交换价值和价值 2. 个别资本在竞争中以吞并其它资本的方式来增大自身,称为(C )。 A. 资本积累 B. 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 D. 资本循环 3. 经济体制是指(D )。 A. 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 B. 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c.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上层建筑 D. 和资源配置相联系的经济组织、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4. 下列措施中属于财政支出政策的是( D)。 A. 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措施 B. 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c.对垄断企业投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措施 D. 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B )。 A. 固定资本更新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生产相对过剩 D.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6.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是 (C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高 B. 生产力能够平衡发展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并且发展不平衡 D. 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并且平衡7. 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C )。 A. 投入等于支出 B. 支出大于收入 C. 投入小,产出大 D. 投入大,产出小 8.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是实行(B )。 A. 进口替代 B.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 C. 出口导向 D. 出口替代 9. 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是(C )。 A. 增加就业 B. 稳定物价 C. 促进经济增长 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0.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 )。 A. 社会运动的规律 B. 生产力运动的规律 C. 自然规律 D. 生产方式及其运动的规律|得分|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I I I 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AB )。A.级差地租 B. 绝对地租c.垄断地租 D. 矿山地租 E. 建筑地段地租 2. 合理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是(ABCDE )A. 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B. 在得最佳经济效益 C. 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 D. 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 E. 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 3.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ABCDE )。 A. 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 B. 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 C. 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 B 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E. 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4.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DE )A. 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 B. 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具有反作用 C. 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 D.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E. 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得分|评卷人| 四、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 U I 错误的打 x。每小题 2I I I 分,共 20 分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D ) 2. 资本主义流通的实质,是实现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D) 3. 垄断大公司的经营者阶层,实际上也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D)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X) 5. 当代经济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D )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X ) 7. 商品比价是同种商品的价格差额。(X ) 8. 城镇化就是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X ) 9. 引进技术的原则是:以引进软件为主,引进硬件为辅。( X) 10. 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X )I |得分|评卷人| I五、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1.简要说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答:1. (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2. 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 答:(2) 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际比较利益。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3. 说明我国目前个人收入调节的原则和重点。答:(1)我国目前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 : 第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 个人收入调节的重点:一是对个人的高收入加以调节 F 二是对收入低、生活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帮助。 (|得分|评卷人| 六、论述题共 16 分)I I I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怎样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答:(1)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2 分 (2) 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7 分)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说,企业实质上是所有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和权力关系的组合。这三个不同利益和权力的主体,都要求企业目标与本身利益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又要兼顾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实现这种要求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即出资者拥有所有权,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并相应建立组织机构,使三者之间形成利益相关、权责分明、互相制衡的关系。 (3) 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7 分)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政策环境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各种干预行为的总和。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的行为表现为富于创造性和进取性。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缓和,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外延型为主。 经济学试题试卷代号:200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政治经济学(A) 试题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8分) (E )1资本积累 ( A)2资本集中 ( H)3垄断 ( B)4外汇 (C )5产业结构 ( G)6国民收入 ( D)7国民生产总值 ( F)8出口导向 A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B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C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D是一个国家国民一年内所生产物品和服务的增加值的总和。 E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F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G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 H是指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料来源而形成的协定、同盟或联合。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B ) A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 2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B ) A成本价格 B利润C生产价格 D利息 3构成现代市场体系的全部市场可概括为两大类,它们是(A ) A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B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C劳动力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 4货币资本买卖的市场价格是( B) A利润 B利息率 C平均利润率 D利润率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 )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不足 C生产相对过剩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 D) A股份制 B国家所有制 C多种经济形式 D生产资料公有制 7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C ) A投入等于支出 B支出大于收人 C投入小,产出大 D投入大,产出小 8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必须坚持的根本方针是( A)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自筹资金没有外债 C大量进口不怕逆差D自给自足剩余出口 9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C ) A计划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行政手段 10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 ) A产品归谁所有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 D生产资料所有制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12分)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两方面的补偿和替换(BC ) A劳动力的补偿 B价值补偿C物质补偿D消费资料的购买 E生产资料的购买 2以下属于“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有(ACD ) A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C降低再贴现率 D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E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3我国应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为此应该(BDE )A先工业化后信息化 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C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 D正确处理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E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4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ABCDE )A利用外资的机会 B扩大国际市场的机会C引进先进技术的机会 D学习科学管理的机会E机遇和挑战四、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D) 2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的价值。(X) 3垄断组织定价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确定的。(X) 4当代经济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 D)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X) 6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D) 7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制度。( X) 8竞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 D) 9合法的个人收入不仅有劳动收入,而且有非劳动收入。(D ) 10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也能完善、改造经济规律。( X)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于输入国和输出国及劳动者本人各有什么影响?答:(1)对劳动力输入国来说,能够获得科技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青壮年劳动者,尤其是能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同时也造成对本国劳动者的压力,加重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题。(3分)(2)对劳动力输出国来说,劳动力受雇于外国资本会带来向本国传递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获取外汇收入等好处,但劳动力外流也会使它们损失了优秀人才和熟练劳动者。(3分)(3)对向外国流动的劳动者本身来说,作为输入国的外来移民,要忍受比当地劳动者更重的剥削,并且在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生活待遇等方面受到歧视。(2分) 2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答:(1)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2分)(2)市场经济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在:(6分) 第一,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第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第三,激励创新。 3简要说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答:(1)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国民收人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2分)(2)国民收入再分配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4分) 其一,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 其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 其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其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3)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以及税收、信贷、利息、保险费、价格等经济杠杆。(2分)六、论述题(共16分) 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答:(1)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分) (2)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分)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数量和单位价格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4分) (4)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其中包括纸币发行过多和信用膨胀。其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经济因素。(3分) (5)要防止通货膨胀,在投放货币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严格按照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投入,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5分)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B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基本经济规律是(A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B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B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B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D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8.生产成本(C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C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C)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11.新殖民主义在实质上同旧殖民主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D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C.在垄断阶段以前不可能起作用D.在战后由于垄断资本国际调节的加强,这一规律不再发生作用14.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B )A.对外开放的本质要 B.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 D. 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1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C )A.经济前提 B. 生产目的 C. 根本任务 D. 经济形式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2.银行信用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1)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信贷关系。(2)它的特点是:第一,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每三,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面是货币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职能资本家。(3)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首先,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其次,银行信用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4.社会主义消费有什么重要作用?5.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什么是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当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平衡,从而价格和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这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3)商品的供求关系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上商品的供求是经常不一致的。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则高于价值。2. 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循环既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1)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2)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3)从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可以看出,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政治经济学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B 2.A 3.D 4.B 5.B 6.B 7.D 8.C 9.C 10.C 11.D 12.D 13.A 14.B 15.C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2.(1)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信贷关系。(2)它的特点是:第一,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每三,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面是货币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职能资本家。(3)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首先,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其次,银行信用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1)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4.(1)社会主义消费对生产有积极推动作用多可以再生产出劳动力和使产吕得到实现,并为生产创造出动力。(2)社会主义消费使分配最终实现(3)社会主义消费使交换最终完成和促使交换扩大。5.(1)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消极方面。(2)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中长期合理配置,不能自发地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容易只考虑局部利益而忽视社会整体利益。(3)完善的宏观调控系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当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平衡,从而价格和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这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3)商品的供求关系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上商品的供求是经常不一致的。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则高于价值。2.(1)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2)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3)从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可以看出,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一(导言及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 2.生产资料,劳动力; 3. 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 抽象劳动,交换价值,价格; 7. 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的速度; 8. 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10.价值规律,政府干预。二、名词解释: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4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三、单项选择题1. B 2. A 3.C 4.C 5.C 6.C 7.A 8.D 9.D 10.B 四、多项选择题1. ABE 2.CDE 3.ABCDE 4.ABCDE 5.AC 五、判断正误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六、简答题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例如:价值规律(略)2.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单个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在竞争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3.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的因素是什么?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的规律。(2)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结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现实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由社会在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且这种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种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即提出生产什么,各生产多少,这就从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生产部门。 二是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决定着生产各种一定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也就是,当社会对某种产品提出需求时,在该生产部门应投入多少社会劳动,就取决于该部门的生产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这些生产条件就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量在各部门的分配。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七、论述题1.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说明企业应当如何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商品是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其表现形式),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投资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企业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和改进管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是从使用价值方面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产品数量,创造较多的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物美。二是从价值方面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降低产品的个别价值,或者说是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价廉。企业只有做到以上两个方面,最终才能做到物美价廉,从而吸引购买者,增强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获取巨大的利益,并获得迅速发展。2.运用货币流通规律来思考怎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3)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紧缩社会总需求;其次,为克服短缺,恢复市场供求平衡,还应该注意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4)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紧缩银根,如果措施不当,会导致通货紧缩;其次,消费者和生产者由于预期和信心方面的原因,普遍惜购惜投,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会带来经济增长减慢,甚至导致萧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5)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反通货紧缩的主要对策是扩张社会总需求。一方面,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出口,扩大外需。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二(第二至四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2.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 I(vm)=c ,I(vvx/m)=(cc) 6.成本价格 7.利润率 ,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8.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 9.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 ;调节整个社会经济 10.货币供应量二、名词解释:1.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2.生产价格: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3.资源配置:指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4.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5.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三、单项选择题1.D 2.B 3.D 4.C 5.C 6.C 7.B 8.B 9.D 10.B 四、多项选择题1.ACDE 2.ABDE 3.BC 4.ABCDE 5.CDE 五、判断正误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六、简答题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第一,第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第二,第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有购买能力消费需要之和。(3)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要经过三个大的交换过程,即:I(cc)通过第一类部内部的交换实现;(vvx/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I(vvx/m)和(c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vx/m)=(cc)两个引申条件是:I(cvm)=I(cc)(cc)(cvm)=I(vvx/m)(vvx/m)(5)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
收藏
编号:261400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9.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8
金币
- 关 键 词:
-
电大
政治
经济学
试题
标准答案
- 资源描述:
-
^`
电大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 :2005 座位号CD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政治经济学 (A) 试题
2010 年 1 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分数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每小题 l 分,
I I 共 8 分}
( H)1.个别分工
(D )2. 社会分工
(A )3. 金融资本
( G)4. 外汇
(C )5. 市场配置
(B )6. 国民生产总值
(F )7. 国内生产总值
( E)8. 国际收支
A. 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溶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
断资本。
B. 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示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C. 是指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为适应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将资归配
置到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部门。
D. 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E.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经济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我
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F. 是指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G. 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H. 是指企业内部的分工,就是企业内部在劳动过程中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
得分|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个正确答寞,将其
I I I 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C )。
A. 价值与价格 B. 使用价值与价格
c. 使用价值和价值 D. 交换价值和价值
2. 个别资本在竞争中以吞并其它资本的方式来增大自身,称为(C )。
A. 资本积累 B. 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 D. 资本循环
3. 经济体制是指(D )。
A. 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
B. 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
c.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上层建筑
D. 和资源配置相联系的经济组织、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4. 下列措施中属于财政支出政策的是( D)。
A. 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措施
B. 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
c.对垄断企业投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措施
D. 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B )。
A. 固定资本更新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生产相对过剩 D.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6.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是
(C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高 B. 生产力能够平衡发展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并且发展不平衡 D. 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并且平衡
7. 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C )。
A. 投入等于支出
B. 支出大于收入
C. 投入小,产出大
D. 投入大,产出小
8.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是实行(B )。
A. 进口替代
B.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
C. 出口导向
D. 出口替代
9. 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是(C )。
A. 增加就业
B. 稳定物价
C. 促进经济增长
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0.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 )。
A. 社会运动的规律
B. 生产力运动的规律
C. 自然规律
D. 生产方式及其运动的规律
|得分|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
I I I 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AB )。
A.级差地租
B. 绝对地租
c.垄断地租
D. 矿山地租
E. 建筑地段地租
2. 合理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是(ABCDE )
A. 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B. 在得最佳经济效益
C. 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
D. 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
E. 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
3.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ABCDE )。
A. 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 B. 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
C. 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 B 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E. 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4.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DE )
A. 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 B. 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具有反作用
C. 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 D.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E. 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得分|评卷人|
四、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 U~" I 错误的打 "x"。每小题 2
I I I 分,共 20 分}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D )
2. 资本主义流通的实质,是实现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D)
3. 垄断大公司的经营者阶层,实际上也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D)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X)
5. 当代经济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D )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X )
7. 商品比价是同种商品的价格差额。(X )
8. 城镇化就是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X )
9. 引进技术的原则是:以引进软件为主,引进硬件为辅。( X)
10. 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X )
I
|得分|评卷人|
I
五、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简要说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答:1. (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
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2. 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 答:(2) 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
商品。
际比较利益。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
3. 说明我国目前个人收入调节的原则和重点。答:(1)我国目前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 : 第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 个人收入调节的重点:一是对个人的高收入加以调节 F 二是对收入低、生活困难的个人
和家庭提供帮助。 (
|得分|评卷人|
六、论述题{共 16 分)
I I I
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怎样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答:(1)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2 分〉
(2) 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7 分)
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说,企业实质上是所有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和权力关系的组合。
这三个不同利益和权力的主体,都要求企业目标与本身利益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又要兼顾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实现这种要求的途
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即出资者拥有所有权,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并相应
建立组织机构,使三者之间形成利益相关、权责分明、互相制衡的关系。
(3) 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7 分)
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政策环境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政策环境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各种干预行为的总和。政
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
控。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的
行为表现为富于创造性和进取性。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缓和,技术进步动力不
足,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外延型为主。
经济学试题
试卷代号:200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政治经济学(A) 试题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8分) (E )1.资本积累 ( A)2.资本集中 ( H)3.垄断 ( B)4.外汇 (C )5.产业结构 ( G)6.国民收入 ( D)7.国民生产总值 ( F)8.出口导向 A.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B.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C.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D.是一个国家国民一年内所生产物品和服务的增加值的总和。 E.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F.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G.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 H.是指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料来源而形成的协定、同盟或联合。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B ) A.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 2.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B ) A.成本价格 B.利润C.生产价格 D.利息 3.构成现代市场体系的全部市场可概括为两大类,它们是(A ) A.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B.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C.劳动力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 4.货币资本买卖的市场价格是( B) A.利润 B.利息率 C.平均利润率 D.利润率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 )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不足 C.生产相对过剩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 D) A.股份制 B.国家所有制 C.多种经济形式 D.生产资料公有制 7.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C ) A.投入等于支出 B.支出大于收人 C.投入小,产出大 D.投入大,产出小 8.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必须坚持的根本方针是( A)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自筹资金没有外债 C.大量进口不怕逆差D.自给自足剩余出口 9.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C ) A.计划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行政手段 10.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 ) A.产品归谁所有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 D.生产资料所有制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12分)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两方面的补偿和替换(BC ) A.劳动力的补偿 B.价值补偿C.物质补偿D.消费资料的购买 E.生产资料的购买 2.以下属于“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有(ACD ) A.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C.降低再贴现率 D.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E.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3.我国应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为此应该(BDE )A.先工业化后信息化 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C.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 D.正确处理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E.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4.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ABCDE )A.利用外资的机会 B.扩大国际市场的机会C.引进先进技术的机会 D.学习科学管理的机会E.机遇和挑战四、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D) 2.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的价值。(X) 3.垄断组织定价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确定的。(X) 4.当代经济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 D)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X) 6.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D) 7.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制度。( X) 8.竞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 D) 9.合法的个人收入不仅有劳动收入,而且有非劳动收入。(D ) 10.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也能完善、改造经济规律。( X)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于输入国和输出国及劳动者本人各有什么影响?答:(1)对劳动力输入国来说,能够获得科技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青壮年劳动者,尤其是能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同时也造成对本国劳动者的压力,加重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题。(3分)(2)对劳动力输出国来说,劳动力受雇于外国资本会带来向本国传递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获取外汇收入等好处,但劳动力外流也会使它们损失了优秀人才和熟练劳动者。(3分)(3)对向外国流动的劳动者本身来说,作为输入国的外来移民,要忍受比当地劳动者更重的剥削,并且在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生活待遇等方面受到歧视。(2分) . 2.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答:(1)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2分)(2)市场经济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在:(6分) 第一,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第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第三,激励创新。 3.简要说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答:(1)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国民收人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2分)(2)国民收入再分配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4分) 其一,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 其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 其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其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3)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以及税收、信贷、利息、保险费、价格等经济杠杆。(2分)六、论述题(共16分) 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答:(1)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分) (2)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分)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数量和单位价格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4分) (4)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其中包括纸币发行过多和信用膨胀。其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经济因素。(3分) (5)要防止通货膨胀,在投放货币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严格按照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投入,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5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C)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民主义在实质上同旧殖民主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C.在垄断阶段以前不可能起作用
D.在战后由于垄断资本国际调节的加强,这一规律不再发生作用
14.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B )
A.对外开放的本质要 B.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 D. 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1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C )
A.经济前提 B. 生产目的 C. 根本任务 D. 经济形式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2.银行信用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1)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信贷关系。(2)它的特点是:第一,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每三,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面是货币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职能资本家。(3)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首先,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其次,银行信用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4.社会主义消费有什么重要作用?
5.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什么是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当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平衡,从而价格和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这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3)商品的供求关系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上商品的供求是经常不一致的。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则高于价值。
2. 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循环既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2)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3)从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可以看出,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
政治经济学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A 3.D 4.B 5.B 6.B 7.D 8.C 9.C 10.C 11.D
12.D 13.A 14.B 15.C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2.(1)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信贷关系。(2)它的特点是:第一,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每三,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面是货币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职能资本家。(3)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首先,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其次,银行信用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1)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4.(1)社会主义消费对生产有积极推动作用多可以再生产出劳动力和使产吕得到实现,并为生产创造出动力。(2)社会主义消费使分配最终实现(3)社会主义消费使交换最终完成和促使交换扩大。
5.(1)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消极方面。(2)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中长期合理配置,不能自发地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容易只考虑局部利益而忽视社会整体利益。(3)完善的宏观调控系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当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平衡,从而价格和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这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3)商品的供求关系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上商品的供求是经常不一致的。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则高于价值。2.(1)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2)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3)从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可以看出,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一》(导言及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 2.生产资料,劳动力; 3. 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 抽象劳动,交换价值,价格; 7. 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的速度; 8. 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10.价值规律,政府干预。
二、名词解释: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三、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C 4.C 5.C 6.C 7.A 8.D 9.D 10.B
四、多项选择题
1. ABE 2.CDE 3.ABCDE 4.ABCDE 5.AC
五、判断正误题
1. 2. 3. 4. √ 5. 6. √ 7. √ 8. 9. 10. √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例如:价值规律(略)
2.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①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
③单个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
④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在竞争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3.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的因素是什么?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的规律。
(2)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结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现实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由社会在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且这种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种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即提出生产什么,各生产多少,这就从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生产部门。
二是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决定着生产各种一定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也就是,当社会对某种产品提出需求时,在该生产部门应投入多少社会劳动,就取决于该部门的生产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这些生产条件就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量在各部门的分配。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七、论述题
1.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说明企业应当如何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商品是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其表现形式),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投资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企业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和改进管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带来两方面的结果:
一是从使用价值方面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产品数量,创造较多的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物美。
二是从价值方面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降低产品的个别价值,或者说是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价廉。
企业只有做到以上两个方面,最终才能做到物美价廉,从而吸引购买者,增强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获取巨大的利益,并获得迅速发展。
2.运用货币流通规律来思考怎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3)①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②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③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紧缩社会总需求;其次,为克服短缺,恢复市场供求平衡,还应该注意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4)①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②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紧缩银根,如果措施不当,会导致通货紧缩;其次,消费者和生产者由于预期和信心方面的原因,普遍惜购惜投,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③通货紧缩会带来经济增长减慢,甚至导致萧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5)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反通货紧缩的主要对策是扩张社会总需求。一方面,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出口,扩大外需。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二》(第二至四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2.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 I(v+m)=Ⅱc ,I(v+△v+x/m)=Ⅱ(c+△c) 6.成本价格 7.利润率 ,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8.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 9.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 ;调节整个社会经济 10.货币供应量
二、名词解释:
1.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生产价格: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3.资源配置:指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
4.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
5.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5.C 6.C 7.B 8.B 9.D 10.B
四、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E 3.BC 4.ABCDE 5.CDE
五、判断正误题
1. √ 2. √ 3. 4. √ 5. 6. √ 7. 8. 9. √ 10. √
六、简答题
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第一,第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第二,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有购买能力消费需要之和。
(3)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要经过三个大的交换过程,即:
I(c+△c)通过第一类部内部的交换实现;
Ⅱ(v+△v+x/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I(v+△v+x/m)和Ⅱ(c+△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v+x/m)=Ⅱ(c+△c)
两个引申条件是:
I(c+v+m)=I(c+△c)+Ⅱ(c+△c)
Ⅱ(c+v+m)=I(v+△v+x/m)+Ⅱ(v+△v+x/m)
(5)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