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健康管理方案师培训大纲.doc
-/湖南省健康管理师培训大纲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监制目 录健康管理师三级培训大纲健康管理师二级培训大纲健康管理师三级培训大纲课程名称:健康管理师:三级 (职业代码:X2-05-05-09)英文名称: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ist 教 材: 健康管理师(陈君石、黄建始主编 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教材);参考教材:1.健康管理师(刘天鹏主编 人事部组织编写,辅助教材);2.湖南省劳动厅职业鉴定中心培训讲义。一、培训目标1.1 总体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要求学员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等常规工作。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健康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相关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 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的基本方法,达到独立上岗工作的水平。 二、课程任务和说明 三级健康管理师应具备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通过培训,使学员能够独立完成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等工作。理论培训部分按照掌握程度,区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层次。“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三、课时分配总学时: 204学时; 其中理论 180 学时;实习 24 学时。3.1 理论授课部分章教学内容课时数1健康管理总论122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28 3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64健康监测205健康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8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87营养的健康管理88运动的健康管理89心理平衡的健康管理810中医基础知识、体质及主要养生方法1211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估812健康管理在社区中的应用1213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1214健康管理在健康产品保营销中的应用1215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交流沟通技巧,卫生相关法律法规8合计1803.2 实习部分序号实习场所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学时1社区健康管理信息的收集 2健康档案的应用与更新 22体检机构常见慢性疾病的筛检: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超重和肥胖、宫颈癌和乳腺癌 43健康管理机构常见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高危者 4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实施44健康保险机构健康服务营销策划 2展业技巧的训练 25教室案例讨论: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干预案例讨论4总计24四 授课大纲注:“Z”代表掌握; “S”代表熟悉; “L”代表了解章节内 容掌握程度程度第一章健康管理总论健康管理师标准介绍健康管理师职业定义Z健康管理师职业等级L健康管理师职业功能 Z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S健康管理师职业道德Z指导、培训概念L健康管理师职业申报条件L健康管理师职业基本要求Z健康管理师职业能力要求Z发展前景L面临挑战L健康管理基本概念健康管理定义Z健康管理科学基础Z健康管理特点S健康管理基本步骤Z健康管理常用服务流程Z健康管理基本策略健康管理在国外的应用L健康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L健康管理基本策略Z生活方式管理概念和特点Z健康管理的应用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S健康管理发展现状L健康管理应用前景L第二章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定义Z基本研究方法S应用L常用指标:率和比、发病指标、死亡指标Z常用研究方法现况调查Z常用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比值比)Z常用研究方法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Z常用研究方法诊断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S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定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步骤、重要概念L统计描述(统计图标、资料类型)Z统计推断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L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t检验S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x2检验)S分级预防三级预防基本概念Z循证医学基本概念询证医学、询证保健基本概念L循证的证据等级LS如何提出问题、检索文献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S第三章常见慢性病常见慢性病的病因、病机病程、分类、诊断和筛检和处理原则高血压Z糖尿病Z超重肥胖Z血脂异常Z冠心病S脑卒中S痛风S肝炎S结核S常见肿瘤的预防和筛检(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颈癌)S第四章健康监测信息收集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S信息管理和分析信息收集方法S问卷设计S数据库的建立Z信息利用信息更新和整理Z统计软件的使用S个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S信息收集群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S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S体检计划的制定体检套餐设计Z访谈与问卷S体检实施与注意事项实施步骤L如何准确收集数据S如何规避风险L体检软件体检软件的基本功能L体检软件的特点L体检报告的编制与解读体检报告的编制(生理数据提取与访谈问卷的综合分析)S体检报告的解读Z健康咨询Z检后服务咨询、随访和跟踪监护Z其他现代诊疗技术简介L第五章健康风险评估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的概念Z风险的分类S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S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S定义与历史健康风险评估概念Z健康风险评估发展历史L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健康风险评估种类Z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模块Z生活方式评估S慢性疾病风险评估S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表示与解释Z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与应用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S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应用形式S健康风险评估在个人健康指导上的应用S健康风险评估在人群管理上的应用L健康风险评估在企业生产力管理上的应用L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效果评价S健康风险评估的正确使用健康风险评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L科学使用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L健康风险评估的优点和局限性L第六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干预概述概念、类型和方法Z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概念Z健康促进的概念与方法L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S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自我效能、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等S健康教育方法健康信息传播:分类、各自的特点、方法与技巧及影响因素S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定量、定性及干预教育方法S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S行为干预L吸烟与饮酒成瘾性行为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S吸烟与酗酒对健康的危害S第七章营养的健康管理营养与膳食营养学基本知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中国居民膳食指标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Z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方法技巧S常见慢性病的营养指导(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痛风、贫血)S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年、老年)S食品安全常识(常见食物中毒、污染等)S第八章运动的健康管理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与健康S体力活动的概念L体力活动分类和强度S体力活动程度的测量方法和指标Z体力活动的干预原则、运动风险与注意事项Z第九章心理平衡的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S“心”、“身”疾病的关系L常见慢性病的心理特点和防治S常见的不良心理应对措施S情绪与健康S压力管理的方法与技能S第十章中医基础 知 识、体质及养生法中医治未病与养生概念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知识L中医体质分类的标准及与健康管理的关系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知识L传统养生方法和技能常见的养生方法S第十一章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估干预策略与原则策略和特点S计划的制定个体干预S群体干预S计划的实施个体实施方法S群体实施方法S实施的支持性环境家庭S社会S健康管理的评估概述评估概念、定义Z目的、类型与方法、过程L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个体、群体(内容、方法和指标)S相关健康指标的评估个体、群体(内容、方法和指标)S发病率、患病率、生活质量等S第十二章健康管理在社区和健康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社区综合防治社区的概念(三级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等)S慢病综合防治的概念和策略健康管理与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关系Z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有害作业、夜班及静态作业的健康管理S生命各阶段健康问题的管理婴幼儿S儿童、少年S中青年人(孕妇、乳母等)S老年人S案例介绍:社区主要健康管理模式卫生部健康体重与生活方式管理模式L中国疾控中心高血压糖尿病重点干预模式L健康与生产力管理模式L第十三章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健康保险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的概念和原理Z商业健康保险的分类和原理L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和主要政策L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L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L健康保险的几种制度体系国家健康保险制度体系(英国)L社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德国)L商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 (美国)L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健康保险行业中的健康管理的含义Z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的意义S需求管理与健康保险需求管理概念S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S需求预测方法L需求管理主要工具L需求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S群体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群体健康管理概念Z群体健康管理运作方法S群体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S慢性疾病管理与健康保险慢性疾病管理概念Z慢性疾病管理特点L慢性疾病管理运作方法S慢性疾病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Z灾难性病伤管理与健康保险灾难性病伤管理概念L灾难性病伤管理特点L灾难性病伤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运用S第十四章健康管理在健康产品保营销中的应用健康管理服务与营销专业服务营销概述S制定营销计划L服务与产品的不同S健康服务营销的特殊问题Z发展客户导向的自我定位L进行有效健康服务营销的要点Z如何选择目标市场L竞争优势定位L人群健康管理服务L健康管理与相关产业及部门的关系健康管理与信息化S健康维护产品与保健品L健康管理与健康咨询服务S第三方服务模式L健康检查与健康监测设备L其他L第十五章管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相关法规管理学知识如何调动社会力量,组织群体参与、支持健康管理L医学伦理知识医学伦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原则S医患关系和病人权力L交流沟通技巧技巧人际沟通技巧L交流沟通技巧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S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健康管理相关的人格权与身份权L健康管理相关的公共卫生法律制度S健康管理相关的健康相关产品法律制度S健康管理相关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S健康管理相关的医疗服务管理法律制度S五、实习要求5.1 社区5.1.1 健康管理信息的收集(体格检查、个人健康日记、问卷调查)5.1.1.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信息采集的方法; 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操作方式; 掌握基本问卷种类,及问卷调查的基本方法。5.1.1.2 实习内容通过问卷、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等,收集个人及人群健康信息;5.1.1.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5.1.2 健康档案的应用与更新5.1.2.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档案的使用方法; 掌握更新电子档案数据的方法;5.1.2.2 实习内容通过信息检索、录入、更新等方法,学会使用并更新维护健康信息数据库;5.1.2.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5.2 体检机构 主要慢性病的筛检5.2.1 目的要求了解主要慢性病筛检的方法; 掌握根据健康管理对象状况,提出针对重点慢性病的筛检方案;5.2.2 实习内容 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筛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检;5.2.3 建议实习时数:4 学时5.3 健康管理机构 (不包括保健品公司,导医,导诊,中介机构)5.3.1 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高危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5.3.1.1 目的要求 掌握糖尿病、肥胖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技能; 掌握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高危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技能;5.3.1.2 实习内容 糖尿病、肥胖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高危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5.3.1.3 建议实习时数 4 学时5.3.2 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实施5.3.2.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管理计划实施的基本方法; 了解干预效果的监测方法;5.3.2.2 实习内容 针对特定对象,依据既定的健康管理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向服务对象提供相应服务;5.3.2.3 建议实习时数: 4 学时5.4 健康保险机构5.4.1 健康服务营销策划5.4.1.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服务营销方法; 了解健康服务营销特点;5.4.1.2 实习内容针对目标消费人群制定健康服务营销策划方案5.4.1.3 建议实习时数:2 学时5.4.2 展业技巧的训练5.4.2.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管理服务中的展业基本技巧; 了解健康服务中与客户沟通的特点;5.4.2.2 实习内容向目标客户人群讲述健康管理的作用、原理,并告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可预计的效果。5.4.2.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5.5 复习 (实习结束后,在课堂讨论完成)5.5.1 健康影响因素案例讨论5.5.1.1 目的要求 掌握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 了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5.5.1.2 实习内容 遗传因素与健康、社会行为因素与健康、自然环境与健康、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等;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与健康;5.5.1.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5.5.2 健康干预案例讨论5.5.2.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干预的原则与方法; 熟悉健康干预的基本程序;5.5.2.2 实习内容 健康干预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体会;5.5.2.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六、培训方式理论培训:面授培训、远程培训专业能力培训:面授培训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课程考核包括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部分占总成绩60 %,专业技能部分占总成绩 40 %。健康管理师二级培训大纲英文名称: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ist教 材: 健康管理师(陈君石、黄建始主编 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教材); 参考教材:1健康管理师(刘天鹏主编人事部组织编写,辅助教材);2湖南省劳动厅健康管理师职业鉴定中心讲义。一、培训目标1.1 总体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要是使学员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健康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与使用、监测方案制定与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制定干预计划、实施与评估等常规工作。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耳机健康管理师的理论只是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健康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相关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等。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二级健康管理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与使用、监测方案制定与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制定干预计划、实施与评估的根本方法,达到独立上岗工作的水平。二、课程任务和说明二级健康管理师应具备基本的装也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通过培训,使学员能独立完成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等工作。理论培训部分按照掌握程度,区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层次。“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三、课时分配总学时: 150学时; 其中理论 130 学时;实习 20 学时。3.1 理论授课部分章教学内容课时数1健康管理总论122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12 3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84健康监测45健康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12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47营养的健康管理48运动的健康管理49心理平衡的健康管理410中医基础知识、体质及主要养生方法1611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估1612健康管理在社区中的应用1213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814健康管理在健康产品营销中的应用615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交流沟通技巧,卫生相关法律法规8合计1303.2 实习部分序号实习场所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学时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信息的建立、应用2健康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22体检机构常见慢性疾病的筛检: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超重和肥胖、宫颈癌和乳腺癌 4常见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43健康管理机构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制定2人群健康管理实践24健康保险机构慢性病人群的健康干预4总计20四、授课大纲 注:“Z”代表掌握; “S”代表熟悉; “L”代表了解章节内 容掌握程度第一章健康管理总论健康管理师标准介绍健康管理师职业定义Z健康管理师职业等级L健康管理师职业功能 Z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S健康管理师职业道德Z指导、培训概念S健康管理师职业申报条件L健康管理师职业基本要求Z健康管理师职业能力要求Z发展前景L面临挑战L健康管理基本概念健康管理定义Z健康管理科学基础Z健康管理特点S健康管理基本步骤Z健康管理常用服务流程Z健康管理基本策略健康管理在国外的应用L健康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L健康管理基本策略Z生活方式管理概念和特点Z健康管理的应用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S健康管理发展现状L健康管理应用前景L第二章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定义Z基本研究方法S应用S常用指标:率和比、发病指标、死亡指标Z常用研究方法现况调查Z常用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比值比)Z常用研究方法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Z常用研究方法诊断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S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定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步骤、重要概念S统计描述(统计图标、资料类型)Z统计推断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S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t检验S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方差分析S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x2检验)S分级预防三级预防基本概念Z循证医学基本概念循证医学、循证保健基本概念S循证的证据等级LS如何提出问题、检索文献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S第三章常见慢性病常见慢性病的病因、病机病程、分类、诊断和筛检和处理原则高血压Z糖尿病Z超重肥胖Z血脂异常Z冠心病Z脑卒中S痛风S肝炎S结核S常见肿瘤的预防和筛检(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颈癌)S第四章健康监测信息收集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S信息管理和分析信息收集方法S问卷设计Z数据库的建立Z信息利用信息更新和整理Z统计软件的使用S个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Z信息收集群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Z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S体检计划的制定体检套餐设计Z访谈与问卷Z体检实施与注意事项实施步骤L如何准确收集数据S如何规避风险Z体检软件体检软件的基本功能L体检软件的特点L体检报告的编制与解读体检报告的编制(生理数据提取与访谈问卷的综合分析)Z体检报告的解读Z健康咨询Z检后服务咨询、随访和跟踪监护Z其他现代诊疗技术简介S第五章健康风险评估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的概念Z风险的分类S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S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S定义与历史健康风险评估概念Z健康风险评估发展历史L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健康风险评估种类Z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模块Z生活方式评估S慢性疾病风险评估S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表示与解释Z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与应用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S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应用形式S健康风险评估在个人健康指导上的应用S健康风险评估在人群管理上的应用S健康风险评估在企业生产力管理上的应用S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效果评价S健康风险评估的正确使用健康风险评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L科学使用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L健康风险评估的优点和局限性L第六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干预概述概念、类型和方法Z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概念Z健康促进的概念与方法S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S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自我效能、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等Z健康教育方法健康信息传播:分类、各自的特点、方法与技巧及影响因素Z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定量、定性及干预教育方法Z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Z行为干预S吸烟与饮酒成瘾性行为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S吸烟与酗酒对健康的危害S第七章营养的健康管理营养与膳食营养学基本知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中国居民膳食指标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Z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方法技巧Z常见慢性病的营养指导(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痛风、贫血)S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年、老年)S食品安全常识(常见食物中毒、污染等)S第八章运动的健康管理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与健康S体力活动的概念L体力活动分类和强度S体力活动程度的测量方法和指标Z体力活动的干预原则、运动风险与注意事项Z第九章心理平衡的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S“心”、“身”疾病的关系S常见慢性病的心理特点和防治S常见的不良心理应对措施S情绪与健康S压力管理的方法与技能Z第十章中医基础知识、体质及养生法中医治未病与养生概念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知识L中医体质分类的标准及与健康管理的关系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知识L传统养生方法和技能常见的养生方法S第十一章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估干预策略与原则策略和特点Z计划的制定个体干预Z群体干预Z计划的实施个体实施方法Z群体实施方法Z实施的支持性环境家庭Z社会Z健康管理的评估概述评估概念、定义Z目的、类型与方法、过程S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个体、群体(内容、方法和指标)Z相关健康指标的评估个体、群体(内容、方法和指标)Z发病率、患病率、生活质量等Z第十二章健康管理在社区和健康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社区综合防治社区的概念(三级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等)Z慢病综合防治的概念和策略健康管理与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关系Z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有害作业、夜班及静态作业的健康管理S生命各阶段健康问题的管理婴幼儿S儿童、少年S中青年人(孕妇、乳母等)S老年人S案例介绍:社区主要健康管理模式卫生部健康体重与生活方式管理模式L中国疾控中心高血压糖尿病重点干预模式L健康与生产力管理模式L第十三章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健康保险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的概念和原理Z商业健康保险的分类和原理L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和主要政策L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L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L健康保险的几种制度体系国家健康保险制度体系(英国)L社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德国)L商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 (美国)L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健康保险行业中的健康管理的含义Z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的意义S需求管理与健康保险需求管理概念S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S需求预测方法L需求管理主要工具L需求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S群体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群体健康管理概念Z群体健康管理运作方法S群体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Z慢性疾病管理与健康保险慢性疾病管理概念Z慢性疾病管理特点L慢性疾病管理运作方法Z慢性疾病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Z灾难性病伤管理与健康保险灾难性病伤管理概念L灾难性病伤管理特点L灾难性病伤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运用S第十四章健康管理在健康产品保营销中的应用健康管理服务与营销专业服务营销概述S制定营销计划L服务与产品的不同S健康服务营销的特殊问题Z发展客户导向的自我定位S进行有效健康服务营销的要点Z如何选择目标市场S竞争优势定位S人群健康管理服务S健康管理与相关产业及部门的关系健康管理与信息化S健康维护产品与保健品L健康管理与健康咨询服务S第三方服务模式L健康检查与健康监测设备L其他L第十五章管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相关法规管理学知识如何调动社会力量,组织群体参与、支持健康管理L医学伦理知识医学伦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原则S医患关系和病人权力L交流沟通技巧技巧人际沟通技巧L交流沟通技巧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S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健康管理相关的人格权与身份权L健康管理相关的公共卫生法律制度S健康管理相关的健康相关产品法律制度S健康管理相关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S健康管理相关的医疗服务管理法律制度S五、实习要求5.1 社区5.1.1 健康管理信息的建立、应用5.1.1.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档案建立的步骤和方法; 熟悉健康档案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5.1.1.2 实习内容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应用 健康档案信息更新5.1.1.3 建议实习时数:2学时5.1.2 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5.1.2.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监测方案制定的要点; 熟悉健康监测实施工作的注意事项; 了解健康监测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5.1.2.2 实习内容 制定健康和疾病采集方案、体检方案、动态指标监测方案; 组织和实施上述方案;5.1.2.3 建议实习时数:2学时5.2 体检机构5.2.1 常见慢性病的筛检5.2.1.1 目的要求了解主要慢性病筛检的方法; 掌握根据健康管理对象状况,提出针对重点慢性病的筛检方案;5.2.1.2 实习内容 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筛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检;5.2.1.3 建议实习时数:4学时5.2.2 慢性病人生活质量评价5.2.2.1 目的要求 掌握慢病病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了解相关量表在慢性病病人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作用;5.2.2.2 实习内容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5.2.2.3 建议实习时数:4学时5.3 健康管理机构 (不包括保健品公司,导医,导诊,中介机构)5.3.1 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制定5.3.1.1 目的要求 掌握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需求的评价方法; 掌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原则;5.3.1.2 实习内容 根据群体需求评估结果确定优先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 确定干预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制定相应干预计划;5.3.1.3 建议实习时数:2学时5.3.2 人群健康管理实践5.3.2.1 目的要求 通过策划,掌握人群健康管理方法、内容; 理解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了解常见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5.3.2.2 实习内容 针对社区人群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针对企业人群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针对学校人群制定健康管理计划;5.3.2.3 建议实习时数:2学时5.4 健康保险机构5.4.1 慢病人群的干预5.4.1.1 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干预的原则与方法; 熟悉健康干预的基本程序;5.4.1.2 实习内容 某种慢病患者饮食结构评价与指导; 某种慢病患者生活方式评价与指导; 某种慢病患者的健康教育;5.4.1.3 建议实习时数:4学时六、授课方式理论培训:面授培训、远程培训专业能力培训:面授培训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健康管理师二级的考核及评分方法为: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综合评审。通过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考核的考生,方可申报综合评审。综合评审采取撰写报告(个体健康管理报告一份、群体健康管理报告一份)和口头答辩的形式;综合评审成绩=报告内容成绩40%报告答辩成绩60%,(报告内容成绩=个体健康管理报告内容成绩40%群体健康管理报告内容成绩60%)。
收藏
编号:261460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95.1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8
金币
- 关 键 词:
-
湖南
健康
管理
方案
培训
大纲
- 资源描述:
-
-/
湖南省健康管理师
培
训
大
纲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监制
目 录
健康管理师三级培训大纲
健康管理师二级培训大纲
健康管理师三级培训大纲
课程名称:健康管理师:三级 (职业代码:X2-05-05-09)
英文名称: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ist
教 材:
《健康管理师》(陈君石、黄建始主编 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教材);
参考教材:
1.《健康管理师》(刘天鹏主编 人事部组织编写,辅助教材);
2.湖南省劳动厅职业鉴定中心培训讲义。
一、培训目标
1.1 总体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要求学员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等常规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健康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相关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
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
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
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的基本方法,达到独立上岗工作的水平。
二、课程任务和说明
三级健康管理师应具备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通过培训,使学员能够独立完成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等工作。
理论培训部分按照掌握程度,区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层次。“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三、课时分配
总学时: 204学时; 其中理论 180 学时;实习 24 学时。
3.1 理论授课部分
章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健康管理总论
12
2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
28
3
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6
4
健康监测
20
5
健康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8
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8
7
营养的健康管理
8
8
运动的健康管理
8
9
心理平衡的健康管理
8
10
中医基础知识、体质及主要养生方法
12
11
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估
8
12
健康管理在社区中的应用
12
13
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12
14
健康管理在健康产品保营销中的应用
12
15
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交流沟通技巧,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8
合计
180
3.2 实习部分
序号
实习场所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学时
1
社区
健康管理信息的收集
2
健康档案的应用与更新
2
2
体检机构
常见慢性疾病的筛检: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超重和肥胖、宫颈癌和乳腺癌
4
3
健康管理机构
常见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高危者
4
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实施
4
4
健康保险机构
健康服务营销策划
2
展业技巧的训练
2
5
教室
案例讨论: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干预案例讨论
4
总计
24
四 授课大纲
注:“Z”代表掌握; “S”代表熟悉; “L”代表了解
章
节
内 容
掌握程度
程度
第一章
健康管理总论
健康管理师标准介绍
健康管理师职业定义
Z
健康管理师职业等级
L
健康管理师职业功能
Z
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
S
健康管理师职业道德
Z
指导、培训概念
L
健康管理师职业申报条件
L
健康管理师职业基本要求
Z
健康管理师职业能力要求
Z
发展前景
L
面临挑战
L
健康管理基本概念
健康管理定义
Z
健康管理科学基础
Z
健康管理特点
S
健康管理基本步骤
Z
健康管理常用服务流程
Z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健康管理在国外的应用
L
健康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
L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Z
生活方式管理概念和特点
Z
健康管理的应用
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
S
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L
健康管理应用前景
L
第二章
预防医学基本知识
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
定义
Z
基本研究方法
S
应用
L
常用指标:率和比、发病指标、死亡指标
Z
常用研究方法——现况调查
Z
常用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比值比)
Z
常用研究方法——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
Z
常用研究方法——诊断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
S
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定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步骤、重要概念
L
统计描述(统计图标、资料类型)
Z
统计推断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L
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t检验
S
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方差分析
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x2检验)
S
分级预防
三级预防基本概念
Z
循证医学基本概念
询证医学、询证保健基本概念
L
循证的证据等级
L
S
如何提出问题、检索文献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
S
第三章
常见慢性病
常见慢性病的病因、病机病程、分类、诊断和筛检和
处理原则
高血压
Z
糖尿病
Z
超重肥胖
Z
血脂异常
Z
冠心病
S
脑卒中
S
痛风
S
肝炎
S
结核
S
常见肿瘤的预防和筛检(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颈癌)
S
第四章
健康监测
信息收集
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
S
信息管理和分析
信息收集方法
S
问卷设计
S
数据库的建立
Z
信息利用
信息更新和整理
Z
统计软件的使用
S
个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
S
信息收集
群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
S
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
S
体检计划的制定
体检套餐设计
Z
访谈与问卷
S
体检实施与注意事项
实施步骤
L
如何准确收集数据
S
如何规避风险
L
体检软件
体检软件的基本功能
L
体检软件的特点
L
体检报告的编制与解读
体检报告的编制(生理数据提取与访谈问卷的综合分析)
S
体检报告的解读
Z
健康咨询
Z
检后服务
咨询、随访和跟踪监护
Z
其他
现代诊疗技术简介
L
第五章
健康风险评估
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的概念
Z
风险的分类
S
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S
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S
定义与历史
健康风险评估概念
Z
健康风险评估发展历史
L
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健康风险评估种类
Z
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模块
Z
生活方式评估
S
慢性疾病风险评估
S
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表示与解释
Z
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与应用
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
S
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应用形式
S
健康风险评估在个人健康指导上的应用
S
健康风险评估在人群管理上的应用
L
健康风险评估在企业生产力管理上的应用
L
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S
健康风险评估的正确使用
健康风险评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
L
科学使用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L
健康风险评估的优点和局限性
L
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干预概述
概念、类型和方法
Z
健康教育基本概念
健康教育的概念
Z
健康促进的概念与方法
L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S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自我效能、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等
S
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信息传播:分类、各自的特点、方法与技巧及影响因素
S
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定量、定性及干预教育方法
S
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
S
行为干预
L
吸烟与饮酒成瘾性行为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S
吸烟与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S
第七章
营养的健康管理
营养与膳食
营养学基本知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中国居民膳食指标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Z
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方法技巧
S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指导(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痛风、贫血)
S
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年、老年)
S
食品安全常识(常见食物中毒、污染等)
S
第八章
运动的健康管理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与健康
S
体力活动的概念
L
体力活动分类和强度
S
体力活动程度的测量方法和指标
Z
体力活动的干预原则、运动风险与注意事项
Z
第九章
心理平衡的健康管理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S
“心”、“身”疾病的关系
L
常见慢性病的心理特点和防治
S
常见的不良心理应对措施
S
情绪与健康
S
压力管理的方法与技能
S
第十章
中医基础 知 识、体质及养生法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概念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知识
L
中医体质分类的标准及与健康管理的关系
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知识
L
传统养生方法和技能
常见的养生方法
S
第十一章
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估
干预策略与原则
策略和特点
S
计划的制定
个体干预
S
群体干预
S
计划的实施
个体实施方法
S
群体实施方法
S
实施的支持性环境
家庭
S
社会
S
健康管理的评估概述
评估概念、定义
Z
目的、类型与方法、过程
L
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
个体、群体(内容、方法和指标)
S
相关健康指标的评估
个体、群体(内容、方法和指标)
S
发病率、患病率、生活质量等
S
第十二章
健康管理在社区和健康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社区综合防治
社区的概念(三级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等)
S
慢病综合防治的概念和策略
健康管理与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关系
Z
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
有害作业、夜班及静态作业的健康管理
S
生命各阶段健康问题的管理
婴幼儿
S
儿童、少年
S
中青年人(孕妇、乳母等)
S
老年人
S
案例介绍:社区主要健康管理模式
卫生部健康体重与生活方式管理模式
L
中国疾控中心高血压糖尿病重点干预模式
L
健康与生产力管理模式
L
第十三章
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健康保险基本知识
健康保险的概念和原理
Z
商业健康保险的分类和原理
L
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和主要政策
L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L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L
健康保险的几种制度体系
国家健康保险制度体系(英国)
L
社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德国)
L
商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 (美国)
L
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行业中的健康管理的含义
Z
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的意义
S
需求管理与健康保险
需求管理概念
S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S
需求预测方法
L
需求管理主要工具
L
需求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S
群体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
群体健康管理概念
Z
群体健康管理运作方法
S
群体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S
慢性疾病管理与健康保险
慢性疾病管理概念
Z
慢性疾病管理特点
L
慢性疾病管理运作方法
S
慢性疾病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Z
灾难性病伤管理与健康保险
灾难性病伤管理概念
L
灾难性病伤管理特点
L
灾难性病伤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运用
S
第十四章
健康管理在健
康产品保营销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服务与营销
专业服务营销概述
S
制定营销计划
L
服务与产品的不同
S
健康服务营销的特殊问题
Z
发展客户导向的自我定位
L
进行有效健康服务营销的要点
Z
如何选择目标市场
L
竞争优势定位
L
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L
健康管理与相关产业及部门的关系
健康管理与信息化
S
健康维护产品与保健品
L
健康管理与健康咨询服务
S
第三方服务模式
L
健康检查与健康监测设备
L
其他
L
第十五章
管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相关法规
管理学知识
如何调动社会力量,组织群体参与、支持健康管理
L
医学伦理知识
医学伦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S
医患关系和病人权力
L
交流沟通技巧
技巧
人际沟通技巧
L
交流沟通技巧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
S
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健康管理相关的人格权与身份权
L
健康管理相关的公共卫生法律制度
S
健康管理相关的健康相关产品法律制度
S
健康管理相关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S
健康管理相关的医疗服务管理法律制度
S
五、实习要求
5.1 社区
5.1.1 健康管理信息的收集(体格检查、个人健康日记、问卷调查)
5.1.1.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信息采集的方法;
② 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操作方式;
③ 掌握基本问卷种类,及问卷调查的基本方法。
5.1.1.2 实习内容
通过问卷、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等,收集个人及人群健康信息;
5.1.1.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
5.1.2 健康档案的应用与更新
5.1.2.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档案的使用方法;
② 掌握更新电子档案数据的方法;
5.1.2.2 实习内容
通过信息检索、录入、更新等方法,学会使用并更新维护健康信息数据库;
5.1.2.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
5.2 体检机构 主要慢性病的筛检
5.2.1 目的要求
①了解主要慢性病筛检的方法;
② 掌握根据健康管理对象状况,提出针对重点慢性病的筛检方案;
5.2.2 实习内容
① 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筛检;
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检;
5.2.3 建议实习时数:4 学时
5.3 健康管理机构 (不包括保健品公司,导医,导诊,中介机构)
5.3.1 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高危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
5.3.1.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糖尿病、肥胖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技能;
② 掌握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高危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技能;
5.3.1.2 实习内容
① 糖尿病、肥胖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
②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高危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
5.3.1.3 建议实习时数 4 学时
5.3.2 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实施
5.3.2.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管理计划实施的基本方法;
② 了解干预效果的监测方法;
5.3.2.2 实习内容
① 针对特定对象,依据既定的健康管理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② 根据实施方案,向服务对象提供相应服务;
5.3.2.3 建议实习时数: 4 学时
5.4 健康保险机构
5.4.1 健康服务营销策划
5.4.1.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服务营销方法;
② 了解健康服务营销特点;
5.4.1.2 实习内容
针对目标消费人群制定健康服务营销策划方案
5.4.1.3 建议实习时数:2 学时
5.4.2 展业技巧的训练
5.4.2.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管理服务中的展业基本技巧;
② 了解健康服务中与客户沟通的特点;
5.4.2.2 实习内容
向目标客户人群讲述健康管理的作用、原理,并告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可预计的效果。
5.4.2.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
5.5 复习 (实习结束后,在课堂讨论完成)
5.5.1 健康影响因素案例讨论
5.5.1.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
② 了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5.5.1.2 实习内容
① 遗传因素与健康、社会行为因素与健康、自然环境与健康、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等;
②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与健康;
5.5.1.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
5.5.2 健康干预案例讨论
5.5.2.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干预的原则与方法;
② 熟悉健康干预的基本程序;
5.5.2.2 实习内容
① 健康干预案例讨论;
② 案例讨论体会;
5.5.2.3 建议实习时数: 2 学时
六、培训方式
理论培训:面授培训、远程培训
专业能力培训:面授培训
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课程考核包括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部分占总成绩60 %,专业技能部分占总成绩 40 %。
健康管理师二级培训大纲
英文名称: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ist
教 材:
《健康管理师》(陈君石、黄建始主编 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教材);
参考教材:
1.《健康管理师》(刘天鹏主编人事部组织编写,辅助教材);
2.湖南省劳动厅健康管理师职业鉴定中心讲义。
一、培训目标
1.1 总体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要是使学员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健康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与使用、监测方案制定与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制定干预计划、实施与评估等常规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耳机健康管理师的理论只是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健康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相关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等。
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
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二级健康管理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与使用、监测方案制定与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制定干预计划、实施与评估的根本方法,达到独立上岗工作的水平。
二、课程任务和说明
二级健康管理师应具备基本的装也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通过培训,使学员能独立完成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等工作。
理论培训部分按照掌握程度,区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层次。“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三、课时分配
总学时: 150学时; 其中理论 130 学时;实习 20 学时。
3.1 理论授课部分
章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健康管理总论
12
2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
12
3
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8
4
健康监测
4
5
健康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12
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
7
营养的健康管理
4
8
运动的健康管理
4
9
心理平衡的健康管理
4
10
中医基础知识、体质及主要养生方法
16
11
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估
16
12
健康管理在社区中的应用
12
13
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8
14
健康管理在健康产品营销中的应用
6
15
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交流沟通技巧,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8
合计
130
3.2 实习部分
序号
实习场所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学时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管理信息的建立、应用
2
健康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
2
体检机构
常见慢性疾病的筛检: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超重和肥胖、宫颈癌和乳腺癌
4
常见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
4
3
健康管理机构
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制定
2
人群健康管理实践
2
4
健康保险机构
慢性病人群的健康干预
4
总计
20
四、授课大纲
注:“Z”代表掌握; “S”代表熟悉; “L”代表了解
章
节
内 容
掌握程度
第一章
健康管理总论
健康管理师标准介绍
健康管理师职业定义
Z
健康管理师职业等级
L
健康管理师职业功能
Z
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
S
健康管理师职业道德
Z
指导、培训概念
S
健康管理师职业申报条件
L
健康管理师职业基本要求
Z
健康管理师职业能力要求
Z
发展前景
L
面临挑战
L
健康管理基本概念
健康管理定义
Z
健康管理科学基础
Z
健康管理特点
S
健康管理基本步骤
Z
健康管理常用服务流程
Z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健康管理在国外的应用
L
健康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
L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Z
生活方式管理概念和特点
Z
健康管理的应用
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
S
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L
健康管理应用前景
L
第二章
预防医学基本知识
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
定义
Z
基本研究方法
S
应用
S
常用指标:率和比、发病指标、死亡指标
Z
常用研究方法——现况调查
Z
常用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比值比)
Z
常用研究方法——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
Z
常用研究方法——诊断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
S
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定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步骤、重要概念
S
统计描述(统计图标、资料类型)
Z
统计推断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S
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t检验
S
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方差分析
S
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x2检验)
S
分级预防
三级预防基本概念
Z
循证医学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循证保健基本概念
S
循证的证据等级
L
S
如何提出问题、检索文献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
S
第三章
常见慢性病
常见慢性病的病因、病机病程、分类、诊断和筛检和
处理原则
高血压
Z
糖尿病
Z
超重肥胖
Z
血脂异常
Z
冠心病
Z
脑卒中
S
痛风
S
肝炎
S
结核
S
常见肿瘤的预防和筛检(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颈癌)
S
第四章
健康监测
信息收集
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
S
信息管理和分析
信息收集方法
S
问卷设计
Z
数据库的建立
Z
信息利用
信息更新和整理
Z
统计软件的使用
S
个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
Z
信息收集
群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
Z
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
S
体检计划的制定
体检套餐设计
Z
访谈与问卷
Z
体检实施与注意事项
实施步骤
L
如何准确收集数据
S
如何规避风险
Z
体检软件
体检软件的基本功能
L
体检软件的特点
L
体检报告的编制与解读
体检报告的编制(生理数据提取与访谈问卷的综合分析)
Z
体检报告的解读
Z
健康咨询
Z
检后服务
咨询、随访和跟踪监护
Z
其他
现代诊疗技术简介
S
第五章
健康风险评估
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的概念
Z
风险的分类
S
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S
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S
定义与历史
健康风险评估概念
Z
健康风险评估发展历史
L
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健康风险评估种类
Z
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模块
Z
生活方式评估
S
慢性疾病风险评估
S
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表示与解释
Z
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与应用
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
S
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应用形式
S
健康风险评估在个人健康指导上的应用
S
健康风险评估在人群管理上的应用
S
健康风险评估在企业生产力管理上的应用
S
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S
健康风险评估的正确使用
健康风险评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
L
科学使用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L
健康风险评估的优点和局限性
L
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干预概述
概念、类型和方法
Z
健康教育基本概念
健康教育的概念
Z
健康促进的概念与方法
S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S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自我效能、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等
Z
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信息传播:分类、各自的特点、方法与技巧及影响因素
Z
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定量、定性及干预教育方法
Z
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
Z
行为干预
S
吸烟与饮酒成瘾性行为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S
吸烟与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S
第七章
营养的健康管理
营养与膳食
营养学基本知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中国居民膳食指标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Z
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方法技巧
Z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指导(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痛风、贫血)
S
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年、老年)
S
食品安全常识(常见食物中毒、污染等)
S
第八章
运动的健康管理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与健康
S
体力活动的概念
L
体力活动分类和强度
S
体力活动程度的测量方法和指标
Z
体力活动的干预原则、运动风险与注意事项
Z
第九章
心理平衡的健康管理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S
“心”、“身”疾病的关系
S
常见慢性病的心理特点和防治
S
常见的不良心理应对措施
S
情绪与健康
S
压力管理的方法与技能
Z
第十章
中医基础知识、体质及养生法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概念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知识
L
中医体质分类的标准及与健康管理的关系
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知识
L
传统养生方法和技能
常见的养生方法
S
第十一章
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估
干预策略与原则
策略和特点
Z
计划的制定
个体干预
Z
群体干预
Z
计划的实施
个体实施方法
Z
群体实施方法
Z
实施的支持性环境
家庭
Z
社会
Z
健康管理的评估概述
评估概念、定义
Z
目的、类型与方法、过程
S
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
个体、群体(内容、方法和指标)
Z
相关健康指标的评估
个体、群体(内容、方法和指标)
Z
发病率、患病率、生活质量等
Z
第十二章
健康管理在社区和健康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社区综合防治
社区的概念(三级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等)
Z
慢病综合防治的概念和策略
健康管理与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关系
Z
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
有害作业、夜班及静态作业的健康管理
S
生命各阶段健康问题的管理
婴幼儿
S
儿童、少年
S
中青年人(孕妇、乳母等)
S
老年人
S
案例介绍:社区主要健康管理模式
卫生部健康体重与生活方式管理模式
L
中国疾控中心高血压糖尿病重点干预模式
L
健康与生产力管理模式
L
第十三章
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健康保险基本知识
健康保险的概念和原理
Z
商业健康保险的分类和原理
L
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和主要政策
L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L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L
健康保险的几种制度体系
国家健康保险制度体系(英国)
L
社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德国)
L
商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 (美国)
L
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行业中的健康管理的含义
Z
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的意义
S
需求管理与健康保险
需求管理概念
S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S
需求预测方法
L
需求管理主要工具
L
需求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S
群体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
群体健康管理概念
Z
群体健康管理运作方法
S
群体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Z
慢性疾病管理与健康保险
慢性疾病管理概念
Z
慢性疾病管理特点
L
慢性疾病管理运作方法
Z
慢性疾病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Z
灾难性病伤管理与健康保险
灾难性病伤管理概念
L
灾难性病伤管理特点
L
灾难性病伤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运用
S
第十四章
健康管理在健
康产品保营销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服务与营销
专业服务营销概述
S
制定营销计划
L
服务与产品的不同
S
健康服务营销的特殊问题
Z
发展客户导向的自我定位
S
进行有效健康服务营销的要点
Z
如何选择目标市场
S
竞争优势定位
S
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S
健康管理与相关产业及部门的关系
健康管理与信息化
S
健康维护产品与保健品
L
健康管理与健康咨询服务
S
第三方服务模式
L
健康检查与健康监测设备
L
其他
L
第十五章
管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相关法规
管理学知识
如何调动社会力量,组织群体参与、支持健康管理
L
医学伦理知识
医学伦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S
医患关系和病人权力
L
交流沟通技巧
技巧
人际沟通技巧
L
交流沟通技巧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
S
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健康管理相关的人格权与身份权
L
健康管理相关的公共卫生法律制度
S
健康管理相关的健康相关产品法律制度
S
健康管理相关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S
健康管理相关的医疗服务管理法律制度
S
五、实习要求
5.1 社区
5.1.1 健康管理信息的建立、应用
5.1.1.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档案建立的步骤和方法;
② 熟悉健康档案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5.1.1.2 实习内容
①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② 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③ 电子健康档案应用
④ 健康档案信息更新
5.1.1.3 建议实习时数:2学时
5.1.2 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5.1.2.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监测方案制定的要点;
② 熟悉健康监测实施工作的注意事项;
③ 了解健康监测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5.1.2.2 实习内容
① 制定健康和疾病采集方案、体检方案、动态指标监测方案;
② 组织和实施上述方案;
5.1.2.3 建议实习时数:2学时
5.2 体检机构
5.2.1 常见慢性病的筛检
5.2.1.1 目的要求
①了解主要慢性病筛检的方法;
② 掌握根据健康管理对象状况,提出针对重点慢性病的筛检方案;
5.2.1.2 实习内容
① 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筛检;
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检;
5.2.1.3 建议实习时数:4学时
5.2.2 慢性病人生活质量评价
5.2.2.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慢病病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②了解相关量表在慢性病病人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作用;
5.2.2.2 实习内容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
5.2.2.3 建议实习时数:4学时
5.3 健康管理机构 (不包括保健品公司,导医,导诊,中介机构)
5.3.1 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制定
5.3.1.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需求的评价方法;
② 掌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原则;
5.3.1.2 实习内容
① 根据群体需求评估结果确定优先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
② 确定干预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制定相应干预计划;
5.3.1.3 建议实习时数:2学时
5.3.2 人群健康管理实践
5.3.2.1 目的要求
① 通过策划,掌握人群健康管理方法、内容;
② 理解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③ 了解常见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
5.3.2.2 实习内容
① 针对社区人群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② 针对企业人群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③ 针对学校人群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5.3.2.3 建议实习时数:2学时
5.4 健康保险机构
5.4.1 慢病人群的干预
5.4.1.1 目的要求
① 掌握健康干预的原则与方法;
② 熟悉健康干预的基本程序;
5.4.1.2 实习内容
① 某种慢病患者饮食结构评价与指导;
② 某种慢病患者生活方式评价与指导;
③ 某种慢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5.4.1.3 建议实习时数:4学时
六、授课方式
理论培训:面授培训、远程培训
专业能力培训:面授培训
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健康管理师二级的考核及评分方法为: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综合评审。通过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考核的考生,方可申报综合评审。综合评审采取撰写报告(个体健康管理报告一份、群体健康管理报告一份)和口头答辩的形式;综合评审成绩=报告内容成绩40%+报告答辩成绩60%,(报告内容成绩=个体健康管理报告内容成绩40%+群体健康管理报告内容成绩60%)。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