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2018年度出版)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表格式教学方案计划教学教育资料.doc

收藏

编号:26152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0.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10
金币
关 键 词:
汇编 年度 出版 语文版 三年级 上册 表格 教学 方案 计划 规划 教育 资料
资源描述:
// 语文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了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一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为了完成课标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同时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本册教科书在继承了第一学段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与拓展。   二、教材全貌及特点   本册教科书共有24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和“指南针”。 选文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低段教材选文形式多样的特点,又有所拓展。除了低段教科书中常见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本册又增加了说明文、科学小品、剧本等新的体裁,使课文的体裁更加丰富。教材选文注意贴近儿童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注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纳多样文化,体现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使儿童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单元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为线索,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组织单元内容。设计了六个专题。在单元中集中体现的是:童心童趣、人与自然、科学精神、景物描写、亲情关爱、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保护环境、中外文化。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可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本册教材在读写训练方面,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一边读,一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积累好词佳句等。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和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提高读写能力。这些训练重点分布在八个单元中。   导学 教材注意了课文的导学设计。在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泡泡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领悟到读书的时候应当在哪些地方想,想些什么,怎么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不仅继承了低段形式的多样性,还注意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后练习大多是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不懂的、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交流。 本册教材继续设置有“学习链接”栏目,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本册开始,新增设了“指南针”栏目。在第一、三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学习观察”和“学习默读”,意在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点拨和引发,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整合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课文、课后练习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大都围绕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的整合安排,使教科书的编排更为紧凑,整体推进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第二单元专题是“人与自然”,在导语中,首先用简练的话语告诉学生,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训练重点是“善于观察,用心思考”。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会从葡萄叶的梦,蜗牛、喜鹊的有趣,父亲、树林和鸟的故事,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受到启迪。“学会观察”这个训练重点,则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悟,课后的“小练笔”、“指南针”及语文百花园中“阅读平台”、“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等栏目,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和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而且使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每个语文百花园由四个栏目组成。其中有3个固定的栏目:“语海畅游”“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第3、4两个栏目由 “习作”和“语文大课堂”交叉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各安排6次,排在百花园一、二、四、五、六;“语文大课堂”安排1次,排在百花园三。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56个生字,会写197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邀请信、请假条两种应用文。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来。 四、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掌握两个原则:一方面要在贯彻“课标”精神的实践中,不断寻求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对符合“课标”精神的优秀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 关于识字、写字   1.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能力。 (1)继续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鼓励学生主动识字,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独立识字。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不要求学生对字的掌握一步到位,允许在滚动识记的过程中逐步学会。 (3)本册要求学生认240个字,写300个字的识字量,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启发旁人;鼓励互相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2.要加强复习巩固。 3.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 关于阅读 在小学各学段中,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在中、高段这个任务尤为重要。“课标”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读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当今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在摆脱以教师的串讲串问、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的这种习惯势力的束缚的同时,还要警惕另一种偏差出现,那就是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个问题在学习、落实“课标”精神的教学实践中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目 录 第一单元 1 葡萄叶的梦 2 吹泡泡 3 蜗牛 4* 父亲、树林和鸟 百花园一 第二单元 5 七颗钻石 6 倾斜的伞 7 礼物 8* 一串红璎珞 百花园二 第三单元 9 古诗二首 (早发白帝城、绝句) 10 五花山 11 翠鸟 12* 北大荒的秋天 百花园三 第四单元 13 一鸣惊人 14 灵隐题联 15 聪明的牧童 16* 趣味相声 百花园四 第五单元 17 走马灯的奥秘 18 捞铁牛 19 我的发现 20* 飞翔的信念 百花园五 第六单元 21 古诗二首 (墨梅、江雪) 22 寓言二则 (守株待兔、滥竽充数) 23 大禹治水 24* 哪吒闹海 百花园六 牛佛镇中心校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研备预习卡 课题: 班级 姓名 一、预习生字 生字 部首 音序 音节 换部首组成新字 组词(至少两个) 二、读文识字 1、“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三遍。 2、这篇课文共有( )自然段,我觉得第( )自然段比较难读,我把它读了( )遍。 三、写一写 1、好词: 2、好句 四、想一想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老师在课堂上期待你精彩的回答) 2、我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上课认真听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的: 1、 2、 家长签字: 牛佛镇中心校2018—2019学年上期集体研备教案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课型 精读 主备人 谢文华 参备人 课题 1 葡萄叶的梦 教学目标 1.认识“薄、翡、翠”等 6 个生字,会写“葡、萄”等 10 个字,正确读写 “葡萄、寻找、营养、累累”等课后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 丽,背诵诗歌。 3.了解葡萄叶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过程,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葡萄叶为什么“悄悄地笑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 丽,背诵诗歌。 2.了解葡萄叶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过程,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葡萄叶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过程,体会葡萄叶为什么“悄悄地笑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预习卡。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一说起葡萄你立刻想到了什么?出示葡萄图片,贴在黑板上。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晶莹透亮的葡萄、水晶一样的葡萄、宝石一样的……) 2.播放音乐《葡萄》,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些可爱的香甜的葡萄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板书:1.葡萄叶的梦) 二、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读课文:读课文,划生字。 (2)自由选择方法识字。可边读课文边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先读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如果课文中除了生字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2.现在课文中的生字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教读生字。 薄、翡、翠、糖、啼、霞。 (1)去音认读; (2)注音领读。 3.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重点认读:薄、翡、翠。 “薄”字上下结构,部首是“艹”字,共 16 画,读作“bo”。反义词是“厚”。 “翡、翠”字上下结构,注意这两个字的上下部分的占格比例,“卒”字下面的“十”字竖出头要短。 三、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美美的诗文,美美地读。 1.先自由朗读,后小组展示。小组合作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价并纠正读音。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出示诗文,指导朗读。小组推选代表,展示朗读。 薄薄的叶片, 像浅绿色的翡翠。(出示翡翠图片。浅绿色的葡萄叶多么美丽!) 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 葡萄叶用整个夏天,(“整个”读音延长,读出时间之久。) 酿造芳香和甜美。 从阳光里寻找糖, 在秋风中获取醉。 让每一滴雨水, 每一声鸟啼, 每一道霞光, 每一缕花香,(“每一滴”“每一声”“每一道”“每一缕”连起来,读出气势) 都沿着叶脉, 变成营养果实的肥。 于是葡萄和梦想一起成长, 红的更红,绿的更翠。(“更红”“更翠”重读,读出红和翠。) 累累果实, 果实累累, 香甜是人们唯一的赞美。(“香甜”“赞美”重读,读出人们的赞赏。) 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悄悄”读轻些。) 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读出叶子的开心。)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交流,注意阅读要求:(1)划出几句你最喜欢的句子,从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思考葡萄叶的梦是什么样的? 4.找朋友互读课文,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 注意“累”字读音:累(li)累果实、积累(lěi)、劳累(li) 四、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的小手是不是也一样会学习呢?让我们来书写生字吧。这学期开始我们要学习使用钢笔书写,你会用钢笔吗? 教师指导使用钢笔,重点指导拿笔姿势。做到:笔尖向下,离纸一寸。三指用力,掌心空虚。 1.出示生字。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 葡、萄、梦、软、寻、找、沿、营、累、珠。 2.打开“优教学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 “寻”是上下结构,上边横着的“山”字不出头。 “找”是左右结构,右边一横一撇,不要写成两撇,不能丢掉一点。“沿”是左右结构,右侧上部和“几”字区别,“横折弯钩”变成“横折弯”。 4.学生田字格临习生字,教师下堂指导。 5.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评价标准:规范、端正、整洁。五、巩固提高 1、打开“基础训练-《葡萄叶的梦》”,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课后词语并出示正确答案。小组检查,看谁写的最工整!出 2.示本课生字,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葡萄叶子是最美的叶子,让我们来收集葡萄叶子吧。说一说每个汉字的结构和组成部分!重点使用部件识字法认识汉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能背过的可以尝试朗诵) 4.我们在上一节课读过课文了,谁能说说你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本文讲了葡萄叶默默哺育葡萄成长的故事。) 二、品读探究 教师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喜欢葡萄叶吗?你喜欢它什么呢? 预设:葡萄叶很美——形态美、行动美、品质美。 1.找一找描写葡萄叶形态美的小节。读一读。 学习第 1 节:(葡萄叶的外形) (1)自由读,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感受葡萄叶的形状美、色彩美。 (2)出示准备好的葡萄叶图片,让同学们观察,说一说葡萄叶片的颜色、形状。 (3)诗歌中是怎样描写葡萄叶片的?找出来读一读。 “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4)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葡萄叶之美。 (5)你能够仿照诗句,用自己的话描述葡萄叶片的美吗? ______的叶片,像____________,是 。 (6)美丽的葡萄叶有什么梦想呢? (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用整个夏天结出累累的果实。)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预设:葡萄叶整个夏天都在经受风吹雨打,品尝雨露甘甜,这为葡萄的成熟创造了条件。 2.想一想,葡萄叶为了实现梦想做了哪些努力? 学习第 2、3 节:(葡萄叶的付出) (1)跟同桌一起研读这两节,想想葡萄叶的奋斗,说说葡萄叶的梦是什么?作者用哪个词语表示这个意思? (“果实累累” (2)我们在赞美葡萄的甜美时,不会忘记葡萄叶为了它所付出的努力。它是怎样为了实现果实累累的梦而努力的呢?找出文中的句子。 “从阳光里寻找糖,向秋风中获取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葡萄叶为实现梦想的不懈努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预设:葡萄叶为了追求硕果累里的梦想,在阳光雨露中孜孜以求得获取营养。 (3)自由读。透过诗句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闻到什么? (葡萄叶坚持不懈地努力。葡萄叶不放过任何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利用每一次下雨为葡萄施肥。) (4)多么可敬的叶啊!它“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节,表达我们对它的敬佩和祝福。 (5)有了这样的坚持与付出,葡萄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甜美的葡萄终于丰收了。(出示葡萄图)指名读第三节,读出喜悦和赞美。感受葡萄为了实现梦想不懈奋斗的行动的美。 (6)交流、创设情境对话,感受葡萄在叶子的帮助下快乐成长:如果你是长大的美丽的葡萄,你想对葡萄叶说些什么?葡萄叶会说些什么? 3.葡萄叶的梦想实现了吗? 学习第 4 节:(葡萄叶很快乐) 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 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 (1)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葡萄叶很快乐。) (2)为什么葡萄叶悄悄地笑了? (葡萄叶乐于奉献。) (3)齐读第四节,读出葡萄叶的快乐。感受葡萄叶的品质美。 三、感悟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这篇课文,通过葡萄叶抓住一切机会,努力让葡萄成长为甜美的果实,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了梦想而默默付出努力是让人敬佩的。同时葡萄叶在奋斗中也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2.小组间交流。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形容果实丰收的词语? 学生甲:五谷丰登、果实累累、稻谷飘香。 学生乙:硕果累累、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3.小结: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爱……在小葡萄需要营养成长的时候,是葡萄叶用自己默默的付出让葡萄成长了甜美的果实,自己也实现了梦想,收获了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常怀奉献之心的人,会让人感到温暖和喜悦,也会收获真正的快乐! 四、互动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葡萄叶的梦》”,一起来闯关吧! 五、巩固、发散: 1、背诵喜欢的小节。 2、写写自然界中小鸟、小蜜蜂、小青蛙、小草、大树、鲜花……的梦想,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梦想。 3、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伴随着梦想快乐成长。 六、推荐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3、从课外书中,读一首喜欢的诗歌。 板书设计 1、葡萄叶的梦 读——课文, 画——生字、词, 查——字典, 找——选择恰当的字义 教学反思 牛佛镇中心校2018—2019学年上期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谢文华 参备人 课题 吹泡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进一步感受泡泡的美。 2、能仔细观察吹泡泡的过程,并能按一定顺序用“先……接着……然后”等表示顺序词的句式表达出来。 3、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课文内容。 4、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造句。 5、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习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有顺序地说出吹泡泡的动作。 3、能通过认真观察按照一定顺序把事写具体、写详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预习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是吹泡泡游戏了。同学们一定也玩过这个游戏,对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课文,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吹泡泡的,好吗?(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认读生字,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读熟会认,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再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认字方法,“开火车”认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5、小组交流。   6、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先介绍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怎样吹泡泡及肥皂泡的美丽和神奇,最后写喜欢吹肥皂泡。) 三、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细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归纳难题。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引入新课   1、指名朗读。   2、全班评议。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3、4自然段。    (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并把相关内容画出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玩吹泡泡的过程。    (3)同桌互相说,然后派代表说,师生评议。    (4)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一边指导朗读,一边体会冰心奶奶小时候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①文中哪些词用得好?用重点号标出来,并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②指名回答,全班评议,教师随机指导:“放”“加”“和弄”“沾”“吹”“一提”等用词精当,且描写有条理。    (5)让学生吹七彩泡泡,亲身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6)朗读课文3、4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2)小组交流。    (3)全班归纳。       (其一,泡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做出来的,它使“我们”骄傲。其二,泡泡是那么圆润、自在、透明和美丽。其三,泡泡使“我们”心里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   3、教师引导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1)作者看着这些肥皂泡,想象到了什么?(想象到肥皂泡飞到天上,挨着明月,渡过天河,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2)出示句子“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指导反复朗读。    (3)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泡泡真的能飞那么高,那么远吗?    (4)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这句话说的是肥皂泡随风飘散了,但它们不可能飘得那么高那么远,这是冰心奶奶的想象。冰心奶奶望着天上的泡泡,希望泡泡把自己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    (5)拓展想象:冰心奶奶小时候会有哪些五彩的梦想呢? 三、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1、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中有许多好词好句,写了美丽神奇的肥皂泡,请同学们把喜欢的摘录下来,多读几遍。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3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1、指名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全班齐背。 二、巩固生字,书写练习   1、抽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读准想 “扇、若、扯、润”的翘舌音。   2、小组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重点指导记字方法。     用已学过的部件记忆字形,例如:乘——剩羽——扇止——扯度——渡乔——骄,用对比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字形,例如:飘——漂若——苦   4、指导书写。    “易”字下面是“勿”不是“匆”。“戏”和“越”右上角都有点。 三、拓展延伸,实践体验   1、说说你最喜欢的游戏名称及具体的游戏玩法。   2、玩一玩自己最爱玩的游戏,然后把玩的过程具体地写下来。   3、把写好的片段读给父母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并作修改。   【同步练习】   一、给加下划线的汉字注音。     ( )骄傲 ( )圆润 ( )散裂( )和弄 ( )渡过   二、补充恰当的词语。     ( )地飘过飞越( )玲珑的( )     ( )的浮光慢悠悠地( )( )的球面   三、多音字组词。     和h( ) 散s3n( ) 扇sh1n( )      hu( ) s4n( )  sh4n( )   四、写反义词。     骄傲( ) 容易( ) 美丽( )     潮湿( ) 小心( ) 零乱( ) 板书设计 2、吹泡泡 观 制作、吹泡泡:先、然后、再(快乐) 察 美丽、神奇 :颜色、形状、变化(变化) 教学反思 牛佛镇2018——2019学年上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谢文华 参备人 课题 3 蜗牛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掌握本课会认字、会写字和词语。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情感的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预习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观图导入,揭题:   你们见过蜗牛吗?它长什么样儿?(生描述)就这样儿——(播放有关蜗牛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蜗牛。(板书课题) 二、情感朗读,感悟:  (一)、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通过文字和作者对话,和小蜗牛对话。   1、师: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障碍?(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2、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特别吸引你?(三、四自然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读这些描写吧,去享受美好的文字带给你的精神盛宴。(生自主读文)  (二)、师: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完读给我们听听。 三、回顾学法,识字:  1、师:在学习《葡萄叶的梦》一课的生字时,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了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2、好的学习方法就像是勇士手中得力的武器,可以所向披靡。那么,小勇士们还等什么呢?开始学生字。   (1)、同桌合作试讲。   (2)、学生依座位顺序讲生字,每人一个,其他同学可补充。   (3)、师重点讲解、范写“袋、继、熟”三字。   (4)、从这些生字和词语中自选三个以上即兴说几句话或编一个小故事——例如:口袋、继续、成熟 四、学生练写生字,师巡视,及时指导。 五、作业设计:   (一)、在作业本上写本课生字。   (二)、有感情地练读课文,预习课后题。                  第二课时 一、揭题,走进回忆:   师:一段美好的生活,总会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而在美好的童年里,在潮湿的墙根儿下和蜗牛亲密接触的幸福和幸运可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如今,当蜗牛更多地被作为美味端上餐桌时,关于墙根儿下的抓蜗牛、看蜗牛的回忆就显得更加珍贵了。一起走进郑晓东的回忆。(板书课题) 二、读文,品词析句:  (一)、师:文章中到处弥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请你轻轻地朗读课文的一、二、五自然段,读好后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我觉得作者有点儿难过,惆怅。      2、我发现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小青青唱儿歌。  (师结合现实帮助学生理解“惆怅”的含义,同时引导他们感受作者自然的文笔,渗透“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二)、1、回忆是美好的。在回忆中,作者对蜗牛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用心地默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寻找答案。        (起初认为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开始敬佩它了。)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了呢?标出相关的词、句、段,好好体会。 (1)、“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A、生朗读,谈体会。  B、藏在硬壳里的蜗牛当时会怎么想呢?(生想象、交流,体会蜗牛的胆小。)  C、师指导朗读:是够胆小的。谁来读读这句,读出小家伙儿的胆怯。  D、学生读句子。 (2)、“不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它便立即把头缩回去。”  A、生汇报。  B、师紧扣“探出”、“东张西望”、“巡视”、“慢慢”、“伸出”、“立即”、“缩”等词语,引导学生借助动作、想象的方式理解词语含义,从而体会到蜗牛的胆小。  C、指导朗读、背诵。 (3)、师:如此胆小的蜗牛后来却得到了作者的佩服,原因何在呢?        (生谈)(板书:不畏惧不退缩不放弃)  A、师生合作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蜗牛的精神。  B、生从文中寻找相应内容填表格——         爬行的角度 垂直平面         背上的负重 “壳像一块大石头”         爬行的方式  挪动         摔下来的表现 “没关系,我没摔坏。”         所用时间 几十分钟  C、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再联系自身负重爬山的体验体会蜗牛的勇敢、顽强。  D、师生举例子(联系身边的、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具有顽强精神的人的事例),理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含义。 三、总结,欣赏励志:   师:儿时的观察、思考让作者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赞美蜗牛的回忆性文章,这段回忆又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了可爱而顽强的蜗牛,作为锦上添花的礼物,下面我要把一首名叫《蜗牛》的歌送给大家。 四、作业设计:   (一)、采集课文中用得巧妙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里。   (二)、日记《我___蜗牛》。   (三)、阅读《喜鹊》这篇文章,体会仔细观察的方法及其感受。    第三课时 一、罗列佳句,归纳观察方法: 从学习《吹泡泡》到认识《蜗牛》,我们跟随着风格不同的作者去领略仔细观察的独特魅力。而作者们之所以能把吹泡泡的过程山雀、蜗牛的形态写得如此逼真,其中的奥秘就是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板书:仔细观察用心思考) 课本后面我们提供了一篇写喜鹊的文章,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精彩片段。 (一)、同桌合作朗读、体会、交流。 (二)、师以其中几句为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细致观察的。 (三)、归纳观察方法:看静态、动态 (外形侧重于静态,活动侧重于动态。) 看整体、部分 强调观察顺序:由远及近(或反之) 从头到尾 从上到下 先整体后局部。 二、欣赏作品,加大材料储备: (一)欣赏学生写的半命题日记《我___蜗牛》。 (师生倾听、点评。) (二)欣赏学生推荐的有关动物的作品。 1、学生依次读,大家倾听,记录好词。 2、每听过一篇都请同学们自由谈感受。 【设计意图】:郑重地请学生上台把他们自己写的或者努力搜集的作品读给大家听,既是对他们本人的肯定和赞赏,更是对别人的激励,欣赏课能够成为推动孩子们积极阅读、写作的动力源泉。 三、作业设计: (一)根据课堂学习,课外自己做好观察,搜集有关观察得来的资料。。 (二)完成下列作业,预习第4课。 1、 看拼音,写词语。 Yng k p hn j x kǒu dai ( ) ( ) ( ) ( ) 2、 比一比,再组词。 ⑴ 胆——( ) 担——( ) ⑵ 免——( ) 兔——( ) ⑶ 续——( ) 读——( ) ⑷ 脑——( ) 恼——( ) 3、 把下列词语或者句子补充完整。 螺旋形的( ) 熟悉的( ) 长途( ) 世上无难事,( ) 4、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 ) 放弃——( )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⑴它爬得慢极了,脖子 ,悲伤 的壳像 向下坠着。 ⑵我以为它会 ,会 ,会放弃爬墙的 ,然而,它又爬上了墙壁,一点儿一点儿地 往上挪动着。 板书设计 6 蜗牛                     郑晓东                 不畏惧  不退缩  不放弃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 仔细观察 用心思考 观察方法:看静态、动态 观察顺序:由远及近(或反之) 看整体、部分 从头到尾 从上到下 先整体后局部。 教学反思 牛佛镇中心校2018—2019学年上期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谢文华 参备人 课题 4父亲、树林和鸟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并用“舒畅”、“快活”造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汇编(2018年度出版)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表格式教学方案计划教学教育资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15263.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