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详解.docx





《2022年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详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022 年 11 月心理询问师全国统一考试二级真题详解技能挑选题、案例问答题 第一部分 技能挑选题1100 题,共 100 道题 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依据案例回答1100 题,共 100 道题;每道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错选、少选,多项,该题不得分;案例一名师归纳总结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 岁,公司职员;第 1 页,共 2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案例介绍: 求助者的儿子在市重点中学读书,学习成果始终特别优秀;高考前,儿子自己舍弃了某名牌高校提前录用的机会,坚持参与高
2、考,但发挥失常,只被一般院校录用;求助者特别愤怒,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不给自己涨面子,很懊悔没有坚持让儿子提前录用;现在内心冲突, 为儿子上一般学校仍是复读一年发愁,心里觉得不踏实;一个多月来常常发脾气,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常常觉得头痛,有时觉得心慌,无力;最近工作也出错,效率下降, 受到领导批判;自己的母亲又因病住院治疗,但自己无心照料,也觉察到了兄弟姐妹的不满,感觉特别委屈,于是前来心理询问;心理询问师观看明白到的情形:求助者因当年上山下乡耽搁了考高校,只读到中学毕业,把培育儿子当成了自己奋斗的目标;现在儿子没有考好,觉得自己的期望破灭了,内心特别痛楚;多项: 1对该求助者仍应明白的资料是
3、 ;A个性特点 B体检结果 C心情症状 D训练情形多项: 2该求助者显现的生理症状主要包括 ;A食欲下降 B委屈 C睡眠困难 D头痛单项: 3该求助者没有显现的心理症状主要是 ;A心情低落 B生气 C内扎心楚 D委屈单项: 4该求助者目前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能是 ;A心情问题 B内心冲突 C性格问题 D儿子考学单项: 5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严峻心理问题 D神经症多项: 6查找该求助者显现问题的缘由时,应将重点放在 ;A考试失误缘由 B有无更年期的表现 C对儿子的要求 D对考试成果的看法多项: 7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缘由可能是 ;A儿子考试失误 B自己
4、母亲住院 C儿子不争气 D自己要求过高单项: 8心理询问师与该求助者商定的恰当询问目标是 ;A改善心情转变认知 B每日增加睡眠一小时 C不管儿子上学之事 D发脾气次数削减一半单项: 9心理询问师对询问成效进行评估不恰当的维度是 ;D解决儿子上学A询问师的观看B心理测验前后对比C求助者的体验问题单项: 10对本案例的询问,心理询问师应将重点放在帮忙求助者 ;A尽快复原生理功能B转变错误认知C解决儿子上学问题D矫正行为偏差答案与解析 1AB ;造成心理问题的缘由通常是生理因素、社会缘由和心理因素三者的结合;因此,应明白求助者的体检结果,以排除生理障碍,同时也要考虑求助者个体特点;CD 项在案例中已
5、经涉及;2ACD ;委屈属于求助者的心情体验;3A;4B;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认知错误而导致的心情问题;5A;该求助者有主动求医行为,有自知力,因此,可以排除属于心理正常;求助者的心情症状仅限于最初引发心情问题的大事,未发生泛化,且病程仅为1 个月,因此, 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6BCD ;心理问题显现缘由通常是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造成,因此,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对于此求助者, 其为 48 岁女性, 因此应第一考虑更年期这一生理阶段对求助者心理的影响,此外, 一般心理问题的主要缘由是由
6、于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导致的心情困扰,因此, 应当询问 求助者对于儿子的要求,以及求助者对考试成果的看法;7ABCD ;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通常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共同 作用; AB 两项是与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直接相关的生活大事,属于社会因素;D 项是求助 者个性特点属于心理因素;8D;询问目标必需具体、可行,求助者的问题主要是常常发脾气,因此答案为 D;9D;询问成效评估的维度包括:求助者对询问成效的自我评估;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转变的客观现实;求助者四周人士特殊是家人、伴侣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求助者询问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题不属于心理询问的范畴;询问师的评定;
7、D 项属于求助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10B;一般心理问题询问的重点应当是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只要转变求助者的错误的 认知,其重要的心情症状就会消逝;案例二 :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 岁,大专,某杂志编辑;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近半年来失眠,体虚,怕冷,爱出汗,两腿发软,浑身无力,不想做事情;在本市一家最有权威的医院做了全面体验,无器质性病变;后来,在神经内科做了一套心理测试题,被诊断为抑郁症;遵照医嘱吃了几天药,越吃药症状越严峻,因副作用大未坚持下来;现要求心理询问;下面是心理询问师与求助者的一段询问谈话:询问师:你来这里最需要得到我什么帮忙 . 求助者:需要解决失眠问题,我睡不好觉,以前
8、入睡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现在吃过药后,半小时可以入睡,但睡眠质量不好;询问师:请告知我你晚上几点入睡 .入睡后能有多长时间的睡眠 . 求助者:我是做文字工作的,由于学历不高感到压力大,总期望把事情做得完善,有时侯写一些东西, 睡觉前就会兴奋,只要兴奋就睡不好觉;两年前我常常喝酒,喝完了难过也睡不好觉,有一次喝多了,浑身出虚汗,心慌气短,被伴侣送进了医院,我仍以为得心脏病了,现在只要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形就可怕,不过现在已不喝酒了;晚上躺在床上越想越睡不着,现在每晚能睡 5 至 6 小时吧;询问师: 越急就越睡不着,这是心情对睡眠的干扰作用,不知最初你不能入睡时是什么心情干扰,你情愿谈谈吗 . 求助
9、者: 就是两年前喝醉酒时,从那以后我就总担忧自己会得病,只要躺下就担忧睡不着,我睡不够就难过,于什么都感觉累,连现在和你说话都觉得累;询问师: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兴奋到抑制的转换过程,你这个过程没有转换好,消极的示意就会使人变得焦虑、惧怕,你的心情困扰着你的睡眠,有些人白天坐在沙发上,就能睡着,由于是处在一种心理放松的状态;求助者: 点点头 ,哦,我明白了,是我要求到床上就得睡着,睡不着就烦,是苦恼情绪影响了我的睡眠;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我就是睡不着;名师归纳总结 多项: 11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来的躯体症状包括 ;第 3 页,共 20 页A口干B心情抑郁C体虚D两腿发软单项: 12心理
10、询问师在询问中显现的提问失误是 ;A批判性提问B道德性提问C多重性提问D修饰性反问单项: 13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一般心理问题B抑郁性神经症C严峻心理问题D焦虑性神经症多项: 14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缘由包括 ; ;A认知问题B压力问题C个性问题D智力问题多项: 15心理询问师可将本案询问阶段划分为 ;A诊断阶段B巩固阶段C询问阶段D复原阶段单项: 16“ 越急就越睡不着 你情愿谈谈吗.” 心理询问师所用的技术是A释义B说明C引导D中断;单项: 17“ 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我就是睡不着;” 说明求助者
11、显现了A移情B多话C阻抗D依靠 ;单项: 18依据询问谈话可以判定,该求助者和询问师在询问关系上存在A欠缺B冲突C忌讳D匹配多项: 19在案例中,心理询问师恰当的询问方法是 ;A认知疗法B生物反馈法C放松训练D系统脱敏法单项: 20对于失眠药物的使用,心理询问师应 A供应B不表态C反对D不涉及 答案与解析 11CD;求助者主要的躯体症状包括:失眠,体虚,怕冷,爱出汗,两腿发软,浑身无力; B 项是求助者心情症状;12C;询问师在询问过程中询问:“ 请告知我你晚上几点入睡.入睡后能有多长时间的睡眠 .” 属于多重性提问,这种问题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只能对他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回答,对于这个两个
12、问题,求助者实际上只回答了其次个问题,因此,在询问中,使用多重性提问可能会遗漏一些问题;13C;求助者有主动求医行为,因此属于排除重性精神障碍;严峻心理问题是由相对猛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心情反应猛烈、 连续时间长期、 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求助者发病时间为近半年,失眠,内容泛化, 属于严峻心理问题;14ABC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包括认知及个性等心理因素,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属于社会性因素;心理询问中的求助者通常为智力正常,因此, 智力因素通常不是求助者产生问题的缘由;15ABC ;心理询问的阶段包括询问的诊断阶段、询问阶段和巩固阶段;16B;说明是
13、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缘由、实质等;释义即内容反应,指询问师将求助者想要表达的意义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的一种询问技术;二者的区分是说明属于影响性技术,而释义就是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是以询问师为参考框架, 将询问师的思想、情感表达给求助者,而参与性技术就是站在求助者的参考框架将询问师对求助者的思想、情感的懂得再反馈给求助者;17C;阻抗是人对于心理询问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抗击;求助者的这段话表明其对成长所带来的痛楚的抵抗;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 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询问师身上,并相应地对询问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多话是求助者滔滔不绝的
14、谈论与询问无关的一些事的现象;依靠是求助者对询问师的一种信任,表现为求助者向询问师查找现实的帮忙;18D;通过询问对话可以看出求助者与询问师的询问关系是匹配的;欠缺是指心理咨询师对某些类型的询问内容很可能不懂、不善于; 冲突是指询问师与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和谐;忌讳是指有些询问师在价值观念上、情感方式上很可能对某些人、某些询问内容,持有某种程度的敏锐、偏见、忌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9ABC ;对此求助者的初步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因此,可以应用认知疗法转变其 不合理的认知; 用生物反馈
15、法帮忙其掌握焦虑时显现的植物神经症状,或者通过放松训练和 系统脱敏法来教会求助者以全身放松来拮抗焦虑,从而达到缓解焦虑;20D;心理询问往往不涉及药物的使用,心理询问的成效是通过各种心理询问技术获 得的;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 岁,某学校老师;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同学常常不案例介绍: 求助者在师范高校硕士争论生毕业后,听自己的,因此对同学不中意,常常批判同学,要求同学必需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忙;心理询问师观看明白到的情形: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 容不得失败, 追求完善;下面是心理询问师和求助者的一段询问对话:询问师:你愤怒的具体缘由是什么呢. 我特殊看不惯他
16、们做的事,求助者:我常常为同学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认真;这哪象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果门门都是优秀;我 对同学要求很严,学习必需好;但他们不听我的;询问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同学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愤怒,是这样吗 . 求助者:对,就是由于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愤怒;询问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当听;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当听我的;询问师:您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同学就应当听;求助者:对呀,同学必需听老师的;询问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确定听,他说同学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当考 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 噢,不是这样的,缄默 好象不
17、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询问师:你刚讲过同学必需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 这似乎有些冲突,请你说明说明好吗 . 求助者: 缄默 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当听我的呀;询问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仍是错呢 . 求助者: 缄默 莫非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 询问师: 你认为你愤怒是由于同学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同学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件事,你要求同学必需象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 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心情状态;假如你熟悉到自己现在的心情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转变它,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心情;求助者:我好象
18、明白了;名师归纳总结 询问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第 5 页,共 20 页单项: 21心理询问师“ 你愤怒的具体缘由是什么呢.” 所使用的是 ;A开放式提问B直接提问C封闭式提问D间接提问单项: 22“ 你的同学不太听你的话 是这样吗.” 所使用的技术是 ;A内容反应B情感反应C内容表达D情感表达单项: 23“ 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当听”,说明心理询问师 ;A内容反应B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C情感反应D按询问师的观点表达单项: 24“ 这好像有些冲突,请你说明说明好吗.” 询问师使用的技术是 ;A指导性面质B说明C尝试性面质D释义- - - - -
19、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单项: 25“ 但你得 你情愿谈谈吗.” 这段话心理询问师所使用的技术是 ;A指导 B说明 C引导 D释义单项: 26在询问中,求助者多次显现缄默的缘由可能是 ;A阻抗 B愤怒 C困惑 D摸索多项: 27“ 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说明心理询问师 ;A合理化建议 B解决具体问题 C指责求助者 D解决困扰问题单项: 28心理询问师在本案例中使用的方法是 ;A认知行为疗法 B精神分析法 C合理心情疗法 D阳性强化法单项: 29按 ABC 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的 A 是 ;A同学不听话 B同学应当听话 C自己是老师 D自己特别愤怒单项
20、: 30按 ABC 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的 C 是 ;A同学不听话 B同学应当听话 C自己很优秀 D自己特别愤怒 答案与解析 21A;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是依据对回答的内容有无明确的限定来划分的,开放式提问对回答的内容没有明确的限定,而封闭式提问的回答就仅限于是与否;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是依据提问的方式不同来划分的;22A;这段话是询问师对求助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的总结和反馈,属于内容反应;23B;这句话是询问师为了揭示求助者的自动想法中的不合理之处,而依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的推理;24C;这是询问师指出求助者说话中的前后冲突之处,属于面质,同时,询问师使用“ 好像” 这个摸索性的词,因此属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心理咨询 二级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