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村官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pdf
《2022年村官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村官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村官”职务犯罪的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们国家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惠及广大农村群众,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时有发生,成为侵犯农村群众民主权利、损害农民合法利益,破坏农村经济发展秩序,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政务村务环境,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就成了一项当前重要任务。一、农村职务犯罪基本情况通过对相关部门走访、调查了解,采取座谈、查阅相关资料方式,对农村职务犯罪的现状、特点等情况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和掌
2、握。2009 年以来,全县各乡镇纪委及县纪委受理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线索15 余件;县检察院两年来共受理涉农案件举报线索6 件,占受理职务犯罪举报线索的 30%;检察机关2009 年以来立案查办的农村职务犯罪案件 3 件 3 人,涉案金额达5 万余元。在此类案件中,被告人受到刑事处罚的 3 件,其余案件当事人也得到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罚。从以上数据表明,我县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比例较大,情况不容忽视。二、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别是对“村官”违法犯罪案件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 发现当前“村官”违法犯罪案件具有以下特点:(一) “村官”职务犯罪涉及人员较为固定。主要集中在村主任
3、、村支书和财务人员等村干部,并且是两人以上共同作案。过去县检察院查办的一起某村支书李某因贪污、挪用公款案被判刑,财务人员同样存在经济问题受到相应的处理。(二)职务犯罪案件大多是贪污、挪用公款等类型,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从调查材料分析看,其作案手段:一是采取收款不入帐、虚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2 报冒领等手段,公然贪污公款;二是以吃喝等名义少支多报、虚支重报侵吞公款;三是利用假发票报帐频频作案;四是挪用公款
4、案件时有发生。(三)农村财务管理不善。在调查中发现,经过近年来在全县推行“村帐乡管”制度后,大部分村级财务管理较为规范,但是部分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有些混乱,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执行监督不力,从而引发职务犯罪。三、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违法犯罪的成因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官”违法经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的“村官”自身素质不高,忽视世界观改造。少数村干部把当“官”与发财等同起来,为了当上村干部不惜拉关系托熟人送礼,一旦目的达到便千方百计捞回“失去”的钱财,造成很坏影响。同时少数村干部平时放松学习,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而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二)法制观念淡薄,私欲膨胀。基层
5、村干部皆来自于农村,这些人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自身素质较差,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财务知识培训。 加之不懂法, 不依法办事, 思想观念一旦发生变化,过分追求物质利益, 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难免会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三)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还不十分健全,财会人员不专业。近年来,一些农村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无帐、片帐、现象虽然已逐步消灭,包帐、白条入帐等在村级财务帐目中相当严重。一是村干部利用白条自批自支的现象存在;二是财务状况公开程度不够,收支缺乏透明度,理财小组把关不严格;三是财会人员不专业,缺乏执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和原则性,对村干部言听计从,成为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的帮手,有的与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村官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2022 村官 职务犯罪 特点 原因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