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现代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现代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现代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8 【导论】1、城市的重要性 城市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和社会存在,城市文明是人类进步的象征。随着人类进入21 世纪,城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城市是创造公共财富的最大基地;城市又是贫穷、社会分化、污染、交通堵塞、腐败犯罪的渊薮,城市已经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2、中国城市的发展态势(49-11 城市化率总体上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中国城镇化到了转折时期,从快速城镇化阶段正进入城镇化中期阶段,未来20 年中国城镇仍将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3、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拥挤对城市的困扰城市失业问题城市贫困难治的乞丐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第一章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1、城市管理的基
2、本理论(了解)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健全的城市管理:内罗毕宣言 2. 城市管理的含义、内涵含义:一般: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的总和。广义: 指城市政府以城市为对象的、为实现特定目标对城市运转和发展所进行的控制行为和活动的总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是对城市所有单位、部门、产业的综合管理和公共管理,它贯穿于城市规划、计划、指挥、建设、监督和协调的全过程之中。狭义: 市政管理。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对城市的公用事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的控制、
3、指导。 内涵: 第一,管理不仅仅是施政。第二,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第三,管理强调的是“过程”。城市管理的内涵是动态变化的,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城市实体变化(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管理主体变化(不同的经济体制)因此,现代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地区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属于公共管理范畴。从现代城市管理主体的主角城市政府角度出发,现代城市管理主要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等活动。2、城市管理的特征(了解)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的开放性;管理的动态性;
4、管理的参与性;管理的科学性3、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内容: 城市规划管理;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城市住房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趋势: 城市管理柔性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民主化 5、城市管理的一般过程。P13 管理 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城市管理 是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2 / 8 6、城市管理的一般原则。P15 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管理的原
5、则: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市制宜的原则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法制化原则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原则 7、城市管理的目标和手段 P17 目标: 城市在空间上高度集聚,高度集聚使得城市中人口和环境的平衡受到影响,造成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的发展急需有力的城市空间布局调控,合理的人口密度和疏导,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使用,灵活的产业结构调整,持续的改善交通状况,不断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因此,城市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城市整体的协调运转。手段: 在现代城市社会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其管理手段应该是综合的,应该建立“以法制为规范、以行政为主导、以社会自治为基础
6、”的城市管理的手段体系。关于城市管理的手段,还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也是科学管理发展的问题。从手段来说,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第二章城市及其发展1、城市的概念(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了解)2、城市的内涵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的产生基础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大分工。城市作为一种居住群落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城市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是系统性存在,也是历史存在和社会存在。城市是一个一个不断发展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实体,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聚集的组织系统。 3、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与条件 4、城市形成的阶段与特点5、城市的特征(与乡村
7、的区别) P22 空间上的聚集性聚集性是城市所特有的根本属性之一。经济上的非农业性(第二、三产业)这是城市的经济特性。构成上的异质性这是城市的社会属性,有时又称为“多样性”、“流动性”。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3 / 8 6、城市化的概念和多层含义 p23 城市化: 就是指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地域空间过程。就是乡村转变为城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快速发展的一种历史现象和复杂过程。多层含义: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包括
8、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和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以及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7、城市化的衡量标准城市化的衡量标准有单一指标和符合指标。目前世界通用的城市化指标都是单一指标有两种城市化水平指标城市化速度指标城市化水平 可以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以及城市人口的收入、消费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反映。例:人口变动指标公式:PU=u p100式中: u城市人口, p 总人口TA=1/n(PUt+n PUt)式中: TA指城市化速度,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n 指两时
9、刻间的率数;PUt+n和 PUt 指在 t+n 和 t 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还可以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城市化质量指标。一般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指标体系。 8、城市化的动力机制。P24(重点)城市化是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多种动力的构成关系看,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源,而且是其他动力的发生基础和实现前提。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9、中国城市化进程(哪些阶段及特点)P25 10、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思考题)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强制南汇区政府
10、搬至临港新城;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的二元户籍制度;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政府调控城市化速度。城市化发展滞后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乡村城镇化新模式。“民工现象”。 11. 城市性质。 P28 城市性质是 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集中反映。城市性质 是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城市职能: 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1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异同。(案例)联系: 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都是反映
11、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分工。区别: 一个城市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只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而城市性质一般表示城市在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指的是规划性质。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城市性质加进了城市规划人员或城市领导人的主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4 / 8 意愿素。案例: 北京城市性质的演变。北京被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后,首先提出变原来的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在当时的背景下,实现这一转变是完全正确的。等北京有了自己一定的经
12、济基础以后,在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要把北京建成“我国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这对北京城市性质的认识就出现了偏差,其影响相当深远。这是以后北京规模过大,工业结构过重,水、电、气、交通、环境全面紧张的重要原因。到80 年代,对北京的城市性质的认识发生转折。 1980 年中央书记处对于北京市的四项指示提出,“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扭转了对北京城市性质偏重于工业职能的片面性。 1983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进一步明确“北京的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1993 年被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表述为“北京是伟大社会主义中
13、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 年 2020年)对城市性质的表述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争论主要集中在北京的经济职能是什么?北京的经济职能要不要纳入城市性质?2008 中国城市 GDP 排名: 1上海市 13698 亿元增 9.7% ( 沪) 中国第一个GDP 过万亿的城市。2北京市 10488 亿元 增长 9% ( 京) 中国第二个 GDP过万亿的城市。 3 广州市 8215 亿元 增 12.3% ( 广东 1) GDP 最高的省会城市、GDP 最高的中国副
14、省级城市。4 深圳市 7806 亿元 增 12.1% ( 广东 2) 中国 GDP最高的非直辖市及省会城市。5 苏州市 6701 亿元 增长 13% (江苏 1) 中国 GDP 最高的地级城市。6 天津市 6354 亿元 增 16.5% ( 津)。7 重庆市 5096亿元 增 14.3% ( 渝) 。8 杭州市 4781 亿元 增 11% (浙江 1)。北京不仅是全国经济的管理中心、全国交通网的中枢、我国重要的金融业中心之一,而且工业职工、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工业固定资产、上交利税总额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许多工业产品具有区际意义。北京的城市性质要包括经济职能的内容,并不意味着要把北京定位
15、在“全国的经济中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管理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是以智力和技术密集产业为主的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实践证明,凡是城市性质确定的比较合理,其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就比较科学,城市结构就比较合理,城市用地矛盾就比较少。如长春市的城市性质,尽管有过争议,但最后能正确地确定长春市是以汽车制造为主的运输机械工业城市,使得长春市的建设和发展比较顺利,整个城市的功能和结构也较合理。相反,杭州和苏州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片面认为工业发展得愈多,就愈符合生产性城市的标准,结果把城市性质搞偏了,一度发展了一些损
16、害当地特点和风貌的重化工业,造成了重大损失。13、城市规模的含义:城市规模是人口、经济、科学技术等在城市的聚集规模,城市规模主要有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种表达方法。一般来说,以市区的常住非农业人口作为衡量城市人口规模的标准。城市人口规模常常是城市极重要的一种综合性特征。由于城市人口数量受国内总人口、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级标准相差很大。14、中国城市的主要类型按照城市的性质或功能分类: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商业金融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科学文化城;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
17、分类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类:沿海城市、内地城市、边境城市;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15. 城市体系的含义。城市体系(urban system ),又称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是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城市体系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第三章市制 1. 市制的概念、内涵及内容概念:广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和管理体制,后者也称市政管理体制。市的建制:指
18、市的行政区划体制。(区别后面章节的市政体制概念)市的管理体制:包括城市政府( 城市管理 ) 的权力分配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外部管理体制/ 城市内部管理体制)狭义的市制 是指市的建制制度,也称城市行政区划。内涵: 核心:是城市的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 即城市管理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本质上: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城市的延伸;形式上:多样性取决于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力量对比,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等具体国情。(比如,英国,美国,中国)影响城市管理体制的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现代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 2022 现代 城市 管理学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