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学设计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学目标: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提出问题, 并加以解决的全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会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并能进行交流,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过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引领学生回顾总结,发现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 学生依据不同的学习背景选择问题情境,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主题,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分析需要获取的有效数
2、据。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 知识回顾, 建立联系; 第二环节: 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第三环节:组建小组,确定方案;第四环节:交流评价,完善方案。第二课时交流评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重点展示研究调查过程和结果概述;第二阶段小组互评,选出优秀课题和优秀调查报告。从交代问题情境、 数据的来源、 建立何等模型、 求解过程、相关解释及应用几个方面对调查报告进行评价。设计意图:考虑到这样形式的课题学生还是第一次做,所以,在正文中明确的提出两点要求,作为“扶手”: 一是对学生拟定方案环节做了方向的指导;二是对汇报交流的报告做了必要的内容要求。这样可以让
3、学生在做课题时,目的性更明确,不至于“走偏”。 通过第二课时的小组汇报, 教师、 同伴的交流与评价,学生反思自己的调查过程与研究结果并进一步修正与完善,提交课题活动感想。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展示:第一环节:知识回顾,建立联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1.举例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用一元一次方程(组)或一次函数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知
4、识解决的实际问题。设计意图: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切身体会并探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实际问题奠定基础。第二环节: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基础之上,汇总出几个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供学生选择。材料 1 探索出租车如何计价1.日间出租车价与里程数之间的函数关系;2.夜间出租车价与里程数之间的函数关系;3.当遇到红灯或堵车时的计价情况等。材料 2 探索商场促销现象节假日商场经常打出打折的牌子,在各种以打折名义进行的促销活动中,如何选择最实惠的商品是大多数人常常面临的问题。调查学校或居住小区附近某一商场的促销方式,列出相应的方程、 函数或不等关系并作出分析,用
5、你得到的结论,指导周围的人理性消费。材料 3 关于集资活动的调查1.学校的社团常常需要筹措资金,如果你是某个组织中的成员,请列出一张清单,写出你所需要的资金项目。2.在 1 的基础上,计划一下资金增长的方式,当你完成你的计划时,同时考虑一下为了增长资金是否还需要一些必要的开销,用方程、不等式和函数表示你的计划及盈利情况。3.将你筹措资金的情况展示给大家,做一个报告叙述你的观点,并与同伴交流,报告中要用到 2 中的方程、不等式和函数。材料 4:关于教育开销的调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6、-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1.计算一下自己从现在起到参加工作,总共需要多少教育资金。2.考虑你如何支付这些费用,帮家长写一个储蓄计划。3.用不等式来表示你从各种渠道所能储蓄的钱的最低数量。4.将你的调查与同学交流一下,让大家看看你的调查是否可行?如果可能请他们提供改进的建议。材料 5:伴着人类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手机的用途越来越广,越来越被我们青睐,因此话费问题也经常会被纳入家庭经济核算. 如今的话费收取种类众多,如何选取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案也被人们所重视. 我们就对话费的选取这方面进行研究与调查. 首先提供一张王先生10 月份话费清单:移
7、动公司出来两种话费计费方式:月租本地主叫限定时长 /min 主叫超时费 /( 元/min) 被叫方式一20 120 0.20 免费方式二50 200 0.10 免费请根据所学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次函数等知识,构造相应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帮助王先生选择一种较合适的话费方案.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习惯于解决已给定的具体问题,见到这样一个较为宽泛的课题,可能无法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或者虽然确定了问题情境,但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因此不能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8、-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照课题的要求理出解题方案。这时,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在数学模型的建立,方程、不等式、 函数关系的构造等方面,可以让不同认知水平及能力层次的学生都经历“ 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 求解 解释与应用 ” 的研究过程。 在深度上, 不同认识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问题情境,又可以不同程度地融合数学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环节:组建小组,确定方案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组成研究小组。组内人员进行明确分工。2.组内讨论,形成完整的调查研究方案。第四环节:交流评价,
9、完善方案1.分小组在班上交流调查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2.组内完善方案。利用可与时间进行实地调查,完成调查报告。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经历这样的数学活动,体会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分析现实问题,揭示并理解现实问题。必要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背景,提出研究方向,给出一些具体的问题等。评价建议1.本课题评价的重心在于让学生真实体验数学问题研究和解决的全过程。2.关注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合作能力和反思意识。3.关注学生模型思想的建立,即能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4.关注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分析和理解现实问题。对于问题研究的深度,可以让不同认识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问题情境,也可以不同程度的融合数学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5.关注学生对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能力,研究成果的逻辑性、实用性以及报告的精练、准确程度。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