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摘要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于观念、技术、管理和法律方面。要强化电子政务环境下公务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扶持国有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内涵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是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获取的方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等,高效快捷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 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电子政务的建立将使政府成为一个
2、更符合环保精神的政府,一个更开放透明的政府,一个更有效率的政府,一个更廉洁勤政的政府。然而, 电子政务的职能与优势得以实现的一个根本前提是信息安全的有效保障。因为电子政务信息网络上有相当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其中不乏重要信息, 内部网络上有着大量高度机密的数据和信息,直接涉及政府的核心政务,它关系到政府部门、各大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有的甚至涉及国家安全。如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电子政务的便利与效率便无从保证,对国家利益将带来严重威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可以理解为:(1)从信息的层次看,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证信息的来源、去向
3、、内容真实无误)、保密性(保证信息不会被非法泄露扩散)、 不可否认性 (保证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者无法否认自己所做过的操作行为 )等。(2)从网络层次看, 包括可靠性 (保证网络和信息系统随时可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故障,遇意外事故能够尽量减少损失并尽早恢复正常)、可控性 (保证营运者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有足够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互操作性 (保证协议和系统能够互相联接)、可计算性 (保证准确跟踪实体运行达到审计和识别的目的)等。(3)从设备层次看,包括质量保证、设备备份、物理安全等。(4)从管理层次看,包括人员可靠、规章制度完整等。2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系数比较低。公安部
4、1998 年 8 月在江苏、上海、广东等省 (市)对 169 信息网进行检测, 发现其设防能力十分脆弱,难以抵御任何方式的电子攻击。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存在4 个方面。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21观念方面著名信息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从国家安全利益出发,提出应把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提高到研制“ 两弹一星 ” 的高度去认识。1999 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网络系统建设,看重网络带
5、来的便利与高效,但是有些地方对信息安全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据估计,我国在网络工程中网络安全的投入费用不到2,同国外的10相比有较大差距。现阶段,电子政务网络的开放程度不高,一些机密信息目前还没有上网,再加之公众对计算机犯罪的态度较为“ 宽容 ” ,认为并没有造成直接的人员财产损失,这都使得公务员和普通大众对信息安全问题关注不够,信息安全意识淡薄。2.2技术方面(1)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使得它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也难以避免偶然无意造成的危害。如:洪水、火灾、地震的破坏,系统所处环境的影响(温湿度、磁场、碰撞、污染等 ),硬件设备故障,突然断电或电压不稳定及各种误操作等。这些危害会损害操作
6、系统设备,有时会丢失或破坏数据,甚至毁掉整个系统。(2)网络本身存在缺陷。首先,软件本身缺乏安全性。操作系统的设计一般着重于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对于安全只是作为一项附带的条件加以考虑。因此, 操作系统中的安全缺陷相当多。其次, 通信与网络设备本身有弱点。绝大多数电子政务信息网络运行的是TCP IP,NetBEUI , IPX SPX 等网络协议,而这些网络协议并非专为安全通讯而设计。利用这些网络进行服务,本身就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威胁,加之使用者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管理者管理措施不力等原因,会造成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对物理通路的干扰;网络链路传送的数据被窃听;非授权用户非法使用,信息被拦截或监
7、听;操作系统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应用平台的安全,如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均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受到病、黑客攻击;直接面向用户的应用系统存在的信息泄露、信息篡改、信息抵赖、信息假冒等。再次, 目前世界上还缺乏统一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密码算法和协议,因而无法进行严格的安全确认。(3)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设备、技术、产品较少,如计算机芯片、骨干路由器和微机主板等基本上从国外进口,且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缺乏必要的技术改造,尤其是在系统安全和安全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而美欧等发达国家对我国限制和封锁信息安全高密度产品,出口到我国的信息产品中
8、留有安全隐患。例如, 美国出口我国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系统只有 C2 级,是美国国防部规定的8 个安全级别之中的倒数第三;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或应用程序中预先安置从事情报收集、受控激发破坏的“ 特洛伊木马 ” 程序,一旦发生重大情况,那些隐藏在软件中的“ 特洛伊木马 ” 就能够在某种秘密指令下激活,造成我国电子政务关键软件系统的瘫痪。23管理方面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对现有的网络攻击和入侵事件的一项
9、统计报告显示:国外政府入侵的安全风险指数为21,黑客入侵的安全风险指数为48,竞争对手入侵的安全风险指数为72,组织内部不满雇员入侵的安全风险指数为89。这说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如果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相应的电子化业务安全防范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再好的技术和设备都无法确保其信息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例如,机房重地随意进出, 微机或工作站管理人员在开机状态下擅离岗位,敏感信息临时存放在本地的磁盘上,这些信息处于未保护状态,都会为外部入侵,更为内部破坏埋下隐患。其中,来自内部的安全威胁可能会更大,因为内部人员了解内部的网络、主机和应用系统的结构;能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2022 电子政务 信息 安全 风险 分析 防范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