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doc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1、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2、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熟悉1、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3、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节。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难点: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PPT演示、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导入:(5分钟)学习地图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就把正确认识自己之难、之重要生动鲜明地勾勒出来了。“东施效颦”就是因缺乏自知之明而闹出来的笑话。人生在世,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些学生时常感叹:理想的我那么高大,而现实的我却如此渺小。他们经常为无形的却有真实的自我困惑,心理出现失衡现象,这就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带来的心理问题。本章主要就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心灵引导最大的胜利就是自己征服自己的胜利。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科夫分析“案例2-1:成败带来的自我认识” 对于这个案例,你有什么思考?总结学生发言,引入本章内容。早在古希腊时期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中国古语“人贵有自知之明”,表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提出了认识人本身的要求。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对于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自我”更是他们积极关注的课题。心理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比他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认为是怎样一个人而行动的。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各方面都有比较积极的认识,才能在环境的适应、个体的发展上,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所以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涵义界定:自我意识一般是指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它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督、较正的作用。一般说来,它包括下面的内容:(一)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的感受等。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特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一般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2.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在行为倾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和能力的发展,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3.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和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受人尊敬、欣赏的程度,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感和(或)自卑感。行为意向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认可等。小结: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二)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1.现实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被环境熏陶和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认识。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我的看法,也即对实在的我的认识。2.投射自我 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但投射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往往有距离。当距离加大时,个体便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3.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想象中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分析三者关系: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也不一定是一致的。理想自我虽非现实自我,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考系。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而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一般而言,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社会环境,使自我意识得到健康发展。但是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自我实现的方式或形式受阻又不能得到疏导而产生焦虑上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二、自我意识的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如身高体重)、心理自我(如思维活动、个性特征)和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自我认识乃至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前提。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自尊、自爱、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3.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自我调控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它包括自立、自主、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层次。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我们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当意志调控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时,自我调控便转变为“自动化”。小结:我们以一张表格,将自我意识维度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综合起来: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三、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认同。举例说明:米德(M.Mead)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来自于同一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力。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相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日操作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小结:社会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力一直被人们所认可,它对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自我意识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自我意识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民族意识等。2、家庭环境因素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富于感情的父母将会示范并鼓励孩子采取更富情感性的反应,因此也加强了孩子的利他行为模式而不是攻击行为模式。孩子的就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我很欣赏这一段话:孩子在批评中长大,学会了责难;敌意中长大,学会了争斗;虐待中长大,学会了伤害;支配中长大,学会了依赖;干涉中长大,被动与胆怯;娇宠中长大,学会任性;否定中长大,学会了拒绝;鼓励了长大,增长了自信;公平中长大,学会了正义;宽容中长大,学会了耐心;赞赏中长大,学会了欣赏;爱中成长,学会爱人。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母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胡闹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自我意识影响力的一个总结。 3、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教师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研究进展:洛奇(Lodge)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也研究了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他们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拓展知识:讲解“皮格马利翁效应”,分析教师的关注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注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举例说明: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谈道他的大学经历时:大一高数不及格,正是高数老师的积极鼓励使他重新开始认识与定位大学生活,如果不是老师及时而积极的鼓励,也许他会放弃,正是老师的鼓励使学生更加珍惜大学,并考取硕士研究生。 同时,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自我意识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小结: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三、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有继承性,又有自身新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大约需要20多年的时间。1.自我中心期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一般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区别,还生活在主体与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比如他们经常吸吮自己的手指头,就像吸吮母亲的乳头一样津津有味。婴儿8个月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1 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例如,当他们手里抓着玩具的时候,他们不再把玩具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1 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不过,他们只是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他们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并且像称呼其他东西一样地称呼自己。大约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出现了羞愧感与疑虑感。当做错事时儿童会感到羞愧,当碰到矛盾时儿童会感到疑虑;出现了占有欲和嫉妒感。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独自占有而不愿与人共享,如果母亲对其他儿童表现出关心和喜爱他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感;第一人称“我”的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了自立的要求。应该说,3 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其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2.客观化时期 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学习、游戏、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渐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引起他们兴趣和注意的是外部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不多。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情绪视为某种客观上伴随行为而产生的东西,而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还不善于运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而只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作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3.主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的大约10年时间,个体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并逐步获得了心理自我。此时,个体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四方面的特点:用自己的观点来认识与评价事物,使自我意识成为个体认识外部世界的中介因素,从而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个体会从自己所见到的人格和身体特征出发,强调相应事物的重要性,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追求生活目标,出现与价值观相一致的理想自我;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使自我意识能超越具体的情境,进入精神领域。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过程,忽视了每一阶段的健康成长,往往会给一个人终生带来困惑。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核心问题,解决了特殊问题,自我意识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见表2-1)表2-1 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阶段 年龄发展的危机发展顺利者的人格特征发展障碍者的人格特征婴儿期0-1.5岁信任感与怀疑感与看护者之间的依恋与信任关系建立,有安全感面对新环境会焦虑不安幼儿前期1.5-3岁自主感与羞怯感能按社会要求表现自主控制行为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幼儿后期3-6岁主动感与内疚感尝试完成新事情,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行为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学龄期6-12岁勤奋感与自卑感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自卑感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与自我混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追寻的方向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常感到彷徨迷失青春后期18-25岁亲密感与孤独感 与人相处有亲密感,能建立亲密的关系,为事业定向与社会疏离,时感寂寞孤独成年期25-65岁关心下代与自我关注热爱家庭关怀社会,有责任心,有义务感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老年期65岁以上完美感与失落感愉快接受自己,可以面对、接受死亡,安享余年悔恨旧事,消极失望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游戏时间:准备:1张白纸,1支笔游戏目的:认识并接纳自我 操作: 1、首先写出20个 “我是的人”,应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 2、然后将内容归类:身体状况、情绪状况、才智状况、人际关系状况等。 3、接着评估每一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4、请团体成员在小组(56人)内交流。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 5、最后指导者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 分析同学们所写的内容,引出今天的授课内容。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和同年龄段的青年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知识背景,他们的自我意识又与一般青年有一些不同。一般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有以下特点:一、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大学生在四至五年的知识技能学习期间,他们围绕个人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主动积极地探索自我。我们一起来分享心理学家斯普兰格的观点:青年期是开始“自我发现”的新时期。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关于自己是否是成人的自我意识。如,我是个成人吗?我的行为符合成人要求吗?关于自己美丽的自我意识。如常在镜子面前评价自己;关于自己能力、性格的自我意识。如我聪明吗?我温柔吗?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关于性的自我意识。如我的男性特征明显吗?男生喜欢我吗?怎样才招异性喜欢?关于社会归属与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如我被重视吗?我在班上名气大吗?关于对人生价值的自我意识。如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们还自觉地把自我的命运和集体、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经常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同学们对“自我发现”这一观点赞成吗?是否有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二、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优势:由于各类知识增多,生活经验扩大,感性与理性趋于成熟,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客观、全面。大多数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基本与外界一致,并且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评价和设计自己。不足:大学生要摆脱长辈、教师、朋友的影响而进入独立的自我分析和评价,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一般要待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确立之后,这个过程才算得上相对完成。因为成熟的、独立的自我分析和评价必须以自我对待世界和人生稳定的态度和评价为前提和依据。三、自我体验丰富复杂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是既丰富又复杂的,可以说是一生中或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多愁善感”的一个年龄阶段或群体。我们同学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可以与我们分享吗?总结学生发言:一般说来,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多数大学生喜欢自己、满意自己、自尊、自信、好胜。但是大学生自我体验也比较复杂,他们敏感、闭锁,且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凡是涉及“我”的及与“我”相联系的许多事物,都常常引起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反应。他们对别人的言行和态度极为敏感,愿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闭锁于内心。他们内心体验起伏较大,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时又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有明显的两极情绪。四、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优势:大学生自觉性、持久性、独立性和稳定性显著发展。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愿望,绝大部分同学都奋发向上力争成才,并且根据自我设计目标自觉调节行为。同时,他们强烈要求独立和自治,希望摆脱依赖和管束。不足: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水平还不够,不顾环境的要求,随意性大。常常是刚刚下定了决心,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有些学生每天要下同样的决心,同样每天都可以找到可以原谅自己没做到的理由。大学生的打架斗殴、违反校规校纪等现象就是不善于控制自我的结果。五、自我意识水平有年级差异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总体而言比较高,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的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其心理障碍的表现趋势似乎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最新研究进展:大学一、二、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随年级升高而发展,而三年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最低,内心矛盾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顾与展望时间最多的时期。它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稳定阶段中的不稳定时期,但也是一次新的上升时期,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时期(参见:赖文龙.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2)。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类型与分化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类型(略)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我们把这一矛盾统一归纳为五种类型。1.自我肯定型 2.自我否定型 3.自我矛盾型 4.自我扩张型 5.自我萎缩型 。二、自我意识的分化(略)自我意识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3.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缺陷 1.自我认识的偏差 自我认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自我认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个“我”的存在。首先是因“自省”而来的“主观的我”,这里要解决的是“我如何看我”,其次是因“人言”而来的“客观的我” ,这里要解决的是“我在他人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经过比较、匹配,最后形成一个“我”,这就是“现实的我”。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著名的历史人物因得不到同时代公正的评价而抱憾终身,这个矛盾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总是要受个人出身、经历、教育程度和由个人社会地位所制约的视角所局限,很难做到全方位地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审视和评价,而他人却可以从不同的地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以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进行审视和评价,所以,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对大学生来说是必然存在的。 分析现状:不少大学生未能处理好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这对矛盾,常出现两种自我意识的缺陷,一种是只看重“自省”而发展为 “自我中心”;另一种是一味受“人言”左右而变得丧失自我,也就是“从众”。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想问题和做事都从“我”出发,不能进行客观的思考和分析,盛气凌人。他们常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与信任,人际关系大多不和谐。从众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因为个体在群体中生活,会不知不觉地遵从群体压力,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放弃自己的主张,趋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即是一种较为普遍性的从众行为。举例说明在大学校园里常见的从众现象: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等。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从众心理过强,凡事从众,就会导致独立性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意识薄弱,有碍于心理发展。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如果过强,则有碍心理发展。有过强从众心理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缺乏主见,丧失自我,无创造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无法把握自己,甚至迷失方向。这部分学生在网络时代尤其不利,因为在以信息过剩,良莠不分,思想道德文化的多样化交融及隐形传播的网络社会,很容易“随大流”,“跟着感觉走”,被一些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精神上的“俘虏”。 2.消极的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即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满意”则自我肯定,信心十足;“不满意”则自我否定,垂头丧气。提出问题:为什么自己对自己会有满意与不满意的问题?总结学生发言,引出观点:这是因为人的自我认识是通过自省与他人反馈一并实现的,而且是一个穿越时空的过程,那么这里就存在两对交织的矛盾。其一是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的矛盾,源于“自省”与“人言” 的差异;其二是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的矛盾,现实的我是综合了自我、他人评价后的现在的我,理想的我是综合了自我、他人要求的虚拟的最令自己向往的“我”。这层矛盾以人本主义的观点来说:从根本上来自于人自我成长的要求;如果以社会学习理论来看,则是因人际间的比较而产生。这种比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你、他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现实的我与文学中、过去历史中的他(她)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会有一个学习的榜样产生,这个榜样可以是跨时空、跨文化的。 我们以孤独感、自卑、自负这三种消极自我体验为例进行分析。孤独感是由于主观我与客观我不一致,得不到他人思想上的理解与情感上的共鸣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体验。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和“代沟”的形成,同长辈之间的交流日益减少。而且由于思想的深化、个性的分化,他们已不满足于同一般朋友交往,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同知心的朋友互诉心声,情感共鸣,这时就往往产生缺乏知音的孤独感。 自卑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他们在平时的行为中,担心被别人歧视;或认为自己天资愚钝,将来会无所作为;或自己其貌不扬被人歧视等等。他们给周围人的印象是悲观失望,缺乏信心,惧怕与人交往,但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往往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这部分人一旦进入“网络社会”便容易找到满足感,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可以让人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当他们在网络上获得的快乐比现实多时,就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中,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但完美的人生,而更加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必然造成脱离群体,班级观念、集体观念淡化。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谈到,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卑,自卑可以超越。许多因身体缺陷引起自卑感的人,能以超出常人10倍的努力奋发图强。实际上,自卑感是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只要不过分纠缠于自己的那些不足利劣,正视现实,超越自我,就会获得稳定的自豪感。 自负是个体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变,自信也成为当今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优秀品质,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但有些同学自信过度,自我感觉太好,就变成了自负。他们往往听不进师长的教诲,听不进同龄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这部分学生一旦进入网络社会就很容易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对自己的观点要么执意坚持,要么全盘放弃。面对新的环境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人际关系中很难与人达成妥协和谅解,最终产生郁闷和孤独。因为网络的许多信息是由数字,符号组成的。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一项为期两年的家庭网络的课题,在家使用因特网对社会和心理影响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即使每周只花数小时在网上冲浪,也很容易使人产生孤独,而在家上网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对那些频繁上网的人,情况变得更糟糕。他们认为:“当人通过诸如网络这样的工具建立肤浅的人际关系,很多情况下会感到与他人的联系下降了”。 3.消极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即自己对自己的控制。我们常说的“自制力”、“力不从心” 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它的强弱高低可以直接由情绪、行为表现出来。自制力强的人,常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有计划性,自我发展方向明确。自制力弱的人,常会不顾场合宣泄一番,表情就是“晴雨表”,行为充满“情境性”。自制、自律、自觉等是积极的自我控制的描述,而自我放弃、懒惰、逆反等则是消极的自我控制。 大学生在自我控制上开始有了明显的自觉性、主动性,但在追求上进的同时,由于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因而不少大学生常常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自我放弃。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中小学寒窗苦读十余载,如今考上大学,总算解放了,再不愿意埋头苦读,只要求 “60分万岁”,甚至面临数门功课不及格仍然无动于衷,消极懒惰。另一方面,大学生随着自我控制独立性的增强,常表现出力图摆脱社会传统的约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绝大多数大学生已度过18岁的成年期,他们自认为已达到法定的公民年龄,强烈要求像成年人那样独立自主地行事,“走自己的路”,不愿受父母的约束和教师的训诫。根据对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测查,30% 的女生表示,她们愿意孝顺父母,但不愿意按父母的意见行事。 独立意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然而大学生在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有时会矫枉过正,表现出过分的独立意向,导致产生逆反心理,其表现为不分正确与否,一概排斥,情绪成分很大,有时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的对象主要是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宣传的观念和典型人物等,其结果是阻碍了他们自己学习新的或正确的经验。 逆反是指个体在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达到成熟的时候,渴望在思想上、行动上乃至经济上尽快独立,从而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大学生正处在这样的时期。但由于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智力发展虽已达到成熟,但阅历有限,感性经验不足,情绪表现为富于二极性,易于感情用事,以至于形成偏见。当这种偏见与现实生活碰撞时,就很容易出现偏激的行为。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对师长的教育或周围的正常事物持消极、冷漠、反感甚至抗拒的态度。他们常常以“顶牛”、“对着干”来显示自己的“文明”、“非凡”。对正面教育和宣传表现出一种怀疑、不认同的抵制态度,对社会、人生和个人前途显示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在其行为中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感兴趣,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做。这部分人在网络社会中喜欢搜寻具有刺激性的信息,容易出轨,甚至沦为“网络黑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四、优化自我意识的途径(一)正确地认识自我 思考这句话:古人曰:“人贵有自知之明。”“贵”字不仅表明一个人有自知之明是多么地难能可贵,而且意味着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提出问题:为什么自知之明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总结学生所说,引出观点这不仅因为“当事者迷”,而且还因为人的确难以客观地观察和把握自己。衡量他人是比较容易的,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如实评价,也许你可能当某人的面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吹捧话,但你的内心绝对地知道此人的真正的瑕疵。而对于你自己你则不那么苛刻和严厉了,面对你自己的一言一行时,你过滤缺点的网便具有很大的网眼,你也许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你的自尊心有意使然。一般而言,认识自我的途径通常有这样几个方面。 1.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关系中认识自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我”中去认识自己: (1)自己眼中的我个人实际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2)别人眼中的我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而觉知的我。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统觉。 (3)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许,即理想我。我们还可以从实际的我、自觉别人眼中的我、自觉别人心中的我等多个我来全面认识自己。但是,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虽然有多个“我”可供认识,但形成统合的自我观念比较困难。因为现代社会急剧变迁,改革开放后多元价值的影响,使现在的大学生自我认识难以客观、全面。 2.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 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当我们被老师告诫要更加大胆一些,更加主动,更加勤奋一些时,我们便会从反馈中得知:自己有些害羞,不够主动,学习不够勤奋。特别是当许多人的看法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从而确定自己是这样的人。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过多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是由马丁西格曼研究提出的,它是指对环境失去控制的一种信念,当一个人拥有这种信念时,他感到不能从环境中逃脱出来,便会放弃了脱离环境的努力。如有的大学生会说:“无论我如何努力,我也不会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事实上,“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意识障碍,它抑制了人改造与影响环境的能力,强化了顺从甚至屈从并转化为一种内在信念。“习得性无助”是后天形成的,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当大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环境适应中的自我意识显示出巨大的张力,很多在中学时代有着骄人成绩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认同了自己的平凡并不尝试改变时,就极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在生活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有时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符号互动学者库利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的对象,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 当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感知到的“自我”,可得到一些反射性评价。如一个大学生在给我的信中提到:“我感到非常孤独,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常常是当我在宿舍外面听着里面在热烈地谈论一个问题而我进入宿舍时,谈话经常就中断了,大家的表情也显示出冷淡与不在乎,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这使我非常痛苦。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中,我的家境略好些,可这不是我的过错,我一直主动地想与同学相处好,甚至做了一系列努力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在中学以前,我一直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现在变得沉默了,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做。”反射性评价对自我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活动成果等途径来认识自己。(二)客观地对待自我 客观地对待自我包括两个方面:积极悦纳自我和有效控制自我。 1、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具体地说,积极悦纳自我就要: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觉得自己独一无二,有价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性情开朗,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平静而又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地克服消极情绪;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也不以消极回避漠视自己的现实,更不以怨恨、自责以至厌恶来否定自己。 2、有效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概念、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一般说来,大学生要有效控制自我,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合乎自我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即面对现实,确定自己的具体奋斗目标,把远大的理想分解成一个个远近高低不同的子目标,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加以实现。关键是每个子目标都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否则会丧失信心。 增强自尊和自信,使自己有为实现理想自我而努力的更强大的动力,激励自己不断奋进。 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发展坚持性和自制力,增强挫折耐受
收藏
编号:26177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8.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8
金币
- 关 键 词:
-
第二
大学生
自我
意识
心理健康
- 资源描述:
-
//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
2、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熟悉
1、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
3、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节。
了解
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
难点: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PPT演示、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导入:(5分钟)
学习地图
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就把正确认识自己之难、之重要生动鲜明地勾勒出来了。“东施效颦”就是因缺乏自知之明而闹出来的笑话。人生在世,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些学生时常感叹:理想的我那么高大,而现实的我却如此渺小。他们经常为无形的却有真实的自我困惑,心理出现失衡现象,这就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带来的心理问题。本章主要就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心灵引导
最大的胜利就是自己征服自己的胜利。——苏霍姆林斯基
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科夫
分析“案例2-1:成败带来的自我认识”
对于这个案例,你有什么思考?
总结学生发言,引入本章内容。
早在古希腊时期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中国古语“人贵有自知之明”,表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提出了认识人本身的要求。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对于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自我”更是他们积极关注的课题。心理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比他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认为是怎样一个人而行动的。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各方面都有比较积极的认识,才能在环境的适应、个体的发展上,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所以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涵义
界定:自我意识一般是指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它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督、较正的作用。
一般说来,它包括下面的内容:
(一)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的感受等。
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特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一般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
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在行为倾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和能力的发展,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3.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和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受人尊敬、欣赏的程度,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感和(或)自卑感。行为意向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认可等。
小结: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1.现实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被环境熏陶和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认识。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我的看法,也即对实在的我的认识。
2.投射自我
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但投射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往往有距离。当距离加大时,个体便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
3.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想象中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分析三者关系: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也不一定是一致的。理想自我虽非现实自我,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考系。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而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一般而言,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社会环境,使自我意识得到健康发展。但是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自我实现的方式或形式受阻又不能得到疏导而产生焦虑上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如身高体重)、心理自我(如思维活动、个性特征)和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
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自我认识乃至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前提。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
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自尊、自爱、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
3.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
自我调控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它包括自立、自主、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层次。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我们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当意志调控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时,自我调控便转变为“自动化”。
小结:我们以一张表格,将自我意识维度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综合起来: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调节
生理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
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社会自我
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
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
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认同。
举例说明:米德(M.Mead)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来自于同一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力。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相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日操作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小结:社会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力一直被人们所认可,它对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自我意识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自我意识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民族意识等。
2、家庭环境因素
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富于感情的父母将会示范并鼓励孩子采取更富情感性的反应,因此也加强了孩子的利他行为模式而不是攻击行为模式。孩子的就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
我很欣赏这一段话:孩子在批评中长大,学会了责难;敌意中长大,学会了争斗;虐待中长大,学会了伤害;支配中长大,学会了依赖;干涉中长大,被动与胆怯;娇宠中长大,学会任性;否定中长大,学会了拒绝;鼓励了长大,增长了自信;公平中长大,学会了正义;宽容中长大,学会了耐心;赞赏中长大,学会了欣赏;爱中成长,学会爱人。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母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自我意识影响力的一个总结。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教师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
研究进展:洛奇(Lodge)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也研究了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他们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拓展知识:讲解“皮格马利翁效应”,分析教师的关注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注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举例说明: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谈道他的大学经历时:大一高数不及格,正是高数老师的积极鼓励使他重新开始认识与定位大学生活,如果不是老师及时而积极的鼓励,也许他会放弃,正是老师的鼓励使学生更加珍惜大学,并考取硕士研究生。
同时,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自我意识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小结: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三、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略)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有继承性,又有自身新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大约需要20多年的时间。
1.自我中心期
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一般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区别,还生活在主体与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比如他们经常吸吮自己的手指头,就像吸吮母亲的乳头一样津津有味。婴儿8个月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1 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例如,当他们手里抓着玩具的时候,他们不再把玩具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1 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不过,他们只是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他们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并且像称呼其他东西一样地称呼自己。大约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
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出现了羞愧感与疑虑感。当做错事时儿童会感到羞愧,当碰到矛盾时儿童会感到疑虑;②出现了占有欲和嫉妒感。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独自占有而不愿与人共享,如果母亲对其他儿童表现出关心和喜爱他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感;③第一人称“我”的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了自立的要求。应该说,3 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其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
2.客观化时期
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学习、游戏、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渐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引起他们兴趣和注意的是外部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不多。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情绪视为某种客观上伴随行为而产生的东西,而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还不善于运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而只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作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3.主观化时期
从青春期到成年的大约10年时间,个体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并逐步获得了心理自我。此时,个体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四方面的特点:①用自己的观点来认识与评价事物,使自我意识成为个体认识外部世界的中介因素,从而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②个体会从自己所见到的人格和身体特征出发,强调相应事物的重要性,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③追求生活目标,出现与价值观相一致的理想自我;④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使自我意识能超越具体的情境,进入精神领域。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过程,忽视了每一阶段的健康成长,往往会给一个人终生带来困惑。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核心问题,解决了特殊问题,自我意识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见表2-1)
表2-1 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阶段
年龄
发展的危机
发展顺利者的人格特征
发展障碍者的人格特征
婴儿期
0-1.5岁
信任感与怀疑感
与看护者之间的依恋与信任关系建立,有安全感
面对新环境会焦虑不安
幼儿前期
1.5-3岁
自主感与羞怯感
能按社会要求表现自主控制行为
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
幼儿后期
3-6岁
主动感与内疚感
尝试完成新事情,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
行为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学龄期
6-12岁
勤奋感与自卑感
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自卑感
青春期
12-18岁
自我同一与自我混乱
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追寻的方向
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常感到彷徨迷失
青春后期
18-25岁
亲密感与孤独感
与人相处有亲密感,能建立亲密的关系,为事业定向
与社会疏离,时感寂寞孤独
成年期
25-65岁
关心下代与自我关注
热爱家庭关怀社会,有责任心,有义务感
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老年期
65岁以上
完美感与失落感
愉快接受自己,可以面对、接受死亡,安享余年
悔恨旧事,消极失望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游戏时间:
准备:1张白纸,1支笔
游戏目的:认识并接纳自我
操作:
1、首先写出20个 “我是……的人”,应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
2、然后将内容归类:身体状况、情绪状况、才智状况、人际关系状况等。
3、接着评估每一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4、请团体成员在小组(5—6人)内交流。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
5、最后指导者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
分析同学们所写的内容,引出今天的授课内容。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和同年龄段的青年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知识背景,他们的自我意识又与一般青年有一些不同。一般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有以下特点:
一、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
大学生在四至五年的知识技能学习期间,他们围绕个人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主动积极地探索自我。
我们一起来分享心理学家斯普兰格的观点:青年期是开始“自我发现”的新时期。
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自己是否是成人的自我意识。如,我是个成人吗?我的行为符合成人要求吗?②关于自己美丽的自我意识。如常在镜子面前评价自己;③关于自己能力、性格的自我意识。如我聪明吗?我温柔吗?我是一个诚实的人?④关于性的自我意识。如我的男性特征明显吗?男生喜欢我吗?怎样才招异性喜欢?⑤关于社会归属与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如我被重视吗?我在班上名气大吗?⑥关于对人生价值的自我意识。如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们还自觉地把自我的命运和集体、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经常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
同学们对“自我发现”这一观点赞成吗?是否有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二、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
优势:由于各类知识增多,生活经验扩大,感性与理性趋于成熟,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客观、全面。大多数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基本与外界一致,并且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评价和设计自己。
不足:大学生要摆脱长辈、教师、朋友的影响而进入独立的自我分析和评价,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一般要待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确立之后,这个过程才算得上相对完成。因为成熟的、独立的自我分析和评价必须以自我对待世界和人生稳定的态度和评价为前提和依据。
三、自我体验丰富复杂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是既丰富又复杂的,可以说是一生中或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多愁善感”的一个年龄阶段或群体。
我们同学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可以与我们分享吗?
总结学生发言:一般说来,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多数大学生喜欢自己、满意自己、自尊、自信、好胜。但是大学生自我体验也比较复杂,他们敏感、闭锁,且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凡是涉及“我”的及与“我”相联系的许多事物,都常常引起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反应。他们对别人的言行和态度极为敏感,愿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闭锁于内心。他们内心体验起伏较大,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时又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有明显的两极情绪。
四、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
优势:大学生自觉性、持久性、独立性和稳定性显著发展。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愿望,绝大部分同学都奋发向上力争成才,并且根据自我设计目标自觉调节行为。同时,他们强烈要求独立和自治,希望摆脱依赖和管束。
不足: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水平还不够,不顾环境的要求,随意性大。常常是刚刚下定了决心,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有些学生每天要下同样的决心,同样每天都可以找到可以原谅自己没做到的理由。大学生的打架斗殴、违反校规校纪等现象就是不善于控制自我的结果。
五、自我意识水平有年级差异
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总体而言比较高,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的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其心理障碍的表现趋势似乎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最新研究进展:大学一、二、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随年级升高而发展,而三年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最低,内心矛盾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顾与展望时间最多的时期。它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稳定阶段中的不稳定时期,但也是一次新的上升时期,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时期(参见:赖文龙.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2))。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类型与分化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类型(略)
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我们把这一矛盾统一归纳为五种类型。
1.自我肯定型
2.自我否定型
3.自我矛盾型
4.自我扩张型
5.自我萎缩型 。
二、自我意识的分化(略)
自我意识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3.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缺陷
1.自我认识的偏差
自我认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自我认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个“我”的存在。首先是因“自省”而来的“主观的我”,这里要解决的是“我如何看我”,其次是因“人言”而来的“客观的我” ,这里要解决的是“我在他人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经过比较、匹配,最后形成一个“我”,这就是“现实的我”。
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著名的历史人物因得不到同时代公正的评价而抱憾终身,这个矛盾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总是要受个人出身、经历、教育程度和由个人社会地位所制约的视角所局限,很难做到全方位地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审视和评价,而他人却可以从不同的地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以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进行审视和评价,所以,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对大学生来说是必然存在的。
分析现状:不少大学生未能处理好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这对矛盾,常出现两种自我意识的缺陷,一种是只看重“自省”而发展为 “自我中心”;另一种是一味受“人言”左右而变得丧失自我,也就是“从众”。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想问题和做事都从“我”出发,不能进行客观的思考和分析,盛气凌人。他们常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与信任,人际关系大多不和谐。从众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因为个体在群体中生活,会不知不觉地遵从群体压力,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放弃自己的主张,趋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即是一种较为普遍性的从众行为。
举例说明在大学校园里常见的从众现象: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等。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从众心理过强,凡事从众,就会导致独立性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意识薄弱,有碍于心理发展。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如果过强,则有碍心理发展。有过强从众心理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缺乏主见,丧失自我,无创造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无法把握自己,甚至迷失方向。这部分学生在网络时代尤其不利,因为在以信息过剩,良莠不分,思想道德文化的多样化交融及隐形传播的网络社会,很容易“随大流”,“跟着感觉走”,被一些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精神上的“俘虏”。
2.消极的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即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满意”则自我肯定,信心十足;“不满意”则自我否定,垂头丧气。
提出问题:为什么自己对自己会有满意与不满意的问题?
总结学生发言,引出观点:这是因为人的自我认识是通过自省与他人反馈一并实现的,而且是一个穿越时空的过程,那么这里就存在两对交织的矛盾。其一是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的矛盾,源于“自省”与“人言” 的差异;其二是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的矛盾,现实的我是综合了自我、他人评价后的现在的我,理想的我是综合了自我、他人要求的虚拟的最令自己向往的“我”。这层矛盾以人本主义的观点来说:从根本上来自于人自我成长的要求;如果以社会学习理论来看,则是因人际间的比较而产生。这种比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你、他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现实的我与文学中、过去历史中的他(她)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会有一个学习的榜样产生,这个榜样可以是跨时空、跨文化的。
我们以孤独感、自卑、自负这三种消极自我体验为例进行分析。
孤独感是由于主观我与客观我不一致,得不到他人思想上的理解与情感上的共鸣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体验。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和“代沟”的形成,同长辈之间的交流日益减少。而且由于思想的深化、个性的分化,他们已不满足于同一般朋友交往,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同知心的朋友互诉心声,情感共鸣,这时就往往产生缺乏知音的孤独感。
自卑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他们在平时的行为中,担心被别人歧视;或认为自己天资愚钝,将来会无所作为;或自己其貌不扬被人歧视等等。他们给周围人的印象是悲观失望,缺乏信心,惧怕与人交往,但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往往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这部分人一旦进入“网络社会”便容易找到满足感,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可以让人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当他们在网络上获得的快乐比现实多时,就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中,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但完美的人生,而更加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必然造成脱离群体,班级观念、集体观念淡化。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谈到,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卑,自卑可以超越。许多因身体缺陷引起自卑感的人,能以超出常人10倍的努力奋发图强。实际上,自卑感是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只要不过分纠缠于自己的那些不足利劣,正视现实,超越自我,就会获得稳定的自豪感。
自负是个体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变,自信也成为当今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优秀品质,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但有些同学自信过度,自我感觉太好,就变成了自负。他们往往听不进师长的教诲,听不进同龄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这部分学生一旦进入网络社会就很容易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对自己的观点要么执意坚持,要么全盘放弃。面对新的环境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人际关系中很难与人达成妥协和谅解,最终产生郁闷和孤独。因为网络的许多信息是由数字,符号组成的。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一项为期两年的《家庭网络》的课题,在家使用因特网对社会和心理影响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即使每周只花数小时在网上冲浪,也很容易使人产生孤独,而在家上网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对那些频繁上网的人,情况变得更糟糕。他们认为:“当人通过诸如网络这样的工具建立肤浅的人际关系,很多情况下会感到与他人的联系下降了”。
3.消极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即自己对自己的控制。我们常说的“自制力”、“力不从心” 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它的强弱高低可以直接由情绪、行为表现出来。自制力强的人,常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有计划性,自我发展方向明确。自制力弱的人,常会不顾场合宣泄一番,表情就是“晴雨表”,行为充满“情境性”。自制、自律、自觉等是积极的自我控制的描述,而自我放弃、懒惰、逆反等则是消极的自我控制。
大学生在自我控制上开始有了明显的自觉性、主动性,但在追求上进的同时,由于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因而不少大学生常常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自我放弃。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中小学寒窗苦读十余载,如今考上大学,总算解放了,再不愿意埋头苦读,只要求 “60分万岁”,甚至面临数门功课不及格仍然无动于衷,消极懒惰。另一方面,大学生随着自我控制独立性的增强,常表现出力图摆脱社会传统的约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绝大多数大学生已度过18岁的成年期,他们自认为已达到法定的公民年龄,强烈要求像成年人那样独立自主地行事,“走自己的路”,不愿受父母的约束和教师的训诫。根据对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测查,30% 的女生表示,她们愿意孝顺父母,但不愿意按父母的意见行事。
独立意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然而大学生在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有时会矫枉过正,表现出过分的独立意向,导致产生逆反心理,其表现为不分正确与否,一概排斥,情绪成分很大,有时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的对象主要是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宣传的观念和典型人物等,其结果是阻碍了他们自己学习新的或正确的经验。
逆反是指个体在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达到成熟的时候,渴望在思想上、行动上乃至经济上尽快独立,从而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大学生正处在这样的时期。但由于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智力发展虽已达到成熟,但阅历有限,感性经验不足,情绪表现为富于二极性,易于感情用事,以至于形成偏见。当这种偏见与现实生活碰撞时,就很容易出现偏激的行为。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对师长的教育或周围的正常事物持消极、冷漠、反感甚至抗拒的态度。他们常常以“顶牛”、“对着干”来显示自己的“文明”、“非凡”。对正面教育和宣传表现出一种怀疑、不认同的抵制态度,对社会、人生和个人前途显示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在其行为中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感兴趣,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做。这部分人在网络社会中喜欢搜寻具有刺激性的信息,容易出轨,甚至沦为“网络黑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优化自我意识的途径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
思考这句话:古人曰:“人贵有自知之明。”“贵”字不仅表明一个人有自知之明是多么地难能可贵,而且意味着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提出问题:为什么自知之明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总结学生所说,引出观点这不仅因为“当事者迷”,而且还因为人的确难以客观地观察和把握自己。衡量他人是比较容易的,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如实评价,也许你可能当某人的面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吹捧话,但你的内心绝对地知道此人的真正的瑕疵。而对于你自己你则不那么苛刻和严厉了,面对你自己的一言一行时,你过滤缺点的网便具有很大的网眼,你也许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你的自尊心有意使然。
一般而言,认识自我的途径通常有这样几个方面。
1.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关系中认识自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我”中去认识自己:
(1)自己眼中的我
个人实际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2)别人眼中的我
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而觉知的我。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统觉。
(3)自己心中的我
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许,即理想我。我们还可以从实际的我、自觉别人眼中的我、自觉别人心中的我等多个我来全面认识自己。但是,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虽然有多个“我”可供认识,但形成统合的自我观念比较困难。因为现代社会急剧变迁,改革开放后多元价值的影响,使现在的大学生自我认识难以客观、全面。
2.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
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当我们被老师告诫要更加大胆一些,更加主动,更加勤奋一些时,我们便会从反馈中得知:自己有些害羞,不够主动,学习不够勤奋。特别是当许多人的看法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从而确定自己是这样的人。
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过多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是由马丁西格曼研究提出的,它是指对环境失去控制的一种信念,当一个人拥有这种信念时,他感到不能从环境中逃脱出来,便会放弃了脱离环境的努力。如有的大学生会说:“无论我如何努力,我也不会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事实上,“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意识障碍,它抑制了人改造与影响环境的能力,强化了顺从甚至屈从并转化为一种内在信念。“习得性无助”是后天形成的,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当大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环境适应中的自我意识显示出巨大的张力,很多在中学时代有着骄人成绩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认同了自己的平凡并不尝试改变时,就极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在生活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有时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符号互动学者库利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的对象,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
当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感知到的“自我”,可得到一些反射性评价。如一个大学生在给我的信中提到:“我感到非常孤独,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常常是当我在宿舍外面听着里面在热烈地谈论一个问题而我进入宿舍时,谈话经常就中断了,大家的表情也显示出冷淡与不在乎,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这使我非常痛苦。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中,我的家境略好些,可这不是我的过错,我一直主动地想与同学相处好,甚至做了一系列努力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在中学以前,我一直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现在变得沉默了,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做。”反射性评价对自我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活动成果等途径来认识自己。
(二)客观地对待自我
客观地对待自我包括两个方面:积极悦纳自我和有效控制自我。
1、悦纳自我
是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
具体地说,积极悦纳自我就要:
①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觉得自己独一无二,有价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
②性情开朗,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
③平静而又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
④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地克服消极情绪;
⑤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也不以消极回避漠视自己的现实,更不以怨恨、自责以至厌恶来否定自己。
2、有效控制自我
是健全自我概念、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一般说来,大学生要有效控制自我,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建立合乎自我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即面对现实,确定自己的具体奋斗目标,把远大的理想分解成一个个远近高低不同的子目标,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加以实现。关键是每个子目标都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否则会丧失信心。
②增强自尊和自信,使自己有为实现理想自我而努力的更强大的动力,激励自己不断奋进。
③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发展坚持性和自制力,增强挫折耐受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