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子政务集成技术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电子政务集成技术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子政务集成技术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电子政务 7/18 E-GOVERNMENT2005电子政务集成技术文 陆敬筠邵锡军电子政务是沿着政府机构工具信息化、事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组织信息化的发展轨迹而成长起来的。作为电子政务具体表现形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也经历着从替代手工劳动的易学易用的桌面型应用系统,到为了实现政务系统简化而开发的独立应用系统,到较大业务范围内执行业务任务的集成业务信息系统,再到朝着功能交叉可变、各类应用并行运行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以至于覆盖政务及其管理全方位、内外部用户驱动下的综合信息系统发展,最终实现在恰当的时间、给在任何地点需要信息的任何人提供最恰当的信息服务。 因此, 根据电子政务业务范围, 最终的电
2、子政务系统主要包括种应用模式:一是各级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信息的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之间公共信息的发布与双向的信息交流, 同时由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中国, 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年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后,各行各业都把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各部门、各地方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多年来存在的部门和领域信息割据、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形成了所谓的 “信息孤岛” 。如何将分
3、散的 “信息孤岛” 进行有机的集成是非常迫切的问题。 只有进行集成和整合,才可能有完整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才能向更高水平的应用发展。一、 电子政务集成问题的产生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中,电子政务是整个信息化建设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电子政务系统包括基础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政务应用系统等。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始于世纪 年代,经过多年的建设,多数政府部门建起了政府门户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特别是一系列 “金” 字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政务应用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再加上系统建设中缺乏整体、
4、统一的规划, 而且采用的硬件、 软件分别来自不同的生产者, 数据、 报表格式也可能互不兼容, 用户界面更是五花八门。 在实际的业务运作过程中,用户常常需要从一个系统切换到另一个系统,或者需要重复输入大量的数据, 结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数据准确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电子政务本身发展所具有的阶段性和过程性,多数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普遍存在相互独立、难以完成系统间动态交互和信息共享等特点。因此现有政务应用系统中普遍存在 “信息孤岛” 现象, 信息资源难以共享,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务应用系统的健康发展。 同时, 与所有的信息化建设一样,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政务管理
5、改革和信息技术应用的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电子政务既面临着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等技术应用问题,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跨越各种应用、各个部门及各业务过程的更新和改善,还要通过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向各类用户提供新的价值,尤其是要面临如何引入新的应用、如何实现新旧应用集成、 如何用新的方式组合已有应用、 如何保持数据同步和一致性及如何更加有效支持内外部团队的紧密协作等一系列集成和整合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健全制度并加强管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整合现有系统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连通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这种集成和整合不仅需要政府基层业务的规范和自动化,政府各
6、级管理决策者更需要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以克服政府内部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也希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监控依法行政的各个业务过程,特别是一些关键点和关键过程。 另外, 这种集成和整合已经不仅单单涉及到某个政府部门内部,而是涉及到整个政务价值链, 包括政府部门之间、 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务之间等。集成和整合的需求不仅需要在各种应用之间搭建无缝的接口,而且需要在政府的高层管理应用和业务运营操作各个层次之间架设动态沟通的平台,还需要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搭起信息交换的桥梁,所以电子政务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7、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电子政务 7/18E-GOVERNMENT200519集成和整合并不只是需要一个集成产品,更需要一个集成服务平台, 也就是说, 必须建设一个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可保护已有和未来投资。尽管综合信息系统的概念产生于对已有系统的互联,但对于开展电子政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政府部门都在使用着大量已开发的信息应用系统。通过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能够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和整个系统的标准化以及可扩充性, 可以有效防止和避免所谓 “信息孤岛” 现象
8、的发生。 这样, 不仅保护了已有投资,更能最大化地保护未来投资。建设综合信息系统源于业务流程重组和协同电子政务的需求。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不仅仅是数据的静态共享,而应是不同系统间动态的数据交互,是在一定的业务流程和权限控制之下的交互。综合信息系统的实施必然要彻底打破原来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和相对孤立的局面,形成一个合理、 高效、 协作的新的业务流程, 即业务流程重构。 每个部门 (或每个应用系统) 内部都有各自的局部流程,我们称之为“小循环” ;同时,政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还要有一个全局的流程, 我们称之为 “大循环” 。这些大小 “循环” 相互嵌套构成了政府整体的、 优化的信息链, 用以驱动部门间
9、的协同运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就是电子政务系统集成问题或电子政务应用一体化问题,它同电子商务中的企业应用集成()具有同样的内涵。 在企业中, 由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只能对各个部门的信息化进行逐步的实施,如首先在处理顾客订单上实现信息化管理, 建立相关的客户关系、 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的数据库,随后又分别建立了企业的采购管理系统、 生产控制系统。 在各个系统建设完成后,又需要考虑到系统集成之间和数据之间的共享问题。在这种需求的牵引下,()适时出现了, 它是将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系统集成起来的一种方法和技术。人们对寄予了很多期望:可以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全
10、面、 彻底的透视和控制 ;全面掌控客户、 供应商、 项目、 订单、 资产等信息 ;全面掌控财务、 人力资源、 生产、分销、 物流等信息;全面掌控系统、 数据、流程等;对信息实时存取,对业务流程全面透视。将会为组织的业务和相关的各应用系统规划一个全新的架构,将已有的系统融入这一架构, 在增加新的应用系统的同时, 以更有效的方式利用原有的应用系统。所以说,尽管是针对企业应用集成提出的,但是它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的应用。二、 电子政务集成的内容和方式电子政务集成涉及到在两个或更多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这种集成常常是针对一个部门内的信息系统,但当在多个政府部门系统之间进行数
11、据交换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这种集成也需要针对不同实体之间的应用系统,例如、和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集成技术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应用集成的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面向数据的集成和面向过程的集成。从应用集成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来划分,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次:平台集成、 数据集成、 组件集成、 应用集成、 过程集成、 业务对业务的集成和人脑中的知识的实时集成。如果从组织管理角度看, 集成则可分为垂直的组织内的集成、水平的组织内的集成和不同组织间系统的集成。 如对财政系统来说, 垂直的集成包括中央财政、 省财政、 地市财政等的集成; 水平的集成如各地市财政之间的集成;而不同组织间的集成是
12、指财政系统同其他系统如工商系统集成等。此外, 电子政务门户 ()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界面集成及重组的一种集成。 一个门户合并了多种业务应用, 同时表现为一个可定制的基于浏览器的界面。在这个类型的集成中,电子政务门户框架和中间件解决方案是一样的。另外,集成有不同的层次,首先要考虑的是数据和信息的集成,其次要考虑的是各种应用系统的集成,包括构建系统时要考虑所构建的系统同现有系统的集成,以及以后新开发的系统同所构建的系统的结合。 更为复杂的是面向过程的集成, 它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13、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20电子政务 7/18 E-GOVERNMENT2005可以分为在利用系统资源过程中系统资源的组织过程的集成, 以及人同系统的集成。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数据的集成为了完成应用集成和业务过程集成,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数据集成的目标就是使不同系统、不同结构的数据集合能够在一起,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支持, 实现分布式的数据共享。 在集成之前, 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目,另外还要确定元数据模型。 在此基础上, 数据才能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应用系统的集成为两个应用中的数据和函数提供接近实时的
14、集成。 在一些集成中用来实现前端服务系统与后端应用和的集成构建能够充分利用多个应用系统资源的电子政务网站。 应用系统集成最明显的表现是 “用户互动集成” 。“用户互动集成” 要实现的目标是使用户能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操纵一个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和多种应用程序,并且能够通过统一的界面访问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用户互动集成的实现可以通过 “信息门户” 技术实现。 用户互动集成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加强协作,并且使组织通过用户应用快速有效地扩展新功能。()业务过程的集成当对业务过程进行集成的时候,政府各业务领域必须在各种业务系统中定义、授权和管理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以便改进操作、 减少成本、 提高响应速度。
15、 业务过程集成包括业务管理、进程模拟以及综合任务、 流程、 组织和进出信息的工作流, 还包括业务处理中每一步都需要的工具。流程整合完全是业务层面的集成,它把应用连接发展到了下阶段,使组织可以通过展示、自动化和监控内外的人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流程来改变其运作方式。政府流程整合的目的是统一和简化业务流程,把多个跨平台的业务流程与紧密结合,从而加速服务对象、合作伙伴和公务员的电子政务进程。() 人的集成人是系统知识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部分知识是最具创造性的,它可通过利用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等产生新的知识。 尤其是对涉及到有关决策的集成, 人的作用更为突出。把有人参与的业务过程进行成功地集成, 是整
16、个过程最为关键, 也是难度最大的集成。数据集成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运行过程实质是一个政务信息收集、 传递、 加工处理和发布的过程。 因此, 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首要任务是数据集成。它的主要目的是将位于不同地点、不同服务器和不同应用平台上的物理数据库进行集成,形成不同数据源的共享交换、综合分析和统一展现。数据集成发生在应用领域内的数据库和数据源级别,特点是低成本和点到点固定应用集成。通过从一个数据源将数据移植到另外一个数据源来完成数据集成。数据集成是现有集成解决方案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然而, 数据集成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业务逻辑常常只存在于主系统中,无法在数据库层次去响应业务流程的处理,因此限制了实
17、时处理的能力。数据集成是进行下一步集成的基础。数据集成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成目录,确定元数据模型。 只有建立统一的模型后, 数据才能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数据集成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联邦和接口集成。() 数据复制数据复制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数据在不同数据库间的一致,而数据库可以是同一厂商也可以是不同厂商的,甚至可以是采用了不同模型和管理模式的数据库。对于数据复制的基本要求是数据必须能够提供一种数据转化和传输的基础结构,以屏蔽不同数据库间数据模型的差异。数据复制服务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在两个或多个数据库之间设置一个软件中间件,在一边, 数据从源数据库中被抽取, 而在另一边,
18、数据被导入目标数据库。 有的是以实时方式工作的,也有的是以批处理方式工作的。 特点是简单低成本, 易于实施, 但是需要对系统业务内部深入了解,固定应用。() 数据邦联数据邦联是将多个数据库和数据库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电子政务 7/18E-GOVERNMENT200521型集成为一种统一的数据库视图的方法,也可以认为,数据邦联体是一种虚拟的业务数据库,它包括了多个实体的物理数据库。数据邦联方法在分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电子政务集成技术 2022 电子政务 集成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