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1_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福建省福州市2021_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21_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市2021_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王国维标举的“境界”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度上来强调
2、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在词话第36则后,王国维又连续使用了“隔”与“不隔”的概念,对“境界”说又偏重于从读者审美的角度上来加以补充。 他说: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紅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这里连用了“雾里看花”来比喻“隔”,都是倾向于指读者审美观感上体验到的“写景之病”。接着,他又进一步举例说明“隔”与“不隔”之别: 间“隔”与“不隔”之别。“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
3、之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乘烛游。”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纵观上引数例,不论是“写情”还是“写景”,凡是直接能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真切感受的则为“不隔”,所谓“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也就是“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造作之态”。反之,若在创作时感情虚浮矫饰,遣词过于做作,如多用“代字”(按:如“以桂华二字代月”等)、“隶事”,乃至一些浮而不实的“游词”,以致或强或弱地破坏了作品的
4、意象的真切性,这就难免使读者欣赏时犹如雾里观花,产生了“隔”或“稍隔”的感觉。 因此,归根到底,“隔”与“不隔”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真切地表达了“真感情、真景物”。 (摘编自王国维导读)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文学批评的著作,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比如他所说的诗词中“隔”与“不隔”的分别是从前人所未道破的。现在就拿这个做讨论“诗的情趣和意象”的出发点。 王先生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第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
5、:“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王先生不满意于姜白石,说他“格韵虽高,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在这些实例中王先生只指出隔与不隔的分别,却没有详细说明他的理由,对于初学似有不方便处。依我看来,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中见出。诗和其它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比如“谢家池上”是用“池塘生春草”的典故,“江淹浦畔”是用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典故。谢诗江赋原来都不隔,何以入欧词便隔呢?因为“池塘生春草”
6、和“春草碧色”数句都是很具体的意象,都有很新颖的情趣。欧词因春草的联想而把他们拉来硬凑成典故,“谢家池上,江淹浦畔”意象既不明瞭,情趣又不真切,所以“隔”。 王先生论“隔”与“不隔”的分别,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也嫌不很妥当,因为诗原来有“显”和“隐”的分别,王先生的话太偏重“显”了。“显”与“隐”的功用不同,我们不能要一切诗都“显”。说概括一点,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以及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作品在写景中为杰作,妙处正在能“显”。秦少游的水龙吟首二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苏东坡讥诮他说,“
7、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它的毛病也就在不显。 温庭筠的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在言情诗中本为妙品,但是收语就微近于“显”,如果把“肠断白蘋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他的瑶瑟怨的境界与此词略同,却没有这种毛病: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我们细味二诗的分别,便可见出“隐”的道理了。 (摘编自朱光潜诗的隐与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隔”与“不隔”这一对概念偏重从读者审美感受方面加以阐述,使“境界说”的内涵覆盖更广,更加完善。 B.王国维先生认为,无论是“池塘
8、生春草”,还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都是写景中“不隔”的佳句。 C.朱光潜先生认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二句意象不明瞭,情趣不真切,这一分析比王国维先生更为详尽。 D.温庭筠的瑶瑟怨,境界与其忆江南词大体相同,写景能够做到真切可感,但写情能够做到含而不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遣词过于做作,会破坏作品意象的真切性,由此可见,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应杜绝使用“代词”和“游词”。 B.写景真切情感真挚的作品,一定能给读者以“不隔”的审美感受,反之则会给人以一种“隔雾看花之恨”。 C.诗词中“隔”与“不隔”的分别在王国维之前并未有人阐明,因此人间词话才成为最精到的文学批
9、评著作。 D.秦少游的水龙吟首二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在王国维先生看来很可能是“隔”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朱光潜“言情时要隐”观点的一项是() A.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B.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C.王渔洋常取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和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四语为“诗学三味”。 D.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遂者,斯为善矣,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4.材料二引用了王国维“隔与不隔”的论据,请简要分析其论证目的。 5.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
10、给人以“不隔”之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B2.D3.C 4.引用王国维论据在于以此为论据并指出其不足;进而论证作者观点,即诗歌既必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也有“显”和“隐”的分别。 5.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写景能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真切的感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不矫揉造作,选用“篱”“菊”“南山”等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意象,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自己躬耕田园生活深入骨髓的真切热爱。 材料一第五段说,“若在创作时感情虚浮矫饰,遣词过于做作,如多用代字乃至一些浮而不实的游词,以致或强或弱地破坏了作品的意象的真切性,这就难免使读者欣赏时犹如雾里观花,产生了隔或稍隔
11、的感觉”,说明“不隔”的作品遣词造句方面不事雕琢,朴素自然,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符合这个特点,如“采菊”“见”等字词十分口语化,自然质朴,不矫揉造作; 材料一最后一段说,“隔与不隔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真切地表达了真感情、真景物”;材料二第三段说,“诗和其它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可见好的作品在选择意象和表达真实情感上要见功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选择的意象有“菊花”“东篱”“南山”,这些都是生活中很普通的意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意境十分悠闲,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
12、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从这“至闲至静”的意境中,我们能体会到陶渊明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自己躬耕田园生活深入骨髓的真切热爱。因此此句是为“不隔”。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唯一的红军 张炜 也许是我们这个地方过于人烟稀少了,方圆几十里只有一个红军。 我们大家都认识他,闭着眼睛就能想起他的容貌来:他中等个子,表情肃穆,穿了一件黑色的衣裤。他的鼻子在战斗中挨过一枪,后来修复了,结果成了一个横宽的鼻子。他的鼻子差不多有十公分宽。然而我们一点也不觉得他难看。他说话的时候鼻音很重,这就显得越发威严。他的头发没有脱落,但几乎全白了。他不抽烟,也不喝酒,
13、生活极其严谨。虽然年岁很大,但走起路来腰一点不躬。那是真正的军人的步伐。 有一天,我们的学校像过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到处都贴上了红色的标语,上面写了“向老红军致敬!” 老红军来了。他给我们讲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讲了怎样吃草根和皮带。老红军身上伤痕累累,但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是他受伤的鼻子。他威严的眼睛望着我们,话语迟钝。他认为我们的建设还很不够,比如通向海滩的只是一条羊肠小道,将来如果发生了事情,那就不好办。即便不发生事情,也不利于生产。一辆车子也开不到海边上去,这怎么能行?他说到这里,把拳头在桌子上重重地捣了一下。 我们就是这样认识了当地唯一的红军。 四周的人真的被动员起来,我们学校也出动了。老师
14、带着同学,挑着筐子,推着手推车。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拉来粘土和石块,肩膀压肿了,汗水洗透了衣衫,可我们没有一个想要停止。 大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条宽阔的马路修成了,它向着大海延伸。 当我们在荒滩上长途跋涉,皮肤上的汗水混同着草籽沾在身上,被蚊虫小咬和百刺毛虫叮得处处红肿的时候,当汗水渗到眼睛里,泪水不断涌流的时候,我们从来也没有停止脚步。我们仿佛看到了天上的飞机,身边的弹雨。一个老人就是那个老红军,好像一开始就是这么衰老,就是这么威严;他扛着一面旗帜,踉跄奔突。他军帽上的五角星耀眼地亮,穿着破衣烂衫,满是损伤的皮肤从破碎的军装里裸露出来,有的地方淌着血 自从公路修起以后,荒原上就变得忙碌了。似乎
15、人们再也不能容忍有了一条大动脉的荒原还在沉寂。于是一群群人涌到海上拉鱼,到荒原伐木,采药材,割草。荒原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好象它是取之不尽的。那么多的木材,那么多的干草,以及那么多的鱼产品,源源不断地从马路上运出。 我们又一次动员起来了,组成一个又一个垦荒队,在一个严寒的冬天,拉着帐蓬,浩浩荡荡开往海滩,要把整个荒原都开发出来,建粮食基地,种小麦、玉米,办农场。 一声令下,开始放火烧荒。蹬上屋顶,就可以望见北方那一片红色的大火。火焰燎着星星,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有人说那是星星被燎疼了,星星在吱吱尖叫。 海滩上到处是被烧掉的草皮,有的地方积了厚雪,火就熄灭了。于是当太阳出来时,大地像一个野兽换掉的
16、皮毛一样斑斑点点。帐蓬里满是散发着臭味的皮靴,肮脏的衣裤;行李卷上闪着油光,旁边是马灯,碗筷,和熏黑了的水壶。整个海滩就像军营一样。到了夜晚,有的地方放起了鞭炮,还有的地方燃起了篝火。闭上眼睛,会误以为来到了战场。 我们脑子里都有一幅相同的战斗画面,仿佛又看到一个老人躺在火光下,烈火向他逼近;口腔里的血凝成一块,他就愤怒地吐出枪声越来越近,突然他变为一匹红色的马,在一片火海中奔腾不停。火焰燎了它的鬃毛,它发出了哀痛的长嘶。它冲出了火阵,迎着一片熟悉的红旗冲去 就在我们学校开上荒原的第二天,传来一个奇怪的消息:老红军跟上面的一个大人物吵起来。老红军怒拍膝盖,说痛恨自己没有了武器如果有武器,非亲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福州市2021_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福建省 福州市 2021 _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0396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