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doc

收藏

编号:26207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3.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8
金币
关 键 词:
综合素质 教师职业 理念
资源描述:
-` 一、教育观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1.全体性 所谓“全体性”,广义上,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狭义上,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2.基础性 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 3.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 4.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 5.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6.科学性 科学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素质教育必须交给学生科学知识,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的指导. 7.终身性 由于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因而素质教育具有终身性特征。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1)树立系统的教育观 (2)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 (3)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4)树立学生主体观 2.建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1)要有多样性。 (2)要有时代性。 (3)要有实用性。 (4)要有个性。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2)多角度贯彻启发性原则。 (3)教学科研一体化 4.加强素质教育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1)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2)改进评价技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3)加强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 5.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加强建设物质文化,美化学校校园环境。 (2)加强建设制度文化,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3)加强建设课余文化,丰富学校校园生活。 (4)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校园人际环境。 二、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位置和作用上的看法。 (一)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人 3.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 4.学生是独特的人 5.学生是有自主意识的人 6.学生是需要尊重的人. [案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从学生观的角度,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提示:  (1)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并保护学生的兴趣与想象。 (2)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 (3)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树立民主意识,而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材料]获2012年诺贝尔奖的英国医学教授约翰格登曾是倒数第一的“差生”。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15岁时,格登在英国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求学,当时在250名学生中,格登的生物科成绩排在最后一名,其他科学科目也排名非常靠后,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 在1949年的学校成绩报告单中,格登被一名老师如是评价:“我相信格登想成为科学家,但以他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他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他个人以及想教导他的人来说,这根本是浪费时间。”这份成绩报告至今仍被格登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偶尔用来娱乐一下。 格登回忆说:“每当遇到什么麻烦,比如实验无法进行下去等情况时,我都会看看这份评价,来提醒自己要努力坚持,不然真的就被以前老师说中了。” 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这个案例对你的启示。 [提示] (1)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歧视后进生 (2)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3)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善于发现和发掘学生的潜能。 [材料]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从学生观的角度,对该校长的做法进行评价。  提示:  (1)尊重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近教师的教育。  (2)关爱学生。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  (3)信任学生,乐观地看待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有发展潜力和发展需要的。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和积极性。   [案例]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在育才中学任校长时,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学生王友欲用砖头砸一个同学。陶行知匆忙走过去喝住,然后,对王友说:“你下午三点钟到我办公室来!”下午三点钟,王友诚惶诚恐地来到他的办公室,准备接受严厉的惩罚。 不料,陶行知竟微笑着迎上前去拉住他的手,亲切地让其坐到自己的身边,并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块糖来。 “让你三点到,你就准时到,说明你很遵守时间,这很好,”陶行知说:“这块糖就是对你的奖励。”王友接住糖,满脸疑惑。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我了解过了,是他欺负女同学你才打他的。”陶行知将第二块糖轻轻地递过去,说:“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也应该奖励。”当王友接住第二块糖时,疑惑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喜悦的光芒。 陶行知掏出第三快糖。“你很懂得尊重别人!”陶行知接着说:“当时你打架时,我走过去让你住手你就不打了,我就喜欢你尊重别人这一点,也应该奖励。”王友接住第三块糖后,开始不好意思起来。他眼睛里的喜悦,渐渐被自责、后悔和羞愧所代替,面对这样的校长,他不得不垂下自己的头来。“打人——毕竟是不对的,”王友低垂着头,小声表态说:“校长,我错了,我愿意向他道歉!” “好!”陶行知立即从衣袋里又掏出第四块糖,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学生,更应该奖励!” 王友离开陶行知办公室时,眼睛里含满了感动的泪水,而陶行知的脸上,则始终是带着微笑的。 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谈谈这个故事对你的启示。 [分析] 启示之一: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当众呵斥、批评,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启示之二: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全盘否定,而是积极地从他身上寻找另外的一些优良的表现和“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公平和善意。 启示之三:教师不要盲目地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在教育前对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调查了解,这就避免了误伤学生和批评的盲目性。 启示之四:针对被教育对象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采用表扬和奖励的手段进行教育。 启示之五:是教育学生要引发学生的自我批评。 (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①顺序性 ②阶段性 ƒ不均衡性:关键期 ④个别差异性 ⑤互补性和协调性。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1.“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 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是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社会生产力及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2)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3)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唯一途径。 (四)“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有四层基本含义: (1)“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 (2)“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3)“以人为本”要求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 (4)“以人为本”要求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异性。 2.“以人为本”:对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 (1)在教育目标上,以人为本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的回答,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 (2)在教育主体上,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3)在教育方式上,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积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4)在教育权利上,坚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文化需求。 (5)在教育评价上,坚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的根本标准. 三、教师观 (一)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 2.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这是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的。 3.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这是就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的。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1)教师劳动是专业性工作,具有复杂性。 (2)教师的任务是复杂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因材施教. (2)对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不断创新。 (3)教育机智。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迟效性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学生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 (3)教师劳动的效果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验证。 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1)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 (2)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5.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协作性 6.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 1.教师的角色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管理者角色。 (4)示范者角色。 (5)引导者角色。 (6)研究者角色。 (7)课程开发者角色。 (8)心理咨询者角色。 [案例]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 ⑴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⑵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⑴教师扮演了学生的“示范者” 角色。 ⑵分析: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⑶启示: 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 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 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2.教师角色的形成过程: 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表现为了解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能够将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角色区别开来。 角色认同:角色认同指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角色信念。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 (三)教师的专业化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 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 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2.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定进行管理。 (四)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素质要求 1.知识结构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3)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2.能力结构 (1)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教育研究能力。 (5)沟通交往能力。 (6)自我调控能力。 3.职业道德 (1)热爱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地对待学生。 信任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 (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五)教师的专业发展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素质各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的发展及其发展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福勒) (1)任教前关注阶段。 师资养成时期,师范生仍是扮演学生角色,对于教师角色处于想象,因为尚未经历教学角色,没有教学经验,所以只关注自己。不仅如此,对于给他们上课的教师的观察,常常是不表同情的,甚至是敌意的。在观察中,持批评的态度。 (2)关注生存阶段。 此阶段是初次实际接触教学工作,所关注的是作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所以,他们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以及指导者的评价。故在此阶段,都具有相当大的压力。 (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他们各种不同的教学要求。所以,在此阶段,较重视自己的教学,所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表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 (4)关注学生阶段。 虽然许多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表达了对学生学习、社会和情绪需求的关注,但是却没有实际的行动。直到他们亲身体验到必须面对和克服较繁重的工作时,才能关注学生。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职前培训 (2)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入职培训 (3)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在职培训 (六)师生关系 1.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2.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 (1)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都应以教师为中心,主张给儿童更多的限制。传统教育的代表赫尔巴特的观点最为典型。 (2)学生中心说 以卢梭、杜威等人为代表。他们首先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是“自然仆人”。 (3)主导主体说 主导主体说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反思。 3. 师生关系的类型 (1)专制-服从型 (2)放任-自流型 (3)民主—参与型 4.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转变教育理念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2)理解和尊重学生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基础 (3)平等对待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4)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树立教师的威信。 如何提高教师的威信呢?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提高教师威信的决定性因素。 (2)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能素养。 (3)与学生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注重良好的仪表、生活习惯、作风和性格特征的养成。 (5)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0742.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