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报告现状及发展.docx





《2022年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报告现状及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报告现状及发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争论现状及进展默认分类 2022-06-12 18:19:20 阅读 910 评论 0 字号: 大中 小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 嵌入式运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 息具有特别宽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新的争论领域争论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节点组成,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与现有网络的区分;进而介绍现有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 MAC 层技术、路
2、由技术、节点技术和跨层设计等关键技术;最终展望无线传俄器网 络的应用和进展并指出关键技术的进步将起到打算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 MAC 层 路由协议 跨层设计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is integration of sensor technique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embedded computation techniques,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techniqu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
3、ue. They can be used for sensing, collecting, processing and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of monitored objects for users. As a new research area and interest hotspot of academia and industrie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has a wide application futur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wireless sensor ne
4、twork of networks, nodes,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the differences wih the existing networks. And the MAC layer technology, routing technology, joint cross-layer design technology and key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 At last the prospects of wireless sensor
5、network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MAC, routing protocol, Cross-layer design一、概述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运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进展进步,包括微电子机械系统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以及相关的接口、信号处现技术的飞速进展和日益成熟,具有感知能 力、运算才能和通信才能的微型传感器网络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运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妙理技术和通信技术
6、,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 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获得详尽而精确的信息,传送到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事、工业过程掌握、国家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由于传感器网络的庞大应用价值,它已经引起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军事部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美国技术评论2003 年 1 月号上,技术评论的编辑们认为,有十种新兴技术在不远的将来 会产生庞大影响、其中第一项就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美国国防刻和各军事部门都对传感器网络赐予了高度重视;在C4ISR 的基础上提出了C4KISR 计划,强调战标情报的感知才能、信息的综合才能和信
7、息的利用才能,把传感器网络作为一个重要争论领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域,设立了一系列的军事传感器网络争论工程,如美国陆军 2001 年提出了 “灵活传感器网络通信”方案,已被批准为 2001 财政年度的一项科学技术争论方案并在 2001 2005 财政年度期间实施;美国海军最近开展的网状传感器系统 CEC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即使是今日最先进的反舰巡航导弹也会被实时地监测到并被击中;在民用领域, 2002 年,美国 Intel 公司发
8、布了 “基于微型传感器网络的新型运算进展规划”;今后,Intel 将致力于微型传感器网络在预防医学、环境监测、森林灭火乃至海底板块调查、行星探查等领域的应用;伯克利试验室和大西洋学院的争论人员方案部署和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争论岛上环境;这些传感器由温度、湿度、气压等芯片和红外线传感器组成;科学家们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在不干扰野生动植物正常生活的情形下监视它们及其生存环境;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一些高校和争论机构也纷纷开展了该领域的争论工作;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传感器网络技术和通信协议的争论上,也开展了一些感知数据查询处理技术的争论,取得了一些初步争论结果;国内争论机构如中科院、清华高校、国防
9、科技高校;电子科技高校、哈尔滨工业高校以及浙江高校等学术团体对传感器网络进行了跟踪争论;中国运算机学会青年运算机科技论坛于 2004 年 11 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关于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的专题报告会;争论了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技术及其在中国的进展问题;毋庸置疑,跟踪国外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进展,并做出开创性的争论工作,对我们国家国防现代化以及试验流体力学的进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及应用场景和传统网络有较大的不通,是一种综合传感器技术、运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网络,其特点及与
10、传统网络的区分如下所述;1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特点是:以数据为中心: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数目庞大,而且由于网络拓朴的动态特性和节点放置的随机性,节点并不需要也不行能以全局唯独的 IP 地址来标识,只需使用局部可以区分的标号标识;用户对所需数据的收集,是以数据为中心进行,并不依靠节点的标号;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资源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只具有有限的硬件资源;其运算才能和对数据的处理才能相当受限;此外,节点只能携带有限的电池能量,且在应用过程中不行能更换电池,因此能量也相
11、当受限;部署方式:无线传感或网络具有可快速部署的特点;节点一旦被抛撒即以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无需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保护:在通信过程中,节点会随时由于能源耗尽而离开网络,也可能由于某种需要而随时进入网络,从而引起网络拓扑的频繁变化影响遇信质量;无线传感器网络不仅可实现自动组网,仍具有网络自动配置和自动保护功能,保证了网络的通信质量;多跳路由:网络中节点的电池能源特别有限,因此其通信掩盖范畴一般只有几十 M,即每个节点都只能与其邻居节点进行通信;如采要与通信掩盖范畴外的节点通信,就需要通过中间节点进行多跳路由;2与现有网络的区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其他网络如移动通信网、Ad hoc 网络、因特网等相
12、比有着如下区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数目更为庞大,密度更高,且节点不肯定具有全球唯独的地址标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一般不进行快速移动,但节点可能会随时加入或离开,因而网络的拓扑变化很快;无线传感器网络大都采纳点对点通信方式;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电池能量、运算才能和储备才能相当有限;三、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的争论现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上述的特点及其与现有网络的区分,导致已有网络中的很多技术并不能直接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争论领域存在着很多新的挑战;其中,通信协议 主要包括MAC 层技术和路由技术)、节点设计特别关键;1 MAC 层技术MAC 层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堆栈
13、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实现网络的自组织和节能;节点被随机放置后, MAC 层协议实现节点间链路的建立,保证全部的节点可以公正、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带宽;另外,网络的节能也由MAC 层实现;目前争论者已经提出了很多MAC 层设计的建议方案,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1)固定安排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固定安排类 MAC 层协议主要有频分多址接入 FDMA )、时分多址接人 TDMA )、码分多址接入CDMA )三种;现在的MAC 协议主要有SMACS 、EAR 、 TRAMA 、 TDM F
14、DM 、DEMAC 等;SMACS 是一个分布式协议,节点可以发觉自己的邻节点并建立邻居列表,进而建立通信链路;SMACS 采纳多信道,且用中心调度方式来对信道进行安排;节点的射频模块可在不同的信道采纳不同的 频率,从而降低了冲突发生的概率;在此协议中仍使用了随机唤醒机制,没有通信任务时,节点进入睡眠状态,节约电源;EAR 协议用于固定节点和移动节点间的通信,它是SMACS 协议的补充;采纳EAR 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连接的建立和断开完全由移动节点来负责,并且以信噪比的值来打算是否要断开连接;TRAMA 协议是基于能量的协议,在此协议中,时隙的安排是通过节点所携带的能量的多少来打算 的;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研究 报告 现状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