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杜甫诗三首3.docx
《2022年杜甫诗三首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杜甫诗三首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杜甫诗三首学案一、学习目标1赏析品尝作品触景感怀、情形交融的写作手法;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二、学习重难点领悟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尝作品触景感怀、情形交融的写作手法;三、学习内容 一课时(一)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 之分,此诗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显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 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古体诗又称:“ 古诗” “ 古风” “ 往体诗” ;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 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
2、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近体诗,又称“ 今体诗” “ 格律诗” ,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 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 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 配,称为一“ 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 首联” ,其次联(三、四句)称“ 颔联” ,第三联(五、六句)称“ 颈联” ,第四联(七、八句)称“ 尾联” ;每联 的上句称“ 出句” ,下句称“ 对
3、句”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 律诗必需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押韵:其次、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 且一韵究竟;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需对仗;1 / 8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 失粘” ;所谓“ 失粘” ,应当 是指邻句不相粘“ 粘” 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就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 上一联的下句;与“ 失粘” 类似的规章,仍有“ 失对” ,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 平仄相对; 文档来
4、自于网络搜寻(二)生平及写作背景 杜甫( 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 24 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仍酬唱,34 岁开头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 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仍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剧烈的阶 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 三吏” 、“ 三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诗史” ,明清文人推
5、崇他为“ 诗 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杜甫 20 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1. 读书壮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 裘马清狂” 的浪漫生活,显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 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见;杜甫此期诗作现存 20 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 2. 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 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
6、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 意困窘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熟悉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3. 陷贼与为官时期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 2 / 8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
7、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 年 5 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诀别长安;759 年,对政治感到扫兴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4. 漂泊西南时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770)11 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760 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 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头了“ 漂泊西南天地间” 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58 岁;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寻770 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秋兴八首(其一)(一)自主
8、摸索 摸索:题目是什么意思?摸索:诗句的字面意思 摸索:诗中显现的意象;摸索: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摸索: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摸索: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二)艺术技巧:1、对偶颔联颈联;2、借景抒情 总结: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其次课时 咏怀古迹(其一)一、导入新课 3 / 8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二、咏怀古迹简介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杜甫 诗三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