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小学五年级》3.docx
《2022年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小学五年级》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小学五年级》3.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一部分经典诵读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1.墨 梅 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王冕(元)美好,只要留下布满乾坤的幽香之气;我家洗砚池边树,【赏析】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扬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幽香的 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注释】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创新练习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 之有“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的传奇;这里化用这个你喜爱诗人刻画的这株梅树吗?充分
2、运用你 所学的历史学问,说说你知道的哪些人物像这株典故;植树;3.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 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4.清气:幽香的气味;5.乾坤:天地;【译文】名师归纳总结 1 2 第 1 页,共 4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石 灰 吟 经受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于谦(明)经受烈火焚烧也犹如平常一样;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烈 火 焚 烧 如 等 闲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行怕,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 ,【赏析】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这是一
3、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如,【注释】抒发自己顽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1石灰吟:石灰赞歌;污与恶势力斗争究竟的思想感情;2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3锤:敲打,敲击;创新练习4击:撞击;请结合实际说说“ 石灰” 的精神与“ 竹石” 的品质5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有何相像之处?6如等闲:似乎平常事一样;如:似乎;7等闲:平常,任凭8青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击 :很多次的锤击开凿;9人间:人世间;【译文】名师归纳总结 3 4 第 2 页,共 4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伴侣在黄鹤楼与我
4、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李 白(唐)月去往扬州;李白心中只观察孤舟远去,渐渐在故交西辞黄鹤楼,晴空消逝,只观察浩浩荡荡的江水向天涯奔流;烟花三月下扬州;【评析】孤舟远影晴空尽,这首送别诗有它特别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注释】唯见长江天际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爱护的离别;这1之:到达;广陵:即扬州;2故交:老伴侣,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 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仰慕,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 故交” ;3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布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 此,是由于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仍 由于这次离别跟
5、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开心的分手中仍带着诗人 李白的憧憬, 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下:顺流向下而行;练习设计 4晴空尽:在碧蓝的天空消逝;尽:终点;搜集送别的诗词,读一 5唯见:只观察;天际流:流向天涯;天际:天 读;边;【韵译】5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塞下曲 身上弓刀;【注释】卢纶(唐)【简析】月黑雁飞高,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单于夜遁逃;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欲将轻骑逐,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预
6、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本大雪满弓刀;诗情形交融;敌军是在“ 月黑雁飞高” 的情形下溃逃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 chn y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 侵者的最高统领;遁:逃走;的,将军是在“ 大雪满弓刀” 的情形下预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 冒雪追敌的过程, 也没有直接写猛烈的战役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特别丰富的;将:带领;练习设计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诗逐:追赶;人的情感;【诗译】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静静地窜逃;刚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7 8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4 页,共 4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舟夜书所见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 但却表达了诗人对自【注释】查慎行(清)然景色微小的观看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月黑见渔灯,么的,然而由于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孤光一点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微微风簇浪,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示我们,只要你专心,就会发觉生活中的美,散作满河星;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1.萧萧:风声;梧:梧桐树;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练习设计3.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4.篱落:篱笆;【古诗今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8、,客游在 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突然看到远 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或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 乡和童年吧;【简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古诗的意境;名师归纳总结 9 10 第 5 页,共 4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过华清宫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如锦绣一般,山顶上,杜牧 唐 华清宫的门一扇接一扇地打开;一位骑手飞奔而长安回望绣成堆,来,赢得杨贵妃嫣然一笑,没有人知道这是从很山顶千门次第开;远的南方运来的鲜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赏析】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晚唐闻名诗人,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注
9、释】名,并称为“ 小李杜” ;过华清宫同题作品共有1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 与杨贵妃游乐之地;2回望:回头远望;3绣成堆:形容骊山突兀而奇秀的景色;4千门:华清宫的宫门;5次第:一个接一个地;6一骑( j ):一人一马的合称;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 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意 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 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骄奢淫侈;诗歌前 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 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 和“ 妃子笑” 两个详细形象的 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 虽三字,7红尘:指策马飞奔时飞扬起
10、来的尘土;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8妃子:指扬贵妃;练习设计【今译】读课文,想象画面,并用图画的形式把课文内容画下来;名师归纳总结 11 12 第 6 页,共 4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7.竹里馆【赏析】王维(唐)【注释】独坐幽篁里,月相伴的情形;前二句写诗人“ 独坐”“弹琴”“长啸” 等弹琴复长啸;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深林人不知,诗美丽、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安静、淡泊的心情;明月来相照;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全篇平平淡淡;1幽篁( hu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但其妙处却是在于四句诗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幽
11、深的竹林;种境域:一个清幽绝俗的境域!月夜幽林之中空2啸( xio):长声咆哮;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明澄静,坐于其间弹琴长啸,怡然得意,尘念皆啸;空;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清幽澄静的竹林明月幽然3深林:指“ 幽篁” ;4相照:与“ 独坐” 对应;李龟年:是唐玄宗开相见;在此物与心会、情与景和之际,着手成春;除此之外,全诗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衬托,元、天宝年间闻名音乐家;独得其妙!【古诗今译】练习设计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想象诗中的美好画面,并试着画出来;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偏僻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名师归纳总结 13 14 第 7 页,共
12、4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温顺;苏轼(宋)【赏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快速捕获住湖上 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注释】似乎自己也在湖心经受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又来到望湖楼头观看那水天一色的漂亮风光;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 盖,掩盖;练习设计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宝一样在船中跳动;这首诗作者描写了哪些
13、景物?抒发了诗人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枫桥:桥名,在什么样的心情?今苏州城外;【今译】乌云上涌, 就如墨汁泼下, 却又在天涯露名师归纳总结 出一段山峦,明艳清爽,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16 第 8 页,共 40 页碎石,飞溅入船;突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望湖楼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15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1.前 出 塞 10.岂:莫非;杜甫(唐)【古诗今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用弓就要用坚硬的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 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
14、敌人,先得抓敌 人的首领;杀人也应当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 固定的疆域;只要能禁止敌人的侵害就;【注释】【赏析】1.挽弓:拉弓;诗前四句很有俚语颜色,但却又极富哲理;2.强:指坚硬的弓;拉这种弓要用很大力气,但后四句先是指出应当敬重各国领土的主权,不要射的远;任凭为入侵轻起战端, 一个“ 自” 不仅仅反对外敌入3.长:长的箭;侵,似乎也反对穷兵黩武入侵外国;战争的目的4.擒:捉拿;应当是以战止战,并不是在多杀伤人;这是很有5.亦有限:也应当有个限度;见地的战争思想;可以了,莫非打仗就是为了多6.列:分立,建立;杀人吗?7.疆:边界,领土;练习设计8.苟:假如;朗读诗句,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5、?9.制侵陵:禁止,入侵;制:禁止;侵:侵害;陵:这里同“ 凌” ,欺负的意思;名师归纳总结 17 18 第 9 页,共 4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2. 登高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杜甫(唐)时世艰巨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困窘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巨苦恨烦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 )在夔州写的; “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注释】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大方.渚:水
16、中的小洲;激越,动人心弦; ” 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形,.回:回旋;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受,是抒情;首联.百年:犹言一生;.潦倒:犹言困窘,衰颓;.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着重刻画眼前详细景物; 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 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衬托时世艰巨;衬时世【古诗今译】艰巨;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特别悲凉;练习设计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想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情感?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处处漂泊;名师归纳总结 19 20 第 10 页,共 40 页-
17、-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3. 马诗 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注释】李贺(唐)【赏析】大漠沙如雪,李贺的这首马诗是他马诗二十三首燕山月似钩;中的第五首,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何当金络脑,才不遇的愤慨;诗中吐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期望有施展抱负的宽阔空间,可这些诗人不行能快走踏清秋;得到的,文字中清冷大气的场面正是诗人心境的1.大漠:原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2.燕山:此指燕然山,是西北产良马之地;大漠、燕山,皆马之家乡;3.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4.何当:何时才能够;5.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写照
18、,同时诗人以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的诗 句,表达了想要实现抱负的迫切心情;全诗仅二 十字,奇妙地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画,传 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可见李贺的才华;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怀有建功立业 之心,为此,他甚至宁愿投笔从戎;但这一抱负贵;终难实现,所以他的诗中总会有一股郁郁不平的【诗文说明】悲愤之气;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 练习设计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想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名师归纳总结 一般;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猛的鞍具,在秋高气情感?22 第 11 页,共 40 页21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19、- - - - - - 14.绝 句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僧志南(宋)乐趣; 一边是一溪流跳荡,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绿古木阴中系短篷,色林莽,人成了活动在林、水之间秀色的观看者,杖藜扶我过桥东;这形象本身就是诗意点染的精灵;诗人拄杖春游,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却说“ 杖藜扶我” ,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似乎它是一位可以依靠的游伴,悄悄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注释】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1.短篷:带蓬的小船;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游;全诗写出了一个热2.杖藜 l:“ 藜杖” 的倒文,指拐杖;藜是一年生草 木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爱生活的和尚观看
20、春光的欢乐心情;本诗尤以“ 沾 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两句被世人称3.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道;【简析】练习设计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渐渐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想像诗中的漂亮画面;绵绵细雨像有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爽气息的暖风令人沉醉;【赏析】名师归纳总结 23 24 第 12 页,共 4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起平, 水天含混迷迷接孟浩然(唐)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五年级 2022 校本 课程 经典 诵读 小学 年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