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构造地质学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构造地质学复习题-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复习题-1 答案一、名词说明(共 204 分,每题 2 分)1. 地质体:人们观看和讨论的具有肯定体积的自然岩石单元 2. 走向线与走向:走向线为倾斜构造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走向为走向线的地理方位,一个倾斜构造面有两 个走向3. 倾向线与倾向、倾角:倾向线为倾斜构造面上垂直于走向线的直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倾 向为倾向线指向构造面倾斜方向的地理方位;倾角为倾斜构造面上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 角;4. 面对:倾斜岩层变新的方向 5. 沉积岩层:被两个平行或近平行的界面限定的具有同一岩性的层状地质体 6. 原生构造:沉积岩或岩浆
2、岩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构造 7. 层面:限定沉积岩层的界面,可分为上层面(顶面)和下层面(底面)8. 层理: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构造、颜色及厚度表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性 9. 岩层厚度:包括真厚度、视厚度和铅直厚度;对于水平岩层,真厚度、视厚度和铅直厚度相同,为岩层 顶、底面之间标高之差;对于倾斜岩层,真厚度为在垂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视厚度为与岩层走向斜交的剖面上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铅直厚度就为岩层顶、底面之间 在铅直方向上的距离;10. 出露宽度: 在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出露地表界线的水平投影宽度(上下层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露头宽度 出露宽度 岩层顶
3、、底面出露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11. 水平岩层:倾角小于 5 的岩层 12. 倾斜岩层:倾角大于 5 、小于 85 的岩层 13. 埋藏深度:从地表某一点到地下某一岩层(矿层)之间的铅直距离14. 应力: 应力 是在面力或体力作用下,物体表面或物体内部单位面积的内力;是作用在该面上内力的大小的度量15. 全应力,物体内任一截面上某一点的应力,P=lim P/ A=dP/dA ( A 0)16. 平均应力:物体内任一截面上单位面积(A)上的内力(P),Pm= P/ A 17. 正应力:由全应力分解的垂直于作用面的应力重量 18. 剪应力:由全应力分解的平行于作用面的应力重量 19. 剪应力互等定律
4、:在平稳力系中,相互垂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一对剪应力大小相等,符号相反20. 静水压力或流体静压力:当 体体积变化,不转变其外形1= 2= 3 时,为均压,称作静水压力或流体静压力;这种状态只引起物21. 差应力: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量,称为差应力( 1- 3)22. 在平稳力系中, 虽然在一点邻近可以有许多上述六面体,但总可以找到其中的一个,在三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没有剪应力;这种面称主平面(或主应力面),其上的正应力称 主应力23. 应力椭球与应力椭圆:一点 P 的应力状态可以用以一个椭球体表示,即应力椭球;椭球体的球心为 P;半径分别为三个主应力;过任意两
5、个主应力轴可以确定一个椭圆,称为应力椭圆24. 地壳内岩石受到应力作用,内部各个质点经受了位移,从而使岩石的初始外形、方位或位置发生转变,这种转变通常称为变形25. 应变:岩石变形的度量-岩石形变和体变程度的定量表示26. 线应变:变形前后物体中线段的相对伸长或缩短称为线应变名师归纳总结 27. 伸长度:度量线应变的一个变量,指变形前后单位线段长度的转变量L1 - L0 与原长度之比28. 泊松比:在弹性应变范畴内,横向线应变与纵向线应变之比的肯定值为一个常数;称为泊松比; 属于物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质的一种物理常
6、数,与外力无关;=| e0/e | 29. 长度 比:度量线应变的一个变量,指变形后与变形前线段长度之比,s=L/L0= ( L0 + L )/L0=1+e 30. 平方长度比:度量线应变的一个变量,指长度比的平方,= s 2=(1+e)2 31. 剪应变:变形前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为角剪应变,其正切为剪应变32. 体积应变:变形前后体积的变化量与原体积之比;=(V-V0 )/V0 33. 应变椭球体:变形物体内一点上变形前的一个单位圆球体在变形后变成一个椭球体称应变椭球34. 应变主轴 (应变主方向) :应变椭球体内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轴,称之为应变主轴(应变主方向
7、)沿主轴方向只有线应变而没有剪应变,35. 应变主平面:包含应变椭球体的任意两个主轴的平面叫做应变主平面36. 应变椭圆:通过椭球中心包含任意两个应变主轴的应变主平面与椭球相交为椭圆,称为应变椭圆37. 平面应变:假如应变椭球体的中间应变轴长度不发生变化,变形只发生在 XZ 面上,称为平面应变38. 旋转与非旋转应变:旋转应变也称非共轴应变,指物体内变形前与应变主轴平行的直线,在变形后方向和长度都发生变化;通常是由简洁剪切变形或一般变形造成的;39纯剪切与简洁剪切:纯剪切指变形前与应变椭球主轴平行的直线在变形后仍保持其平行性,体积不变且中间应变轴应变为 0 的变形;简洁剪切指平行于剪切面方向上
8、的平面在变形前后保持其平行性的变形,单剪变形是一种等体积变形,也是一种平面应变40. 匀称应变和非匀称应变:匀称应变指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特点相同的变形,其特点是:变形前的直线, 变形后仍是直线,变形前的平行直线,变形后仍旧平行;物体内各点的应变性质相同(大小和方向相同),否就为非匀称应变41. 有限应变:在e 或超过 0.01 时称为有限应变;42. 无限小应变:在e 或不超过 0.01 时称为无限小应变43. 递进变形:变形初始状态至最终状态之间,增量应变的叠加过程;用于懂得和描述变形过程44. 应变硬化: 是岩石变形试验过程中显现的一种现象,当应力超过屈服极限后,应变连续增加时仍需要相应增大
9、应力的现象45. 应变软化: 是岩石变形试验过程中显现的一种现象,但应力超过屈服极限后,仅需要少量增加应力就可引起应变急剧增加的现象46. 脆性变形: 岩石在弹性变形域发生破裂的变形,即破裂前没有发生显著永久变形;脆性变形与弹性相关(应变 10% 48. 比例极限:在岩石变形试验过程中,应力 极限(或岩石变形试验过程中,符合虎克定理应力-应变曲线从开头的直线向曲线转变的点对应的应力值为比例-应变曲线极限对应的应力为比例极限)49. 弹性极限:在岩石变形试验过程中,能够在卸载后样品仍能复原原状的最大应力值为弹性极限 50. 屈服极限:在岩石变形试验过程中,当超过某一应力值后应变快速增加时,这一应
10、力值为屈服极限 51. 强度极限:在岩石变形试验过程中,岩石发生破裂时的极限应力值,或称临界应力值,或称强度极限 52. 蠕变: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着时间的连续而增加的变形行为53. 剪裂: 沿最大剪应力作用面发生的破裂,通常共轭产生, 理论上与主应力1 之间的夹角为45 但试验和野外观看说明小于45 ;剪切面通常平直,延长较远54. 张裂:垂直最大张应力方向形成的破裂面,粗糙,延长距离短,通常形成于地壳浅部或表部 55. 剪裂角:剪切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夹角,称为剪裂角 56. 共轭剪裂角:共轭剪切破裂面之间的锐夹角,称为共轭剪裂角 57. 褶皱枢纽:褶皱要素之一,为同一褶皱面上最大
11、弯曲点的连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为曲线 58. 轴面:褶皱要素之一,包含各个相邻褶皱面枢纽的面 59. 转折端:褶皱要素之一,从褶皱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部位,也是褶皱弯曲较大的部位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0. 轴迹:褶皱要素之一,轴面与包含地面在内的任一平面的交线 61. 褶皱系:一组在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褶皱群称为褶皱系 62. 包络面:一个褶皱系中的几个褶皱或全部褶皱枢纽的切面63. 对称褶皱和不对称褶皱:轴面与包络面垂直,两翼长度相等的褶皱为对称褶皱,反之,轴面与包络面不垂直,两翼长度不相等的
12、褶皱为不对称褶皱64. 背斜和向斜:核部地层老,两翼地层新的褶皱为背斜,相反,核部地层新,两翼地层老的褶皱为向斜 65. 平行褶皱:垂直褶皱面方向上所量得的同一褶皱层厚度各处相等 66. 同心褶皱:平行褶皱一种特别类型,同一岩层厚度相等具有同一曲率中心而不同曲率半径67. 调和褶皱和不调和褶皱:在横剖面上, 各层褶皱面弯曲外形保持不变时为调和褶皱;各层褶皱面弯曲形态不一样时为不调和褶皱68. 隔挡式褶皱:由一系列紧闭而窄的背斜和宽缓向斜构成;以欧洲侏罗山最为典型 69. 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紧闭向斜及其间平缓开阔的背斜组成的褶皱组合70. 日耳曼式褶皱: 由等轴或短轴褶皱(背斜为主)
13、 组成的构造组合,断续发育于构造变形特别稍微的地台盖层中,独立发育或或组合成雁行式71. 阿尔卑斯式褶皱:称全型褶皱,一系列线性褶皱呈带状产出;72. 侏罗山式褶皱:由隔档式与隔槽式组成,也称过渡型褶皱或半形褶皱;地壳中的褶皱大部分是纵弯73. 纵弯褶皱作用: 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而形成褶皱的作用称为纵弯褶皱作用,褶皱作用的产物,多是成群产出 ,产出的规律性明显74. 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岩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褶皱的作用 75. 剪切褶皱作用:岩层沿着与层面不平行的细密的剪切面有规律差异剪切滑动形成褶皱的作用 76. 同沉积褶皱:在沉积作用的同时,相伴着地壳差异隆升而形成的褶皱 77. 主动褶
14、皱:褶皱面发生弯曲形成的褶皱 78. 被动褶皱: 在垂直或高角度斜交的细密的剪切面有规律差异剪切滑动时,褶皱面发生错动而表现的弯曲 的为被动褶皱79. 接触应变带: 在夹于脆弱岩层的强硬岩层发生褶皱时,其四周弱岩层发生不同的效应,接近硬岩层受到硬岩层影响而一起弯曲,远离硬岩层时就弯曲变弱而消逝的范畴成为接触应变带;80. 主波长及主波长公式:褶皱主波长是毕奥(M.A. Biol ,1957 年)和兰姆伯瑞(H. Rambery ,1963 年)依据野外褶皱观测资料以及模拟试验、数理分析得出,岩层在受侧向压力时,因材料失稳导致了各种波长 褶皱的生成,这些不同波长褶皱的生长速率是不一样的,其中某一
15、初始波长发育最好、波幅增长最快,最终掌握着褶皱的成长和发育的称主波长;主波长 W i 的公式为:,式中 d 为强硬层的厚度,1 和 2分别为强硬岩层与脆弱岩层的粘度,1 2 或者: 褶皱主波长是毕奥(M.A. Biol ,1957 年)和兰姆伯瑞(H. Rambery ,1963 年)依据野外褶皱 观测资料以及模拟试验、数理分析得出,当夹在脆弱层之间的强干层 受到顺层挤压作用时,强干层 自身的内聚力促使强干层形成较大波长、较小波幅的褶皱,而脆弱层的阻力又促使强干层形成较小波长的褶皱,岩层将依据最小功原理,达到 1)做功最小; 2)抵消二者的阻抗,而发生弯曲;此时所形成的褶皱的波长 称为主波长(
16、 Wi )(初始波长) ;岩层最易形成这种褶皱;主波长 W i 的公式为:,式中 d 为强硬层的厚度,1 和 2分别为强硬岩层与脆弱岩层的粘度,12 81. 弯滑褶皱作用: 多层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平行于层面的顺层剪切作用来调剂,顺层剪切 作用的方式之一为弯滑褶皱作用,表现为顺层剪切应变集中在层面之间,促使顺层剪切滑动而形成弯曲82. 弯流褶皱作用: 多层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平行于层面的顺层剪切作用来调剂,顺层剪切作用的方式之一为弯流褶皱作用,表现为顺层剪切应变匀称分布在岩层中引起岩层内部质点相对位移形成 弯曲83. 压扁作用: 岩层在顺层挤压作用下,效应在压应力方向上
17、岩层匀称缩短及垂直压应力方向上岩层匀称加厚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84. 劈理折射: 在强硬层与脆弱层相间的情形下,射,这种现象称劈理折射;顺层挤压是压扁作用形成的劈理将在不同的岩层中发生折85 底辟作用:地下深处的高塑性物质(岩盐、石膏或岩浆等)在重力差异作用下,呈圆柱状向上流淌刺穿 上覆岩层或使上覆岩层拱起,形成底辟构造86. 膝折:褶皱两翼平直,且转折端呈尖棱状的褶皱;87. 节理:无明显位移的裂隙,成群成组发育;在地壳岩石中广泛存在 88. 张节理:垂直最小主应力形成的破裂面89. 剪节理: 平
18、行剪切面形成的的破裂面,与最大或最小主应力有肯定的夹角( 45 - /2)或(45 /2)90. 节理组:是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样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 91.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称为节理系 92. 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大致平行的节理 93. 横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大致垂直的节理 94. 斜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斜交的节理 95. 顺层节理:节理面与所在岩层面大致平行的节理 96. 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的节理 97. 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的节理 98. 斜节理:节理走向
19、与褶皱轴向斜交的节理 99. 羽裂:主剪裂面(剪节理)由一系列羽状剪裂面(小剪切节理)组成 100.左列:组成剪节理的羽状剪裂面(小剪切节理)有两种排列方式,之一称为左列,即沿小节理走向向前 观看,后一条小节理重叠在前面一条小节理左侧101.右列:组成剪节理的羽状剪裂面(小剪切节理)有两种排列方式,之一称为右列,即沿小节理走向向前 观看,后一条小节理重叠在前面一条小节理右侧102.共轭节理:沿着两组共轭剪切面发育的剪切节理组 二、 判定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共 42 分,每题 1 分)1. 在平行轴面方向的视厚度到处相等的褶皱是相像褶皱;()2. 产状是指构造面或构造线在空间的位态,通常用
20、构造面、线与水平参考面及地理方位的关系来表示;()( ( )3. 泥裂的尖端指向上层面; ()4. 一个平直的构造面只有一个倾向;但视倾向是许多的,并且视倾角永久大于真倾角;5. 同沉积背斜的同一岩层的厚度在褶皱的核部较翼部薄;()6. 波痕的尖端指向下层面; ()7.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界线与地势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8. 一个断层面上擦痕的倾伏向为90 ,倾伏角45 ,可表示为90 45 ;()9. 30 50 所表示的面状构造的产状是:倾向30 度,倾角50 度;()10. 在地势地质图上, 水平岩层的出露界线与地势等高线平行或重合,交;()倾斜岩层的出露界线与地势等高
21、线斜11. 倾斜岩层的真厚度永久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和视厚度;()12. 假如上下两套地层岩性差异庞大,之间存在地层缺失,并且地层产状明显不同,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面为角度不整合; ()13. 应力为一个矢量,有大小、方向,可以合成和分解;( )14. 当截面与应力方向不垂直时,全应力可分解为垂直于作用面的正应力和平行于作用面的剪应力;名师归纳总结 ()()15. 应力椭球中有三个应力主轴,包含其中两个主轴的椭圆称为应变椭圆;16. 单轴应力状态中, 在1 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的肯定值最小;与1 平行的截面上, 正应力的肯定值最大,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22、 - - - - - - - - 剪应力的肯定值最小; ();17. 应变椭球体的圆切面为无伸缩面(剪切面);()18. 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指岩石的变形特性和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即岩石受力后发生变形的性质:脆性和韧性;()19.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是,围压增加,岩石的韧性增加,强度减小;()20.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是,温度增加,岩石的韧性增加,强度增大;()21. 间隙流体压力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是,间隙流体压力增加, 岩石的韧性增加, 强度增大;()22. 应变速率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是,应变速率增加,岩石的脆性增加,强度增大;( )23. 只有轴面倾角是 90 ,枢纽倾伏角是
23、 0 的褶皱才是直立水平褶皱;()24当沿着倒转地层倾向方向前进时,地层变得越来越新;( )25张节理垂直 3;( )26共轭剪切节理的交线方向总是平行中间主应力轴的方向;( )27在一个褶皱中,假如同一层真厚度到处相等,这个褶皱是相像褶皱;( )28. 纵弯褶皱的主波长与所受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29在剪切褶皱作用过程中,岩层的层面对褶皱作用没有任何掌握意义,只是一个标志面;()30在一个褶皱中,假如同一层真厚度到处相等,这个褶皱是相像褶皱;()31主应力就是正应力; ()32同沉积背斜的同一岩层的厚度在褶皱的核部较翼部薄;( )33.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界线与地势等高线
24、的弯曲方向相反;( )34. 30 50 所表示的面状构造的产状是:倾向 30 度,倾角 50 度;( )35. 断层面上擦痕的侧伏是在断层面上度量的;( )36. 依据接触应变带理论,接触应变带宽度等于初始波长;()37. 左列式节理所反映的剪切方向为左行,右列式节理所反映的剪切方向为右行;( )38. 雁行状排列的张节理是剪切变形过程中形成的;()39. 横向节理就是横节理,纵向节理就是纵节理,斜向节理就是斜节理;( )40. 在应力分析中, 1 2 3,说明 3的肯定值小于 1 或 2;()41. 在里卡德的分类中,斜卧褶皱的特点是:轴面倾角 10 -80 ,枢纽倾角 10 -80 ;(
25、)42. 全形褶皱指的是横截面上背形和向形的波形一样的褶皱,半形褶皱就相反;()三、 填空(共 203 分,每空 1 分,多个连续括号时可以忽视其中的次序,只要内容答对就行,45-47 的空不运算在内) ,1. 岩层或构造面产状三要素包括(走向)、(倾向 )和(倾角 );2. 倾斜岩层的露头界线受(岩层产状)、(地势坡度 )和(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之间关系)影响;3. 一倾斜岩层产状为:走向 60 ,倾向南东,倾角 50 ;用象限角表示产状为(N60 E,50 SE),用方位角表示产状为(150 50 );4. 20 , S45 E 表示的是( 倾伏 )或( 视倾斜 )的产状,其中 20 为(
26、 倾伏角 )或( 视倾角 ),S45 E为( 倾伏向 )或( 视倾向),并且 S45 E 也可以为( 直立面)的一个走向;5. 40 E ,N90 E,30 S 表示的是 (侧伏 ),其中 40 为(侧伏角 ),而“ 40 E” 的 E 实际上是 (N90E)的缩写;名师归纳总结 6. 利用原生构造派别顶、底面的目的是(确定地层的层序)和( 确定构造特别是褶皱的类型);7. 斜层理的收敛端方向的层面为(底面 ),开口端方向的层面为(顶面 );铅直厚度 );8. 递变层理也称(粒级层理 ),(碎屑粒度变细)的方向为( 地层变新)方向;9. 在垂直倾斜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上下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27、(真厚度 ),铅直距离呈(10. 倾斜岩层出露宽度的影响因素有(岩层的厚度 )、( 地面坡度 )、(和地层产状的关系);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1. 原始倾斜岩层形成于(沉积盆地边缘 )、(岛屿四周 )、(水下隆起 )和( 火山锥 )邻近;12.平行不整合代表一次(造陆 )运动,反映了( 下降、沉积 )(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 下降、再沉积 )的过程;13. 角度不整合代表了一次(造山 )运动,反映了(下降、沉积 )(褶皱等变形、变质、岩浆侵入、隆起、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 )的过程;14. 当在三
28、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没有剪应力;这种面称(应力称( 主应力);主平面 )或( 主应力面 ),其上的正15. 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量,称为(差应力 );16. 当 1= 2= 3 时,为均压,称作(静水压力或流体静压力);这种状态只引起物体(体积变化 ),不改变( 其外形);17. 应力椭球和应变椭球体中有三个主轴,依据主轴半径的大小分别称为( 1)、( 2)、( 3)和(1)、(2 )、( 3);18. 应变椭球体中的三个主轴称为 应变;(应变主轴 )或(应变主方向 ),沿三个主轴只有 (线 )应变而没有 (剪)19. 假如中间应变轴长度不发生变化,变形只发生
29、在 XZ 面上,称为( 平面应变 );20. 单轴应力状态下,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呈45 交角的截面上( 剪应力 )最大;称为( 最大剪切面 );在平行于挤压或拉伸方向的截面上,既无(正应力),也无( 剪应力);21. 双轴应力状态下,在与 1 和 3 成 45o交角的截面上, (剪应力)最大,是( 主差应力 )的一半;22. 应变椭球体中的圆切面为(无伸缩面)或(剪切面);圆切面与 1 之间为( 拉伸应变区 )区,岩石遭受到( 拉伸 )变形;圆切面与 3 之间为( 挤压应变区 )区,岩石遭受到(挤压 )变形;23. 1 与构造岩中的拉伸线理方向、擦痕方向(平行 ),与张节理面(垂直 );3 与
30、褶皱轴面( 垂直 )24.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有(围压 )、(温度 )、(流体压力 )、( 时间或应变速率)等;25. 岩石变形主要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破裂 )变形阶段26. 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着时间的连续而增加的变形行为称(蠕变 );27. 在应变保持不变(或保持固定的应变)的情形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应力逐步减小的现象称(放松 );28. 岩石破裂的两种方式为(剪裂)、(张裂 );29. 在铅直剖面上,依据轴面和两翼岩层的产状将褶皱分为(直立)褶皱,(斜歪 )褶皱,(倒转 )褶皱和(平卧 )褶皱;30 在地势地质图上,水平岩层与地势等高线(平行 )或重合,倾斜
31、岩层与地势等高线(斜交 );31.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有(整合 )、( 平行不整合 )和( 角度不整合 );32. 变形前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为角剪应变,角剪应变正切为(剪应变)33. 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而形成褶皱的作用称为(纵弯褶皱作用);34. 依据褶皱面的弯曲方向,可把褶皱的基本类型分为(向形)、(背形 )、( 中性褶皱 ),依据核部地层新老可把褶皱分为(向斜 )、( 背斜 );35. 依据枢纽的倾伏角可把褶皱描述为(36.依据褶皱翼间角可把褶皱描述为(水平褶皱 )、( 倾伏褶皱 )、(倾竖褶皱 );平缓褶皱 )、(开阔褶皱 )、(闭合褶皱 )、(紧闭褶皱 )、(
32、同斜褶皱 ),这类褶皱的变化可以反映(变形的强度 );37.依据转折端外形可把褶皱描述为(圆弧型 )、(尖棱状 )、(箱状)、(挠曲);38.依据同一褶皱岩层在平面上出露的的纵向长度和宽度比可把褶皱描述为(线性褶皱 )、(短轴褶皱 )、(等轴褶皱 ),其纵向长度和宽度比分别为(10:1 )、(10:1- 3:1)、( 3:1);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39. 侏罗山式褶皱由于(过渡型褶皱 )又称( 半形褶皱 ),是( 隔档式褶皱 )和(隔槽式褶皱 )的总称40.纵弯褶皱的主波长与所受作用力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岩层厚度 )和(粘度系数比值)有关系;厚度大,波长(大 );厚度
33、小,波长(小 );41. 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的(紧闭而窄)的背斜和( 宽缓 )的向斜组成;第 6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2. 线状构造的产状是在包含线状构造的(直立面 )和( 构造面 )上测量的,可分别定义为(倾伏 )和( 侧伏 );43. 依据力学性质可以把节理分为(剪 )节理和( 张)节理;44.沿着与岩层层面不平行细密的剪切面有规律差异剪切滑动形成褶皱的作用称为(剪切褶皱作用 );45. 假如断层错动过程中有牵引褶皱形成,牵引褶皱的轴迹与断层面之间的锐夹角指向本盘的运动方向;()46. 在应变分析时,褶皱的轴面对应于应变椭球体的 1 2
34、面;( )47. 纵弯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中,虚脱现象是弯流作用的结果;( )48. 在与主应力呈 45 夹角的截面上, (剪应力 )最大,该截面称为(最大剪切面);49. 依据主波长理论,粘度比值大于 50 时,强干层可形成(肠状褶皱);粘度比小于 10 时,可形成( 尖园褶皱 );50. 依据尖圆褶皱, 可以确定相邻岩层的强干性或粘度系数,尖圆褶皱尖棱状转折端指向(强干层或粘度系数大的岩层),圆弧状转折端指向(脆弱层或粘度系数小的岩层);51. 岩层的( 脆弱岩层和强干岩层的粘度系数比)、(厚度 )和(相邻能干岩层间距)对褶皱的形成有重大影响;52. 依据接触应变带理论,强干层的间距大于主波
35、长半长度时,形成(不和谐褶皱 );小于主波长半长度时,假如强干层粘度相近、厚度相同,就形成(和谐褶皱 ),反之就形成(复式和谐褶皱);53. 弯滑褶皱作用过程中,可以形成(旋转剪节理 )、(同心节理 )等伴生构造,可在层面上形成(擦痕 ),仍可在褶皱转折端形成(虚脱现象 );54.弯流褶皱作用过程中,脆弱层物质向(褶皱转折端 )流淌,形成(相像 )褶皱或( 顶厚 ) 褶皱 ,但强干层形成( 平行 )褶皱;仍可在脆弱层内形成(层间小褶皱 )、(层间劈理 )和( 线理 )等伴生构造;55.岩层间的韧性差较小而平均韧性较大时,前褶皱压扁作用(显著 );56. 随着压扁作用的增强,褶皱岩层内部各点的(
36、应变椭圆长轴 )方位逐步旋转到与轴面平行的方向上,并在岩石中形成新的(轴面叶理),使整个褶皱从(等厚 )向( 顶厚 )褶皱进展;57. 同褶皱压扁作用作用过程中,假如褶皱岩层为强硬层与脆弱层相间,劈理将在不同的岩层中发生(劈理折射 );并随着褶皱的进一步紧闭, (强干层)被拉断形成石香肠构造(或构造透镜体) 和无根钩状褶皱;58. 兰姆赛( J. G. Ramsay,1967)依据褶皱横截面上褶皱层各部位厚度变化和(等倾斜线 )所反映出来的褶皱层面曲率变化特点将褶皱划分为三类五型;其中 b 型褶皱为( 平行褶皱 )褶皱,类褶皱为(相像褶皱)褶皱,类褶皱为(顶厚褶皱 )褶皱;59. 雁行状排列的
37、张节理是(剪切 )变形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反映(应变椭球体的应变主轴方向)60. 由一组呈雁行状斜列裂隙形成的构造,常被脉体填充而形成雁列脉,实质是沿(剪裂方向)方向发育的一组(张裂隙 )61. 张节理法线与 3 方向( 平行 ),与应变椭球体 1 方向( 平行 );62. 共轭剪切节理的交线可代表主应力( 2 ),锐角平分线可代表( 1 ),钝角平分线( 3);62. 在里卡德分类中,枢纽侧伏角在 80 -90 的褶皱类型有(倾竖 )、( 斜卧褶皱 );63. 在里卡德分类中,枢纽侧伏角在 0 -10 的褶皱类型有(直立水平褶皱 )、(斜弯水平褶皱 )、(平卧褶皱 )64. 在里卡德分类中,
38、枢纽侧伏角在 10 -80 的褶皱类型有(直立倾伏褶皱 )、(斜歪倾伏褶皱 );65. 在兰姆赛的 3 类 5 型中,第一类中 3 个亚类的共同特点是(外弧曲率小于内弧曲率)、( 等倾斜线向内弧收敛 )、(T T0);66. 多层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时,往往需要通过平行于层面的顺层剪切作用来调剂,顺层剪切作用的调剂方式可分( 弯滑褶皱作用 )和( 弯流褶皱作用 );67. 横弯褶皱形成时的可能动力源有(盐岩底辟 )、(岩浆的上拱 )、(基底地块的差异升降);68. 依据节理与岩层产状之间的关系,可把节理分为 (走向节理 )、( 倾向节理 )、(斜向节理 )和(顺层节理 );名师归纳总结 - -
39、 - - - - -第 7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9. 依据节理与褶皱轴之间的关系,可把节理分为(纵节理 )、(横节理 )、(斜节理 );70. 依据节理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和节理的特点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四、简答题、论述题(共70 分)4 分)1. 说明和说明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产状的表示方法?(答题要点 :( 1)面状构造的产状由走向、倾向和倾角反映出来,有两种表示方法:象限角法和方位角法,象限角法由走向+倾向 +倾角组成,如N30 W,50 SW;方位角法由倾向+倾角组成,如240 50;线状构造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倾伏和侧伏,倾伏是在包
40、含线状构造的直立面上测量的,直立面走向线与构造线之间的锐夹角为倾伏角,锐夹角开口方向的直立面走向为构造线的倾伏方向,表示方法为倾伏角+倾伏向,如 20, S45E;侧伏是在包含线状构造的构造面上测量的,构造面的走向线与构造线之间的锐夹角为侧伏角,锐夹角开口方向的构造面走向为构造线的倾伏方向,表示方法为倾伏角+倾伏向 /构造面产状, 如 40 E ,N90 E,30 S;2. 说明视倾斜与倾伏的异同?(3 分)视倾向与倾伏的表示方法相同,但定义的对象不同,前者指构造面,后者指构造线;3. 说明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包括“V ” 字型法就)和直立岩层的露头外形特点(6 分)答题要点 :( 1)水平岩
41、层:为倾角小于5 的岩层 ,主要特点为 地层时代老下新上; 水平岩层的地质界线的出露外形随地势等高线弯曲而弯曲,二者平行或重合;岩层厚度影响;岩层厚度为顶、底层面标高差;出露宽度受地势和( 2)倾斜岩层: 为倾角大于 5 、小于 85 的岩层, 主要特点为 倾斜岩层的地质界线与地势等高线斜交; 倾斜岩层的出露外形受“V” 字型法就掌握;岩层露头界线的外形影响因素:岩层产状、地势坡度和岩 层倾向与地势坡向之间的相互关系;( 3)“V” 字型法就: “ 相反相同 ”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地质界线与地势等高线弯曲 方向相同,但地质界线的曲率(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相同相反”
42、,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并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地质界线与地势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相同相同”,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地质界线与地势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而地质界线的 曲率(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4. 简(详)述如何利用沉积岩的原生构造确定地层变新的方向(4 分)答题要点 :( 1)斜层理,斜层理收敛端代表岩层的下层面,开口端指向上层面;( 2)递变层理或粒序层理,其中碎屑粒度变细的的方向为地层变新的方向;( 3)对称波痕的尖棱状波峰指向地层变新的方向,圆弧状波谷指向地层变老的方向;( 4)泥裂的尖端指向地层变老的方向;( 5)雨痕的碗形
43、凸起方向指向地层变老的方向;( 6)冲刷面及有含砾粗碎屑沉积一侧为新地层;( 7)泻水构造逐步尖灭的一端指向地层变老的方向;( 8)生物化石, 叠层石是由蓝藻等微生物沉淀堆叠形成的柱状、分枝状或圆锥状体,剖面上弧形微层,有,其中叠层石的微层凸起方向和分叉方向指向地层变新的方向;相反植物根系就指向地层变老的方向;贝壳的弧形凸起方向也指示地层变新的方向;( 9)火焰状构造和负荷印模,产在脆弱层和强干层之间的界面上,火焰状构造的舌尖指向地层变新的方向,5. 说明地层不整合的类型、特点和地质意义?(4 分)答题要点 :( 1)地层不整合有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2)二者共同的特点是: 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成地层缺失;上下两套地层的岩性 和岩相常有很大差异;生物演化具有不连续性;不整合面上经常有因长期风化形成的底砾岩和一些特 殊的矿产(铝土矿等) ;( 3)二者的区分是: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样,不整合面露头界线与地层界线平行,代表了一 次造陆运动,反映了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的过程;角度不整合上下两 套地层产状不同;上覆岩层的底部层位掩盖在下伏岩层的不同层位上;上下两套地层经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