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学习知识点梳理.doc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注意事项1、 2、 3、 实验结果偏大原因1、 2、 2、空气的成分:氧气占 氮气 占稀有气体占 二氧化碳占 其他占 3、氮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 (2)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于生产 4、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用于 通电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用于 氦气密度小,很稳定用于 考点二、混合物、混合物混合物:是由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考点三、保护空气污染源 空气污染物及来源 气体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 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定为 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考点四、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构成物质的微粒1、概述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 直接构成;B、 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由 构成。C、 氯化钠由 构成。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分子由 构成。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 改变,生成新的分子。】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 ;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 。3、原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 的电子和带 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带 电)(不带电)电 )(带 电)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负正核内质子数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282+12原子核第一电子层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纳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个电子。3.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 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4、元素1. 含义:具有相同 (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2. 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 元素、 元素和 元素三种3. 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 4. 元素符号 表示的意义; 、 。例如:O: 、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例如:Fe 、 、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6N:6表示6个氮原子。5、离子 1. 元素的种类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获得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个),为相对稳定结构。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决定2. 离子:带电的 或 叫做离子。 化学方程式(上册)一、化合反应点燃1、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点燃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 + O2 2H2O 点燃3、硫磺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2 SO2点燃4、镁条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 + O2 2MgO点燃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点燃6、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C + O2 CO2点燃7、木炭不充分燃烧:2C + O2 2CO点燃8、一氧化碳燃烧:2CO + O2 2CO2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高温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CO2 + C 2CO 11、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 2CuO二、分解反应MnO21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13、氯酸钾制氧气:2KClO3 2KCl + 3O2MnO214、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 O2通电15、电解水:2H2O 2H2+ O216、碳酸分解:H2CO3 H2O + CO217、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 2Hg+ O2三、其他反应类型18、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 = CaCl2+H2O+CO219、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 + Ca(OH)2 = CaCO3+ H2O点燃20、甲烷燃烧:CH4 + 2O2 CO2 + 2H2O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8、化学反应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1、含义: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物质。生成物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2、表示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 2H2O为例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2 O2 点燃 Fe2O3 SO2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S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若选择Fe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确定FeS2 、SO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2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2O3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2O3的系数;2FeS2 O2 点燃 1Fe2O3 SO2确定O2 、SO2的系数:由于O2 、SO2中只含有O、S两种元素,S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2 的系数,再确定O2的系数。由于方程式左边S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原子的个数也为4。因此SO2的系数为4除以SO2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2。的系数。2FeS2 O2 点燃 1Fe2O3 4SO2由于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原子的个数也为11。所以O2的系数为11除以O2中O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2。的系数。2FeS2 11/2O2 点燃 1Fe2O3 4SO2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4FeS2 11O2 2Fe2O3 8SO2三、书写的步骤1、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 配平方程式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2、步骤:设未知数;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答注意: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氢H1铝Al27铁Fe56氦He4硅Si28铜Cu63.5碳C12磷P31锌Zn65氮N14硫S32银Ag108氧O16氯Cl35.5钡Ba137氟F19氩Ar40铂Pt195氖Ne20钾K39金Au197钠Na23钙Ca40汞Hg201镁Mg24锰Mn35碘I127元素和根的名称元素和根的符号常见的化合价离子符号元素和根的名称元素和根的符号常见的化合价离子符号钾K+1K+氟F-1F-钠Na+1Na+氯Cl-1、+1、+5、+7Cl-银Ag+1Ag+溴Br-1Br-铜Cu+1、+2Cu+、Cu2+氮N-3、+2、+3、+4、+5钙Ca+2Ca2+氧O-2镁Mg+2Mg2+硫S-2、+4、+6S2-钡Ba+2Ba2+磷P-3、+3、+5锌Zn+2Zn2+碳C+2、+4汞Hg+2Hg2+硅Si+4铁Fe+2*、+3Fe2+、Fe3+氢氧根OH-1OH-锰Mn+2、+4、+6、+7Mn2+硝酸根NO3-1NO3-铝Al+3Al3+硫酸根SO4-2SO42-氢H+1H+碳酸根CO3-2CO32-铵根NH4+1NH4+磷酸根PO4-3PO43-
收藏
编号:26226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6.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8
金币
- 关 键 词:
-
科粤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二
空气
物质
物资
构成
形成
学习
知识点
梳理
- 资源描述:
-
!-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
注意事项1、 2、
3、
实验结果偏大原因1、 2、
2、空气的成分:氧气占 氮气 占稀有气体占 二氧化碳占
其他占
3、氮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
(2)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于生产
4、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用于 通电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用于 氦气密度小,很稳定用于
考点二、混合物、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考点三、保护空气
污染源
①
②
③
空气污染物及来源
① 气体污染物:
② 固体污染物:
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定为
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考点四、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构成物质的微粒
1、概述
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 直接构成;
B、 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由 构成。
C、 氯化钠由 构成。
2、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分子由 构成。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 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 ;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 。
3、原子
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 的电子和带 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
(带 电)
(不带电)电 )
(带 电)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负
正
核内质子数
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2
8
2
+12
原子核
第一电子层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3.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
相对原子质量≈ 数 + 数
4、元素
1. 含义:具有相同 (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 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 元素、 元素和 元素三种
3. 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
4. 元素符号
表示的意义; 、 。例如:O: 、 。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例如:Fe 、
、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6N:6表示6个氮原子。
5、离子
1. 元素的种类
①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 ②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获得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③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个),为相对稳定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决定
2. 离子:带电的 或 叫做离子。
化学方程式(上册)
一、化合反应
点燃
1、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
点燃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 + O2 2H2O
点燃
3、硫磺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2 SO2
点燃
4、镁条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点燃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点燃
6、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C + O2 CO2
点燃
7、木炭不充分燃烧:2C + O2 2CO
点燃
8、一氧化碳燃烧:2CO + O2 2CO2
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
高温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CO2 + C 2CO
△
11、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 2CuO
二、分解反应
MnO2
△
△
1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3、氯酸钾制氧气:2KClO3 2KCl + 3O2↑
MnO2
14、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 O2↑
通电
15、电解水:2H2O 2H2↑+ O2↑
16、碳酸分解:H2CO3 H2O + CO2↑
△
17、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 2Hg+ O2↑
三、其他反应类型
18、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 = CaCl2+H2O+CO2
19、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 + Ca(OH)2 == CaCO3↓+ H2O
点燃
20、甲烷燃烧:CH4 + 2O2 CO2 + 2H2O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变
8、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
1、含义: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物质。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
2、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 2H2O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2 + O2 点燃
Fe2O3 + SO2
⑴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S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Fe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⑶确定FeS2 、SO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2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2O3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2O3的系数;
2FeS2 + O2 点燃
1Fe2O3 + SO2
⑷确定O2 、SO2的系数:
①由于O2 、SO2中只含有O、S两种元素,S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2 的系数,再确定O2的系数。由于方程式左边S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原子的个数也为4。因此SO2的系数为4除以SO2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2。的系数。
2FeS2 + O2 点燃
1Fe2O3 + 4SO2
②由于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原子的个数也为11。所以O2的系数为11除以O2中O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2。的系数。
2FeS2 + 11/2O2 点燃
1Fe2O3 + 4SO2
⑸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三、书写的步骤
1、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 配平方程式
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2、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⑤求出未知数;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氢
H
1
铝
Al
27
铁
Fe
56
氦
He
4
硅
Si
28
铜
Cu
63.5
碳
C
12
磷
P
31
锌
Zn
65
氮
N
14
硫
S
32
银
Ag
108
氧
O
16
氯
Cl
35.5
钡
Ba
137
氟
F
19
氩
Ar
40
铂
Pt
195
氖
Ne
20
钾
K
39
金
Au
197
钠
Na
23
钙
Ca
40
汞
Hg
201
镁
Mg
24
锰
Mn
35
碘
I
127
元素和根的名称
元素和根的符号
常见的化合价
离子符号
元素和根的名称
元素和根的符号
常见的化合价
离子符号
钾
K
+1
K+
氟
F
-1
F-
钠
Na
+1
Na+
氯
Cl
-1、+1、+5、+7
Cl-
银
Ag
+1
Ag+
溴
Br
-1
Br-
铜
Cu
+1、+2
Cu+、Cu2+
氮
N
-3、+2、+3、+4、+5
钙
Ca
+2
Ca2+
氧
O
-2
镁
Mg
+2
Mg2+
硫
S
-2、+4、+6
S2-
钡
Ba
+2
Ba2+
磷
P
-3、+3、+5
锌
Zn
+2
Zn2+
碳
C
+2、+4
汞
Hg
+2
Hg2+
硅
Si
+4
铁
Fe
+2**、+3
Fe2+、Fe3+
氢氧根
OH
-1
OH-
锰
Mn
+2、+4、+6、+7
Mn2+
硝酸根
NO3
-1
NO3-
铝
Al
+3
Al3+
硫酸根
SO4
-2
SO42-
氢
H
+1
H+
碳酸根
CO3
-2
CO32-
铵根
NH4
+1
NH4+
磷酸根
PO4
-3
PO43-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