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2022年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 1 单元 生物与环境 1. 一棵“ 坚强” 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试验观看,并做好观看记录;2、能主动参加小组的合作沟通;教学重点: 明白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难点: 明白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预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如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育皿、大 小质地一样的纸盒 2 个、盆栽植物苗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二、活动 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争论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2、组内争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
2、你们能组内设计争论方案吗?3、汇报、沟通设计的方案,老师引导同学看教材第 善试验设计;4、同学动手组装装置;三、活动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2、组内争论,设计试验方案;3、汇报、沟通、完善;四、活动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同学设计方案;2、汇报、沟通、完善方案;3 页,明白试验设计范例,完2. 从“ 南橘北枳” 说起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喜爱大自然,乐于探究大自然的隐秘;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爱护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生物必需生存在肯定的
3、环境中, 离开这个环境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教学难点: 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1老师讲解:“ 南橘北枳” 的故事;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二、活动 引导同学依据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洁分类;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3. 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1. 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2. 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教学预备: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教学重点: 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提
4、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2、同学汇报;3、老师:聪慧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池塘里的微生物 三、指南车信箱 1、同学阅读;2、老师向同学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 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行缺少的生物成员之 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行替代的作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 假如大树都倒下 教学目标:1. 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向同学渗透环境爱护的意识;2. 珍爱生命,初步建立生态平稳的观念;教学重点: 初步懂得
5、生态平稳的意义 教学难点: 珍爱生命,初步建立生态平稳的观念 教学预备 各种生物的头饰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假如大树全部倒下 1、提问:假如大树全部倒下,树林里生物的实物会发生什么?2. 同学各抒己见;3. 玩嬉戏 三,信息指南车 自学 四谈收成 五,想象没有树的情形 六,环保建议第 2 单元 养分与健康 1. 食物中的养分 教学目标:1、以仔细、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学问改善生活;教学重点: 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养分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 教学难点: 明白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简洁方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午餐吃了
6、什么1、同学明确并统一本课中的食物分类方法:主食类、肉食类、 蔬菜类、水果类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同学汇报各自午餐中所吃的食物;3、将各自午餐中所吃实物分类记录在记录表中;三、活动 检验食物中的养分 1、过渡: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我们所吃的各类食物在总量当中的比例,其实人体需要的主要养分成分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肪;2、提问:怎样检验我们的食物中是否存在这些养分成分呢?3、同学发表看法,老师作结:让我们设计试验来检验食物中含有的主要养分成分;2. 消化与吸取 教学目标:1、通过争论活动使同学明
7、白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有责任;使同学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2、明白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教学预备 分组材料: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教学重点: 通过亲身感受,使同学明白到口腔有消化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感受,使同学明白到口腔有消化作用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咀嚼馒头 1、摆出问题: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交待留意事项(进食前要洗手,进食时不要混食)受;3、以小组为单位作好整理进行汇报;4、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3. 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培育同学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食用变质或有毒食品的危害性
8、 教学难点: 知道食用变质或有毒食品的危害性,同学分组行动,组内沟通感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二、活动 安全饮食1、阅读教材,明白教材给出的3 种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变质的食品:熟悉到过期食品食用的危害性,提高自身爱护意识;假如误食变质 食品,应准时治疗;有毒生物制作的食品:含有剧毒成分的生物,对人体的危害就特别大了,甚至会 造成死亡;有毒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不明生物都是不能食用的;被污染的牲畜或粮食作物制作的食品:从动物、植物两个角度,说明被污染食物 包括动物、植物;这种食品对人体
9、的危害埋伏期长,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大,又不 易被人所察觉,因此特别引人留意;2、 布置任务:课后调查,做好记录;第 3 单元 地表变化的隐秘 1. 地表在变化 教学目标 : 1. 激发同学探究地表变化隐秘的爱好;2. 感受大自然的力气与奇妙;教学重点: 激发同学探究地表变化隐秘的爱好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力气与奇妙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估计曾经发生的变化 1、回忆以前所学学问:我们生活的球体地球,陆地表面外形各样,植被各异;2、出示化石标本,向同学介绍化石;3、阅读教材第 34 页的内容,明白喜马拉雅山及人类科考中的发觉;4、提出问题: 鱼龙化石显现在喜马拉雅山, 这是怎么回事
10、?你们能估计出这个地带 原先的地表情形吗?后来发生过什么变化?三、活动 转变地表的力气 1、摸索:地表在变化,转变地表变化的力气有哪些?名师归纳总结 2、同学看教材第35 页的两幅图,明白:修筑大坝引起的地表转变是一种人为的力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量,泥石流引起地表的转变是一种自然的力气,人为的两种力气;3、同学自行估计并做好记录;2 . 地震 教学目标 : 转变地表外形的力气有自然的和1对古代的科学创造产生爱好并对科学家产生佩服之情;2乐于学习和宣扬避震学问;3情愿关注防震技术的最新成果;教学重点: 明白地震现象
11、教学难点: 明白地震现象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感受地震 二、活动 1、交待试验方法:让两个同学为一组, 做两次模拟试验: 一次是两个同学朝相反的方向拉一张 纸,直到纸断裂;另一次是两个同学各拉筷子的一头,弯曲筷子直到折断;2、同学试验;3、推理分析: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同学摸索:纸被什么方向的力气拉断?当纸断裂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筷子在什么情形下被折断了?当筷子折断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能将试验和地震联系起来吗?纸和筷子相当于什么?听到的声音和感受到的震 动能让你想到什么?范意识;3. 火山 教学目标 : 1 明白火山喷发觉象;2 知道火山的种类等常识;3 熟悉火山喷
12、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教学重点: 明白火山喷发觉象 教学难点: 明白火山喷发觉象 教学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画火山图 1、同学独立摸索:你认为火山山体外形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这种模样?2、同学在自己的纸上画出草图;3、组织同学间的争论与沟通:4、综合整理:由老师将沟通中不同的火山山体外形画在黑板上;并提出:究竟火 山喷发后形成什么样的地貌?三、活动“ 火山” 喷发了 1、阅读教材,明白模拟试验的过程;明白:试验与火山喷发的共同之处;2、老师演示
13、试验;3、观看喷发后的“ 火山” 山体外形,验证各自的关于火山山体外形的推测,明白 火山锥的形成过程;4、比较分析模拟试验和火山喷发的异同,明白火山喷发的缘由;5、供应资料再次验证,加深同学对火山喷发的熟悉;4. 岩石也变化 教学目标:1. 熟悉到气温、水等都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2. 知道岩石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永不停息地进行着;教学重点: 熟悉到气温、水等都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教学难点: 知道岩石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永不停息地进行着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1、同学阅读教材第 42 页: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史这部分的图片和文字资 料;找出那时
14、的人们用什么方法来破坏岩石;2、同学讲出古人的方法;3、叙述:我们也来仿照李冰父子,争论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吧!4、同学简要说说我们怎么仿照古人做模拟试验;成;名师归纳总结 5. 走近矿产第 7 页,共 1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教学目标 : 1 意识到矿产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 熟悉到爱护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节省能源的重要性;3 明白我国开采和利用矿产的悠久历史,激发同学的骄傲之情;教学重点: 知道矿产资源是不行再生的资源 教学难点: 明白煤的形成及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明白矿
15、物 1、出示:矿物及其提炼物标本;2、争论:怎样观看和熟悉矿物标本?如:预备争论矿物的什么性质,需要哪些工具,采纳什么方法、怎样记录观看;结 果等;3、老师赐予相关提示:方法提示:观看前,告知同学一些常识,在争论矿物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 条痕来观看矿物的颜色; 矿物的实际颜色和条痕颜色有肯定区分,而条痕颜色才 是矿物真正的颜色;要看到真正的颜色,方法是用矿物在无釉瓷片上进行刻画,留下的痕迹颜色就是比较精确的矿物颜色了;安全提示:在比较矿物硬度时,要提示同学主要安全,防止工具或矿石伤及 自己;记录要求:可以记录下矿物的颜色,外形,颗粒,硬度,光泽,条痕,磁性 或观看时的其它发觉;4、同学观看矿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湘教版 小学 六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