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态学试题及答案.docx





《2022年生态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态学试题及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0、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答:( 1)单元顶极代表人物:Whittaker;主要观点: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 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 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 此群落一样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2)多元顶极代表人物:Tansley ;主要观点: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仍有土壤顶极,定型顶极等多个顶极;(3)顶极格局 代表人物: Whittaker ;主要观点:赞成多顶极论,但认
2、为各种顶极不 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4)共性和区分共性: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固状态的群落;B都 A单元论认 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何时间相适应的;区分: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打算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 替打算因素; B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最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 顶极外,仍有土壤、地势等顶极;作业一:1、目前生态学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答:1 全球变化 : 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显现在全球范畴内的, 异乎平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 , 就是
3、当今科学界, 全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或简称全球变化;2 生物多样性 : 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3 可连续进展 : 是既满意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满意其需要的才能构成危害的进展;4 景观生态学 : 起源于中欧 , 是 80 岁月后期较年轻的交叉学科;近年来 , 日益成为生态学一个新兴讨论热点;2、请写诞生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生物种间关系特别复杂,概括起来有原始合作 共栖 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等主要形式;一、原始合作 有些学者也把它称为互生关系;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对双方都有肯定程度的利益,但彼此分开后, 各自又都能够独立生活;这是一种
4、比较松懈的种间合作关系;如借居蟹和海葵;共居时,腔肠动物借助蟹类供应栖所、 携带残余食物;而蟹类就依靠腔肠动物获得安全庇护,双方互利,但又并非肯定 需要相互依靠,分别后各自仍能独自生活;二、共栖 指两种共居,一方受益,另一方也无害或无大害;前者称共栖者,后者称宿主;彼此分离后, 有的共栖者往往不能独立生活;这是一种比较亲密的种间合作关系;例如海镜和小蟹间的关系;海镜又名海月;小蟹即豆蟹;豆蟹总是一雌一雄双双生活在海月等动物的体内;饿了,双双外出捕食;饱了,成对回来休息;豆蟹不能独立生活;此种关系,对小蟹有利,对贝类也无大的害处;三、共生 , 也有学者把共生称之为互利共生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概念
5、;狭义的是指两种共居一起,彼此制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靠,相互依存,一旦分别,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 按共居状况分为外共生和内共生;清洁鱼或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病灶组织和细菌等为生, 兼为鱼类治病, 这属于体外共生; 鞭毛虫借居在白蚁或其他动物的消化道里,消化纤维素供应宿主,宿主就为其供应养分和栖所,这属于体内共生;有些单细胞的藻类、细菌生活在原生动物的细胞内,并有物质沟通,这属于胞内共生;共生是一种更加亲密的、结合比较坚固的种间合作关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 四、寄生 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养分以维护生活的种间 关系;前者称寄生物,后者称寄生;生物界的寄生现象特别普遍;在寄生关系中,一般寄生 物为小个体,寄主为大个体,以小食大;而且大都为一方受益,一方受害,甚至引起寄主患病或死亡; 同时寄生双方又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相互关系;五、捕食共同进化; 寄生是生物种间的一种对抗性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例如,兔和草类、狼和兔等都是捕食关系;在通常情形下,捕食者为大个体,被捕食者为小个体,以大食小;捕食也是一种种间的对抗性相互关系;六、竞争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养分、空间和
7、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竞争的结果, 或对竞争双方都有抑制作用,大多数的情形是对一方有利,另一方被剔除, 一方替代另一方;例如,看麦娘的自然群落中,狐茅不能生长,由于它被看麦娘的快速生长和遮荫所抑制,竞争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种间对抗性相互关系;3、K-计策者生物与r- 计策者生物的主要区分K挑选 稳固,较确定,可猜测 比较有规律 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高 时间上稳固 通常接近 K值 常常保持紧急 发育缓慢 竞争力高 推迟生育 体型大 多次繁殖 长,通常大于一年 高存活力r- 挑选气候多变,不确定,难以猜测死亡具灾变性,无规律 非密度制约存活幼体存活率低数量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固 远远
8、低于环境承载力种内、种间竞争多变,通常不紧急发育快 增长力高挑选倾向提高生育体型小 一次繁殖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最终结果高繁殖力4、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包括哪三种类型,各个类型各代表什么含义?答:年龄锥体图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按锥体外形,年龄锥体可划分为 3 个基本类型:增长型种群: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诞生率大于死亡率,是快速增长的种群;稳固型种群: 锥体外形和老、 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种群之间;诞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平稳,种群稳固
9、;下降型种群: 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群的死亡率大于诞生率;5、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种群中幼体比例削减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答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才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生态系统具有肯定功能;如:能量流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养分级数目有限;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6、简述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后果;答:( 1)显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上升;(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
10、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3)转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潮湿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潮湿;(平稳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转变而濒危或灭亡;7、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分;4)转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答: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量,单位是:干重 gm2或 Jm2;而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位是:干重 gm2.a或 Jm2.a;8、简述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量,表示的是速率,单答:概念: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剂才能是有肯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剂才能阈限而使其丢失自我调剂才能时,谓之生态失调;标志:物
11、种数量削减,环境质量降低,生产力衰退,生物量下降;9、简述生态平稳的概念与标志;答:概念: 在肯定时间内,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和谐和统一的状态;生物各种群之间, 通过能量流淌、标志: 能量和物质输入、 输出平稳, 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固,生态环境相对稳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养分结构相互和谐;10、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答:( 1)陆地:大气二氧化碳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人生物体内,经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 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大气;另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内的碳经燃烧重新返回(2)水域: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
12、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 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水体;(3)水体中二氧化碳和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而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二 氧化碳参加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11、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淌概况;答:( 1)先由绿色植物把太阳光能变成植物体内的生物能(化学能);(2)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食物网把能量逐级传递下去;(3)能量在每一养分级都有呼吸消耗,而且,上一养分级的能量也不行能全部转化到下一 养分级中,因此,能流越来越细;12、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 . 答:( 1)按演替连续时间: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2)按演替起始条件:原
13、生演替;次生演替;(3)按基质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4)按掌握演替的主导因素: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13、简述生物群落的发生过程;答:( 1)物种迁移: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迁移;(2)定居:生物在新地区能正常生长繁殖;(3)竞争:生物密集,种间产生竞争,竞争胜利者留下,失败者退出,竞争胜利者各自占 有特殊生态位,群落形成;名师归纳总结 14、层片具有哪些特点. 第 3 页,共 1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 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生活型相同,并具有相当地个体数目,而且相互间有肯定的 联系;( 2)在群落中具有肯定的小环境;
14、(3)在群落中占有肯定的空间和时间;15、群落交叉区有哪些特点. 2)生态环境:较复杂多样;(3)种类多答:( 1)位置上:位于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样性高,某些种的密度大;16、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答:(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转变;(3)种 内和种间关系的转变;(4)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活动;17、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答: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1)昼夜变温对很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
15、系更为亲密,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存具有良好的作用;(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18、简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答: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进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每个生物的生存, 而且仍把各个生物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同时,生物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打算着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固性;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寄生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竞争作用、 他感作用等方面;动物和动物之间,除了相互产生不利的竞争和捕食关系之外,仍
16、有偏害、寄生、互利等相互作用方式; 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除了植食作用以外,仍表现有原始合作、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作用等;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利共生和寄生等;19、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答: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点: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才能,适应于水体流淌;20、简述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答:温度超过生物相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损害作用越大; 如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仍可破坏植
17、物的水分平稳;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外形、生理和行为 3 个方面;21、简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答:温度低于肯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 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挑选,在外形、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22、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答: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特别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物候讨论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利用时间、明白群
18、落的动态等,特殊是, 对确定不同植物的相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23、简述植物温周期现象;名师归纳总结 答:自然界温度有规律的昼夜变化,使很多生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下比恒温第 4 页,共 1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下生长得更好;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亲密,形成温周期现象;其主要表在:(1)大多数植物在变温下发芽较好;的协作;24、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2)植物的生长往往要求温度因子有规律的昼夜变化答: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打算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需在肯定的温度范畴内才能
19、正常生长发育;一般说来, 生物生长发育在肯定范畴内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耐的温度范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 此外, 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仍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转变,如引起湿度、降水、 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转变等,这是温度对生物的间接影响;25、简述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答:太阳光在地球上一天完成一次昼夜交替,而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津;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
20、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肯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挑选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 依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物特殊是鸟类 的迁徙和生殖具有特别明显的影响;26、简述光质的生态作用;答:( 1)太阳光由红外光、可见光区和紫外光三部分构成,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促进维生素 D 2)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 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等也有影响;27、简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答:光照强度对生
21、物的生长发育和外形建成有重要影响;形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两个生态类型;28、简述光的生态作用;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不一样,答:太阳光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得以生存和繁殖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 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29、简述李比希(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答:在肯定稳固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打算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 ;应用这肯定律时,一是留意其只适用于稳
22、固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形;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0、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分与联系;答: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四周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环围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全部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就是指详细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31、生态平稳包括哪些详细内容.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稳;(3)系统的自我修答:( 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固;(复、自我调剂功能的保持;名师归纳总结 32、植物群落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相互制约, 不是简洁的物种集合;第 5 页,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生态学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