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技术护理学技术操作技巧规范标准.doc

收藏

编号:26239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19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关 键 词:
腹腔 穿刺 技术 护理 操作 技巧 技能 规范 标准
资源描述:
-/ 腹腔穿刺技术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1)抽取腹水化验检查,明确腹水性质 (2)适量放腹水缓解压迫症状 (3)腹腔内注射药物及腹水浓缩回输等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注意患者安全,做好环境准备,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及注意项并取得合作 【用物准备】基础治疗盘、腹腔穿刺包、量杯、腹带及中单、卷尺,按医嘱准备药物及2%利多卡因1支,治疗卡 第一部分专科护理授术操作瓣范 【操作步骤】 (1)若装整齐,进行查对,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患商告知井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签署腹腔穿刺术知情同意书。瑶患者排尿(防考刺损伤膀胱),清洁局部皮肤 (3)铺中单,取半卧位或平卧位,腹水少量者取左侧位,艘背部铺好腹带,测腹、脉搏血压及腹部体征并记录。 (4)协助术者配合定位,选择适宜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配合局部麻醉 (5)术者左手固定穿剩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壁腹膜,即可抽取腹水。 (6)术中协助留取标本,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术中患者如出现面色苍自、心慌、头量,出汗血压下降,腹痛等症状,应停止放液,安静平卧,并遵医嘱给子输液,扩容等对症处理。如覆水为血性,留取标本后即技针 (7)放液: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与针座连接引流管,以输液夹子调整滴速;放液速度不宣过快,放液量不宜超过300oJm (8)术毕:木者取出穿刺针,用无菌布按压穿刺点数分钟,用控布固定。测围下连层 (9)按规定将用过的材料分类放入垃圾袋内,洗手 (10)记录水颜色,形状和量,放水后围同,避医嘱送检标本。 【操作流程】着装→评估一备物→告知并解释一签暑知情同意书→穿刺抽液一观察→留取标本→送检标本一整理用物→洗手→测量一记录 【注意事项】 (1)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穿刺点位于上方,如不适应立即报告医师。 (2)腹带不宜过紧,以防造成呼吸困难。 (3)穿刺处如有腹水外渗,及时更换敷料及腹带,防止穿刺处感染。 (4)如放液流出不畅,可嘱患者椭微变换体位或将穿刺针稍做移动,以助液体流出通畅。 (5)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内感染 (6)如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结核性腹膜炎、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 肝穿刺术护理配合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1)肝疾病性质不明,需取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2)确定患者肝组织损伤程度,观察肝病的发展与转归。 (3)为肝脓肿患者穿刺抽吸脓液和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评估】 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对肝穿刺意义的认知程度,注意患者安全,做好环境准备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取得合作 【用物准备】 基础治疗盘、无菌肝穿刺包、穿刺针、无菌手套、一次性注射器(10ml)2支、4%甲醛溶液标本瓶、,带、无菌敷料、治疗巾,遵医嘱准备治疗药物、局麻用药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治疗 【操作步强】 (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着装整齐,佩戴胸牌 (2)核对床号、姓名、床头卡 (3)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意义、方法、操作配合及注意事项。 (4)签署肝穿刺知情同意书。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 (5)遵医嘱用药嘱患者排尿,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身体右侧靠近床沿,并将右手至于枕后,让患者保持固定的体位,训练其深呼吸和屏吸呼吸方法,以利于术中配合。 (6)协助术者定位,配合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孔巾,用2%利多卡因由皮肤至肝被膜进行局部麻醉。 (7)术者进针时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呼气末屏气,将穿刺针迅速刺入肝内并立即抽出,总计穿刺深度不超过6cm。 (8)穿刺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血压、脉搏的变化。 (9)协助术者取下孔巾,用腹带束紧沙袋加压包扎4~6小时 (10)遵医嘱将所抽肝组织放入4%甲醛固定液中或涂于载玻片上及时送检。 (11)按规定将用过的材料分类放入垃圾袋内。洗手 (12)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穿刺结果。 【操作流程】着装→评估→核对→解释一签同意书→肝穿刺→束腹带观察→记录一留取标本送检→一体息→整理用物一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术后绝对卧床休息6~8小时,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开始4小时内每15分钟测1次,如发现头晕、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出血征象时,应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 (2)若穿刺部位疼痛明显,应仔细检查原因,如果是一般组织创伤性疼痛,可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若发现气胸、胸膜休克胆汁性腹膜炎时,应及时处理。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如敷料有渗血,及时更换,防止穿刺部位感染。 (4)禁忌证:全身情况衰竭及严重贫血者,有出血倾向者,大量腹水、肝包虫病、肝血管瘤、肝外梗阻性黄疸者等。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护理配合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1)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2)取异物、息肉摘除、胃镜下止血等。 【评估】患者病情,询问有无青光眼、高血压、心脏病及药物过敏史,做好环境准备,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取得合作, 【用物准备】内镜,冷光源、吸引器、内镜台车、治疗者、基础治疗盘、一次性注射器(10m)1支、弯盘、牙垫、手套、纱布、纸巾、垫巾、管道清洁刷、活检钳、标本固定瓶、黏膜染色 剂、喷酒导管小毛巾、含酶洗漱剂、消毒液、治疗卡、镇静药、解癌药、去泡剂、咽喉麻醉药、盐水 (1)衣帽整洁,进行查对,向患者告知目的并解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 (3)检查前需禁食、禁水、禁药6小时,幽门梗阻者应先洗胃再检查。 (4)检查前取下活动义齿、跟镜,解开衣领、腰带。 (5)询问有无青光眼、高血压、心脏病及药物过敏史,如有以上情况应与检查医师取得联系 (6)备齐用物,于检查前10分钟进行咽喉麻醉 (7)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躺于检查床上,在患者颌下放一弯盘,嘱患者张口咬住牙垫 (8)协助操作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9)操作中留取活检或治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0)操作完毕,应用钞布将镜身外黏液擦掉,并嘱患者将口腔内容物吐出,用纸巾擦拭口 【操作流程】着装→评估→备物→签署同意书取卧位→嘱患者咬住牙垫→胃镜检查→擦拭患者口唇→洗手→记录→→送检标本 【注意事项】 (1)检查后少数患者出现咽痛、咽喉部异物感,崛患者不要用力咳嗽,以免损伤咽喉部黏膜 (2)胃镜检查和治疗后注意有无腹痛、呕血或黑粪,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 (3)严重心、肺疾病,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生命体征不稳者、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检查者、急性咽炎者明显主动脉瘤、腐蚀性食管炎性期、疑有胃肠穿孔者禁忌做胃镜检查。 胃肠减压技术护理操作规范 一、【目的】 1.缓解或解除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 伤口愈合,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 二、【评估】 1.查看并确认医嘱及治疗卡,了解患者目前状况。 2.对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清醒、嗜睡、昏迷)及自理能力:如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是否接受过类似治疗、是否紧张、是否懂得利用吞咽动作配合插管等。 4.评估患者有无假牙及鼻腔状况:包括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鼻息肉,既 往有无鼻腔疾病等。 三、【操作前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①铺好的无菌盘,内备:一个内盛温开水治疗碗,纱布2块、镊子、压舌板; ②治疗盘外备:治疗巾1块、棉签、弯盘、一次性手套1 副、20ml及50ml注射器各1个、石蜡油球罐(内盛石蜡油球)、胃管、胶布、水温计、橡皮圈或夹子1个、别针、松节油(拔 管用);③听诊器、手电筒;④必要时备医嘱执行单、笔;⑤负压吸引装置1个。 3.环境准备清洁,无异味。 四、【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告知患者操作中配合方法。 2.有眼镜或义齿者,取下妥善保存。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半卧位、坐位或平卧位)。 3.掀开床头盖被,将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弯盘放于方便取用处。 4.用手电筒观察鼻腔以确定插入侧鼻孔,用棉签清洁鼻腔,准备胶布。 5.用注射器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戴一次性手套,测量胃管放置长度并做好标记(成人长度45—55cm)。用石蜡油球润滑胃管前端。 6.再次核对患者,嘱患者头稍向后仰,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 选定侧鼻孔先向上,然后平行再向下缓慢插入。 7.插入至10—15cm会咽部时,①清醒患者嘱其作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置管过程中患者如有呛咳、呼吸急促、发绀、可能是误入气管,需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再行插入;如患者有流泪、流鼻涕应及时擦净,并给予安慰)。如果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②昏迷患者置管时,撤去患者枕头,将头后仰,当鼻胃管插入约15cm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缓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用注射器回抽有胃液后, 用一条胶布初次固定胃管。 8.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有三种方法): ①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 ②置听诊器于患者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③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9.确定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耳垂部。 10.粘贴胃管的标识,记录置管的有效时间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11.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见有胃液抽出,先注入30ml温开水冲洗胃管。 12.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 13.胃管冲洗。将胃管末端连接20ml注射器缓慢注入生理盐水20ml,再将生理盐水全部抽出至治疗盘内,确认胃管在胃内。 14.拔管时先将减压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屏气,先缓慢向外拉,估计胃管接近咽喉部时,迅速将胃管拔出,然后清洁鼻腔。拔管指征:病情好转,腹胀消失,肠鸣音 恢复,肛门排气。 15.清洁患者口鼻、面部,擦去胶布痕迹,协助患者漱口,采取舒适卧位并整理床单位;对患者或家属的配合表示感谢。 16.洗手,记录并签名。 五、【注意事项】 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 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3.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湿润及通畅。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每日冲洗胃管六次,每3天更换一次负压吸引装置。 6.减压期间应禁食,禁水。如需胃内注药,则应夹管暂停减压0.5-1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腹腔穿刺技术护理学技术操作技巧规范标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3925.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