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出版五年级上册劳技教学方案课程教案整理完全版(全).doc
,. 我家的新厨房教学内容我家的新厨房教学目标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了解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3.学会使用电饭锅,学会煮饭,做蛋糕,体验成功的喜悦。4.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教学难点学习各类厨具、炊具的保养常识。教学资源课前准备一些厨房设备的实物图片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是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从我们平时的饭桌上就能体现出来。现在我们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享用这些食物,当然少不了厨具的功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家家户户的厨房,了解下厨房里的知识。二、“看一看”“讲一讲”1.出示图片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中的厨具名称。教师小结:常用的厨房设备有:灶台(操作台)、灶具(燃气灶、微波炉等)、电饭锅、抽油烟机、水池、电冰箱、消毒柜、锅碗瓢勺等。让有做饭经验的学生谈谈自己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引导学生了解灶具的结构和使用程序。2.安全事项借助学生中使用灶具的不规范行为,教师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讨论。小组讨论,汇报交流。3.“查一查”“填一填”(1)组织学生结合原有的认知经验自学、交流、讨论各种锅的特性和用途。(2)完成表格。三、教师小结作业设计我家的新厨房(2)教学内容我家的新厨房(2)教学目标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电饭锅,学会煮饭,做蛋糕,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或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一、导入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二、常用的厨房设备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2.交流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4.学生小组讨论。三、灶具的使用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四、锅的使用和保养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五、拓展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作业设计当好小小采购员教学内容当好小小采购员教学目标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教学重点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教学难点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一:导入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二、购物要有计划1.出示问题“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1.继续看交流,讨论怎样才能购买到新鲜、卫生、物美价廉的食物原料。2.阅读学习“小技巧”和 “知识窗”,学习鉴别鲜肉、鲜鱼、鲜蛋和新鲜蔬菜的基本方法,了解蔬菜按食用部位可分为绿叶类、根茎类、果荚类和花菜类。3.认识绿色食品、安全食品标志,学会分辨“三无产品”。四、实践体验1.展示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以及鉴别食品质量方面的信息。2.在班级里设计场景,分组模拟购物活动。五、成果交流1.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填写的两份表格,汇报实际购物以后的收获和体会。2.教师小结。作业设计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教学目标1.掌握切、拌的技术。2.让学生通过制作冷盘蒜泥黄瓜,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切、拌的技术。教学难点切的技术和菜肴的咸淡控制。教学资源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一、导入课题: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二、总结做法: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学生讨论制作方法)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三、学生动手操作(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四、评比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六、拓展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学做家常菜。作业设计学做家常菜(什锦菜)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什锦菜)教学目标1.学会合理开支,掌握原料初加工和简单的烹饪技术。2.让学生通过制作冷盘、炒菜和汤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原料初加工和简单的烹饪技术。教学难点学会合理搭配。教学资源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3.厨房用品4.教师课前制作好一盘什锦菜一、课题导入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请同学品尝。提问:好吃吗?你知道这菜名吗?出示课题:学做什锦菜二、看看学学1.介绍做什锦菜的原料、调料。(同时出示,帮助学生认识)2.介绍制作方法。3.将有关的蔬菜出示。4.让学生说说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状?(学生说教师提示并操作)5.把这些蔬菜分别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捞出沥干。6.在炒菜锅里倒入适量的食油,烧热,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会。7.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等。8.让学生说说制作的过程。三、学生做做试试。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四、评品同学间相互评品,得奖小组谈体会。五、课外延伸作业设计学做家常菜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及洗涤炊具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教学难点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教学资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一、导入上两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让大家向父母讨教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些什么方法?二、探讨烹调方法及基本要求1.学生讨论2.看书本第15页烹调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3.指导学习第1516页常用烹调作料。三、网络学习上网浏览饮食类网站,老师可以提供几个网站地址四、学生谈体会看了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学交流的?五、课后拓展,坚持学习做家常菜。作业设计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教学内容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教学资源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一、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如:鲁班的故事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1.小钢锯的调整使用2.钉锤的使用3.起子的使用二、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楠木泡桐水曲柳水杉香樟三、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注意点介绍:1.工具使用2.纪律3.工具摆放4.空间四、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学生操作教师从旁指导。作业设计学生锯教学内容制作学生锯教学目标1了解锯子的来历和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学生锯的基本方法。2按要求制作学生锯。教学重点了解锯子的来历和基本原理,利用工具制作学生锯。教学难点把握好尺度,使得做出来的学生锯更加美观。教学资源工具:螺丝刀、材料:锯条、木柄、两只螺丝第一课时一、了解锯子的基本原理。1.锯子的发明木工常用的锯子和刨子,据说就是鲁班发明的。一次,鲁班要建筑一坐宫殿。他和他的徒弟们带了斧头,到南山去砍伐木料。用斧子砍树,又累又慢,一、连吹了十几天,砍下来的木料离需要还差得很远。动工的日子越来越迫近了,鲁班心里十分着急。有一天,他到一个险峻的山顶上去找木材,正艰难地住上爬着,突然手指被茅草划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鲁班心想,茅草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忘了伤口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他发现,原来茅草的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那些小细齿在手上划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口子。这使鲁班高兴的跳了起来,他想;仿照茅草的样子,用铁打成边缘上有细齿的铁条。他用这种铁条去拉树,果然又快又省力,只用几天工夫,就把木料备齐了。这种带有细齿的铁条,就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锯子的祖先。 木头破开以后,怎样才能使它又平整又光滑呢?用刀来回刮是一种方法,但是太费力,用斧砍又太粗糙。鲁班根据刀刮斧砍的原理,经过反复试验,又发明了刨子。有了刨子,就大大推进了木材加工工作。另外,据说木工用的钻、墨斗、曲尺等,也都是鲁班发明的。2.锯子的基本原理二、了解学生锯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工具:螺丝刀、材料:锯条、木柄、两只螺丝三、制作过程:1.下图中的学生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锯把上有几个孔?它们的距离、大小和锯条上的孔有什么关系?3.锯把和锯条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在什么位置上连接?4.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制作学生锯,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制作顺序应该是怎样的?说说你的制作计划。计划定螺孔位置 钻孔 切削 用起子把螺栓连接锯把和锯条 打磨锯把四、评评议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五、展示评价、拓展创新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第二课时学生继续完成制作。作业设计制作木蜻蜓教学内容制作木蜻蜓教学目标1.了解木蜻蜓上天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木蜻蜓的基本方法。2.按要求制作木蜻蜓,鼓励同学们利用各种不同材料制作“木蜻蜓”。教学重点掌握制作木蜻蜓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把握好尺度,使得做出来的学生锯更加美观。教学资源工具:美工刀材料:木片、竹柄一、了解木蜻蜓的基本原理。1.木蜻蜓的产生竹蜻蜓是我国古代一大发明。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好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 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中国螺旋”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上天的螺旋桨。2.木蜻蜓升空的基本原理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用一根竹片削成长20厘米、直径4至5毫米的竹竿(柄)。二是“翅膀”。用一片长18至20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竹片,中间打一个直径4至5毫米的小圆孔,用于安装竹柄。然后在小孔两边对称各削一个斜面,以起到竹蜻蜓随空气漩涡上升的作用。翅膀做好后,将竹柄插入其小孔中。玩时,用双手掌夹住竹柄,快速一搓,双手一松,竹蜻蜓就飞向了天空。二、了解木蜻蜓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工具:美工刀材料:木片、竹柄三、制作过程:1右图中的木蜻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木蜻蜓为什么能够飞起来?3学习和掌握制作过程划线定孔位 钻孔 削磨蜓翅 磨锉手柄,使手柄恰好穿进蜓翅孔内四、评评议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五、拓展活动1.你觉得木蜻蜓的升空和直升机的升空有什么联系?2.除了木质材料,你还能用别的材料制作木蜻蜓吗?作业设计制作刮鳞器教学内容制作刮鳞器教学目标1.了解刮鳞器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刮鳞器的基本方法。2.按要求制作刮鳞器。教学重点掌握制作刮鳞器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按要求制作刮鳞器。教学资源工具:螺丝刀材料:锯齿片、木柄、两只螺丝一、了解刮鳞器的基本原理。1.刮鳞器的作用(1)妈妈在烹调鱼之前,先要去掉鱼鳞,大家说说妈妈通常用什么工具刮鱼鳞?(2)用菜刀刮鱼鳞会出现什么情况?杀鱼时,菜刀又重又笨,(3)我们能不能开动脑筋,用身边的废弃物做个刮鳞器,大家说一说?(4)其实刮磷器制作比较简单,甚至可以用我们平时常见易得的材料就能制作一个既安全又方便的工具,这不,同学们就发现了瓶盖的特殊用途了。2.刮鳞器的基本原理:利用锯齿状的刮片,将鱼鳞去除。同时,以齿代刀更容易刮去鱼鳞。用这样的刮鳞器,比用菜刀刮鱼鳞更安全。二、了解刮鳞器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工具:螺丝刀材料:锯齿片、木柄、两只螺丝三、制作过程:1.下图中的刮鳞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木柄上有几个孔?它们的距离、大小和锯齿片上的孔有什么关系?3.木柄和锯齿片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在什么位置上连接?把有齿的金属片放在木条的一端,用铅笔沿圆孔在木条上画记号用钉子钉洞眼木螺丝旋穿木条把有齿的金属片放在木条上,用螺栓、螺母、垫片固定四、评评议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五、拓展活动1.根据收集到的改进意见,改造和完善你的自制刮鳞器;2.利用“和田十二法”中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改进你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过自主或者与同学合作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设计制作一个新型的刮鳞器吗?说说你的设想,可通过强化功能、美化造型、变换材料等方面去思考,进行改进。作业设计制作笔筒教学内容制作笔筒教学目标1.了解笔筒的相关知识。2.通过制作活动,灵活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并能进行装饰。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笔筒教学难点按自己的想法装饰笔筒教学资源工具:美工刀、铅笔、直尺、砂纸、木工工具、手摇钻、电钻材料:木料、白乳胶第一课时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笔筒1.出示实物:出示不同材质的笔筒,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制作要点。2.观看相关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学习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造型各异的笔筒。3.介绍笔筒的历史由来。笔筒是用于插笔的常用工具,笔筒可以用纸、竹、陶土、塑料、金属、玻璃等不同材料来制作。有考古学家推测,笔筒早在战国时即已出现。笔筒正式而普遍地作为一种文房用具出现应该是在明代晚期,确切地说应在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明代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很多,大量写实的作品应该能够准确地记录文人的案头陈设。笔筒的祖上当为笔床、笔架、笔船和笔格。笔床的用法是,将毛笔横卧其上,如人卧床。一只笔床上面至多可放三四管笔。它虽然造型新巧,但使用起来却不太方便。笔床和笔船都被明代以后为大量兴起的笔筒取而代之,清代便少见踪影。笔架至今仍在使用,笔筒则盛而不衰,成为存放毛笔的主要案具。笔筒大都造形简单,口底相若呈筒状,非常实用,是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极具观赏和艺术价值,深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宠爱。明代文人墨客崇尚自然的生活观,讲究做人品味,追求生存格调,因此想尽办法寻觅各类美器,斋头清玩之器,精到细琢的笔筒,从侧面展示着人的审美心境和雅逸才华。二、笔筒的制作1.观察:笔筒一般由几部分组成?笔筒一般由四个面和一个底面组成。2.观察:笔壁的面与面是怎样粘合起来的?笔壁的粘合有两种方式。一是直角粘合,制作方便但不美观。让学生仔细观察已经做成的笔筒。二是45度粘合,制作难度稍大,但视觉效果更好。3.你准备做什么样的笔筒?怎样做?说说你的制作计划。4.实地制作:(1)选材,选择厚度、宽度一致的木板制作(2)取材划线:用尺量出长短一致的木板,用铅笔划上记号。锯割:用木工锯进行分割。注意锯割时用力均匀,上下锯动时与地面垂直,并按所划线走。用沙纸进行打磨。打磨时对物体用力要均匀,以免打磨出来的物体不平。粘合。用木胶粘合时要涂匀,待稍干后用力按上,静止几小时。打磨。等粘合牢固后再次打磨。完成成品。可适当装饰。用纸、颜料、油漆等进行适度装饰。三、评价将制作出来的笔筒集中展示,进行评价。四、装饰为了让笔筒更美观实用,我们还可以做多种修饰。启发想像,我们可以怎样为笔筒进行装饰。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装饰,也可以按教材中的做法进行装饰。1.加垫笔筒。锯一块比笔筒底部大一圈的正方形木块 打磨一面 将笔筒的底部固定在木块被打磨的一面。2.有脚笔筒。用铅笔画出笔筒的侧面和正方形底面 沿线锯开 粘合 打磨 完成3.梯形侧面有脚小笔筒。画出笔筒的侧面和正方形底面。 沿线切割出笔筒的侧面和正方形底面。将笔筒侧面打磨成45度斜面。 粘合底面和侧面,完成作品。第二课时学生继续完成制作。作业设计小小礼品盒教学内容小小礼品盒教学目标1.通过对笔筒和礼品盒的观察、比较,理解制作原理,学会设计、制作礼品盒。2.熟练使用学生锯、砂纸等木工工具,掌握45粘合的方法。3.愿意和他人合作,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培养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意识和认真、细心、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教学重点能熟练使用木工工具,按照教材提示确定材料的尺寸并合作完成。教学难点掌握45的打磨和粘合方法,达到尺寸准确,开合自如。教学资源教师:各种礼盒及其他类型的盒子图片、每组礼盒各一件、乳胶、学生锯、砂皮学生准备:制作材料、铅笔、尺子,量角器、装饰材料如丝带等第一课时一、情境激趣1. 准备两份礼物,一份是没有礼品盒包装的,一份是放在一个精美礼品盒里。对学生说,本节课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你更喜欢哪一样?说说选择的理由?2板书课题:小小礼品盒。二、自主探究(一)猜一猜借助实物投影,观察礼品盒,猜一猜礼品盒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二)测一测组织学生利用每组事先准备好的礼品盒进行近距离研究。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1)礼品盒与笔筒的区别。(2)仔细测量礼品盒每一面的尺寸,完成表格,填入具体的尺寸。学生在量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可以一边测量一边开书本上结合“巧思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三)议一议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盖面要比盖底长出两个侧面的厚度,高度要高出底板的厚度。书上的表格出示,给学生一个系统直观感受。(四)看一看1对照实物和书本上的步骤图,请学生说说在制作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学生会发现45角粘合的问题。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先请学生观看录像,这段录像是教师自拍的打磨45角过程(把45角的尺子垂直放在木板上,用特制的砂皮板顺着45角进行打磨)。2观看后师生共同归纳技术要领:教师继续板书3通过录像发现打磨有一定难度,教师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谁来尝试打磨?”,请学生上台模仿打磨,实物投影仪展示过程。通过录像和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打磨要领:量角器垂压紧直于模板,顺着方向打磨。在观察、了解、体验中,避免和减少问题的出现,提高制作的准确率,节省制作的时间。三、分工合作1、教师开辟了一个“精品屋”,为同学的作品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2、为了分工更加有效,投影仪出示制作要求:(1)四人一组,在25分钟内合作完成。(2)比一比,哪一组的礼品盒制作的准确、美观、牢固?同时给出温馨提示:注意安全、卫生,分工协作。加强对学生在劳技课中的安全教育,环保教育,规范操作,充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3、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4、教师巡视辅导,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针对个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播放制作过程的录像,无声循环播放。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实时的观看录像,边学边做,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实际问题。四、评评议议(1)完成的学生根据书上的评价表进行小组自评。(2)在精品屋中集中摆放学生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射。(3)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评优选出“制作之星”。教师随机采访部分学生:为什么要选这件作品?说说理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从制作要求“尺寸准确、外形美观、牢固耐用”方面进行评议。教师完成板书,同时设置奖项“合作、安全、环保之星”。五、拓展运用1出示“和田十二法”,问,根据这些方法礼品盒还可以怎么变?2欣赏几张各种礼品盒的图片,如:变化功能的抽拉式礼品盒、形状变化的六边形礼品盒、有特别装置音乐礼品盒等。第二课时学生继续完成制作。制作时钟教学内容制作时钟教学目标1.认识时钟的各个组成部分;2.利用提供的机芯,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钟面,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时钟。教学重点学会制作时钟教学难点让自己的时钟更具个性教学资源工具:木工工具材料:各种时钟图案、量角器、纸片、螺丝螺母等。一、认一认: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钟面。时钟是计时工具。钟的制作可以以木盒的制作技法为基础,设计制作成台钟、挂钟或其他认为好看的钟型。2.钟的组成部分:一般由钟体、钟面和钟的机芯三部分组成。(出示各部分)读一读知识窗,了解各部分的作用。二、做一做:1.想一想,如果钟的机芯是现成的,你自己能不能设计钟体和钟面,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时钟呢?2.写一写,写出自己的制作计划。3.做一做钟体做钟面。A画钟面。根据自己的喜爱,可模仿,也可创造。可利用圆规画出圆形,再在圆形基础上进行添加装饰,或加卡通人物,或加花卉图案等。B定钟的机芯轴位置,画十字线。在圆心的位置标出。C标出各钟点的位置。可通过三角板,在十字线的四个顶点,先标出12、9、6、3的位置,然后再通过量角器,分别标出1、2、4、5、7、8、11、12的位置。打孔先在钟面十字线的交点处打孔,可通过电钻打孔(由教师操作)。将钟的机芯的轴穿过钟体,钟面上的孔用螺丝母固定。将三针对准钟面上的12,依次在钟的机芯轴上压上时针、分针、秒针。在钟的机芯电池盒内放入电池,钟面三针便走动起来了。三、评一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四、拓一拓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还可以制作成什么样式的时钟?作业设计
收藏
编号:26239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6.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 关 键 词:
-
出版
年级
上册
教学
方案
课程
教案
整理
收拾
整顿
完全
完整
彻底
- 资源描述:
-
,.
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内容
我家的新厨房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了解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学会使用电饭锅,学会煮饭,做蛋糕,体验成功的喜悦。
4.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
教学难点
学习各类厨具、炊具的保养常识。
教
学
资
源
课前准备一些厨房设备的实物图片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我们是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从我们平时的饭桌上就能体现出来。现在我们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享用这些食物,当然少不了厨具的功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家家户户的厨房,了解下厨房里的知识。
二、“看一看”“讲一讲”
1.出示图片
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中的厨具名称。
教师小结:常用的厨房设备有:灶台(操作台)、灶具(燃气灶、微波炉等)、电饭锅、抽油烟机、水池、电冰箱、消毒柜、锅碗瓢勺等。
让有做饭经验的学生谈谈自己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引导学生了解灶具的结构和使用程序。
2.安全事项
借助学生中使用灶具的不规范行为,教师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查一查”“填一填”
(1)组织学生结合原有的认知经验自学、交流、讨论各种锅的特性和用途。
(2)完成表格。
三、教师小结
作业
设计
我家的新厨房(2)
教学内容
我家的新厨房(2)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电饭锅,学会煮饭,做蛋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
学
资
源
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或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
一、导入
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
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
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
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
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
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五、拓展
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作业
设计
当好小小采购员
教学内容
当好小小采购员
教
学
目
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教学难点
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
学
资
源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
一:导入
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
二、购物要有计划
1.出示问题“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
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
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
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
1.继续看交流,讨论怎样才能购买到新鲜、卫生、物美价廉的食物原料。
2.阅读学习“小技巧”和 “知识窗”,学习鉴别鲜肉、鲜鱼、鲜蛋和新鲜蔬菜的基本方法,了解蔬菜按食用部位可分为绿叶类、根茎类、果荚类和花菜类。
3.认识绿色食品、安全食品标志,学会分辨“三无产品”。
四、实践体验
1.展示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以及鉴别食品质量方面的信息。
2.在班级里设计场景,分组模拟购物活动。
五、成果交流
1.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填写的两份表格,汇报实际购物以后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小结。
作业
设计
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
教学内容
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
教
学
目
标
1.掌握切、拌的技术。
2.让学生通过制作冷盘——蒜泥黄瓜,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切、拌的技术。
教学难点
切的技术和菜肴的咸淡控制。
教
学
资
源
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
一、导入课题:
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二、总结做法:
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
(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
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
(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四、评比
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
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六、拓展
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学做家常菜。
作业
设计
学做家常菜(什锦菜)
教学内容
学做家常菜(什锦菜)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合理开支,掌握原料初加工和简单的烹饪技术。
2.让学生通过制作冷盘、炒菜和汤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原料初加工和简单的烹饪技术。
教学难点
学会合理搭配。
教
学
资
源
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厨房用品
4.教师课前制作好一盘什锦菜
一、课题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请同学品尝。
提问:好吃吗?你知道这菜名吗?
出示课题:学做什锦菜
二、看看学学
1.介绍做什锦菜的原料、调料。(同时出示,帮助学生认识)
2.介绍制作方法。
3.将有关的蔬菜出示。
4.让学生说说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状?(学生说教师提示并操作)
5.把这些蔬菜分别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捞出沥干。
6.在炒菜锅里倒入适量的食油,烧热,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会。
7.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等。
8.让学生说说制作的过程。
三、学生做做试试。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品
同学间相互评品,得奖小组谈体会。
五、课外延伸
作业
设计
学做家常菜
教学内容
学做家常菜
教
学
目
标
指导学生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及洗涤炊具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
教
学
资
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一、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让大家向父母讨教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些什么方法?
二、探讨烹调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学生讨论
2.看书本第15页烹调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导学习第15——16页常用烹调作料。
三、网络学习
上网浏览饮食类网站,老师可以提供几个网站地址
四、学生谈体会
看了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学交流的?
五、课后拓展,坚持学习做家常菜。
作业
设计
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教学内容
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教
学
资
源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一、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1.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2.钉锤的使用
3.起子的使用
二、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三、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
1.工具使用
2.纪律
3.工具摆放
4.空间
四、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作业
设计
学生锯
教学内容
制作学生锯
教
学
目
标
1.了解锯子的来历和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学生锯的基本方法。
2.按要求制作学生锯。
教学重点
了解锯子的来历和基本原理,利用工具制作学生锯。
教学难点
把握好尺度,使得做出来的学生锯更加美观。
教
学
资
源
工具:螺丝刀、
材料:锯条、木柄、两只螺丝
第一课时
一、了解锯子的基本原理。
1.锯子的发明
木工常用的锯子和刨子,据说就是鲁班发明的。一次,鲁班要建筑一坐宫殿。他和他的徒弟们带了斧头,到南山去砍伐木料。用斧子砍树,又累又慢,一、连吹了十几天,砍下来的木料离需要还差得很远。动工的日子越来越迫近了,鲁班心里十分着急。有一天,他到一个险峻的山顶上去找木材,正艰难地住上爬着,突然手指被茅草划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鲁班心想,茅草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忘了伤口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他发现,原来茅草的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那些小细齿在手上划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口子。这使鲁班高兴的跳了起来,他想;仿照茅草的样子,用铁打成边缘上有细齿的铁条。他用这种铁条去拉树,果然又快又省力,只用几天工夫,就把木料备齐了。这种带有细齿的铁条,就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锯子的祖先。
木头破开以后,怎样才能使它又平整又光滑呢?用刀来回刮是一种方法,但是太费力,用斧砍又太粗糙。鲁班根据刀刮斧砍的原理,经过反复试验,又发明了刨子。有了刨子,就大大推进了木材加工工作。另外,据说木工用的钻、墨斗、曲尺等,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2.锯子的基本原理
二、了解学生锯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螺丝刀、
材料:锯条、木柄、两只螺丝
三、制作过程:
1.下图中的学生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锯把上有几个孔?它们的距离、大小和锯条上的孔有什么关系?
3.锯把和锯条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在什么位置上连接?
4.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制作学生锯,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制作顺序应该是怎样的?说说你的制作计划。
①计划定螺孔位置 ②钻孔 ③切削 ④用起子把螺栓连接锯把和锯条 ⑤打磨锯把
四、评评议议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五、展示评价、拓展创新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完成制作。
作业
设计
制作木蜻蜓
教学内容
制作木蜻蜓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木蜻蜓上天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木蜻蜓的基本方法。
2.按要求制作木蜻蜓,鼓励同学们利用各种不同材料制作“木蜻蜓”。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木蜻蜓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好尺度,使得做出来的学生锯更加美观。
教
学
资
源
工具:美工刀
材料:木片、竹柄
一、了解木蜻蜓的基本原理。
1.木蜻蜓的产生
竹蜻蜓是我国古代一大发明。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好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 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中国螺旋”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上天的螺旋桨。
2.木蜻蜓升空的基本原理
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用一根竹片削成长20厘米、直径4至5毫米的竹竿(柄)。二是“翅膀”。用一片长18至20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竹片,中间打一个直径4至5毫米的小圆孔,用于安装竹柄。然后在小孔两边对称各削一个斜面,以起到竹蜻蜓随空气漩涡上升的作用。翅膀做好后,将竹柄插入其小孔中。玩时,用双手掌夹住竹柄,快速一搓,双手一松,竹蜻蜓就飞向了天空。
二、了解木蜻蜓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美工刀
材料:木片、竹柄
三、制作过程:
1.右图中的木蜻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木蜻蜓为什么能够飞起来?
3.学习和掌握制作过程
①划线定孔位 ②钻孔 ③削磨蜓翅 ④磨锉手柄,使手柄恰好穿进蜓翅孔内
四、评评议议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五、拓展活动
1.你觉得木蜻蜓的升空和直升机的升空有什么联系?
2.除了木质材料,你还能用别的材料制作木蜻蜓吗?
作业
设计
制作刮鳞器
教学内容
制作刮鳞器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刮鳞器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刮鳞器的基本方法。
2.按要求制作刮鳞器。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刮鳞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按要求制作刮鳞器。
教
学
资
源
工具:螺丝刀
材料:锯齿片、木柄、两只螺丝
一、了解刮鳞器的基本原理。
1.刮鳞器的作用
(1)妈妈在烹调鱼之前,先要去掉鱼鳞,大家说说妈妈通常用什么工具刮鱼鳞?
(2)用菜刀刮鱼鳞会出现什么情况?杀鱼时,菜刀又重又笨,
(3)我们能不能开动脑筋,用身边的废弃物做个刮鳞器,大家说一说?
(4)其实刮磷器制作比较简单,甚至可以用我们平时常见易得的材料就能制作一个既安全又方便的工具,这不,同学们就发现了瓶盖的特殊用途了。
2.刮鳞器的基本原理:利用锯齿状的刮片,将鱼鳞去除。同时,以齿代刀更容易刮去
鱼鳞。用这样的刮鳞器,比用菜刀刮鱼鳞更安全。
二、了解刮鳞器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螺丝刀
材料:锯齿片、木柄、两只螺丝
三、制作过程:
1.下图中的刮鳞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木柄上有几个孔?它们的距离、大小和锯齿片上的孔有什么关系?
3.木柄和锯齿片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在什么位置上连接?
①把有齿的金属片放在木条的一端,用铅笔沿圆孔在木条上画记号
②用钉子钉洞眼
③木螺丝旋穿木条
④把有齿的金属片放在木条上,用螺栓、螺母、垫片固定
四、评评议议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五、拓展活动
1.根据收集到的改进意见,改造和完善你的自制刮鳞器;
2.利用“和田十二法”中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改进你的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过自主或者与同学合作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设计制作一个新型的刮鳞器吗?说说你的设想,可通过强化功能、美化造型、变换材料等方面去思考,进行改进。
作业
设计
制作笔筒
教学内容
制作笔筒
教
学
目
标
1.了解笔筒的相关知识。
2.通过制作活动,灵活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并能进行装饰。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笔筒
教学难点
按自己的想法装饰笔筒
教
学
资
源
工具:美工刀、铅笔、直尺、砂纸、木工工具、手摇钻、电钻
材料:木料、白乳胶
第一课时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笔筒
1.出示实物:出示不同材质的笔筒,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制作要点。
2.观看相关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学习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造型各异的笔筒。
3.介绍笔筒的历史由来。
笔筒是用于插笔的常用工具,笔筒可以用纸、竹、陶土、塑料、金属、玻璃等不同材料来制作。
有考古学家推测,笔筒早在战国时即已出现。笔筒正式而普遍地作为一种文房用具出现应该是在明代晚期,确切地说应在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明代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很多,大量写实的作品应该能够准确地记录文人的案头陈设。
笔筒的祖上当为笔床、笔架、笔船和笔格。笔床的用法是,将毛笔横卧其上,如人卧床。一只笔床上面至多可放三四管笔。它虽然造型新巧,但使用起来却不太方便。笔床和笔船都被明代以后为大量兴起的笔筒取而代之,清代便少见踪影。笔架至今仍在使用,笔筒则盛而不衰,成为存放毛笔的主要案具。笔筒大都造形简单,口底相若呈筒状,非常实用,是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极具观赏和艺术价值,深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宠爱。
明代文人墨客崇尚自然的生活观,讲究做人品味,追求生存格调,因此想尽办法寻觅各类美器,斋头清玩之器,精到细琢的笔筒,从侧面展示着人的审美心境和雅逸才华。
二、笔筒的制作
1.观察:笔筒一般由几部分组成?
笔筒一般由四个面和一个底面组成。
2.观察:笔壁的面与面是怎样粘合起来的?
笔壁的粘合有两种方式。
一是直角粘合,制作方便但不美观。让学生仔细观察已经做成的笔筒。
二是45度粘合,制作难度稍大,但视觉效果更好。
3.你准备做什么样的笔筒?怎样做?说说你的制作计划。
4.实地制作:
(1)选材,选择厚度、宽度一致的木板制作
(2)取材
①划线:用尺量出长短一致的木板,用铅笔划上记号。
②锯割:用木工锯进行分割。注意锯割时用力均匀,上下锯动时与地面垂直,并按所划线走。
③用沙纸进行打磨。打磨时对物体用力要均匀,以免打磨出来的物体不平。
④粘合。用木胶粘合时要涂匀,待稍干后用力按上,静止几小时。
⑤打磨。等粘合牢固后再次打磨。
⑥完成成品。
⑦可适当装饰。用纸、、颜料、油漆等进行适度装饰。
三、评价
将制作出来的笔筒集中展示,进行评价。
四、装饰
为了让笔筒更美观实用,我们还可以做多种修饰。
启发想像,我们可以怎样为笔筒进行装饰。
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装饰,也可以按教材中的做法进行装饰。
1.加垫笔筒。
①锯一块比笔筒底部大一圈的正方形木块 ②打磨一面 ③将笔筒的底部固定在木块被打磨的一面。
2.有脚笔筒。
①用铅笔画出笔筒的侧面和正方形底面 ②沿线锯开 ③粘合 ④打磨 ⑤完成
3.梯形侧面有脚小笔筒。
①画出笔筒的侧面和正方形底面。 ②沿线切割出笔筒的侧面和正方形底面。
③将笔筒侧面打磨成45度斜面。 ④粘合底面和侧面,完成作品。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完成制作。
作业
设计
小小礼品盒
教学内容
小小礼品盒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对笔筒和礼品盒的观察、比较,理解制作原理,学会设计、制作礼品盒。
2.熟练使用学生锯、砂纸等木工工具,掌握45粘合的方法。
3.愿意和他人合作,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培养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意识和认真、细心、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熟练使用木工工具,按照教材提示确定材料的尺寸并合作完成。
教学难点
掌握45的打磨和粘合方法,达到尺寸准确,开合自如。
教
学
资
源
教师:各种礼盒及其他类型的盒子图片、每组礼盒各一件、乳胶、学生锯、砂皮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铅笔、尺子,量角器、装饰材料如丝带等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
1. 准备两份礼物,一份是没有礼品盒包装的,一份是放在一个精美礼品盒里。对学生说,本节课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你更喜欢哪一样?说说选择的理由?
2.板书课题:小小礼品盒。
二、自主探究
(一)猜一猜
借助实物投影,观察礼品盒,猜一猜礼品盒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二)测一测
组织学生利用每组事先准备好的礼品盒进行近距离研究。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
(1)礼品盒与笔筒的区别。
(2)仔细测量礼品盒每一面的尺寸,完成表格,填入具体的尺寸。
学生在量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可以一边测量一边开书本上结合“巧思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三)议一议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盖面要比盖底长出两个侧面的厚度,高度要高出底板的厚度。书上的表格出示,给学生一个系统直观感受。
(四)看一看
1.对照实物和书本上的步骤图,请学生说说在制作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学生会发现45角粘合的问题。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先请学生观看录像,这段录像是教师自拍的打磨45角过程(把45角的尺子垂直放在木板上,用特制的砂皮板顺着45角进行打磨)。
2.观看后师生共同归纳技术要领:教师继续板书
3.通过录像发现打磨有一定难度,教师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谁来尝试打磨?”,请学生上台模仿打磨,实物投影仪展示过程。通过录像和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打磨要领:量角器垂压紧直于模板,顺着方向打磨。在观察、了解、体验中,避免和减少问题的出现,提高制作的准确率,节省制作的时间。
三、分工合作
1、教师开辟了一个“精品屋”,为同学的作品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2、为了分工更加有效,投影仪出示制作要求:
(1)四人一组,在25分钟内合作完成。
(2)比一比,哪一组的礼品盒制作的准确、美观、牢固?
同时给出温馨提示:注意安全、卫生,分工协作。加强对学生在劳技课中的安全教育,环保教育,规范操作,充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针对个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播放制作过程的录像,无声循环播放。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实时的观看录像,边学边做,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实际问题。
四、评评议议
(1)完成的学生根据书上的评价表进行小组自评。
(2)在精品屋中集中摆放学生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射。
(3)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评优选出“制作之星”。教师随机采访部分学生:为什么要选这件作品?说说理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从制作要求“尺寸准确、外形美观、牢固耐用”方面进行评议。教师完成板书,同时设置奖项“合作、安全、环保之星”。
五、拓展运用
1.出示“和田十二法”,问,根据这些方法礼品盒还可以怎么变?
2.欣赏几张各种礼品盒的图片,如:变化功能的抽拉式礼品盒、形状变化的六边形礼品盒、有特别装置音乐礼品盒等。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完成制作。
制作时钟
教学内容
制作时钟
教
学
目
标
1.认识时钟的各个组成部分;
2.利用提供的机芯,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钟面,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时钟。
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时钟
教学难点
让自己的时钟更具个性
教
学
资
源
工具:木工工具
材料:各种时钟图案、量角器、纸片、螺丝螺母等。
一、认一认:
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钟面。
时钟是计时工具。钟的制作可以以木盒的制作技法为基础,设计制作成台钟、挂钟或其他认为好看的钟型。
2.钟的组成部分:一般由钟体、钟面和钟的机芯三部分组成。(出示各部分)
读一读知识窗,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二、做一做:
1.想一想,如果钟的机芯是现成的,你自己能不能设计钟体和钟面,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时钟呢?
2.写一写,写出自己的制作计划。
3.做一做
①钟体
②做钟面。
A画钟面。根据自己的喜爱,可模仿,也可创造。可利用圆规画出圆形,再在圆形基础上进行添加装饰,或加卡通人物,或加花卉图案等。
B定钟的机芯轴位置,画十字线。在圆心的位置标出。
C标出各钟点的位置。可通过三角板,在十字线的四个顶点,先标出12、9、6、3的位置,然后再通过量角器,分别标出1、2、4、5、7、8、11、12
的位置。
③打孔――先在钟面十字线的交点处打孔,可通过电钻打孔(由教师操作)。
④将钟的机芯的轴穿过钟体,钟面上的孔用螺丝母固定。
⑤将三针对准钟面上的12,依次在钟的机芯轴上压上时针、分针、秒针。
⑥在钟的机芯电池盒内放入电池,钟面三针便走动起来了。
三、评一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四、拓一拓
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还可以制作成什么样式的时钟?
作业
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