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出版资料整理六数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doc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争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何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4、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5、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6、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转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二、教学重点:1、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2、理解比的意义并掌握比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三、教学难点: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四、课时安排:14课时第1课时: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内容:P4344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提问:量杯里有 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列式?为什么?(板书 2=)(3)学生讨论: 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4)让学生交流想法: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 2就可以用 ,结果是。谁能再说一说, 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 来计算? 是2的什么数?(倒数)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3)(2)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3.总结方法。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2做练一练第2题。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3做练一练第3题。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4做练习七第2题。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四、小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数?五、作业练习七第1、3、4题。教 学 反 思第2课时:整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P4446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七第5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难点: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课前准备:小黑板,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口算:3 4 6 2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二、教学例21.提问: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怎么列式计算?追问:为什么用42?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2.出示第(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4?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把4个橙子每个分成一份,可分成几份?4是几? 板书:4=42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3.出示第(3)题。(1)学生读题,列式。(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让学生操作后明确:4=12 4=16(3)出示:4=4( ) 4=4( )提问: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三、教学例3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2.请根据每米剪一段,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3.想一想:4可以怎么算,为什么?板书:4=4=6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四、练习1.做“练一连”第1题。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交流。2. 做“练一连”第2题。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提醒学生: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3.做练习七第5题。先让学生看图想商是几,再计算。比较看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4.做练习七第7题。先计算,再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五、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练习七第6题和第8题。教 学 反 思第3课时: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P46例4和“练一练”,练习七第9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总结、归纳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引新1.口算。 2 4 10 6 9 4 2 1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二、教学例4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 得多少?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板书: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一样)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板书:=3.练习,验证猜想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 你发现了什么?4.概括方法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甲乙=甲(甲0)三、练习1.做“练一练”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2.完成练习七第10题。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3.讨论练习七第11题。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4.讨论练习七第12题。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大小。各自判断后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七第9、13、14题。六、阅读与交流你知道吗? 教 学 反 思第4课时: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1)教学内容:P49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学重点: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板书:大瓶里的果汁=小瓶里的果汁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二、教学例51.出示例5,学生读题。提问: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1)用除法计算。 600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2)用方程解答。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解:设大瓶里有果汁升。 =600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交流检验的方法。4.教学“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喝了的升数(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4、小结。三、练习1.做“练一练”。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2.做练习八第2题。(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和“黑兔是白兔的”各表示什么意思?(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5)集体评议并校正。3、小结解题策略。四、作业练习八第1、3、4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五、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 学 反 思第5课时:分数除法应用题(2)教学内容:P51练习八第59题。教学目标: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基本练习1.口算。 2.分析数量关系(1)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一桶油,用去了 (2)汇报交流,师板书数量关系式。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方法同上。二、综合练习1.做练习八第6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并说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说一说,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各自解答,并指名板演。2.做练习八第7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3.分析练习八第8题。(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三、全课总结四、作业练习八第5、9题。教 学 反 思第6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教学内容:P50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013题。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二、教学例61.出示例6中的条件,引导理解题意。(1)读题,理解题意。(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升) =8(杯)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板书:=(杯) 3=8(杯)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1)各自尝试列式。(2)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4.教学“试一试”。(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 )( )=( )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1)在小组中说一说。(2)全班交流。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练习1.做“练一练”:计算。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正。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2.讨论练习八第11、12题中的数量关系。(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3)完成练习八第13题。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教 学 反 思第7课时:比的意义教学内容:P5354例7、例8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出示例7实物图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相差关系 倍数关系二、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1教学比的意义。(1)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指出 :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那个数量与那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4)出示试一试。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讨论:如果把内中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教学例8出示例题后 ,让学生填表 。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 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明确:900:15是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称及求比值的方法(1)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教师示范写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2)师说明: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3)师: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书p53的中间内容。(4)提问:比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4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项目 相互关系 区别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两个数的关系除法被除数 (除号)除数 商 一种运算分数 分子(分数线)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结合展示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衩除数,相娄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提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相法。三、巩固深化1完成“练一练”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讲评。2练习九1、2、4题。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完成后交流核对。四、课堂归纳总结。五、作业练习九第3题。教 学 反 思第8课时: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P55例9、例10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1填空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2做复习题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3导入课题: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1)学生填表(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12:18 (2) (3)1.8:0.09(1)让学生试做第(1)题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2)化简 (2)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4)化简(3)1.8:0.09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三、巩固反馈1把“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2“练一练”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练习,完成后集体核对。3.做练习九第7、8题。4出示选择(1)1千米20米( )A 120 B 100020 C 51(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A 2021 B 2120 C 710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五、布置作业练习九第5、6题。教 学 反 思第9课时:比的意义和性质练习教学内容:P57练习九第9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2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重点: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二、基本题练习。1比的意义。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除法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分数分子 分数线分母 分数值2比的基本性质。3做练习九第9、10题。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九第11、12题。2口答:灵活提问,用不同的方法说说每句话的含义。(1)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2)公鸡只数和母鸡的比是2:5(3)汽车速度和火车的比是8:9(4)杨树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的比值是1.5(5)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四、课堂小结。五、作业:练习九第13题。六、教学思考题。七、阅读“你知道吗”教 学 反 思第10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P5960例11,“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根据信息填空:(1)男生有31人,女生有2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红花的朵数与黄花朵数的比是3:2。你能联想到什么?师: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前两节所学的比在生活的运用。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1中的实物图及例题。(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2)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红色与黄色方格比这句话?(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并不只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使每一部分都一样多,而是在平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一题就是把30按3:2进行分配。学生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生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方法一:3+2=5 3053 3052 方法二:30 302.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你理解的哪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讲给同桌听一听?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如何进行检验?自己检验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比简后是不是等于3:2)3.完成练一练第1题4.完成试一试出示试一试提问:“按各小组人数的比分配”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5.归纳(讨论)(1)比较例题与试一试题目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怎么解答?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3)教师指出: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课题)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按怎样的比进行分配?2.练一练第3题。独立填表,完成后集体核对。3.练习十第1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学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练习十第2、3题。教 学 反 思第11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P61练习十第4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基本练习1、练习十第4题指名学生回答:(1)公鸡、母鸡各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2)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练习十第5题。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二、拓展练习1、练习十第6题先解答410克药水中,药粉和水各有多少克?再解答书上两个问题说说与补充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学生尝试解答后,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理由。比较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2、练习十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三、综合练习1、练习十第8题2、思考题提示: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是1:1,说明这两部分的面相等。四、课后作业P62下面的“动手做”。教 学 反 思第12课时: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P6364“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响相应的计算技能。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列方程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回顾与整理1.回顾: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小组讨论:(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举例(3)什么叫做比?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怎样按比例分配?二、基本练习1.练习与应用第1题,直接写得数。(1)各自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2.练习与应用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2)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三、提高练习1.对比练习(1)出示第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别怎样解答?2.完成第3题。提问:根据条件,你能写出哪些比?指名口答。3.完成第4题。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核对。并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4.完成第5题。学生先独立写,写完指名口答,交流核对。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与应用第6、7题。教 学 反 思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P6465“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教学重点: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学难点: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综合练习:1.完成第9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练习。2.第10、11题。独立练习,完成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二、探索与实践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1)联系分数的意义。(2)画图理解。(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3.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1)出示第15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4.操作:第16题。做前提问,怎样才能画出所要求的图形?小结。二、评价与反思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2)能正确计算吗?(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三、作业练习与应用第12、13题。教 学 反 思第14课时:树叶中的比教学内容:P6667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发现虽然树叶的大小各不相同,但长和宽的比值比较接近。2.初步感受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每个小组采集一种树叶(10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提出问题:出示准备好的几片树叶,问:观察这几片树叶,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先说说树叶的名称,并观察树叶的形状。讨论: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二、 探索实践:1.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树叶,量出每片树叶的长和宽,算出长与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完成表格。2. 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三、 回顾反思:讨论: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教 学 反 思
收藏
编号:26243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8.66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 关 键 词:
-
出版
资料
整理
收拾
整顿
第三
单元
分数
除法
教案
- 资源描述:
-
.\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争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何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6、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转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比的意义并掌握比的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三、教学难点:
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14课时
第1课时: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P43-44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新课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问:量杯里有 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
列式?为什么?(板书 2=)
(3)学生讨论: 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4)让学生交流想法:
①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
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
②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 2就可以用 ,结果是。
谁能再说一说, 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 来计算? 是2的什么数?(倒数)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3)
(2)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
3.总结方法。
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
2.做"练一练"第2题。
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
3.做"练一练"第3题。
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4.做练习七第2题。
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数?
五、作业
练习七第1、3、4题。
教 学 反 思
第2课时: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P44-46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七第5-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
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
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前准备:小黑板,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1.口算:3 4 6 2
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2
1.提问: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怎么列式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42?
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出示第(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
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
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4?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把4个橙子每个分成一份,可分成几份?4是几?
板书:4=42
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第(3)题。
(1)学生读题,列式。
(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让学生操作后明确:4=12 4=16
(3)出示:4=4( ) 4=4( )
提问: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三、教学例3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
2.请根据每米剪一段,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3.想一想:4可以怎么算,为什么?
板书:4=4=6
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
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练习
1.做“练一连”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交流。
2. 做“练一连”第2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提醒学生: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3.做练习七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想商是几,再计算。比较看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
4.做练习七第7题。
先计算,再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练习七第6题和第8题。
教 学 反 思
第3课时:分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P46例4和“练一练”,练习七第9-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
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总结、归纳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2 4 10 6
9 4 2 1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
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 =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 得多少?
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板书: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一样)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板书:=
3.练习,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甲乙=甲(甲≠0)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2.完成练习七第10题。
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3.讨论练习七第11题。
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4.讨论练习七第12题。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大小。
各自判断后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七第9、13、14题。
六、阅读与交流
你知道吗?
教 学 反 思
第4课时: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1)
教学内容:P49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小瓶里的果汁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600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解:设大瓶里有果汁升。
=600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八第2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和“黑兔是白兔的”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
练习八第1、3、4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第5课时:分数除法应用题(2)
教学内容:P51练习八第5-9题。
教学目标: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2.分析数量关系
(1)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
①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②一桶油,用去了
(2)汇报交流,师板书数量关系式。
①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
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
②方法同上。
二、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八第6题。
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并说出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说一说,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各自解答,并指名板演。
2.做练习八第7题。
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3.分析练习八第8题。
(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
(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
(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练习八第5、9题。
教 学 反 思
第6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P50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0-13题。
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的条件,引导理解题意。
(1)读题,理解题意。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升) =8(杯)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板书:=(杯) 3=8(杯)
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1)各自尝试列式。
(2)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
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
=( )( )=( )
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
1.做“练一练”:计算。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正。
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
2.讨论练习八第11、12题中的数量关系。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3)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八第10题。
教 学 反 思
第7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P53-54例7、例8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
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7实物图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
相差关系 倍数关系
二、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
1.教学比的意义。
(1)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
指出 :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那个数量与那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4)出示试一试。
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如果把内中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2.教学例8
出示例题后 ,让学生填表 。
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
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明确:900:15是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
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1)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教师示范写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2)师说明: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
(3)师: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书p53的中间
内容。
(4)提问:比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4.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项目 相互关系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两个数的关系
除法被除数 (除号)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分数线)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结合展示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
⑴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衩除数,相娄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
⑵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提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相法。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讲评。
2.练习九1、2、4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完成后交流核对。
四、课堂归纳总结。
五、作业
练习九第3题。
教 学 反 思
第8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P55例9、例10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
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1.填空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
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
(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
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 (2) (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 (2)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0.09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反馈
1.把“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
2.“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练习,完成后集体核对。
3.做练习九第7、8题。
4.出示选择
(1)1千米∶20米=( )
A 1∶20 B 1000∶20 C 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A 20∶21 B 21∶20 C 7∶10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
最简单的整数比?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教 学 反 思
第9课时:比的意义和性质练习
教学内容:P57练习九第9-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二、基本题练习。
1.比的意义。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2. 比的基本性质。
3. 做练习九第9、10题。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九第11、12题。
2.口答:灵活提问,用不同的方法说说每句话的含义。
(1)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
(2) 公鸡只数和母鸡的比是2:5
(3) 汽车速度和火车的比是8:9
(4) 杨树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的比值是1.5
(5)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练习九第13题。
六、教学思考题。
七、阅读“你知道吗”
教 学 反 思
第10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P59-60例11,“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根据信息填空:
(1)男生有31人,女生有2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红花的朵数与黄花朵数的比是3:2。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前两节所学的比在生活的运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1中的实物图及例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2)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红色与黄色方格比这句话?(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
①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③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
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并不只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使每一部分都一样多,而是在平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一题就是把30按3:2进行分配。
学生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生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方法一:3+2=5 3053 3052
方法二:30 30
2.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你理解的哪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如何进行检验?自己检验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比简后是不是等于3:2)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4.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提问:“按各小组人数的比分配”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5.归纳(讨论)
(1)比较例题与试一试题目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教师指出: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课题)
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按怎样的比进行分配?
2.练一练第3题。
独立填表,完成后集体核对。
3.练习十第1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3题。
教 学 反 思
第11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P61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第4题
指名学生回答:
(1)公鸡、母鸡各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
(2)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练习十第5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二、拓展练习
1、练习十第6题
先解答410克药水中,药粉和水各有多少克?再解答书上两个问题
说说与补充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后,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理由。
比较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2、练习十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十第8题
2、思考题
提示: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是1:1,说明这两部分的面相
等。
四、课后作业
P62下面的“动手做”。
教 学 反 思
第12课时: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P63-64“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题。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
的关系,形成响相应的计算技能。
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
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列方程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与整理
1.回顾: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举例
(3)什么叫做比?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怎样按比例分配?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与应用第1题,直接写得数。
(1)各自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
(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
(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
2.练习与应用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2)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
三、提高练习
1.对比练习
(1)出示第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别怎样解答?
2.完成第3题。
提问:根据条件,你能写出哪些比?
指名口答。
3.完成第4题。
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核对。并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
4.完成第5题。
学生先独立写,写完指名口答,交流核对。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6、7题。
教 学 反 思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P64-65“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难点: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综合练习:
1.完成第9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练习。
2.第10、11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二、探索与实践
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
3.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
(1)出示第15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
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操作:第16题。
做前提问,怎样才能画出所要求的图形?
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
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
(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2)能正确计算吗?
(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三、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12、13题。
教 学 反 思
第14课时:树叶中的比
教学内容:P66-67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发现虽然树叶的大小各不相同,但长和宽的比值比较接近。
2.初步感受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每个小组采集一种树叶(10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 提出问题:
出示准备好的几片树叶,问:观察这几片树叶,你有什么
想法?
引导学生先说说树叶的名称,并观察树叶的形状。
讨论: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
二、 探索实践:
1.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树叶,量出每片树叶的长和
宽,算出长与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完成表格。
2. 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 回顾反思:
讨论: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