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方案课程教案.doc

收藏

编号:26248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0.9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关 键 词:
出版 一年级 上册 科学 教学 方案 课程 教案
资源描述:
,.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 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 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 1、 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 1、 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讲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 谈话导入: 1、 今天学习什么课? 2、 什么是科学? 出示图片:(彩虹、火山 蘑菇岩、猪笼草、恐龙 ) 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 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 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设备?有什么用?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看图:图中画有什么?是什么意思? 观看并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介绍小组活动的要求 介绍一些实验仪器 讲解要求: 1. 悄悄完成 2. 动脑筋制作出不同的玩具 组织展示作品 组织评价作品 小结: 1. 遵守纪律方面 2. 作品制作方面 3. 团结合作方面 作业:制作一个你认为最漂亮的纸玩具 动手制作纸玩具 展示作品 评价作品 了解分组活动的学习方法 掌握基础仪器名称,激发兴趣 体会动手活动是科学课的重要内容,了解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 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习评价方法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与科技 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 教学小结: 第一次上科学课,学生们非常的喜欢,通过讲述,观察和实验,使他们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激发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2、小小工程师 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 重点: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 难点: 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 教法: 操作法 课前准备: 1花坛图片、铃铛、闹钟、口琴等,水果糖、醋、酱油,各种质地玩具。 2口袋、蒙眼布、定时器、香蕉、书、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观察花的颜色(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2听声游戏(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3尝糖的味道(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4闻瓶中液体的气味(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5用手或脸布皮肤感觉,辨认毛绒玩具。(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活动二: 猜猜盒子里有什么? 小组进行 小结: 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感觉器官,它们是人认识物体的好帮手。 板书: 教学小结: 3、上好科学课 目的: 1用五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能认真仔细去感受。 2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形状、声音、软硬、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 3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物体的那些特性,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观的方法。 重点: 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形状、声音、软硬、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 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物体的那些特性,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观的方法。 难点: 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物体的那些特性,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观的方法。 教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活动1:笔;实物投影仪,七巧板,拼图 活动2:各种声音的录象带 活动3:各种杯子、各种水果 活动4:各种水果 教学流程: 活动1 比眼力 拼图游戏 抛接球 活动2 比听力 讨论声音传达的信息 安全教育 活动3 摸一摸 感受盲文 思考身体 各部分皮肤的感觉 活动4 用尝和闻的方法辨认物体 教学过程: 活动1比眼力: 1学生练习搜索图例1(教师不指导) 2学生交流科学的观察方法 3学生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搜索图例2 4比赛:搜索图例3 拼图游戏 抛接球游戏 活动2 1组织学生到校园听各种声音 2讨论: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活动3: 1小组活动:摸各种材料有什么不同? 2制作盲文 3猜字游戏 活动4: 辨别水果的味道游戏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用手摸 课后小结: 4、认识感官 目的: 1能积极主动、认真细致的参与观察活动 2能较正确运用多个感官、从多侧面观察一个物体 3全面体验感觉器官的作用 重点:能较正确运用多个感官、从多侧面观察一个物体 难点::全面体验感觉器官的作用 教法:动手法 课前准备: 活动1:鲜花、苹果、糖、文具盒、铅笔、书 活动2:小烧杯若干、各种颜色的饮料 教学流程: 用多种方法观察物体 汇报、交流 辨认液体 汇报、交流 教学过程: 运用五种感官观察一个物体 1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 3师小结: 花:看、闻 苹果:看、闻、尝 糖:看、闻、尝 文具盒:看、摸、听 铅笔:看 书:看、听 辨认液体: 学生挑选几种液体辨认 汇报 板书设计: 3比一比 观察 比较 教学小结: 5、感官总动员 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3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重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难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教法:记录法 课前准备: 1多种有关天气的资料 2各种天气现象记录图案 教学流程:观察各种天气图 交流各种天气的特征 课前收集天气预报 讨论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方法 认识记录天气图案 设计记录天气图案 记录当天的天气 教学过程: 活动1: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1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3俄 活动2:了解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 1展示各种资料(小组讨论,图片说明) 2班级表演 活动3:记录天气现象 1介绍常用的气象符号 2学生自己设计各种气象符号 3利用自己设计的图案,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课后小结: 6、借助工具观察 目的: 1使学生感受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体会科学应该认真仔细,实事求是 2培养学生用简单仪器观察的能力 3认识温度计和测量的仪器 重点: 1使学生感受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体会科学应该认真仔细,实事求是 2培养学生用简单仪器观察的能力 3认识温度计和测量的仪器 难点: 培养学生用简单仪器观察的能力 认识温度计和测量的仪器 教法:观察法 试验法 课前准备:各种温度计 各种测风仪器和装置 教学流程: 认识各种温度计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方法 制作纸温度计 测量室内和室外的气温 感受风的大小 观察风的方向 制作测风的装置 观测风的大小 教学过程: 活动1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1认识各种温度计 2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方法 3学习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4测量室内外的气温 活动2:感受风的大小 1认识测量风的仪器 2确定测量风的标准 3制作测风装置 4观测风的大小 课后小结: 7、做个小侦探 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体会,并能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2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提出至少一种改进生活用品的简单设计思路。 3知道天气给人、动物、植物生活造成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的天气做不同的事情。 重点: 知道天气给人、动物、植物生活造成的影响。 难点: 动手制作多功能帽。 教学过程: 活动1:了解天气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交流: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 2认识学生在不同的天气做不同的事情. 活动2:了解灾害天气的危害 1认识什么样的天气有害 沙尘暴、飓风、暴风雪、洪涝、干旱、暴雨----- 2这些灾害是怎样造成的? 3增强环保意识,自己努力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3:角色扮演游戏 1准备头饰和面具。 2问题引入:假如你是某种动物,在不同的天气里,你会怎样? 3学生分小组,让他们分角色练习扮演,编动作,设计台词。 4全班表演。 活动4:制作多功能帽子 1先制作一个遮阳帽 2提出遮阳帽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还存在什么不足?此外还可以增加什么功能? 3改进解决问题。 课后小结: 8、暗箱里的秘密 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了解文具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难点 1给文具分类。 教法: 实验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不同颜色、形状、结构、功能的铅笔。 2各种尺子、转笔刀、铅笔盒、书包 教学流程: 观察文具盒中的文具 观察书包中的文具 参观商店中的文具 给其他文具分类 将某一类文具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课后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1:观察、比较铅笔 1观察、描述铅笔的外形 2比较各种铅笔的不同与相同 活动2:给文具分类 1指导学生给一堆杂乱的铅笔分类 2给尺子、转笔刀、铅笔盒、橡皮等文具分类 活动3:参观商店中的文具 1参观重点:商店有什么文具?有什么用?是怎样分类摆放的? 2思考问题:文具分为几大类? 课后小结: 9、树叶变黄了 目的: 1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2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 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3培养学生初步自主探究物体的能力 重点: 1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2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 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难点: 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 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教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铅笔、自动铅笔、彩色水笔、纸、1杯红水、图钉、硬币、陀螺 教学流程: 研究铅笔的奥秘 研究自动铅笔的奥秘 拆装自动铅笔比赛 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 画硬币 画圆 课后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1:探究铅笔的奥秘 1观察三只铅笔有什么不同 2各组交流汇报 3讨论笔心粗细与写字有什么关系 4总结发现的秘密 5教师讲解 活动2:探究自动铅笔的奥秘 1提出问题:自动铅笔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去探究。 2开展拆装自动铅笔的比赛 活动3: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 1让学生用彩色水笔画画 2讨论彩色水笔内的水是怎样来得 3研究怎样解决问题 活动4:研究画硬币和画圆的方法 1研究画硬币的方法 2研究用笔画圆的方法 3制作五彩陀螺 课后小记: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有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态度 2通过实际练习,掌握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 3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以及不用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4认识常用尺 重点: 1在测量过程中,有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态度 2通过实际练习,掌握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 3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以及不用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 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以及不用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木直尺、刚直尺、钢卷尺、皮尺、学生尺、纸质软尺、木板、铅笔、方形、圆形物体、绳子 教学流程: 认识常用尺 认识厘米和尺的刻度 学习测量方法 测量练习 研究不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1:认识不同尺怎么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1观察几种常用尺的外形 2介绍古人曾经使用的一些测量方法 活动2:认识常用尺 1知道尺子是多种多样的。 2观察常用尺上的符号厘米,感受1厘米的长度。观察尺子上的刻度,最大厘米刻度线。 活动3:用尺测量的方法 1教给学生用尺测量的方法。 2学生充分练习。 3选择较难的物体进行测量 活动4:使用图形尺 1观察图形尺 2认识图形尺的构造和用途。 3学生自由练习 课后小结: 11、衣食住行的变化 目的: 1通过文具自古至今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文具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2每人能画出或说出一种新的文具的创造思想,自选材料制作一种不用木材的铅笔。 重点: 1通过文具自古至今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文具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2每人能画出或说出一种新的文具的创造思想,自选材料制作一种不用木材的铅笔。 难点: 每人能画出或说出一种新的文具的创造思想,自选材料制作一种不用木材的铅笔。 教法: 探究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毛笔、墨、宣纸、计算笔、等各种各样的笔、白纸、普通纸、铅笔心、毛线、细线、布等。 教学流程: 了解纸和笔的发展 了解带橡皮铅笔的发明过程 设计一种新铅笔 制作不用木材的铅笔 教学过程: 活动1 :了解纸和笔的发展 1甲骨、竹简、宣纸、现代的纸 2羽毛笔、蘸水笔、钢笔、铅笔、自动铅笔、 3各种橡皮、涂改液、涂改笔 活动2:带橡皮铅笔的发明过程 1在活动1的基础上的谈话 2看课文中关于带橡皮的铅笔发明的图 3讨论:我们周围的哪些物品可能是像带橡皮的铅笔这样发明的? 活动3:设计制作新文具 1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文具,画在书上。 2制作一只不用木材的铅笔。 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纸和笔的发展,在制作“新铅笔”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12、轮子的故事 目的: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衣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比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 3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重点: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衣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比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 3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难点: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的物品---衣服的科学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比较分类和制作等活动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 3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衣服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法: 探究法 课前准备: 1衣服的图片 2学生自带一件最喜欢的衣服 3各种特殊衣服的图片 4制作材料和工具 教学流程: 认识学生自己的衣服 搜集衣服资料 给衣服分类 认识特殊的衣服 整理自己的衣柜 教学过程: 活动1:认识学生自己的衣服 1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 2引导学生在颜色,大小,图案,材料,款式,穿着场合,穿着季节等方面比较相同和不同 3出示图片 活动2:给衣服分类 1观察和比较教师和学生搜集的各种各样的衣服 2学生给衣服分类 3汇报分类方法 活动3:认识特殊的衣服 1出示书中的图片认识特殊的服装 2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有特殊用途的衣服 活动4整理自己的衣柜 1学习集中存放衣服的方法 2作业:整理自己的衣柜 课后小结: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团结合作地参与服装的研究,了解服装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初步了解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苏教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方案课程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4825.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