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科目科学时间2013.9.2班级5.1,5.2课题1. 太阳和影子第( 21 )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3、培养实验能力。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教学重点知道影子的变化是太阳运动造成的。教学难点连续观测和记录。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导学过程和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学法指导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 在黑板画一个人,让学生画出人的影子。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找一竹竿立在操场,竹竿影子是什么样子?指导学生记录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思考:过一段时间影子会动,怎么动?有什么规律?朝那个方向动?归纳总结自主学习 这是谁的影子?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汇报。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子。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小组交流。汇报。 (4) 总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课堂检测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 具。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 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板书设计1. 太阳和影子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东西;低高低布置预习利用周末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科目科学时间2013.9.3班级5.1,5.2课题1. 太阳和影子第( 22 )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3、培养实验能力。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教学重点知道影子的变化是太阳运动造成的。教学难点连续观测和记录。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有关日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手表。导学过程和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学法指导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制作太阳钟发放材料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分析讨论:影子的变化规律总结:影子方向、长短变化规律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做太阳钟 (日晷)(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归纳总结课堂检测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 具。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 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板书设计2. 太阳和影子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东西;低高低布置预习利用周末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科目科学时间2013.9.5班级5.1,5.2课题2.太阳钟第( 11 )课时学习目标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3、培养制作能力。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制作日晷的方法的不同。教学难点根据当地纬度制作太阳钟。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硬纸板、双面胶、铅笔导学过程和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谈话现在是几点?在没有钟表前,人们怎么知道时间的?简介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和太阳钟它们是利用什么原理来计算时间的?制作太阳钟发放制作材料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制作成果室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操场总结: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讨论分析观察图片了解 思考讨论 分组制作分组分工设计制作方案制作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制作。玩手掌日晷分组活动归纳总结课堂检测1、 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 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2、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 具。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4、昼夜形成的原因 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板书设计3. 太阳钟日晷太阳钟制作与纬度有关古代计时工具预习内容根据影子来推断时间并与实际时间比较。科目科学时间2013.9.9班级5.1,5.2课题3.昼夜的交替第(11 )课时学习目标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教学难点能够克服恐惧感,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导学过程和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学法指导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中心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2、昼夜交替的成因产生昼夜的原因 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白天中日影的变化3、计时工具 日的定义 古代计时工具 现代计时工具 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总结: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讨论分析说出你所知道的讨论分析讨论: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分组交流了解古代计时工具观察图片了解古代著名天文学家杰出贡献。谈学习感受归纳总结课堂检测 1、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板书设计4. 昼夜的交替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预习内容连续观察月亮,寻找月相变化的规律。科目科学时间2013.9.10班级5.1,5.2课题4.看月亮第( 21 )课时学习目标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导学过程和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学法指导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学习新课 (1) 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 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说说你心中的月亮的样子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画出三个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谈体会(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 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归纳总结课堂检测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2、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板书设计4. 看月亮 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时间:农历一个月预习内容连续观察月亮,寻找月相变化的规律。科目科学时间2013.9.12班级5.1,5.2课题4.看月亮第(22 )课时学习目标1、 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导学过程和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3)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 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说说 分组模拟实验:月相变化认识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分组讨论 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 概括总结 课堂检测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2、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板书设计5. 看月亮 月相变化规律是:D O C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时间:农历一个月预习内容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科目科学时间2013.9.16班级5.1,5.2课题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第( 11 )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2、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3、培养观察能力。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教学难点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教法与学法导学过程课前准备 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和学法指导昨天晚上你干了什么事?1、你所做的事情,哪些事你白天一般不会做?2、还有哪些事情是你白天做,但晚上不做的呢?3、你还知道哪些情况是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的。资料交流。4、这些昼夜交替对动植物影响的事实,能够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呢?5、如果让你研究昼夜交替对动物或植物的影响,你打算怎么做?6、交流观察计划、注意点。7、讨论得出:动物各具特点,每一种动物都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谈体会总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说一说1、让学生先从自身认识到昼夜对自己的影响。2、课前要准备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分动物、植物两部分进行。3、可以从身边说起,也可以说通过资料收集找到的。4、学生观察,并小组内讨论。进行全班交流。5、讨论并归纳出:植物受到光线、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改变光线或温度也许可行。6、学生进行交流,汇报。7、学生举例。归纳总结课堂检测1、( )、( ) 、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 )、( )、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2、( )是凌晨开放,( )是上午开放,( )花是下午开放,( )是晚上开放的。3、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板书设计6.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昼夜交替对动物有影响昼夜交替对植物有影响昼夜交替对人有影响预习内容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第一单元检测(1) 2013.9.17一、填空题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 具。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 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4、 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 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5、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 A、一季度 B、一个月 C、一周二、选择题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2、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 ) A 月牙 B 满月 C 不出现月亮 3、一天中影子最 短是在(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4、最早提出 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 哥白尼 B 托勒密 C 牛顿 、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 早晨 下午 B 中午晚上 C 傍晚早上 5、北京 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 立晷 B 地平 日晷 C 赤道日晷 6、 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 是( )A 上午 B 下午 C 夜晚三简答题 空气的性质是什么?四实验题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第一单元检测(2) 2013.9.19一、选择题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A一年B一个月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A早晨B中午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A上午B下午C夜晚二、问答题:(20)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2、写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自己的实际情况)3、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科目科学时间2013.9.23班级5.1,5.2课题1. 光的行进第(1 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教学难点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图片资料、手电筒、卡纸、多媒体、手电筒、小孔纸板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和 学法指导1、教师吟诵:是谁,让我们的世界2、质疑:对于光和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4、组织进行讨论:这些光有些什么特点?5、请同学们看每一束光线,有什么特点?6、你能用这些材料证明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吗?7、组织进行实验。8、光在水中也是直线行进的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吗?9、出示多媒体:小孔成像视频。110、用蜡烛做演示实验,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总结; 光是直线传播 1、学生猜谜,并尝试补充。2、学生观察交流:灯泡、蜡烛、太阳、闪电、萤火虫等。3、学生观察,小组讨论。4、光是沿直线行进的。5、小组内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将三张小孔纸板放在同一直线位置,用手电照射,看穿过小孔的光。6、领取材料,进行实验。7、小组进行讨论并设计实验。8、学生猜测,提出自己的想法。9、学生模仿制作。归纳总结:课堂检测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行进的.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3、越_的表面,反光效果就越好。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做_。 实验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设 计1. 光的行进小孔成像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预习内容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科目科学时间2013.9.24班级5.1,5.2课题2. 照镜子第( 2 1)课时学习目标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2、知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3、会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各种平面镜,视频资料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和 学法指导 1、户外阳光明媚,你怎样将阳光引到教室里?2、请学生进行操作尝试。3、我们为什么在夜晚看不到东西,而在明亮的白天确可以看见东西?4、我们身处教室比较暗淡,你们能想办法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吗?5、师进行总结:其实我们的脸也像镜子一样能反射光线,只是反射效果没有镜子好。6、引导观图,了解月亮、玻璃幕墙等。7、镜子反光有哪些规律呢?我们来研究。8、组织汇报研究收获。9、教师小结:光线传播是有规律的射入角和射出角度一样大小。板书解释。10你能证明这一点吗?11组织进行实验。 1、提出想法。2、操作,并按要求照射室内位置。3、光照射到哪里,哪里就能被眼睛看见。4、用镜子反射到脸上,让光线变强,看得清楚些。5、两人一面镜子,进行研究。6、汇报:从镜子中看见自己时,看不到更多东西,从镜子中看到别人时,看不到自己。7、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课堂检测 填空题越( )的表面,反光效果就越好。镜子可以( )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和实际物体左右( )。 作图题:设计一个可以看到身后影物的潜望镜。板书设 计2. 照镜子平面镜玩具: 潜望镜 万花筒预习内容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科目科学时间2013.9.226班级5.1,5.2课题2. 照镜子第(2 2 )课时学习目标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2、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图解释。3、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各种平面镜,视频资料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和 学法指导 制作平面镜玩具。1、教师出示潜望镜和万花筒,让学生尝试玩耍。2、介绍制作方法与步骤。3、教师进行巡视,个别指导。4、引导学生展示制作好的潜望镜或万花筒。师进行表扬鼓励。5、提出更高要求:你能设计出照到后脑勺的潜望镜吗?6、交流展示设计草图。7、组织学生照金属勺子的正反面。8、小结:我们面对凹面镜显得大,面对凸面镜显得小。总结: 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玩耍,并说说感受。2、学生准备材料,提出疑问,进行制作。3、学生展示。4、小组讨论并设计潜望镜,画出草图。分组活动设计活动方案活动5、照曲面镜,交流发现。6、组织交流。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这样的曲面镜吗?归纳总结:课堂检测 填空题越_的表面,反光效果就越好。镜子可以_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和实际物体左右_。 作图题:设计一个可以看到身后影物的潜望镜。板书设 计3. 照镜子平面镜玩具: 潜望镜 万花筒预习内容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科目科学时间2013.9.30班级5.1,5.2课题3. 研究透镜第(1 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发生弯折。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以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教学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放大镜、烧杯、近视眼镜、涂黑的纸条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和 学法指导认识折射1、出示盛水的烧杯,放入铅笔,让同学们观察现象。2、请同学联系生活说说还有什么时候看到类似的现象?3、师介绍,当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交界面出现弯折,这就是折射。4、出示放大镜。请同学说说其特点?5、引导玩放大镜。清同学说说放大镜的玩法有哪些?7、组织汇报,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9、出示近视眼镜,引导学生观察。10、鼓励学生对近视眼镜的特点做出猜测?11、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12、组织汇报。总结:其实准确的说像放大镜这样的透镜称之为凸透镜,像近视眼镜这样的透镜称之为凹透镜。 1、说说看到的现象,2、联系生活说说以前见到的类似现象:水中鱼等。3、联系生活说说光线还有可能从哪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4、透明的,摸一摸是中间厚边缘薄。5、看字、在阳光下烧纸、看人6、领取材料,进行实验。7、光斑汇聚一点容易烧着,看人的时候近出大,远了就倒了。8、近视眼镜和放大镜正好相反,中间薄边缘厚。9、缩小、不聚光、正像。10、学生进行操作。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凸透镜和凹透镜呢?11、望远镜、显微镜等。归纳总结:课堂检测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做_。2、凸透镜能使光线_,凹透镜能使光线_。 3、凸透镜具有_作用、_作用、_作用。 4、利用凸透镜_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利用凹透镜_的特性,人们制成了近视眼镜。板书设 计4. 研究透镜凸透镜: 聚光 放大 实像凹透镜: 发散预习内容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科目科学时间2013.10.8.班级5.1,5.2课题4七色光第( 21 )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三棱镜、电池、色盘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和 学法指导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3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总结: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讨论回答 分组实验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利用三棱镜利用平面镜和水利用光盘游戏:玩七色陀螺谈体会说说归纳总结:课堂检测1、光在直线传播中的两个基本现象是( )和( )。2、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 )、( )、( )、( )、( )、( )七色光。3、白色的太阳光由( )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 )。4、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_。板书设 计4七色光彩虹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预习内容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科目科学时间2013.10.10班级5.1,5.2课题4七色光第( 2 2)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评价方法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课前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三棱镜、电池、色盘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和 学法指导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形成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3教师演示:为什
收藏
编号:262492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65.58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12
金币
- 关 键 词:
-
出版
年级
科学
上册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2
班级
5.1,5.2
课题
1. 太阳和影子
第( 2——1 )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培养实验能力。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知道影子的变化是太阳运动造成的。
教学
难点
连续观测和记录。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
在黑板画一个人,让学生画出人的影子。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找一竹竿立在操场,竹竿影子是什么样子?
指导学生记录
小组交流: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思考:
过一段时间影子会动,怎么动?
有什么规律?
朝那个方向动?
归纳总结
自主学习
这是谁的影子?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汇报。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子。
室外活动:
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小组交流。汇报。 (4)
总结: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课
堂
检
测
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 具。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 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板
书
设
计
1. 太阳和影子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东→西;低→高→低
布置
预习
利用周末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3
班级
5.1,5.2
课题
1. 太阳和影子
第( 2——2 )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培养实验能力。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知道影子的变化是太阳运动造成的。
教学
难点
连续观测和记录。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有关日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手表。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
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制作太阳钟
发放材料
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讨论:
影子的变化规律
总结:影子方向、长短变化规律
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做太阳钟 (日晷)
(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
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 具。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 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板
书
设
计
2. 太阳和影子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东→西;低→高→低
布置
预习
利用周末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5
班级
5.1,5.2
课题
2.太阳钟
第( 1——1 )课时
学习
目标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3、培养制作能力。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制作日晷的方法的不同。
教学
难点
根据当地纬度制作太阳钟。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硬纸板、双面胶、铅笔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谈话
现在是几点?
在没有钟表前,人们怎么知道时间的?
简介古代计时工具
日晷和太阳钟
它们是利用什么原理来计算时间的?
制作太阳钟
发放制作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制作成果
室外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去操场
总结: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讨论分析
观察图片了解
思考讨论
分组制作
分组分工
设计制作方案
制作
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制作。
玩手掌日晷
分组活动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1、 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 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2、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 具。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4、昼夜形成的原因 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板
书
设
计
3. 太阳钟
日晷——太阳钟
制作与纬度有关
古代计时工具
预习
内容
根据影子来推断时间并与实际时间比较。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9
班级
5.1,5.2
课题
3.昼夜的交替
第(1——1 )课时
学习
目标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教学
难点
能够克服恐惧感,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1、地球的自转
①地球自转的中心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
③地球自转的周期
④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
2、昼夜交替的成因
①产生昼夜的原因
②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③白天中日影的变化
3、计时工具
①日的定义
②古代计时工具
③现代计时工具
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
①张衡
②祖冲之
③一行
④郭守敬
总结: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讨论分析说出你所知道的
讨论分析
讨论:
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分组交流
了解古代计时工具
观察图片
了解古代著名天文学家杰出贡献。
谈学习感受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1、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板
书
设
计
4. 昼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 → 昼夜交替
预习
内容
连续观察月亮,寻找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10
班级
5.1,5.2
课题
4.看月亮
第( 2——1 )课时
学习
目标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
难点
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学习新课
(1) 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小结: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 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说说你心中的月亮的样子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画出三个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谈体会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 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_托勒密_提出来的,他认为_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2、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板
书
设
计
4. 看月亮
月相变化规律是: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时间:农历一个月
预习
内容
连续观察月亮,寻找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12
班级
5.1,5.2
课题
4.看月亮
第(2——2 )课时
学习
目标
1、 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
难点
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 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说说
分组模拟实验:
月相变化
认识实验材料
设计实验方案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分组讨论
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
概括总结
课
堂
检
测
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_托勒密_提出来的,他认为_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2、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_娥眉月_→_上弦月_→凸月_→_满月→_残月_→_下弦月_→_娥眉月_→新月。
板
书
设
计
5. 看月亮
月相变化规律是:D → O → C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时间:农历一个月
预习
内容
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16
班级
5.1,5.2
课题
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第( 1——1 )课时
学习
目标
1、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
2、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3、培养观察能力。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
教学
难点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法
与
学法
导学过程
课前
准备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昨天晚上你干了什么事?
1、你所做的事情,哪些事你白天一般不会做?
2、还有哪些事情是你白天做,但晚上不做的呢?
3、你还知道哪些情况是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的。资料交流。
4、这些昼夜交替对动植物影响的事实,能够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5、如果让你研究昼夜交替对动物或植物的影响,你打算怎么做?
6、交流观察计划、注意点。
7、讨论得出:动物各具特点,每一种动物都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谈体会
总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
说一说
1、让学生先从自身认识到昼夜对自己的影响。
2、课前要准备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分动物、植物两部分进行。
3、可以从身边说起,也可以说通过资料收集找到的。
4、学生观察,并小组内讨论。进行全班交流。
5、讨论并归纳出:植物受到光线、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改变光线或温度也许可行。
6、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7、学生举例。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1、( )、( ) 、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 )、( )、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2、( )是凌晨开放,( )是上午开放,( )花是下午开放,( )是晚上开放的。
3、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_生活习性
板
书
设
计
6.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对动物有影响
昼夜交替对植物有影响
昼夜交替对人有影响
预习
内容
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第一单元检测(1) 2013.9.17
一、填空题
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 西→东;长→短→长 B 东→西;低→高→低 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 具。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 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4、 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 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5、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 A、一季度 B、一个月 C、一周
二、选择题
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2、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 ) A 月牙 B 满月 C 不出现月亮
3、一天中影子最 短是在(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4、最早提出 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 哥白尼 B 托勒密 C 牛顿
、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 早晨—— 下午 B 中午——晚上 C 傍晚——早上
5、北京 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 立晷 B 地平 日晷 C 赤道日晷
6、 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 是( )A 上午 B 下午 C 夜晚
三.简答题
空气的性质是什么?
四.实验题
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第一单元检测(2) 2013.9.19
一、选择题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
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
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
A早晨B中午C傍晚
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
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
A上午B下午C夜晚
二、问答题:(20)
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
2、写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自己的实际情况)
3、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
(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
(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23
班级
5.1,5.2
课题
1. 光的行进
第(1 —— 1)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
难点
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图片资料、手电筒、卡纸、多媒体、手电筒、小孔纸板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1、教师吟诵:是谁,让我们的世界……
2、质疑:对于光和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4、组织进行讨论:这些光有些什么特点?
5、请同学们看每一束光线,有什么特点?
6、你能用这些材料证明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吗?
7、组织进行实验。
8、光在水中也是直线行进的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吗?
9、出示多媒体:小孔成像视频。
1
10、用蜡烛做演示实验,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总结; 光是直线传播
1、学生猜谜,并尝试补充。
2、学生观察交流:灯泡、蜡烛、太阳、闪电、萤火虫等。
3、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4、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5、小组内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将三张小孔纸板放在同一直线位置,用手电照射,看穿过小孔的光。
6、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7、小组进行讨论并设计实验。
8、学生猜测,提出自己的想法。
9、学生模仿制作。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_______行进的.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越________的表面,反光效果就越好。
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做________。
实验题: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板
书
设
计
1. 光的行进
小孔成像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预习
内容
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24
班级
5.1,5.2
课题
2. 照镜子
第( 2—— 1)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
2、知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3、会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
难点
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各种平面镜,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1、户外阳光明媚,你怎样将阳光引到教室里?
2、请学生进行操作尝试。
3、我们为什么在夜晚看不到东西,而在明亮的白天确可以看见东西?
4、我们身处教室比较暗淡,你们能想办法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吗?
5、师进行总结:其实我们的脸也像镜子一样能反射光线,只是反射效果没有镜子好。
6、引导观图,了解月亮、玻璃幕墙等。
7、镜子反光有哪些规律呢?我们来研究。
8、组织汇报研究收获。
9、教师小结:光线传播是有规律的—射入角和射出角度一样大小。板书解释。
10你能证明这一点吗?
11组织进行实验。
1、提出想法。
2、操作,并按要求照射室内位置。
3、光照射到哪里,哪里就能被眼睛看见。
4、用镜子反射到脸上,让光线变强,看得清楚些。
5、两人一面镜子,进行研究。
6、汇报:从镜子中看见自己时,看不到更多东西,从镜子中看到别人时,看不到自己。
7、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课
堂
检
测
填空题
越( )的表面,反光效果就越好。
镜子可以( )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和实际物体左右( )。
作图题:
设计一个可以看到身后影物的潜望镜。
板
书
设
计
2. 照镜子
平面镜
玩具: 潜望镜 万花筒
预习
内容
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226
班级
5.1,5.2
课题
2. 照镜子
第(2 ——2 )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
2、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图解释。
3、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
难点
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各种平面镜,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制作平面镜玩具。
1、教师出示潜望镜和万花筒,让学生尝试玩耍。
2、介绍制作方法与步骤。
3、教师进行巡视,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展示制作好的潜望镜或万花筒。师进行表扬鼓励。
5、提出更高要求:你能设计出照到后脑勺的潜望镜吗?
6、交流展示设计草图。
7、组织学生照金属勺子的正反面。
8、小结:我们面对凹面镜显得大,面对凸面镜显得小。
总结: 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玩耍,并说说感受。
2、学生准备材料,提出疑问,进行制作。
3、学生展示。
4、小组讨论并设计潜望镜,画出草图。
分组活动
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
5、照曲面镜,交流发现。
6、组织交流。
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这样的曲面镜吗?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填空题
越________的表面,反光效果就越好。
镜子可以______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和实际物体左右___________。
作图题:
设计一个可以看到身后影物的潜望镜。
板
书
设
计
3. 照镜子
平面镜
玩具: 潜望镜 万花筒
预习
内容
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30
班级
5.1,5.2
课题
3. 研究透镜
第(1 —— 1)课时
学习
目标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以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
难点
制作简易望远镜。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放大镜、烧杯、近视眼镜、涂黑的纸条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认识折射
1、出示盛水的烧杯,放入铅笔,让同学们观察现象。
2、请同学联系生活说说还有什么时候看到类似的现象?
3、师介绍,当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交界面出现弯折,这就是折射。
4、出示放大镜。请同学说说其特点?
5、引导玩放大镜。清同学说说放大镜的玩法有哪些?
7、组织汇报,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
9、出示近视眼镜,引导学生观察。
10、鼓励学生对近视眼镜的特点做出猜测?
11、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
12、组织汇报。
总结:其实准确的说像放大镜这样的透镜称之为凸透镜,像近视眼镜这样的透镜称之为凹透镜。
1、说说看到的现象,
2、联系生活说说以前见到的类似现象:水中鱼等。
3、联系生活说说光线还有可能从哪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
4、透明的,摸一摸是中间厚边缘薄。
5、看字、在阳光下烧纸、看人……
6、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7、光斑汇聚一点容易烧着,看人的时候近出大,远了就倒了。
8、近视眼镜和放大镜正好相反,中间薄边缘厚。
9、缩小、不聚光、正像。
10、学生进行操作。
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11、望远镜、显微镜等。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做________。
2、凸透镜能使光线________,凹透镜能使光线______。
3、凸透镜具有______作用、______作用、______作用。
4、利用凸透镜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利用凹透镜_________的特性,人们制成了近视眼镜。
板
书
设
计
4. 研究透镜
凸透镜: 聚光 放大 实像
凹透镜: 发散
预习
内容
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10.8.
班级
5.1,5.2
课题
4.七色光
第( 2——1 )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三棱镜、电池、色盘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总结: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讨论回答
分组实验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
△利用平面镜和水
△利用光盘
游戏:玩七色陀螺
谈体会
说说
归纳总结:
课
堂
检
测
1、光在直线传播中的两个基本现象是( )和( )。
2、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 )、( )、( )、( )、( )、( )七色光。
3、白色的太阳光由( )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 )。
4、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______。
板
书
设
计
4.七色光
彩虹
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预习
内容
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10.10
班级
5.1,5.2
课题
4.七色光
第( 2—— 2)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三棱镜、电池、色盘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色彩的形成
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
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