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龙岩一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与进取精神有何关联?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常常以“理想”的形态表现自身。如果理想与现实没有差距,进取精神就缺少生长的土壤;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小,进取的动力就较弱;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进取的动力就较强。
2、 如果说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是进取精神的源头,那么“中庸”与“进取”就不是对立的,因为“中庸”是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为理想的宇宙秩序,这一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现实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生有死、万物相争的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万物相争的现实相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一个极其高远的理想,所以,秉持这一理想的儒家,必然要强调刚健有为,必然要储备极大的力量来改造这个世界。这意味着,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中庸”,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蕴含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改造世界的勇气。 中庸以“
3、万物并育”的宇宙秩序为其理想,这一理想决定了它所蕴含的进取精神,具有不同于一般进取精神的价值指向。 首先,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秩序”的进取,是强调“关系”的进取。中庸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也不是以群体为中心的。它的重心在个体间、团体间、万物间。但是,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它所要求的秩序,是万物“并生”的秩序,是万物“各正性命”的秩序。而肯定万物之生、肯定万物“各正性命”的合理性,必然要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 其次,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生存”“发展”权利、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万物并育”以万物之生为前提,没有万物之生,其他权利就将陷
4、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基于万物之生的,首先是其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是在万物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权利。没有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也无由产生。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最后,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之基本权利方面的平等性;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生生”的价值。“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的最普泛的表现。 总之,中庸以“万
5、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的终极指向,是合理秩序造就的宇宙共同体。中庸之宏大理想的实现,中庸之艰巨事业的完成,离不开显性弘道的进取精神。对儒者而言,“士不可以不弘毅”,是一种源自“天命”的召唤,回应这一召唤,必须具备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进取精神,是儒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静芳“中庸”中的进取精神) 材料二: 中庸的作者致力于构建哲学思想,其动机缘于忧患意识。中庸表现出一种焦虑的心情。中庸反复引述孔子“道之不行”的话,主要是哀叹中庸之道的废弃,老百姓缺乏已久,常人不能坚守,小人则肆无忌惮。世上的一切坏事与麻烦,在中庸作者看来,都是中庸之道的毁坏所形
6、成的。中庸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忧患精神,与中国文学的写作精神是相通的,中国文学写作精神出于忧患意识,即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圣贤著书大抵起源于人生遭遇不幸。哲学的沉思与诗文的写作一样,大都起源于发愤之所为作也。 中庸认为,世间之人,不管何种出身,大抵行事都是凭着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以一己之见去判断,去行事,鲜有不陷于偏私与无知的。中庸为此极言人们达到中庸看似容易,实则极难。中庸作者指出,世人不能做到中庸,一种是由于不明中庸之理,朱熹注孔子“道其不行矣夫”时指出:
7、“由不明,故不行。”另一种则是虽然明于道理,但在实践上却难以做到,即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孔子慨叹,世人皆曰知道中庸,但是被人驱遣到了陷阱之中而不知道。可见,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世上没几个人能做到。为什么呢?原因是人们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唯圣人能够克服人性中的私欲。 (摘编自袁济喜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与万物相争的现实存在着张力,儒家秉持这一理想积极进取以改造现实。 B.中庸理想高远,重视“秩序”的进取,强调“关系”的进取,所蕴含的进取精
8、神不同于一般的进取精神。 C.中庸的作者出于忧患意识才致力于哲学沉思,与诗文写作一样,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 D.为实现中庸之宏大理想,儒者响应“不可以不弘毅”的召唤,其具备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进取精神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理想越大进取精神越强,现实越差进取精神越弱。 B.儒家之“仁”最基本的表现是“生生”,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才要求“发育万物”。 C.中庸以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必然会只采取“和平”手段,反对冲突与争斗。 D.中庸认为世人多凭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而“知”“行”是达到中庸的重要因
9、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庸”理念的一项是() 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和平崛起道路。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C.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为了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人人应争当英雄,只要付出努力,就可胜过别人;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 4.材料一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简要分析其论证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 5.梁惠王询问孟子如何实现王道,下面是孟子的回答。请仔细阅读,结合材料对孟子的主张进行评价。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10、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5题答案】 【答案】1.C2.D3.D 4.严密准确,富于逻辑性。本文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个体、团体、人类三个词语由小到大,列举全面,逻辑性强。简洁明了,富于概括性。如“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有无”“大小”概括了进取精神的多种状态。 5.孟子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万物并育”的
11、思想,“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主张体现了孟子尊重自然规律,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孟子认为行王道应发展农业保障百姓基本生活,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生存”“发展”权利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如此才能实现万物并育的理想。孟子认为行王道应重视学校教育和伦理教育,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精神的体现。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非攻 鲁迅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
12、,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
13、还是讲空话的多” 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 楚国的耶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阿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
14、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
15、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鹊,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
16、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眠晴,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 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巳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福建省 龙岩 第一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答案 统编 版高一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6060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