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3章(微观第3章).doc
.*西方经济学第3章(微观第3章)一、问答题1.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均衡条件,若,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若,又如何调整?为什么?答(1)基数效用论的绪论是:以两种商品为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其中,为常数,表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其经济含义是: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商品,其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且等于所付出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2)以上消费者均衡条件成立的基础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该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的、等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一单位的消费量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的递减的。(3)若,例如时,表示消费者用相同的最后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品2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于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必然就会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或者说,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在这一调整过程,一方面,该消费者的总数效用是不断增加的;另一方面,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商品1的边际效用会因其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而相反,商品2的边际效用会因其消费量的减少而递增,最后达到。此时,消费者便获得了他所得的最大效用。当然,若时,则是消费者减少对商品的购买和增加对商品的购买这样一个相反的调整过程。最后,同样在时实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4)若时,例如时,表示消费者用最后一元钱购买的商品i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他所付出的最后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于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必然会继续增加对商品i的购买。在对商品i增加购买的过程中,一方面,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另一方面,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商品i的边际效用会递减。最后,当消费者达到时,他便实现了最大的效用。当然,时,则是消费者减少商品i的购买这样一个相反的调整过程。最后,同样在时实现消费者的最大效用。2.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或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答:(1)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来表示,预算线的斜率为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在利用几何图形的分析中,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点,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其经济含义为: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商品1去交换商品2的数量(即),应该恰好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商品1去交换商品2的数量(即)。 X2 A X21 a X22 a E U1 b U2 b U3 O X11 X12 B X1图3-1(2)在时,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组合的调整可以用图3-1来说明,在图中的a点上有,且a点的商品组合为(),相应的效用水平以无差异曲线表示。但在收入和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或者说,在预算线AB给定的条件下,a点的商品组合所带来的效用水平并不是最大的。消费者只要由a点出发,沿着给定的预算线AB向均衡点E靠拢,比如说由a点运动到a,则消费者就可以在不改变收入的条件下将商品组合调整到(),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此效用水平用过a点的无差异曲线(虚线)来表示。很清楚,只要消费者由a点出发,沿着既定的预算线AB,按箭头所示方向往下向均衡点E靠拢,最后就可以在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E实现最大的效用水平。此时,在均衡点E,有。3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答:(1)基数效用论者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来推导需求曲线的基础。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联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进行分析,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那么,上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它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用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该式还意味着: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的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4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答:(1)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来表示。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起斜率为-(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于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或者。(3)在(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即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这便可以得到该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如图3-2(a)所示。(4)在(3)的基础上,将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即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如图3-2(b)所示。显然有:需求曲线一般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而且,在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都是可以在该价格水平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最优消费数量。X2 U1 U2 U3 A 价格-消费曲线 (a) E1 E2 E3 B B B O X11 X12 X13 X1 P1P11 aP12 b P13 c (b) 需求曲线 X1=f(P1)OX11 X12 X13 X1 图3-25.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答:(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可以分截为两个部分,他们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则相反,他仅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实际需求量的影响。无论是分析正常品,还是低档品,甚至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运用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补偿预算线。(2)关于正常物品。如图3-3(a)图中,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a点,相应的正常品(即商品1)的需求为。价格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点,相应的需求量为。即 下降为总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作一条平行与预算线AB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而且注意,此时b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点的右边.于是,根据(1)中的阐述,则可以得到:由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与代表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的)预算线AB、FG分别相切的a、c两点,表示的是替代效应,即替代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和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相同)预算线FG、AB相切的c、b两点,表示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 X2 X2 X2 A A (正常物品) A (低档物品) b(吉芬物品) F U2 F a F a b a b c U2 c U2 c U1 B G U1 U1 O X11 X12 B X13 G BX1O X11 X12 X13 B X1 O X11 X12 X13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总效应 (a) (b) (c)图3-3由于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分别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呈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关于劣等品和吉芬品。如图3-3(b)、3-3(c)在此略去相关与这两类商品的具体的分析。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其中,大多数的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劣等品中特殊商品吉芬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于是,大多数劣等品的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劣等品中少数的特殊商品吉芬品的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和风险中立者的判断条件。答:(1)分析消费者不同风险态度的判断条件的前提是掌握两个概念: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和彩票的期望效用。具体地说,令一张彩票L=(p,),那么,彩票的期望值为P+(1-p),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为UP+(1-p),显然,彩票的期望值效用表示消费者关于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其恰好等于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彩票的期望效用为pU()+(1-p)U(),显然,彩票的期望效用表示消费者对风险活动本身带来的效用的评价。(2)基于(1)中提到的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们有:若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彩票的期望效用,即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的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自立或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时,则该消费者为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或风险中立者)。换言之,风险回避者偏好的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其相对于彩票的期望值)带来的效用,而风险爱好者偏好的是风险活动本身给他带来的效用。(3)基于(2)的分析,三类不同的风险态度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W)的特征,如图3-4所示。在图中,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均用A点的高度表示,彩票的期望效用均用B点的高度表示,所以,在(a)、(b)和(c)三张分图中,分别有AB、AB)(b)风险爱好者(A5时,只有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发生作用,所以,它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另一个角度是从需求函数看,在P5的范围,市场需求函数成立;而当P5时,只有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才构成市场需求函数,即。5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消费者的收入为M。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解:由已知的效用函数U=可得:nmmm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于是,有:整理得 即有 将(1)式代入约束条件,有:解得:将代入(1)式的所以,该消费者关于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6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商品的价格为、。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线性的,且斜率为-a。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解:已知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且斜率的绝对值=a,由于预算线总是一条直线,且斜率为,所以,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中的第一、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1),即a时,如图3-7(a)所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收入都购买商品1,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2)当,即a时,如图3-7(b)所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纵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收入都购买商品2,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无差异曲线预算线0E预算线预算线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00(a)(b)(c) 图3-7(3)当,且a时,如图3-7(c)所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重叠,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可以是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既最优解为且满足。此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的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其他任何一条在既定预算约束条件下可以实现的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7假定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其中,q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为收入。求:(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3)当,q=4时的消费者剩余。解:(1)由效用函数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为: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于是有:整理得需求函数q(2)由需求函数q,可得反需求函数为:p(3)由反需求函数p,可得消费者剩余为:将,q=4代入上式,则消费者剩余:8已知某消费者购买商品A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假定该消费者关于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0.02M-2P,收入M=6500。商品A价格P=20。如果目前商品A的价格上升为P=40。q BFcaB GM=6500P=40图3-85086 90M=8300P=40M=6500P=20P=A求:商品A的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是多少?其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又分别是多少?解:在图3-8中,横轴表示商品A的数量Q,纵轴表示另一种商品B的数量q,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A的价格。(1) 当M=6500,P=20时,商品A的需求量为:Q=0.02M-2P=0.026500-220=90当M=6500,商品A的价格上升为P=40时,商品A的需求量为Q=0.02M-2P=0.026500-240=50于是,商品A价格上升的总效应为90-50=40,即商品A的需求量减少40。(2)当P=40时,为了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即仍然可以购买a点的商品组合,补偿后的收入M=6500+90(40-20)=8300。当M=8300,P=40时,商品A的需求量为:Q=0.02M-2P=0.028300-240=86于是,商品A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为90-86=4,即替代效应使商品A 需求量减少4。(3)此外,由于当P=40时,实际需求量Q=50,但分析补偿以后达到更高效应水平的需求量Q=86,所以,相应的收入效应为86-50=36,即收入效应使商品A的需求量减少36。因此,商品A价格上升的总效应使其需求量减少40,其中,替代效应使其需求量减少4,收入效应使其需求量减少36。经典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 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 )。A商品A的价格最低B商品A紧俏C商品A有多种用途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2 下面除了( )外,都是对物品的边际效用的正确理解。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总效用D数学表达式为(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3 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满足,这意味着( )。A边际效用最大 B总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零 D总效用为正4 从数学角度讲,除( ),都是关于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关系的正确表达式。A(TU为总效用,Q表示数量)B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数的导数C边际效用为总效用曲线的斜率D总效用为边际效用函数的积分5 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分析工具完全相同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6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7 由于收入和价格的变动,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A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降低了 B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了C消费者的满足状况逼供没有发生变化 D无法判断其满足程度8 序数效用论中,商品的效用( )A取决于价格B取决于使用价值C可以通过确切的数字表示D可以比较9 消费者剩余的消费者的( )数量6403价格 图3-9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10图3-9表明的是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则消费者剩余为( )A 12 B 6 C 9 D 311.关于无差异曲线,不正确的是( )A无差异曲线表现出对两种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B无差异曲线不可能为直线C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重要分析工具D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物品之不同数量的组合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1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收入 B.消费者偏好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13.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总是包括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这是因为( )A.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B.消费者的人数是无限的 图3-10XY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消费者各个时期收入是不同的14.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图3-10 ( )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C.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D.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15.关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不正确的是()A.边际替代率递减说明每增加对一种商品的消费,为保持效用不变,所减少的其他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B.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递减多说明了随着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多,人的主观效用递减的趋势C.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所有商品组合中都是适用的YX 图3-11D.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16.图3-11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 )A完全互补品B完全替代品C没有关系D互不相关17.若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垂直曲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 )的消费已经达到饱和。(X由横轴度量,Y欲纵轴度量)A商品Y B商品X C商品X和Y D以上都不正确18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19预算线上的点表明( )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B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C处于均衡状态 D状态不可确定20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以上都不正确21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预算线将( )A斜率不变,位置不变B斜率变化,位置不变C斜率不变, 向右上方平移D斜率不变,位置向左下方平移22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约束C消费者人数D货币的购买力2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 )A预算线右侧区域B预算线左侧区域C预算线上D预算线上和左侧区域24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C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D均衡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将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25若X、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将()增购,减购减购,增购同时增购和.、的量不变26若递减,和必定( )A递增 B递减C递减,递增 D递增,递增减27若消费者甲的小于消费者乙的,对于甲来说,若想要获得效用最大化,可以( )A放弃X,以之于乙交换Y B放弃Y,以之与乙交换X C或者放弃X,或者放弃Y D两个皆不放弃28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 )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确定29.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 )发生了变化。A均衡点B商品价格C个人偏好D购买商品的数量30下列( )不属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A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C 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31某些女性在收入比较低时购买杏仁蜜作为化装品,而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欧莱雅,杏仁蜜对这些人来说是( )A吉芬物品B低档物品C正常商品D生活必需品32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响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响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33关于低档商品,正确的是( )A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B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C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 D需求曲线向上倾斜图3-12XYIC34若某收入消费曲线如图3-12所示,则( )AX为低档物品 B.Y为低档物品 C.Y为必需品 D .Y为奢侈品3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引起均衡点变化的诡计被称为( )A恩格尔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价格消费曲线36需求曲线是由( )推导出来的。A价格需求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需求曲线D恩格尔曲线37关于需求曲线,不正确的是( )。A价格消费曲线对应两种商品的需求曲线B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是效用最大化的点C价格与需求量的反比关系是由替代效应造成的D无论序数效用论还是基数效用论都可推导出需求曲线38在济南,荔枝的价格比苹果的价格贵5倍,而在广东,荔枝的价格只是苹果的1/2,那么两地的消费者都达到效用最大化时,( )A消费者的荔枝对苹果的替代率相等B荔枝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济南消费者要大于广东消费者C苹果对荔枝的边际替代率,济南消费者要大于广东消费者D无法确定39当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上升时,他将( )A购买更少的低档物品B增加消费C移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D以上都是多项选择题1消费者之所以要消费商品,是因为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下面关于消费者欲望的论述正确的是( )A欲望的指想要得到却没有得到某种物品的一种心理状态B关于消费者欲望的探讨是研究消费行为的出发点C随着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量持续增加,人们的欲望强度会增加D欲望具备不足之感个求足之愿两个方面2下列关于边际替代率说法正确的有( )A通常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逐渐递减,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B边际替代率可能为无穷大,无差异曲线的一条垂直的直线C边际替代率为常数,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放倾斜的直线D边际替代率不可能为零3以下关于边际效用说法正确的有( )A边际效用不可能为负值B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呈同方向变动C对于通常情况来讲,消费者消费商品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D在边际效用大于等于零时,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呈同一方向变动4关于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扩展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第一种商品为非奢侈品,另一种为奢侈品,但都为正常品,则收入消费扩展线随着收入增加而向右上方倾斜,并且第二种商品的数量增加超过第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B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由消费者均衡决定的两种商品消费量也同比例增加,则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扩展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C收入消费扩展线和价格消费扩展线都是由无数个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描述出来的曲线D上述说法只有A、C正确5无差异曲线有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关于这一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用横轴表示的X物品的效用更大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减少一个单位的Y物品必然增加同等量的X物品C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消费者也可以获得与原来相同的效用水平D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其斜率为负6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看法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A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B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约束线而存在C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D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7关于吉芬品的需求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吉芬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B商品价格下降,其替代效应为正值数C商品价格下降,其替代效应为负值数D商品价格下降,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的绝对值8如图3-13所示,、为无差异
收藏
编号:26264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95.03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微观
- 资源描述:
-
.*
西方经济学第3章(微观第3章)
一、问答题
1.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均衡条件,若,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若,又如何调整?为什么?
答(1)基数效用论的绪论是:以两种商品为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其中,为常数,表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其经济含义是: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商品,其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且等于所付出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2)以上消费者均衡条件成立的基础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该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的、等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一单位的消费量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的递减的。
(3)若,例如时,表示消费者用相同的最后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品2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于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必然就会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或者说,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在这一调整过程,一方面,该消费者的总数效用是不断增加的;另一方面,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商品1的边际效用会因其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而相反,商品2的边际效用会因其消费量的减少而递增,最后达到。此时,消费者便获得了他所得的最大效用。
当然,若时,则是消费者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和增加对商品2的购买这样一个相反的调整过程。最后,同样在时实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4)若时,例如时,表示消费者用最后一元钱购买的商品i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他所付出的最后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于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必然会继续增加对商品i的购买。在对商品i增加购买的过程中,一方面,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另一方面,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商品i的边际效用会递减。最后,当消费者达到时,他便实现了最大的效用。当然,时,则是消费者减少商品i的购买这样一个相反的调整过程。最后,同样在时实现消费者的最大效用。
2.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或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
答:(1)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来表示,预算线的斜率为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在利用几何图形的分析中,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点,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其经济含义为: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商品1去交换商品2的数量(即),应该恰好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商品1去交换商品2的数量(即)。
X2
A
X21 a
X22 a’
E
U1
b’ U2
b U3
O
X11 X12 B X1
图3-1
(2)在时,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组合的调整可以用图3-1来说明,在图中的a点上有,且a点的商品组合为(),相应的效用水平以无差异曲线表示。但在收入和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或者说,在预算线AB给定的条件下,a点的商品组合所带来的效用水平并不是最大的。消费者只要由a点出发,沿着给定的预算线AB向均衡点E靠拢,比如说由a点运动到a',则消费者就可以在不改变收入的条件下将商品组合调整到(),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此效用水平用过a'点的无差异曲线(虚线)来表示。很清楚,只要消费者由a点出发,沿着既定的预算线AB,按箭头所示方向往下向均衡点E靠拢,最后就可以在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E实现最大的效用水平。此时,在均衡点E,有。
3.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答:(1)基数效用论者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来推导需求曲线的基础。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联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进行分析,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那么,上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它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用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该式还意味着: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的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4.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答:(1)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来表示。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起斜率为-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于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或者。
(3)在(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即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这便可以得到该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如图3-2(a)所示。
(4)在(3)的基础上,将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即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如图3-2(b)所示。显然有:需求曲线一般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而且,在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都是可以在该价格水平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最优消费数量。
X2
U1 U2 U3
A
价格-消费曲线 (a)
E1 E2 E3
B B’ B’’
O X11 X12 X13 X1
P1
P11 a
P12 b
P13 c (b)
需求曲线 X1=f(P1)
O
X11 X12 X13 X1
图3-2
5.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答:(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可以分截为两个部分,他们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则相反,他仅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实际需求量的影响。无论是分析正常品,还是低档品,甚至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运用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补偿预算线。
(2)关于正常物品。如图3-3(a)图中,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a点,相应的正常品(即商品1)的需求为。价格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点,相应的需求量为。即 下降为总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作一条平行与预算线AB'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而且注意,此时b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点的右边.于是,根据(1)中的阐述,则可以得到:由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与代表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的)预算线AB、FG分别相切的a、c两点,表示的是替代效应,即替代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和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相同)预算线FG、AB'相切的c、b两点,表示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
X2 X2 X2
A
A (正常物品) A (低档物品) b(吉芬物品)
F U2
F a F a b a
b
c U2 c U2 c
U1 B G U1 U1
O X11 X12 B X13 G B’X1O X11 X12 X13 B’ X1 O X11 X12 X13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总效应
(a) (b) (c)
图3-3
由于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分别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呈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3)关于劣等品和吉芬品。如图3-3(b)、3-3(c)在此略去相关与这两类商品的具体的分析。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其中,大多数的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劣等品中特殊商品吉芬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于是,大多数劣等品的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劣等品中少数的特殊商品吉芬品的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6、说明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和风险中立者的判断条件。
答:(1)分析消费者不同风险态度的判断条件的前提是掌握两个概念: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和彩票的期望效用。具体地说,令一张彩票L=(p,),那么,彩票的期望值为P+(1-p),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为U[P+(1-p)],显然,彩票的期望值效用表示消费者关于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其恰好等于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彩票的期望效用为pU()+(1-p)U(),显然,彩票的期望效用表示消费者对风险活动本身带来的效用的评价。
(2)基于(1)中提到的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们有:若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彩票的期望效用,即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的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自立或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时,则该消费者为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或风险中立者)。换言之,风险回避者偏好的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其相对于彩票的期望值)带来的效用,而风险爱好者偏好的是风险活动本身给他带来的效用。
(3)基于(2)的分析,三类不同的风险态度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W)的特征,如图3-4所示。在图中,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均用A点的高度表示,彩票的期望效用均用B点的高度表示,所以,在(a)、(b)和(c)三张分图中,分别有A>B、AB)
(b)风险爱好者(A5时,只有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发生作用,所以,它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另一个角度是从需求函数看,在P≤5的范围,市场需求函数成立;而当P>5时,只有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才构成市场需求函数,即。
5.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消费者的收入为M。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解:由已知的效用函数U=可得:
nmmm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于是,有:
整理得 即有
将(1)式代入约束条件,有:
解得:
将代入(1)式的
所以,该消费者关于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6.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商品的价格为、。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线性的,且斜率为-a。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
解:已知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且斜率的绝对值=a,由于预算线总是一条直线,且斜率为,所以,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中的第一、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
(1),即a时,如图3-7(a)所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收入都购买商品1,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
(2)当,即a时,如图3-7(b)所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纵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收入都购买商品2,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0
E
预算线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0
0
(a)
(b)
(c)
图3-7
(3)当,且a时,如图3-7(c)所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重叠,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可以是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既最优解为且满足。此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的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其他任何一条在既定预算约束条件下可以实现的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7.假定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其中,q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为收入。求:
(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3)当,q=4时的消费者剩余。
解:(1)由效用函数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于是有:
整理得需求函数q
(2)由需求函数q,可得反需求函数为:p
(3)由反需求函数p,可得消费者剩余为:
将,q=4代入上式,则消费者剩余:
8.已知某消费者购买商品A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假定该消费者关于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0.02M-2P,收入M=6500。商品A价格P=20。如果目前商品A的价格上升为P=40。
q
B
F
c
a
B G
M=6500
P=40
图3-8
50
86 90
M=8300
P=40
M=6500
P=20
P=
A
求:商品A的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是多少?其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又分别是多少?
解:在图3-8中,横轴表示商品A的数量Q,纵轴表示另一种商品B的数量q,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A的价格。
(1) 当M=6500,P=20时,商品A的需求量为:Q=0.02M-2P=0.026500-220=90
当M=6500,商品A的价格上升为P=40时,商品A的需求量为Q=0.02M-2P=0.026500-240=50
于是,商品A价格上升的总效应为90-50=40,即商品A的需求量减少40。
(2)当P=40时,为了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即仍然可以购买a点的商品组合,补偿后的收入M=6500+90(40-20)=8300。
当M=8300,P=40时,商品A的需求量为:Q=0.02M-2P=0.028300-240=86
于是,商品A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为90-86=4,即替代效应使商品A 需求量减少4。
(3)此外,由于当P=40时,实际需求量Q=50,但分析补偿以后达到更高效应水平的需求量Q=86,所以,相应的收入效应为86-50=36,即收入效应使商品A的需求量减少36。
因此,商品A价格上升的总效应使其需求量减少40,其中,替代效应使其需求量减少4,收入效应使其需求量减少36。
经典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 )。
A商品A的价格最低B商品A紧俏C商品A有多种用途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
2. 下面除了( )外,都是对物品的边际效用的正确理解。
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
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总效用
D数学表达式为(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
3. 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满足,这意味着( )。
A边际效用最大 B总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零 D总效用为正
4. 从数学角度讲,除( ),都是关于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关系的正确表达式。
A(TU为总效用,Q表示数量)
B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数的导数
C边际效用为总效用曲线的斜率
D总效用为边际效用函数的积分
5. 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
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6.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 )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7. 由于收入和价格的变动,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
A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降低了 B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了
C消费者的满足状况逼供没有发生变化 D无法判断其满足程度
8. 序数效用论中,商品的效用( )
A取决于价格B取决于使用价值C可以通过确切的数字表示D可以比较
9. 消费者剩余的消费者的( )
数量
6
4
0
3
价格
图3-9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
10.图3-9表明的是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则消费者剩余为( )
A 12 B 6 C 9 D 3
11.关于无差异曲线,不正确的是( )
A.无差异曲线表现出对两种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
B.无差异曲线不可能为直线
C.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重要分析工具
D.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物品之不同数量的组合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
1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收入 B.消费者偏好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13.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总是包括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这是因为( )
A.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B.消费者的人数是无限的
图3-10
X
Y
C.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D.消费者各个时期收入是不同的
14.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图3-10 ( )
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
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
C.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D.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15.关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不正确的是()
A.边际替代率递减说明每增加对一种商品的消费,为保持效用不变,所减少的其他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B.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递减多说明了随着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多,人的主观效用递减的趋势
C.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所有商品组合中都是适用的
Y
X
图3-11
D.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16.图3-11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 )
A完全互补品B完全替代品C没有关系D互不相关
17.若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垂直曲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 )的消费已经达到饱和。(X由横轴度量,Y欲纵轴度量)
A商品Y B商品X
C商品X和Y D以上都不正确
18.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19.预算线上的点表明( )
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B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C处于均衡状态 D状态不可确定
20.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以上都不正确
21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预算线将( )
A斜率不变,位置不变B斜率变化,位置不变C斜率不变, 向右上方平移
D斜率不变,位置向左下方平移
22.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约束C消费者人数D货币的购买力
2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 )
A预算线右侧区域B预算线左侧区域C预算线上D预算线上和左侧区域
24.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
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
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
C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
D均衡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将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
25.若X、Y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将( )
A增购X,减购Y B减购X,增购Y C同时增购X和Y D.X、Y的量不变
26.若递减,和必定( )
A递增 B递减C递减,递增 D递增,递增减
27.若消费者甲的小于消费者乙的,对于甲来说,若想要获得效用最大化,可以( )
A放弃X,以之于乙交换Y B放弃Y,以之与乙交换X
C或者放弃X,或者放弃Y D两个皆不放弃
28.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 )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确定
29.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 )发生了变化。
A均衡点B商品价格C个人偏好D购买商品的数量
30.下列( )不属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A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 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31.某些女性在收入比较低时购买杏仁蜜作为化装品,而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欧莱雅,杏仁蜜对这些人来说是( )
A吉芬物品B低档物品C正常商品D生活必需品
32.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
A替代效应和收入响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B替代效应和收入响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33.关于低档商品,正确的是( )
A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B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C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 D需求曲线向上倾斜图3-12
X
Y
IC
34.若某收入—消费曲线如图3-12所示,则( )
A.X为低档物品 B.Y为低档物品
C.Y为必需品 D .Y为奢侈品
3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引起均衡点变化的诡计被称为( )
A恩格尔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价格—消费曲线
36.需求曲线是由( )推导出来的。
A价格—需求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需求曲线D恩格尔曲线
37.关于需求曲线,不正确的是( )。
A价格—消费曲线对应两种商品的需求曲线
B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是效用最大化的点
C价格与需求量的反比关系是由替代效应造成的
D无论序数效用论还是基数效用论都可推导出需求曲线
38.在济南,荔枝的价格比苹果的价格贵5倍,而在广东,荔枝的价格只是苹果的1/2,那么两地的消费者都达到效用最大化时,( )
A消费者的荔枝对苹果的替代率相等
B荔枝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济南消费者要大于广东消费者
C苹果对荔枝的边际替代率,济南消费者要大于广东消费者
D无法确定
39.当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上升时,他将( )
A购买更少的低档物品B增加消费C移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D以上都是
多项选择题
1消费者之所以要消费商品,是因为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下面关于消费者欲望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欲望的指想要得到却没有得到某种物品的一种心理状态
B关于消费者欲望的探讨是研究消费行为的出发点
C随着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量持续增加,人们的欲望强度会增加
D欲望具备不足之感个求足之愿两个方面
2.下列关于边际替代率说法正确的有( )
A通常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逐渐递减,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B边际替代率可能为无穷大,无差异曲线的一条垂直的直线
C边际替代率为常数,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放倾斜的直线
D边际替代率不可能为零
3.以下关于边际效用说法正确的有( )
A边际效用不可能为负值B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呈同方向变动
C对于通常情况来讲,消费者消费商品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D在边际效用大于等于零时,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呈同一方向变动
4.关于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扩展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第一种商品为非奢侈品,另一种为奢侈品,但都为正常品,则收入—消费扩展线随着收入增加而向右上方倾斜,并且第二种商品的数量增加超过第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B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由消费者均衡决定的两种商品消费量也同比例增加,则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扩展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C收入—消费扩展线和价格—消费扩展线都是由无数个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描述出来的曲线
D上述说法只有A、C正确
5.无差异曲线有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关于这一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用横轴表示的X物品的效用更大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减少一个单位的Y物品必然增加同等量的X物品C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消费者也可以获得与原来相同的效用水平
D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其斜率为负
6.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看法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
A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
B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约束线而存在
C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
D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
7.关于吉芬品的需求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吉芬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B商品价格下降,其替代效应为正值数
C商品价格下降,其替代效应为负值数
D商品价格下降,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的绝对值
8如图3-13所示,、、为无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