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优秀课程教案教育教案.doc

收藏

编号:26265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9.07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关 键 词:
观潮 优秀 优良 课程 教案 教育
资源描述:
,. 《观潮》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能力目标: 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风俗人情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风俗人情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探究法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 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 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看视频:看图听声说感受) 二、成因、背景、作者简介: 同学们看完视频,感受颇深,那么你一定很好奇这样的奇观是如何形成的,请一位同学来告诉你吧。(请生看课件,一人大声朗读)天下奇观——钱江涌潮 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 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它又有何渊源呢?(请另一生接着介绍)南宋观潮盛事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是谁把这壮观的景象记录了下来呢?对,周密,简介作者。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词人,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有《武林旧事》、《草窗词》等。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写。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理解难句,积累词语。 (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见课件10) (2)解释下列词语:(见课件11、12、13) 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指导。 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5.多媒体显示文章译文(课件14、15、16、17),学生共同评点。 教师提示:文言文翻译应遵守“信”“达”“雅”三字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一一对应,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文章的文采。 第二课时 四、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意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齐读课文,课文围绕观潮写了几幅图? 明确:第一段写潮水汹涌图;第二段写水军演习图;第三段写吴儿弄潮图;第四段写游人观潮图。(小组讨论,力求总结的又简洁又全面) 五、研读思考 1、第一段是怎样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的?(找生大声朗读第一段,生思考探究,师点拨)选两位同学回答,其余同学补充。 教师点拨: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多媒体显示(课件21、22、23)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画面的壮阔。 自由赏析: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看图猜文:用文中的句子或短语概括你所看到的画面(课件24—35) 师小结:作者正是看到了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发出了“天下之伟观也”的由衷赞叹! 2、水军演习的动人场景表现在哪里?(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这个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自由赏析:请以“我看到一场( )的水军演习图”的句式品味此段。(请在文中寻找到信息) 3、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学生探究: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自由赏析: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幅“画面” 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小组推选回答) 4、课文是怎样写观潮人数之多的?(学生齐读第四段) 学生明确:“江干十余里,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虽席地不容间也”说明了观潮人数之多。 师深入总结: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自由赏析:我从( )中,读出了游人之盛? 六、课堂小结: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江潮中的军事演习和健儿游泳的精彩表演及人们观潮的盛况,展示了一幅风景与民俗交融的壮丽画面,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们不仅为钱塘江潮的雄奇壮美的自然魅力深深吸引,而且被当地多彩的人情风俗深深折服。江山如此多娇,风俗如此多彩,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中是自豪的。让我们继往开来,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努力吧! 板书设计: 风景画 ----- 潮水汹涌图 (自然之美) 正面描写 风俗画 ----- 水军演习图 (精神之美) 浙江之潮,天 下之伟观也。 吴儿弄潮图 游人观潮图-------- -侧面描写 《观潮》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自主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①京尹(  ) ②乘骑(  ) ③艨( )艟( ) ④溯( ) ⑤善泅(  )者 ⑥一舸(  )无迹 ⑦履( ) ⑧罗绮( ) ⑨僦(  )赁(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既望:( ) 方其远出海门。( ) 仅如银线。( ) 际天:( ) 沃日:( ) 艨艟:(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一舸无迹( ) 为火所焚:( ) 披发文身,( ) 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 )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 ( )( ) 3、尝试翻译第三段。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感知江潮 1、播放钱塘江潮的音视频资料,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钱塘江潮的壮观;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注意句子的断句停顿。 2、听完之后,你觉得文中那句话最能表达你心中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文言词汇。你还有那些词语意思不懂呢?请你大声说出来。 4、再自读课文,说一说每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江潮 5、理解第一段:第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潮的?突出了其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第二段: ①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段末句采用了什么写法?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第三段:哪些语句最能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第四段:这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 ②京尹 ③艨艟 ④一舸无迹 ⑤泅者 ⑥僦赁看幕 2.解释加粗词。 ①方其远出海门: ②吞天沃日: ③略不相睹: ④一舸无迹: ⑤随波而逝: ⑥倍穹: 3.《观潮》是_______朝的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4.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 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2.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4、第二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下列语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A.而旗子的尾巴只沾湿了一点,以这种表演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B.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C.而旗尾一点也没沾湿,以这种表演夸耀自己高超的技能。 D.而旗子的尾巴只沾湿了一点,凭借这种表演显示自己高超的技能。 8.判断下列说法是对还是错,对的画勾,错的画叉。 ⑴“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此句大意是:“同时有骑着马、摇着旗、举着枪、挥舞着大刀在水面上的,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 ⑵“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是描写在江上点放烟炮的情景。其中“倏尔”:指刹那间。“水爆”:指在水面点放的烟炮。“略不相睹”:指彼此全都看不见了。“略”与下文“略不沾湿”的“略”字同义。(  ) ⑶“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意思是: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及烟收炮息,就有一只船不见了,可能是被烧掉而沉没了。(  ) ⑷《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这是一篇以场面描写著称的佳作,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  ) 9.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以此表现大自然力量的伟大。 B.赞美水军和吴中健儿的非凡勇敢和高超的游泳技术,以此表现当朝社会的良好风气。 C.说明观潮是当时社会的一件盛举,以此表现人们对钱塘江大潮的热爱之情。 D.赞美钱塘江海潮的壮观的景象,并叙写了当时观潮的盛况,以此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设计有两大亮点,第一个是学生对钱塘江潮的感受上,课文开头的视频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看图猜文”,再次掀起了他们的学习高潮,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个亮点是每一个段落探究之后,都设置了一个自由赏析环节,学生们的思维火花被再次点燃,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是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很大提高。不足之处是在教学设计上如果能再“活”一些,效果会更好。 作业布置: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把上面这首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观潮优秀课程教案教育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6551.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