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概述课程教案一.doc

收藏

编号:26266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4.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关 键 词:
第一章 旅游 游览 概述 课程 教案
资源描述:
.- 讲授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课 型 旅游概论 教案 序号 第 48 — 1、2号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 以及培养运用旅游活动发展基本规律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掌握区分旅游与迁徙、旅游与旅行的技巧学习旅游产生的过程 能力目标 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情感目标 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情感教育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解 决办 法 教学重点 分析人口流动的三种形式 教学难点 掌握区分旅游与迁徙、旅游与旅行的技巧 解决办法 讲解分析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 学法 指导 教师教法 讲授、举例 学生学法 分析、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课 题 导 入 起始课: 自我介绍:略 教师:同学们,先作一下自我介绍吧,强调自我介绍包括的内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过 程 讲 课 堂 小 结 导入:什么是旅游?什么是旅游学,什么是旅游概论? 旅游:是一种活动。 旅游学: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有旅游心理学、旅游生态学、市场营销学、旅游地理学等 旅游概论:对旅游学的概括论述具有基础性的特点。研究的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旅游,有什么特点属性,包括的基本要素,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 如何学好旅游概论:掌握常用的专业术语 熟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 学习旅游概论的意义:对旅游形成总体认识;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详见多媒体) 小结:第一节课先从思想上使学生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第一章 旅游概述 本章提示: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第六节 旅游组织 (第二课时)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现今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而且持久不衰的产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据调查,全世界每10名就业人员中就有一名服务于旅游业,那么旅游业作为这样一个新兴并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章 旅游概述 教师:旅游是不是有了人类就产生了旅游? 学生:是(或者否) 教师:我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是不是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旅游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迁徙 —— 旅行 —— 旅游 ︱ ︱ ︱ 被迫性、求生性 三次分工 古代近代现代 商人 享乐旅行 板书: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教师:旅游的产生有先有后,但就旅游活动来说,都经历了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 板书: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教师: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 动物界 农业生产方式发明 距今20—30万年 前 后 ︱ 前 后 距今1万年 AB……C 采猎人时期:这个时期即原始社会旱期 A……B 旅行:旧石器时代 提问:试想采猎人的生存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学生:处在饥,自然的威胁,被迫地求生 提问:近代考古发现,某些相隔数万公里的两地出土的史前人类遗骨化石存在很多相同的遗传特征,为什么? 学生:原始社会人类已经存在迁徙活动。 提问:原始社会人类在交通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迁,甚至是不断的迁徙? 学生:不断寻找生存条件更好,更容易找到食物的生活环境,(也有自然灾害的原因) 提问:这种不断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 学生:不算。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客观上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无外出旅行的欲望。 迁徙的含义 迁徙: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如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北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成为那里的原始居民。 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 特点: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旅行的含义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引导:分析迁徙与旅行的关系: 迁徙:A——B——C 自然行为 旅行:A——B张——京 自由行为 A——C张——石 归纳并板书: 迁徙——为生存“自然行为” 空间移动 预演 旅行—— 有意识“自由行为”。 归纳:(书上要点) 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季节性的迁移和集散”。这就是早期人类为生存需要而进行的迁徒活动。 2、在客观上,“迁徒”与“旅行”却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不同的是,“迁徒”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旅行”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3、早期人类的迁徒活动是对人类有自由意识的旅行“预演”,人类在尚不具备“旅行观念”时已开始“旅行”实践了。 承转:旅行与旅游之间又存在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板书: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教师:既然采猎人的迁徙还仅仅是旅行的预演,那么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由行为——旅行是何时上台的。 板书: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教师:人类从流动性生活走向定居化,自己将所狩猎物养起来,于是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 板书: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新石器时代中期) 教师: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剩余劳动产品增多,一个人的劳动力可以养活几个人,那么剩下的人干什么? 学生:从事手工业劳动,制造一些生活所用的工具。 板书: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 (新石器时代晚期) 教师提问:部落A擅长耕作,部落B擅长狩猎,随着生产技术与狩猎工具的进步与改良,两个部落都有了剩余食物,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产品交换,生产技术交换,物物交换,第三次分工:商业 板书: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原始社会末期) 承转: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不断发展,不但商品的品种和数量迅速增加,而且由于道路的修建和交通工具的发明,促使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交换手段不断更新,因而出现了从事商品交换的专职人员,他们已经不再参与生产劳动,而是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专职人员,成为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这就是商人。为了推销商品,不断扩大网渠道,占领更多市场,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商人们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提问:商人的行为是自然行为还是自由行为? 学生:自由行为 教师:自由行为是旅行,由此可见是谁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学生:商人。 归纳并板书: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提问:商人卖完商品就回家吗? 学生:转转,玩玩。体验民俗风情。 教师:旅游能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愉悦心情 教师:旅行经商是一种功利性的经济活动,并非为了消谴娱乐, 游览观光。然而正是商业利益驱动才使商人们的足迹遍布天下,经商的同时,又饱览了山水风光,体验了风俗民情,同时结识了官宦士林,百姓人家,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愉快感受,有旅游的因子,成份在内。 归纳并板书: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教师:既然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是不是这时旅游就诞生了? 学生:是或(不是) 点拔:还没有。 板书: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着旅游的诞生 教师:首先明白什么是享乐旅行? 板书: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教师:实质上这种享乐旅行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 提问: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称旅游而却称“享乐旅行”? 学生:逻辑联系 点拔:一是可以体现迁徙到旅行至旅游发展演变过程的逻辑联系。 二是往往与功利目的相结合(早期人类的“享乐旅行”) 三是旅游这个称谓出现以前享乐旅行就已经存在。 归纳:旅游孕育于功利性的旅行中,旅行与旅游有母与子的血缘关系,但又有区别,所以旅游才会有旅与游的不同称谓,其血缘关系又为解释旅游与旅行、游览的关系提供了历史根据。 教师:物质决定意识人无虑于温饱的情况下,才会有旅游的欲望,寻求精神的享受,这归于人们有钱了。 板书: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经济条件的成熟 归纳: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旅游的产生,物质决定意识,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经济条件成熟,才会产生外出旅游的享乐的念头。 ★ 总结: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 动动脑: 1.有人认为“旅游活动自古有之,它最初是人们的消遣活动……”对此你如何理解?为什么? 2.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生答:基础 学生回答:好好学习。 生阅读目录。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 师生分析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1、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说旅游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 板 书 设 计 板书: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教案签字 签字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章旅游概述课程教案一.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6642.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