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材料(精心编排).doc

收藏

编号:26281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69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12
金币
关 键 词:
资料 整理 收拾 整顿 年级 道德 法治 下册 教案 材料 精心 编排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要充分体现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课程分为四个单元,共八课。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分为两课维护宪法权威和保障宪法实施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举足轻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认真坚持实施宪法。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分为二课公民权利公民义务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分为两课我国基本制度我国国家机构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国家的国家机构。本单元为下一单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共分为二课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本单元是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对自由的追求,对公平的维护。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八(1)班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习缺少主动性和探究性。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其次要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方法 备课是教学工作展开的基础,所以备课尤为重要。备课先备教材,对教材的总体布局要了解,做到掌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的地位任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授课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对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合理的设计教学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上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方式,在教学中要营建温馨,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宗旨,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根据八年级教材特点,本学期的教学要多收集和展示我国的发展过程资料,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和体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作业是反馈学生课堂效果好坏的途径之一,所以作业布置要精不要贪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布置,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批改的方式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在作业批改中一定要注意全面,不仅要批对错,也要注意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中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从而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再者还要用激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 课外辅导是提优补差的一种有效手段。后进生一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没有动力。所以对于后进生要多给予关注,对于他们的进步要给予赏识和鼓励,对于不良的学习行为要给予监督并督促其改正。对于后进生,在每周对他们要尽量做到一次课后的辅导,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不要减少对优等生的关注,要认真分析每个人的差异即学习能力进行辅导还有的同学则在分析问题的方面还是不到位,都需要在学习方法的适当引导。 5、 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课时 1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 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课外辅导:我国宪法是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2 3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2 4 加强宪法监督 单元复习 课外辅导:针对性单独复习 2 5 3月份月考 试卷讲评 课外辅导:答题技巧 2 6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2 7 依法行驶权利 第四课 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 2 8 依法履行义务 单元复习 2 9 4月份月考 试卷讲评 2 10 第三单元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2 11 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国家机构 国家权利机关 课外辅导:区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2 12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课外辅导:区分我国的国家权利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 2 13 单元复习 单元测试 2 14 5月份月考 试卷讲评 2 15 第四单元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自由平等的真谛 自由平等的追求 2 16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价值 公平正义的守护 2 17 单元复习 单元测试 2 18 6月份月考 试卷讲评 课外辅导:重难点分析 2 19 期末复习 期末模拟考试 试卷讲评 2 20 期末考试 2019年2月20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中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能力目标】 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知识目标】 知道宪法的基本原则,懂得宪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了解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对国家机关和公民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宪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教学难点】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我和我的国家引擎:宪法》。 视频内容:从宪法的产生历史及中外宪法对比、宪法的内容规定了国家根本问题、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三个方面整体上介绍了我国的宪法。 教师过渡:宪法作为我国的国家引擎,与公民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学习。 【新课讲授】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阅读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提示: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提示:国徽是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提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师小结】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②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阅读材料,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教师小结】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3.阅读教材P4“探究与分享”,思考: 以上四幅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提示: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和选举人大代表。 【教师小结】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4.观察图片,思考: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提示: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权利中基本的、主要的部分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体现在哪里? 提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教师小结】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5.阅读教材P5“探究与分享”,思考: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教师小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阅读教材P6“探究与分享”,思考: (1)以上四项举措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提示:改善空气质量、关注食品安全、推进教育改革、促进高铁发展等。 【教师小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阅读教材P7的内容和下列材料,思考: 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回顾了40年中国人权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风雨兼程,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迎来人权保障全面加强的新时代,走向人权保障越来越好的明天。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得这么好,取得的成就这么大,关键的一点是中国成功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人权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教师小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阅读材料,思考: 在立法工作中,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尊重和保障人权,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正确处理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从法律制度上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摘自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培训班讲座上的报告《立法法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 我国应该怎样在立法过程中尊重和保障人权? 提示: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教师小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4.阅读教材P8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提示:这一举措能够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教师小结】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5.观察漫画,思考: 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该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提示:依照宪法和法律,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教师小结】①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②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6.课堂讨论 请为法治宣传教育设计几个宣传口号。 提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用法律武装人,提高人;遵守法纪,从我做起;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等等。 【教师小结】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本课时我们学习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宪法确认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我们该怎么做。另一个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板书设计】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 家作主的地位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保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国家机构依法行使权力的认识,不断增强权力意识和法治意识。通过对“规范权力运行”这一内容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宪法、人大及其国家机构关系的认识,增强国家观念,并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我国宪法同国家机构的关系。认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掌握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规范国家权力行使的要求。 【教学难点】 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材料,思考: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成为中央全会的共识,并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历史性文件中。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一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从2018年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展集中活动。 国家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呢? 提示:国家设立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教师过渡:国家将每年的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可见宪法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本课时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新课讲授】 一、组织国家机构 1.阅读材料,思考: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怎样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的? 提示:国家机构组织方式图示如下。 【教师小结】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阅读教材P12“阅读感悟”,思考: 我国是通过哪部法律来组织国家机构的? 提示:通过宪法来组织国家机构。 【教师小结】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宪法修改作出了重要部署。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 材料二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第五次对国家根本法的修改。此次修宪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愿望,广泛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共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宪法修改的过程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贯彻什么原则? 提示:民主集中制原则。 【教师小结】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二、规范权力运行 1.观察漫画,思考: (1)漫画中的公章、笼子和阳光分别表示什么? 提示:公章表示权力,笼子表示制度或制约机制,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 (2)漫画的整体寓意是什么? 提示:这幅漫画意在表明,权力不能滥用,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规范权力运行有怎样的必要性? 提示: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教师小结】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阅读材料,思考: 2013年4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印发《全区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整合联网及推广使用新型防伪印章实施方案》,直接指定内蒙古恭安金丰网络印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统一负责全区新型防伪印章系统软件的开发建设。2018年6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建议纠正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有关行为的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的相关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有关规定,建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责令公安厅改正相关行为。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有限制吗? 提示: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限制。 【教师小结】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阅读材料,思考: 原荣成市公安局局长、政协副主席于新壮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且数额特别巨大;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 2018年11月20日,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烟台市福山区人民法院审判庭对于新壮犯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并公开宣判。对于新壮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权力。 【教师小结】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阅读教材P15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如果你是小康,你会怎么回答? 提示:这样的程序来源于法律规定,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教师小结】①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②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宪法不仅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更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从而保证国家机构能够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宪法通过加强对权力的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真正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板书设计】 组织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其特定职权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权力运行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 内行使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 式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教学反思◇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能力目标】 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宪治国的必要性,掌握宪法知识,运用宪法知识维权,自觉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知识目标】 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的原因。 【教学难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堂猜谜 谜语: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 根据以上谜语打一法律名称。 提示:宪法。 教师过渡:宪法的地位很高,通过这个谜语就可以看出。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宪法、学习宪法,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宪法的组成和具体内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坚持依宪治国》。 【新课讲授】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1.阅读教材P19“探究与分享”,思考: (1)宪法的构成有哪些? 提示: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2)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提示: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教师小结】从产生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就是凝聚社会共识并转化为宪法内涵和规范的过程。宪法是社会共同体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从内容和价值追求来看,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阅读材料,思考: 2018年12月4日,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之际,2017年11月以来青海省政府任命的83名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监誓。 2018年12月2日至12月8日迎来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广东组织全省超过1.1万名律师,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万名律师宣誓暨普法宣讲”活动。 2018年12月4日,位于深圳市盐田区的原“东和法治文化公园”更名为“深圳宪法公园”,该公园内以宪法墙、宪法宣誓台为主体的全国首个公民自主宪法宣誓平台落成揭幕。 宪法宣誓的主体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拓展到公民,说明了什么? 提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教师小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课堂辩论 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两种不同的观点。 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提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教师小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1.阅读教材P20~21“探究与分享”,思考: (1)请将你所了解的一部法律的名称及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入下图中适当位置。 提示: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提示:宪法。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阅读教材P22“探究与分享”,思考: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提示: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权利和程序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教育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小结】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3.阅读教材P22“阅读感悟”,思考: (1)劳动教养制度为什么被废除? 提示:《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劳动教养制度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2)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说明了什么? 提示: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教师小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阅读教材P23“探究与分享”,思考: 宪法修改的程序与其他法律的修改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宪法修改更加严格,因为要保证宪法的长期稳定性。 【教师小结】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教师归纳: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宪法 其他法律 规定 内容 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效力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制定和修 改程序 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5.观察漫画,思考: 漫画说明了什么? 提示: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教师小结】宪法与其他法律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相互叠加关系。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白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板书设计】 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的构成和内容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 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 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的统一的基础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加强宪法监督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宪法意识,形成尊重宪法、崇尚法治的理念。树立权力监督意识和观念,学好宪法、热爱宪法。 【能力目标】 自觉遵守宪法,运用宪法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提高学习宪法的自觉性、主动性,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知识目标】 知道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理解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监督权力行使的重要性,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教学难点】 增强宪法意识的具体做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材料,思考: 2018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流程如下: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下午,各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1)国务院要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是什么关系? 提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这种关系是谁赋予的呢? 提示:宪法。 教师过渡:加强宪法监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同学们,本课时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课第2课时《加强宪法监督》。 【新课讲授】 一、监督权力行使 1.阅读材料,思考: 2018年1月26日,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其中二十一项建议内容为: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增加五条,分别作为第一百二十三条至第一百二十七条。 (1)设立监察委员会的提议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什么工作? 提示:权力监督工作。 (2)为什么要设立监察委员会监督权力的行使呢? 提示:权力是把双刃剑,如果被滥用,将会滋生腐败。 (3)现行宪法中,哪些国家机关拥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提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目前,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 提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教师小结】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②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阅读材料,思考: 2018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宪法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举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我国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具体措施有哪些? 提示: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教师小结】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教师过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的实施同样需要公民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那么如何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呢? 二、增强宪法意识 1.观察图片,思考: 开展上述图片中的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教师小结】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 2阅读材料,思考: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1)学生起立诵读宪法宣誓词,感受宪法的尊严。 (2)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 提示:如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陪同父母行使选举权,看到学校门口早点摊影响交通向有关部门提建议等。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提示:发言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①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②认同宪法。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资料整理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材料(精心编排).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810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