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础学习知识原理教案教育教程教学教育资料(2016年度).doc

收藏

编号:26285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09.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10
金币
关 键 词:
通信 通讯 基础 学习 知识 原理 教案 教育 教程 教学 资料 年度
资源描述:
\\ 通信原理教案 2015-2016第二学期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翟红艺 2016.3.5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 性质:本课程为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 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2. 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掌 握典型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 、工程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等。了解通信技术当期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及时和理论背景,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课程的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 2.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电子CAD技术教学混合 方式进行。 理论部分采用课堂授课方式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主要采取启发式和探索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准确、形象生动的演示复杂的电路图、波形图、抽象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结论。 实验部分在实验室基于通信原理实验箱进行,通过实验仪器进行测试,也可以用计算机仿真形式进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 课程的学习方法:注意与先修课程知识点的衔接;注意培养自己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注重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以理论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课程授课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1章 绪论 1.1通信和通信系统的概念 1.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3 通信发展史 1.4 信息及其度量 4 1.5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第2章 预备知识 2.4.3高斯白噪声 2.7信道 4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1引言 3.2 模拟线性调制系统 常规调幅、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残留边带调幅 4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3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3.3.1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3.3.2线性调制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3.3.3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 4 3模拟调制系统 3.4模拟非线性调制系统 角调制的基本概念、调频信号、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4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5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6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4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7 频分复用4.8 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4.1 引言 4.2 模拟信号的抽样 4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4.3模拟信号的量化 量化原理、均匀量化和线性PCM编码;非均匀量化 4.4 A律PCM编码 常用的二进制码组、A律PCM编码规则 4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5. 4.5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4.6差分脉码调制 4.7增量调制 4.8时分复用 4 第5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5.1引言 5.2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5.3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4 第5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5.4无码间串扰的传输波形 5.5 部分相应基带传输系统 4 第5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5.6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差错率 5.7 扰码与解扰 5.8 眼图 5.9 均衡 4 第6章 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6.1 二进制数字调制 6.2 二进制数字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4 6.3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6.4多进制数字调制 第7章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7.1偏移四相相移键控 7.2π/4四相相移键控 4 第7章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7.3最小频移键控 7.4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第8章 差错控制编码 8.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4 第8章 差错控制编码 8.2 线性分组码 8.3循环码 总复习 4 四、实验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 2 专业基础 必做 验证 2 2 脉冲编码调制PCM及系统试验 2 专业基础 必做 验证 2 3 FSK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 2 专业基础 必做 验证 2 4 二相PSK系统调制与解调实验 2 专业基础 必做 验证 2 2. 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1]. [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 目的:熟悉PAM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 要求:通过示波器观察,总结PAM调制的特点。 [2].[脉冲编码调制PCM及系统试验]: 目的:熟悉PCM编、译码专用集成芯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要求:通过数字电路实现PCM调制和解调。观察各个测试点波形情况,理解PCM的编码过程。掌握PCM调制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 [3].[FSK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 目的:理解利用锁相环解调FSK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要求:通过数字电路实现PSK调制和解调,观察各个测试点波形情况,掌握FSK调制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 [4].[二相PSK系统调制与解调实验]: 目的:了解载波信号的产生方法,掌握PSK(2PSK 、2DPSK)调制解调原理。 要求:通过数字电路实现PSK调制和解调,通过观察各个测量点的波形情况,掌握PSK(2PSK 、2DPSK)调制解调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3. 考核方式:按实际完成的实验情况和实验报告评定成绩,并入课程总成 绩20%。 五、课程总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72,其中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8。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南利平 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3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实验指导书: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翟红艺 七、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成绩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实验占20%,平时占10%)。 八.教学授课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3311 13312 1331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13351 教 案 次数 第 1 次课 课 题 第1章 绪论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 熟悉本课程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2. 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 3. 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本学期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1. 内容(共八章) 1.2. 要求:平时作业按时全交。 1.3. 考勤:课堂点名;作业登记。 1.4. 实验:人人动手完成每一个实验项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成绩评定方法:总分=期末(70%)+平时(10%)+实验(20%) 其中平时成绩=作业70%+考勤30% 1.5. 手机:13843092392 Email:1103822094@qq.com 第一章 绪论 1.1通信和通信系统的概念 1.通信的定义 2.通信系统的模型 3.通信的方式 1.2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通信系统的分类 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4.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1.3 通信发展简史 1.通信发展简史 2.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5min 15min 25min 30min 15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信的基本概念 2)通信系统的组成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试述数字通信有那些优点,为什么? 思考: 通信系统模型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教 案 次数 第 2次课 课 题 第1章 绪论(1.4-1.5)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信息的度量与平均信息量的计算 2.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1.4 信息及其度量 1.4.1 信息量 1.定义 1) 等概率出现的离散信息信息量: 2.信息量的单位 1.4.2 平均信息量: 总信息量 信源熵的最大值 45min 5min 20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信息的度量 2)通信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 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数字通信系统具体用什么指标来表述? 作业:1.1、1.2、1.4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信息的度量与平均信息量的计算,RB与Rb,频带利用率计算 教 案 次数 第3 次课 课 题 1.5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第2章 预备知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通信系统的有效指标传输速率RB与Rb,频带利用率计算 2.掌握信号的分类、理解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 3.掌握信号的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计算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1.5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5.1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有效性:有效传输带宽 2.可靠性:输出信噪比 1.5.2 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有效性 1.码元传输速率Rs 2.信息传输速率Rb 3.Rb与Rs关系 4.频带利用率η 可靠性 1.误码率 2. 误信率(也称误比特率) 2.1 信号和系统的分类 2.1.1信号的主要分类: 1.确知信号、随机信号 2.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 3.能量信号、功率信号 2.1.2 系统的分类 20min 25min 30min 15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通信系统质量指标 信号的能量谱密度、功率谱密度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什么是能量信号,功率信号 ? 思考:自相关函数与谱密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信号的主要分类、了解各种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的计算 教 案 次数 第 4 次课 课 题 2.4高斯随机过程2.7通信中常见的几种噪声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 2.理解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3.掌握白噪声的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2.4.1高斯随机过程的定义和性质 2.4.2一维高斯分布 Q函数、误差函数、互补误差函数 2.4.3 高斯白噪声 1.加性高斯白噪声: 2.带限噪声 2.7信道 2.7.1信道的定义和分类 调制信道、编码信道 2.7.2 信道数学模型 1.调制信道模型 2.编码信道模型 2.7.3 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2.7.4信道容量 1) 香农公式 2) 结论:任何一个连续信道都具有确定的信道容量;只要信源的信息速率小于或等于信道容量(无差错传输极限信息速率)则理论上可以实现无差错传输,即实现理想通信系统;反之则不能实现无差错传输。 5min 20min 20min 15min 3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高斯噪声的特性 重(难)点: 信道容量的计算。 讨论 思考作业 思考:2.12、2.13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随机信号的相关概念、噪声的基本特性、信道容量计算 教 案 次数 第 5 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线性调制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调制的概念和物理本质 2.掌握幅度调制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第3章 模拟线性调制 引言 调制的概念和调制的目的 3.1双边带调幅 3.1.1 常规调幅 表达式 频谱 调幅指数 调制效率 3.1.2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 3.1.3 调制与解调 1.调制 双边带调制模型、常规调幅调制模型 2.解调 相干解调原理 包络检波 10min 35min 15min 3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双边带调制的工作原理、表达式、频谱图 2.掌握双边带幅度调制的调制与解调原理 讨论 思考作业 作业: 3.1、3.2、3.3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双边带调制的工作原理、表达式、频谱图、调幅指数、调制效率,掌握双边带幅度调制的调制与解调原理。 教 案 次数 第6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线性调制(3.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 理解调制的概念和物理本质 2. 掌握幅度调制的工作原理,会分析其抗噪声性能 3. 熟悉AM DSB SSB VSB的信号形式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3.2单边带调制(SSB) 3.2.1用滤波法形成单边带信号 滤波法的原理 级 多级滤波法,方案设计 3.2.2用相移法形成单边带信号 相移法的原理 希尔伯特变换及其物理意义 3.2.3单边带信号的解调 相干解调 30min 15min 25min 10min 1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1. 单边带信号的调制方法 2. 多级滤波器的设计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滤波法的技术难点、希尔伯特变换的物理意义 作业:3.9、3.14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单边带调制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 案 次数 第7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线性调制(3.3)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残留边带调制的原理和调制解调 2.掌握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3.3 残留边带调制 残留边带信号的产生 残留边带信号的解调 3.3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3.3.1线性调制信号产生的一般模型、 滤波法 相移法 比较 3.3.2线性调制信号解调的一般模型 相干解调 包络检波 载波插入法 20min 25min 25min 10min 1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常规调幅信号包络检波法解调的优点、如何利用包络检波法解调其它幅度调制信号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幅度调制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相关的性能分析 教 案 次数 第8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线性调制(3.3)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幅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3.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3.2 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G 的定义 3.3.2 线性调制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分析DSB、SSB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3.3 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 AM调制系统的性能 门限效应 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比较 25min 20min 25min 10min 1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分析DSB、SSB、VSB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分析DSB、SSB、VSB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1) DSB的信噪比改善了一倍。原因是相干解调把噪声中的正交分量抑制掉,从而使噪声功率减半。 2)SSB系统中,信号于噪声有相同的表示形式,所以相干解调过程中,信号和噪声的正交分量被抑制掉,故信噪比没有改善,即G=1。GDSB=2GSSB.但不能说双边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比单边带系统性能。因为:BDSB=2BSSB,在相同的输入噪声功率谱密度使NiDSB=2NiSSB,因而在相同的Si和no时,两者的输出信噪比相同,即性能相同。 作业:3.23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幅度调制相关的性能分析 教 案 次数 第9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角调制(3.4)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角度调制概念、NBFM定义、表达式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3.4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窄带角调制 窄带调频(NBFM) 定义: 表达式: 频域表达式: 讨论:NBFM与AM的比较 窄带调相 表达式 频域表达式 25min 20min 30min 15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FM的工作原理 2.窄带角调制的定义、频谱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窄带调频信号的频谱与常规调幅信号的频谱有何异同点 作业:3.10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角度调制的工作原理,窄带调频、窄带调相的频谱特点。 教 案 次数 第10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3.4)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宽带调频的定义、频带宽度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3.4宽带调频(WBFM) 定义 单频信号的宽带调频 单频调制时的频带宽度 调频信号的功率分配 宽带调相 定义 单频信号的宽带调相 5min 10min 30m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调频信号的带宽 调频信号的功率分配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贝塞尔函数的性质 调频信号的频谱特点 作业:3.2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角度调制的工作原理,抗噪声性能分析 教 案 次数 第11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3.5)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调频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3.5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调频信号的产生 直接调频法 间接调频法(阿姆斯特朗法) 具体方案 调频信号的解调 非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 15min 20min 10min 15min 3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调频信号的产生、解调原理 间接调频方案设计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 倍频法的工作原理 思考:3.11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角度调制的工作原理,抗噪声性能分析 教 案 次数 第12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3.6)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3.6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非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单频调制 调频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 调频系统中的门限效应 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15min 20min 10min 20min 25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FM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调频系统性能优于线性调制系统的原因 思考:3.17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角度调制抗噪声性能分析 教 案 次数 第13次课 课 题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3.7、3.8)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复用的定义和目的、频分复用原理、模拟通信的典型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3.7 频分复用(FDM) 频分复用(FDM) 目的:充分利用信道的频带资源,提高信道利用率 原理: 复合调制 3.8 模拟通信系统举例 载波电话系统 调幅广播 调频广播 20min 25min 10min 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频分复用工作原理 预加重和去加重的原理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预加重和去加重的目的、频分复用的目的 思考:3.40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频分复用工作原理、预加重和去加重的原理。 教 案 次数 第14次课 课 题 第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4.1、4.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PCM原理、PCM过程、PCM编码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4.1 脉冲编码调制 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PCM调制过程有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4.2模拟信号的抽样 1.低通抽样定理 2.带通抽样定理 3.自然抽样 4.平顶抽样 20min 15min 10m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低通抽样定理、带通抽样定理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抽样定理 作业:4.2、4.3 教学后记 掌握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低通抽样定理、带通抽样定理,掌握pcm调制的主要过程。 教 案 次数 第15次课 课 题 第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4.3)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PCM原理、PCM过程、PCM编码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4.3模拟信号的量化 基本概念 量化电平、量化间隔 量化特性曲线 量化噪声 均匀量化和线性PCM编码 均匀量化不过载噪声功率 线性PCM编码 均匀量化的讨论 非均匀量化 20min 25m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量化特性曲线、量化概念、均匀量化不过载噪声功率 讨论 思考作业 作业:4.13 教学后记 掌握量化的概念、掌握均匀量化信噪比的计算 教 案 次数 第16次课 课 题 第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4.4)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PCM原理、PCM过程、PCM编码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4.4 律PCM编码 A律13折线 A律13折线的规律 μ律15折线 A律PCM编码原理 PCM信号的码元速率和带宽 20min 25m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对数量化及其折线近似、A律PCM编码原理 讨论 思考作业 作业:4.26 教学后记 掌握A律PCM编码原理;PCM信号的码元速率和带宽 教 案 次数 第17次课 课 题 第4章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4.5、4.6)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PCM原理、PCM过程、PCM编码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4.5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原理 PCM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 PCM信号的码元速率和带宽 4.6差分脉码调制 差分脉码调制原理 差分脉码调制性能分析 4.7增量调制 增量调制原理 不过载条件 20min 25m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差分脉码调制原理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增量调制不过载条件 作业:4.11、4.17 试画出增量编码101100111001的波形 教学后记 掌握差分脉码调制、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教 案 次数 第18次课 课 题 第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4.7、4.8)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PCM原理、PCM过程、PCM编码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4.8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原理 PCM基群帧结构 A律PCM基群帧结构: 20min 25m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时分复用原理 A律PCM基群帧结构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时分复用的原则 作业:4.29 教学后记 掌握时分复用原理、PCM基群帧结构 教 案 次数 第19次课 课 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及其优缺点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5.1引言: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5.2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码型的设计原则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二元码 1、单极性非归零码 2、双极性非归零码 3、单极性归零码 4、差分码 5、数字双相码 6.传号反转码 7.密勒码 常见码型———————三元码 1、传号交替反转码(AMI) 2. HDB3码 多元码 5min 15min 25min 35min 1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各种码型的编码规则 难点:HDB3码的编码原理 讨论 思考作业 作业:5.2、5.7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能掌握各种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及其优缺点 教 案 次数 第20次课 课 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5.3)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分类及其频谱特性;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5.3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1. 研究信号功率谱的目的 2. 分析信号频谱的方式 3. 分析过程:二进制的随机脉冲序列 4常用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1)单极性非归零码 (2)单极性归零码 (3)双极性非归零码 15min 30min 10min 25min 1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特性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了解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教 案 次数 第21次课 课 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5.4)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码间干扰的概念;学会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分析;掌握“分段叠加”法判断传输特性有无码间干扰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5.4无码间串扰的传输波形 基带传输系统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条件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波形 1.理想基带传输系统的理想低通特性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2. 升余弦滚降传输特性 不同α值的余弦滚降传输函数 滚降系数的不同可以得出结论: (1)当时,为理想基带传输系统,h(t)的“尾巴”按1/t的规律衰减。当时, “尾巴” 的衰减速率比1/t 大。 (2)输出信号频谱所占据的带宽为: 可以看出α越大,“尾部”衰减越快,但带宽越宽,频带利用率越低。 传输特性有无码间串扰的判断 20min 25m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分段叠加”法判断传输特性有无码间干扰 讨论 思考作业 作业:5.18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系统实现无码间干扰的基本要求 教 案 次数 第22次课 课 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5.5)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部分响应系统的原理及各部分响应波形的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5.5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奈奎斯特第二准则 第Ⅰ类部分响应波形 第Ⅰ类部分相应波形 第Ⅰ类部分相应频谱 第Ⅰ类部分相应系统 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 相关编码 预编码 10min 20min 15min 15min 20min 1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部分相应系统;相关编码、预编码。 难点: 部分响应波形的表示。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部分相应系统工作原理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基本掌握部分相应波形特点;部分相应系统工作原理。 教 案 次数 第23次课 课 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5.6)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数字信号基带传输差错率分析,了解二元码及多元码的误码率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5.6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差错率 二元码的误比特率 误码产生的过程分析 相同的误比特率:单极性二元码要求信号平均功率比双极性二元码高一倍。 相同的信噪比:双极性二元码的误比率低于单极性二元码,且双极性二元码具有稳定的0判决电平。 多元码的差错率 三元码的误码率 M元码的误码率 15 30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字信号误码产生过程分析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格雷码在多元码传输中的优点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了数字信号产生过程,学会分析数字信号的差错率。 教 案 次数 第24次课 课 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5.7、5.8、5.9)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眼图的概念及观察方法。 掌握时域均衡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5.7 扰码与解扰 m序列的产生和性质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 m序列性质 扰码与解扰原理 m序列在误码测试中的应用 5.8 眼图 眼图分析法 眼图的观察方法、眼图中反映的系统指标 5.9 均衡 时域均衡原理 均衡器构成 20min 25min 15min 15min 15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扰码与解扰的原理 讨论 思考作业 讨论:眼图中反映的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了眼图观察方法,扰码解扰原理,时域均衡原理 教 案 次数 第25次课 课 题 第6章 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2ASK、2FSK、2PSK的信号形式、频谱分析。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引言 6.1 二进制数字调制 1.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 2ASK信号时域表达式 功率谱密度及带宽 2ASK信号的调制方法 2ASK信号解调方法 2.二进制移频键控 2FSK的时域表达式 功率谱分析 2FSK信号的调制:频率选择法 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过零解调 3.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或BPSK) 2PSK信号的表达式 功率谱 2PSK信号调制 2PSK信号的解调 0,p 相位模糊度 35min 15min 25min 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2ASK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及功率谱、带宽;2FSK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及功率谱、带宽的计算 讨论 思考作业 思考:如何解决2PSK的0,p 相位模糊度 作业:6.1、6.2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掌握了二进制幅移键控2A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调制解调方法及带宽的计算 教 案 次数 第26次课 课 题 第6章 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6.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调制解调原理,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抗噪声性能分析,误码率计算。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设计 二进制数字调制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对相位变化传递数字信息 编码规则 译码规则 2DPSK解调器 相干解调、延迟解调 6.2 二进制数字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1 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相干接收时ASK系统的误比特率 非相干ASK解调抗噪声性能分析 2 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相干FSK的误比特率 非相干FSK的误比特率 3 2PSK和2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15min 15min 15min 35min 10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通信基础学习知识原理教案教育教程教学教育资料(2016年度).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2855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