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
-!第四单元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共11课时 森林聚会 2课时 小猴子跳水 2课时 猴子捞月 2课时 水中救援 2课时 重建家园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信息窗1森林聚会第一课时导学内容: 认识平均分,教科书导学目标: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导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 新授 1 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3 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4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5 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 6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 三 巩固练习 师:通过分一分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呀?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告诉他们你是怎样进行平均分的;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平均分?板书设计:认识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课后反思:信息窗2森里聚会第一课时导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第55页,除法的意义导学目标: 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通过学习,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所提高。导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平均分”,谁能出“平均分”的题目? 2、总结复习情况。 二、新授。 1、结合课件“森林聚会”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出各种有关数学的问题教师小结各种方法,潜移默化的认可形象思维法。 3、这道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有同学会吗? 1)指名一优秀生上黑板列式子。 2)询问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及时做好指导工作。 4、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都代表什么吗? 教师总结(30代表总数,6代表相同加数,5代表相同加数的个数) 三、练习。 1、个苹果,每只小熊分个,可以分给几个小熊? 2、老师手里拿着支铅笔要分给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支? 你是怎样算的? 要想知道每人分得几支,可以用除以。 写成: 3、10块砖,每人搬块,几人能搬完? 个南瓜,平均放在个筐里,每个筐里放几个? 4、写出除法算式。 (1)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三、小结 谁能说一说这几天你都学习了关于除法的哪些知识?作业设计: 出几道除法算式考考你周围的伙伴们板书设计:认识除法30653056读作:30除以6被除数除数商课后反思:信息窗3水中救援第一课时导学内容: 57页信息窗3导学目标: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除法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愿望。导学重难点: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导学准备: 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快看动物朋友被困在小岛上了,我们快去救救他们吧! 让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好吗? 仔细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说) 二、活动一 1、根据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2、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师引导:先用小棒摆一摆,可以怎样平均分? 然后仔细观察我们的计算成果,看看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活动二 1、平均每组几只救援队员? 2、看谁能想出好办法? 教师提示:借助小棒摆一摆 四、活动三 你能说出几道这样的题来考考你的同位吗?五、认识除法每一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的有关知识,会用除法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作业设计: 做数学口算。板书设计:救小鹿需要几条船?153=5(条)平均每组几只救援队员?105=2(只)课后反思:信息窗4猴子捞月第一课时导学内容: 54页信息窗3导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并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导学重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会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能说一说你能用出发来解决哪些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问题: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学习: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教师板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三、想想做做。 1、自主练习一:1-3 2、先让学生看图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套用规律进行计算。 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3、第三题只给出了条件,让学生在自己题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列式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讲解再让学生完成。 4、口算比赛。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0的除法?写数学日记板书设计: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05=0(个)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课后反思:复习课导学内容: 复习除法的相关内容导学目标: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正确读出除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导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导学准备: 多媒体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把4粒糖果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每个小朋友每次分得糖一样多吗? 2、用小棒摆一摆,看10里面包含着几个2? 想一想:10里面有几个5? 二、练习 1、出示 你能说出上面的分法哪种是平均分,哪种不是,为什么? 2、分一分 6个桃,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3、把10根小棒分一分,你能想出多少种分法?分分看。 如果要把这10根小棒平均分,你能想出几种分法?你能画图表示你想的这些分法吗?试一试。 4、把8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根。 10根小棒,每5根1份,可以分( )份。 以上两题的分法相同吗?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听。 5、根据图意列算式,你能列出几种算式? 6、 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除法算式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练习24=842=882=484=2课后反思:
收藏
编号:262880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9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 关 键 词:
-
青岛
年级
上册
除法
初步
认识
教案
- 资源描述:
-
-!
第四单元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共11课时
森林聚会 2课时
小猴子跳水 2课时
猴子捞月 2课时
水中救援 2课时
重建家园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信息窗1——森林聚会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认识平均分,教科书导学目标: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导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 新授
1 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3 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4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5 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
6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
三 巩固练习
师:通过分一分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呀?
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告诉他们你是怎样进行平均分的;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平均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课后反思:
信息窗2——森里聚会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第55页,除法的意义
导学目标:
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通过学习,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所提高。
导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
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平均分”,谁能出“平均分”的题目?
2、总结复习情况。
二、新授。
1、结合课件“森林聚会”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出各种有关数学的问题教师小结各种方法,潜移默化的认可形象思维法。
3、这道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有同学会吗?
1)指名一优秀生上黑板列式子。
2)询问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及时做好指导工作。
4、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都代表什么吗?
教师总结(30代表总数,6代表相同加数,5代表相同加数的个数)
三、练习。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熊?
12□=□
2、老师手里拿着6支铅笔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支?
你是怎样算的?
要想知道每人分得几支,可以用6除以3。
写成:63=2
3、10块砖,每人搬2块,几人能搬完?
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个筐里放几个?
4、写出除法算式。
(1)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商是4。
(2)把1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
三、小结
谁能说一说这几天你都学习了关于除法的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出几道除法算式考考你周围的伙伴们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
306=5 305=6
读作:30除以6 被除数 除数 商
课后反思:
信息窗3——水中救援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57页信息窗3
导学目标: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除法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愿望。
导学重难点: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导学准备:
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快看动物朋友被困在小岛上了,我们快去救救他们吧!
让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好吗?
仔细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说)
二、活动一
1、根据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2、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师引导:先用小棒摆一摆,可以怎样平均分?
然后仔细观察我们的计算成果,看看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活动二
1、平均每组几只救援队员?
2、看谁能想出好办法?
教师提示:借助小棒摆一摆
四、活动三
你能说出几道这样的题来考考你的同位吗?
五、认识除法每一部分的名称
被除数除数=商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的有关知识,会用除法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作业设计:
做数学口算。
板书设计: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153=5(条)
平均每组几只救援队员?
105=2(只)
课后反思:
信息窗4——猴子捞月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54页信息窗3
导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并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
导学重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会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能说一说你能用出发来解决哪些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问题: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学习: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教师板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三、想想做做。
1、自主练习一:1-3
2、先让学生看图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套用规律进行计算。
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3、第三题只给出了条件,让学生在自己题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列式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讲解再让学生完成。
4、口算比赛。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0的除法?写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05=0(个)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课后反思:
复习课导学内容:
复习除法的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正确读出除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导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
导学准备:
多媒体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4粒糖果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每个小朋友每次分得糖一样多吗?
2、用小棒摆一摆,看10里面包含着几个2?
想一想:10里面有几个5?
二、练习
1、出示
△△△ △△ △△△ △△△
△△△ △△ △△△ △△△
你能说出上面的分法哪种是平均分,哪种不是,为什么?
2、分一分
6个桃,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3、把10根小棒分一分,你能想出多少种分法?分分看。
如果要把这10根小棒平均分,你能想出几种分法?你能画图表示你想的这些分法吗?试一试。
4、把8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根。
10根小棒,每5根1份,可以分( )份。
以上两题的分法相同吗?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听。
5、根据图意列算式,你能列出几种算式?
6、 △ △△ △△ △△
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除法算式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练习
24=8
42=8
82=4
84=2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