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程设计.docx
《家庭教育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课程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庭教育课程设计 壹、課程設計理念: 如何透過有形的教育活動,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中心,協助個體建構出內在的價值信念,將自家庭開始的常規教養與言行舉止延伸至學校、社會,是本單元設計的起始。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孩子必須具備認知能力後,才有能力在思想和行為上,將成人所公認的倫理道德類化成自己的價值觀,一般來說,這個年齡大約需在七歲以上,即Piaget所謂的具體操作期思考的過渡期。 道德的內化價值觀的形成,來自於兩個基本動力,其一是情感的鼓勵或讚美,亦即一種施與受的親子關係,在兒童期前期時,家庭是影響兒童的主要力量,家長提供態度和行為的角色示範;其二是經驗讓孩子從日常生活與人互動的結果中學習而來,當兒
2、童進入家庭以外的世界時,兒童與親人的關係會影響到兒童與同儕的關係,來自家庭的例行習慣與規範,若不是受到增強,就必須配合學校的輔導與管教加以調整。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人生重要的課題,再多的財富,也不及擁有一個和樂的家庭;為了幫助孩子成長與發展,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互動中建立簡單易瞭解的規範,可免去許多困擾,也可以使孩子在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時,不會遭致太多挫折,以促進孩子社會發展。因此了解家庭常見的互動關係重視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體察人我互動的因素,及了解家庭中家規的類型建立個人行為品格的標準,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是家庭教育也是學校教育的宗旨。 貳、教學主題與目標: 本課程設計
3、以兒童用來表現情感和照顧行為的適當方式為概念,計4節課160分鐘的教學活動。以了解家庭中家規的類型為主軸,活動一家規是什麼、活動二我家的家規藉由文章導讀為範例,引起學生注意他人的感覺,激發同理心,並以戲劇表演的方式,將日常生活中與家人互動情形或家規相關的案例呈現;全班再進行分組討論,蒐集歸納家規有多少,要求學生指出類似的經驗提供觀點替代和角色扮演的活動。將家庭視為社會的縮影,活動三家規有多少和活動四新時代家規強調和示範利社會價值,主要是瞭解教養的意義,培養對於家規的調適能力為主軸,以討論教學法及價值澄清法,使學生學習如何面對規範或公約,了解在團體生活中必須建立法則,保障大家的權益;在家庭問題叢
4、生、多元家庭型態的社會中,建立學生的思考能力,找到自己的價值觀念。 教學活動策略分述如下: 單元名稱:家規、家規有多少 1、家規是什麼(活動一):透過故事,討論日常生活中家人出於善意的禁制與規定。 教學策略故事導讀後進行共同討論,使學生能自由表達思想、提出問題所在,由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兒童思考,增加思考的可逆性、變換性。 2、我家的家規(活動二):藉由文章導讀為範例,讓學生以戲劇表演的方式來進行。 教學策略角色扮演法:Werrbach (1993) 指出,角色扮演是發現價值衝突的調停方式,同時也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此種教學策略可培養學生設身處地、 加強同理心的感受,能有不同思考的面向。 3、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教育 课程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