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检测题.doc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一、选择题1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CH3ClBCH2Cl2CCCl4DHCl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最多的是( )。ACH4 BC2H6CC3H6DC6H63把纯净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放在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放在光亮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体发生爆炸反应 B瓶内气体的颜色变浅C用一根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伸入瓶内时有白烟产生 D集气瓶壁有油状液体生成4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型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直线型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如下图,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E) (G) (L) (M)A常温常压下,L是一种液态有机物 BE是一种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C干燥的G 能漂白有色物质 D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5下列各物质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金刚石 二氧化碳 甲烷 四氯化碳ABC D全部6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气体是( )。CO、O2 Cl2、CH4 NO2、O2 N2、H2A BC D7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A水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SO3H2OH2SO4BCH2CH2H2OCH3CH2OHCCH3ClCl2CH2Cl2HClDCO22NaOHNa2CO3H2O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 BCD1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A2,4-二甲基丁烷 B2,3,3-三甲基丁烷 C2-乙基戊烷 D2,3-二甲基戊烷11分离水和1-氯丁烷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是( )。A分馏 B过滤 C分液 D加入溴水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系物之间在化学性质上相似B同系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C同系物之间的物理性质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13下列分子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7Cl BC3H8CC5H12DC4H101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 C碘水DNa2CO3溶液15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 CHCOOH。现有氯化氢、溴水、纯碱溶液、乙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 B C D全部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B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是结构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D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1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1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苯和溴水混合后振荡B苯、液溴和铁粉混合 C石蜡的分解D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 192002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的15 t苯泄漏入路边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害,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20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ACH3CH2CH2CH3BCH3CH(CH3)2CCH3C(CH3)3D(CH3)2CHCH2CH321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B苯C乙烯D乙醇二、填空题22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 B12C和13CCH3CHCH3 CH3 CCH3CH2CH2CH3和 | Cl H HCCl| Cl Cl HCHD 和 E甲烷和庚烷(1)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2)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4)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23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试回答:(1)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类型是_。(2)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类型是_。(3)上述两种制备氯乙烷的方法中,_方法好。原因是_。24已知酯类物质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相应的醇和羧酸盐。有机物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其分子式是C4H8O2,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AD氢氧化钠溶液 O2、催化剂稀盐酸CBO2、催化剂CH3COOH写出A、B、C各物质的结构简式:A_、B_、C_。三、实验题25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17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分解产物中有乙烯存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后将得到的气体混合物通入盛有某试剂的试管中加以验证(装置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决定乙烯性质的官能团是_。(2)验证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的实验方案是_。(3)验证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的实验现象是_。26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2)在试管里加入2 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如右图),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_。(3)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车用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_。(4)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催化剂27发酵法制酒精的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C6H10O5)nnH2O nC6H12O6 酒化酶 C6H12O6 2C2H5OH2CO2(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C6H10O5)n可能表示_(填物质名称)。(2)C6H12O6名称是_,常用_反应实验或它与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来检验其存在。(3)为检验苹果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反应,可在青苹果汁中滴加碘酒,溶液呈_色,向熟苹果汁中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_(填实验现象)。(4)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痕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四、计算题28某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215 g/L,现取3.6 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 g,碱石灰增重11 g,求:(1)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CH4和Cl2反应是取代反应,其特点是分步、随机,但不管生成的取代产物是CH3Cl、CH2Cl2、CHCl3、CCl4,都伴随有HCl生成。2D解析: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生成CO2的量取决于分子中的碳原子数。3A解析:考查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因为生成了HCl,遇NH3会产生白烟。4D解析:本题实为用图像考查甲烷与氯气的反应。L为CH3Cl,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气态有机物;E为甲烷,含有极性键;G为氯气,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有色物质。5B解析:都为正四面体结构。6D解析:Cl2、CH4光照下反应,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使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3NO2H2O2HNO3NO、2NOO22NO2。7A解析:甲烷、乙烯均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但乙烯能使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则不能。8B解析:加成反应的特点:在形式上物质种类二(或多)变一,本质上是不饱和键变成饱和键。9C解析:若苯环结构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即存在双键,那它就应该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使溴水褪色。碳碳单键的键长与碳碳双键的键长不相等。10D解析:烷烃的命名方法。11C 解析:有机物的分离方法。12D解析:考查同系物的定义和特点。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13B解析:C3H7Cl可以表示CH2ClCH2CH3,也可以表示CH3CHClCH3;C5H12可以表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4H10可以表示正丁烷和异丁烷,均存在同分异构现象。14B解析:实验现象分别为:蓝色沉淀溶解、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无明显现象。15D解析:巴豆酸分子中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与氯化氢、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巴豆酸分子中有羧基,所以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纯碱反应放出CO2。16D解析:毛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会被破坏。17C解析:乙酸沸点低,易被蒸馏出来,而硫酸不可能,因为它是高沸点酸,难挥发。18A解析:苯和溴水混合后振荡,虽然溴水也褪色,但是发生的是萃取的变化,溴被富集到苯中,上层变为橘红色。19A解析:苯难溶于水。20C解析: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要求所有的氢原子的位置是等效的,从结构上来看分子很对称。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21B解析:本题考查苯的化学性质。二、填空题22(1)B (2)A (3)E (4)C (5)D 解析:考查对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理解。概念存在范围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原子之间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结构不同的单质在无机物单质之间同系物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般在有机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般在有机物中存在23(1)CH3CH3Cl2CH3CH2ClHCl 取代反应(2) CH2CH2HClCH3CH2Cl 加成反应(3)用乙烯制备氯乙烷 乙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副反应较多,而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的产物是惟一的,无副产物解析:本题很巧妙地考查了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第(3)问又突出考查了两类反应的特点和区别。24CH3COOCH2CH3 CH3CH2OH CH3COONa解析:破题点: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其分子式是C4H8O2,即我们熟悉的酯类物质。该酯可以生成含两个碳原子的羧酸,所以A为乙酸乙酯。三、实验题CC25(1)碳碳双键(或 )(2)将产生的气体产物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或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解析:本实验是在模拟化工生产中石油的裂解和裂化。其产物有乙烯生成,本题重点考查了乙烯的性质。26(1)OH(或羟基) (2)变红 (3)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4)乙醇 CrO3 C2H5OH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乙醇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其中还原性是乙醇重要的化学性质。27(1)淀粉或纤维素 (2)葡萄糖 银镜 (3)蓝 砖红色沉淀(4)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淀粉的水解、葡萄糖的检验等多方面的知识。CH3CCH3 CH3 CH3 四、计算题28(1)72 (2)C5H12 (3) 解析:(1)M3.215 g/L22.4 L/mol72 g/mol(2)n3.6 g72 g/mol0.05 molN(C)11 g44 g/mol0.05 mol5N(H)5.4 g18 g/mol0.05 mol212所以,分子式为 C5H12(3)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要求所有的氢原子的位置是等效的。
收藏
编号:26301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9.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 关 键 词:
-
高级中学
化学
必修
第三
检测
- 资源描述:
-
\\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CH3Cl B.CH2Cl2 C.CCl4 D.HCl
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最多的是( )。
A.CH4 B.C2H6 C.C3H6 D.C6H6
3.把纯净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放在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放在光亮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发生爆炸反应 B.瓶内气体的颜色变浅
C.用一根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伸入瓶内时有白烟产生 D.集气瓶壁有油状液体生成
4.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型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直线型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如下图,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
+
(E) (G) (L) (M)
A.常温常压下,L是一种液态有机物 B.E是一种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
C.干燥的G 能漂白有色物质 D.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
5.下列各物质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①金刚石 ②二氧化碳 ③甲烷 ④四氯化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全部
6.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气体是( )。
①CO、O2 ②Cl2、CH4 ③NO2、O2 ④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
A.水 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SO3+H2O=H2SO4 B.CH2=CH2+H2O→CH3-CH2OH
C.CH3Cl+Cl2→CH2Cl2+HCl D.CO2+2NaOH=Na2CO3+H2O
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
④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2,4-二甲基丁烷 B.2,3,3-三甲基丁烷
C.2-乙基戊烷 D.2,3-二甲基戊烷
11.分离水和1-氯丁烷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是( )。
A.分馏 B.过滤 C.分液 D.加入溴水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系物之间在化学性质上相似
B.同系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之间的物理性质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
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13.下列分子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3H7Cl B.C3H8 C.C5H12 D.C4H10
1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新制Cu(OH)2悬浊液
C.碘水 D.Na2CO3溶液
15.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 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全部
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
B.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是结构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D.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
1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
1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苯和溴水混合后振荡 B.苯、液溴和铁粉混合
C.石蜡的分解 D.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
19.2002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的15 t苯泄漏入路边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害,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20.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CH3CH2CH2CH3 B.CH3CH(CH3)2
C.CH3C(CH3)3 D.(CH3)2CHCH2CH3
21.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 B.苯 C.乙烯 D.乙醇
二、填空题
22.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12C和13C
CH3—CH—CH3
CH3
C.CH3—CH2—CH2—CH3和
|
Cl
H
H—C—Cl
|
Cl
Cl
H—C—H
D. 和 E.甲烷和庚烷
(1)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4)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23.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试回答:
(1)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种制备氯乙烷的方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酯类物质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相应的醇和羧酸盐。有机物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其分子式是C4H8O2,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
A
D
氢氧化钠溶液
△
O2、催化剂
△
稀盐酸
C
B
O2、催化剂
△
CH3COOH
写出A、B、C各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5.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17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分解产物中有乙烯存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后将得到的气体混合物通入盛有某试剂的试管中加以验证(装置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乙烯性质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2)验证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2)在试管里加入2 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如右图),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___________。
(3)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车用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
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
催化剂
27.发酵法制酒精的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①(C6H10O5)n+nH2O nC6H12O6
酒化酶
② C6H12O6 2C2H5OH+2CO2↑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C6H10O5)n可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C6H12O6名称是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反应实验或它与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来检验其存在。
(3)为检验苹果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反应①,可在青苹果汁中滴加碘酒,溶液呈____色,向熟苹果汁中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4)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痕
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
四、计算题
28.某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215 g/L,现取3.6 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 g,碱石灰增重11 g,求:
(1)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
(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CH4和Cl2反应是取代反应,其特点是分步、随机,但不管生成的取代产物是CH3Cl、CH2Cl2、CHCl3、CCl4,都伴随有HCl生成。
2.D解析: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生成CO2的量取决于分子中的碳原子数。
3.A解析:考查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因为生成了HCl,遇NH3会产生白烟。
4.D解析:本题实为用图像考查甲烷与氯气的反应。L为CH3Cl,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气态有机物;E为甲烷,含有极性键;G为氯气,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有色物质。
5.B解析:①③④都为正四面体结构。
6.D解析:②Cl2、CH4光照下反应,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使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③3NO2+H2O=2HNO3+NO、2NO+O2=2NO2。
7.A解析:甲烷、乙烯均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但乙烯能使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则不能。
8.B解析:加成反应的特点:在形式上物质种类二(或多)变一,本质上是不饱和键变成饱和键。
9.C解析:若苯环结构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即存在双键,那它就应该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使溴水褪色。碳碳单键的键长与碳碳双键的键长不相等。
10.D解析:烷烃的命名方法。
11.C 解析:有机物的分离方法。
12.D解析:考查同系物的定义和特点。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13.B解析:C3H7Cl可以表示CH2Cl—CH2—CH3,也可以表示CH3—CHCl—CH3;C5H12可以表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4H10可以表示正丁烷和异丁烷,均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14.B解析:实验现象分别为:蓝色沉淀溶解、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15.D解析:巴豆酸分子中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与氯化氢、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巴豆酸分子中有羧基,所以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纯碱反应放出CO2。
16.D解析:毛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会被破坏。
17.C解析:乙酸沸点低,易被蒸馏出来,而硫酸不可能,因为它是高沸点酸,难挥发。
18.A解析:苯和溴水混合后振荡,虽然溴水也褪色,但是发生的是萃取的变化,溴被富集到苯中,上层变为橘红色。
19.A解析:苯难溶于水。
20.C解析: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要求所有的氢原子的位置是等效的,从结构上来看分子很对称。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1.B解析:本题考查苯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22.(1)B (2)A (3)E (4)C (5)D
解析:考查对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理解。
概念
存在范围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原子之间
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组成,结构不同的单质
在无机物单质之间
同系物
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
一般在有机物中存在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一般在有机物中存在
23.(1)CH3CH3+Cl2CH3CH2Cl+HCl 取代反应
(2) CH2=CH2+HCl→CH3CH2Cl 加成反应
(3)用乙烯制备氯乙烷 乙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副反应较多,而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的产物是惟一的,无副产物
解析:本题很巧妙地考查了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第(3)问又突出考查了两类反应的特点和区别。
24.CH3COOCH2CH3 CH3CH2OH CH3COONa
解析:破题点: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其分子式是C4H8O2,即我们熟悉的酯类物质。该酯可以生成含两个碳原子的羧酸,所以A为乙酸乙酯。
三、实验题
C=C
25.(1)碳碳双键(或 )
(2)将产生的气体产物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或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
解析:本实验是在模拟化工生产中石油的裂解和裂化。其产物有乙烯生成,本题重点考查了乙烯的性质。
26.(1)-OH(或羟基) (2)变红 (3)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
(4)乙醇 CrO3 C2H5OH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乙醇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其中还原性是乙醇重要的化学性质。
27.(1)淀粉或纤维素 (2)葡萄糖 银镜 (3)蓝 砖红色沉淀 (4)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淀粉的水解、葡萄糖的检验等多方面的知识。
CH3—C—CH3
CH3
CH3
四、计算题
28.(1)72 (2)C5H12 (3)
解析:(1)M=3.215 g/L22.4 L/mol=72 g/mol
(2)n=3.6 g72 g/mol=0.05 mol
N(C)=11 g44 g/mol0.05 mol=5
N(H)=5.4 g18 g/mol0.05 mol2=12
所以,分子式为 C5H12
(3)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要求所有的氢原子的位置是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