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18年度发展计划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doc
,.武汉市2018年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求,强化目标导向,进一步落实政策措施、完善监管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加强项目推进、推进产业园区和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二、工作目标(一)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市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建筑面积不小于200万平方米,力争达到300万平方米。(二)扩大装配式建筑工程示范影响。各中心城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具有示范效应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面积不少于7万平方米,新城区试点示范项目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武汉地产集团、市城投公司、武汉旅发投集团、武汉中央商务区投资公司示范项目不少于2个。(三)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装配式建设试点。全市确定1-2个符合装配式建造条件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试点项目。(四)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新洲、黄陂、蔡甸、江夏、东西湖区政府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对辖区内在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支持力度;整合区域内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产业,引导符合条件的产业基地向产业园区发展;支持有实力的产业基地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五)完善地方标准规范,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和工作推进机制。(六)开展舆论宣传,组织贯标培训,培育专业施工队伍。三、保障措施(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1、制定全区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区域发展目标、组织框架、责任分工等。(责任单位: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18年6月)2、落实装配式商品房项目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和预售许可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房管局,完成时限:全年)3、土地出让环节优先支持工程总承包。落实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等奖励政策。(责任单位:市国土规划局,完成时限:全年)4、在项目招投标方面,优先支持工程总承包。(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5、指导相关部门利用各种资金、基金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和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完成时限:全年)6、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预制部品、构件生产基地及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企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完成时限:全年)7、利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部件生产基地及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企业项目;指导协助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完成时限:全年)8、落实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等运输方面的规定,对在建装配式试点示范项目的预制构件、建筑部件运输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交管局,完成时限:全年)9、指导对拥有成套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相关部门开展装配式建筑科研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完成时限:全年)(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1、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是否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依据政策规定进行审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完成时限:全年)2、对政府投资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配建住房)项目,在下达建设计划时明确按装配式方式建造要求,并督查落实。(责任单位:市房管局,完成时限:全年)3、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合同等环节明确装配式建造要求,并载明主要技术指标,在规划方案批准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责任单位:市国土规划局,完成时限:全年)4、加强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起草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督促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配合做好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产品质量标准与工程设计、施工建设有关标准的衔接。(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完成时限:2018年6月)5、按照规定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备注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三)推进产业园区建设1、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新洲区应支持中建科技武汉公司由单一产业基地向产业聚群转变;蔡甸区应支持中建钢构完成配套部品生产线建设,尽快启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江夏区应督促宏泰远大、美好置业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年内投产;其它各区加大协调力度,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产业基地的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计划进度详见附件2)(责任单位: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市经信委,完成时限:全年)2、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市城建委、市经信委,完成时限:全年)3、及时发布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推广信息,引导开发、设计、施工单位选用成熟的产品。(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四)扩大试点示范项目影响1、组织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评审。(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武汉地产集团、市城投公司、武汉旅发投集团、武汉中央商务区投资公司,完成时限:全年)2、加强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确保试点示范项目质量安全。(责任单位:市、区建管部门,完成时限:全年)3、组织2015年-2017年试点示范项目的验收。(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4、全市确定1-2个符合装配式建造条件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建设平台公司,完成时限:全年)(五)完善地方标准规范1、组织编制模块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构件和部品制作与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交互标准和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等省地方标准。(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2、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研究、城市综合管廊预制拼装工程标准图集研究等课题研究。(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六)落实工作机制1、落实装配式建筑重大事项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和联络员专题会议,加强沟通合作,从组织上保障我市装配建筑工作正常有序的推进。(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2、落实信息发布和统计报表制度。通过简报、网站专栏等形式,发布政策制度,公布标准规范,报道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季末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的信息报表。(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全年)3、落实督查机制。全年组织1-2次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国家、省、市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执行情况、产业基地和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情况及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2018年11月)4、落实考核机制。确定考核指标,实施目标考核,通过简报、通报或信息平台等形式公示考核结果。(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七)开展宣传培训1、深入开展各类宣传。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装配式质量安全、工程造价等实际问题,利用各大媒体宣传装配式建筑,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装配式建筑的知晓率和认知度;组织大型宣传会和论坛活动,普及相关知识,扩大社会影响;编印武汉市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文件汇编,为相关企业和单位学习和掌握装配式建筑指导方针提供帮助。(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2、深入开展贯标培训。安排3次大型贯标培训,从装配式设计、生产、施工、监理、管理等方面统筹安排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类、设计类和施工类培训。及时学习和借鉴各地经验,组织赴先进地区和城市学习、交流考察。(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3、培育专业施工队伍。通过校企合作,培植武汉市城乡建设学校、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这两个装配式建筑培训基地,培训装配式建筑各类施工技术人员;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利用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实训园区(基地),对产业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附件:1、武汉市2018年发展装配式建筑任务分解表2、武汉市2018年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计划进度表附件1武汉市2018年发展装配式建筑任务分解表序号责任单位任务内容完成时限1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制定和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2018年6月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除市财政拨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是否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依据政策规定进行审查。全年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年落实试点示范项目,完成目标任务。全年2市发改委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部件生产基地及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企业。全年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市财政拨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是否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依据政策规定进行审查。全年3市经信委利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部件生产基地及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企业项目。全年指导协助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全年4市国土规划局土地出让环节优先支持工程总承包。全年落实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等奖励政策。全年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合同等环节明确装配式建造要求,并载明主要技术指标,在规划方案批准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全年5市房管局落实装配式商品房项目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和预售许可优惠政策。全年对政府投资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配建住房)项目,在下达建设计划时明确按装配式方式建造要求,并督查落实。全年6市城建委制定和协调落实2018年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表。2018年4月在项目招投标方面,优先支持工程总承包。全年按照规定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备注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全年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年及时发布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推广信息,引导开发、设计、施工单位选用成熟的产品。全年组织编制技术标准,开展课题研究。全年开展宣传培训。全年7市质监局加强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起草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18年6月督促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配合做好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产品质量标准与工程设计、施工建设有关标准的衔接。全年8市科技局指导对拥有成套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支持相关部门开展装配式建筑科研项目。全年9市财政局指导相关部门利用各种资金、基金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和工程项目。全年10市公安交管局落实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等运输方面的规定,对在建装配式试点示范项目的预制构件、建筑部件运输给予支持。全年附件2武汉市2018年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计划进度表序号单位名称地址设计产能结构体系建设情况责任单位目前进度计划进度1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武汉厂)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五一南路25万m混凝土结构已建成完善产业园新洲区人民政府2湖北弘毅建设有限公司黄陂区汉施路39号5万吨钢结构已建成完善产业园黄陂区人民政府3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蔡甸区姚家山工业园16万吨钢结构已建成完善产业园蔡甸区人民政府4武汉钢铁江北集团冷弯型钢有限公司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滨江大道特1号31.2万吨钢管束组合剪力墙已建成完善产业园新洲区人民政府5湖北省宏泰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新洲区30万m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在建2018年12月建成新洲区人民政府6湖北省宏泰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江夏区30万m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在建2018年10月建成江夏区人民政府7武汉建工宏泰远大建筑有限公司东西湖区30万m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在建2018年12月建成东西湖区人民政府8湖北中天绿建工业有限公司黄陂区罗汉工业园3万m混凝土结构在建2018年10月建成黄陂区人民政府9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江夏区五里界街界兴路34号30万m混凝土结构在建2018年10月建成江夏区人民政府10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江夏区乌龙泉镇30万m混凝土结构在建2018年12月建成江夏区人民政府11中建科技武汉经开有限公司(汉南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15万m混凝土结构在建2018年10月建成经开区人民政府12庭瑞筑工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10万m混凝土结构在建2018年10月建成经开区人民政府13武汉东方杭萧股份有限公司黄陂区5万m混凝土结构在建2018年12月建成黄陂区人民政府3万吨钢结构14中鑫联投(武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蔡甸区常福工业园40万m混凝土结构协议2018年12月前开工建设蔡甸区人民政府
收藏
编号:26371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9.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 关 键 词:
-
武汉
年度
发展计划
装配式
建筑
工作
要点
- 资源描述:
-
,.
武汉市2018年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求,强化目标导向,进一步落实政策措施、完善监管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加强项目推进、推进产业园区和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工作目标
(一)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市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建筑面积不小于200万平方米,力争达到300万平方米。
(二)扩大装配式建筑工程示范影响。各中心城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具有示范效应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面积不少于7万平方米,新城区试点示范项目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武汉地产集团、市城投公司、武汉旅发投集团、武汉中央商务区投资公司示范项目不少于2个。
(三)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装配式建设试点。全市确定1-2个符合装配式建造条件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试点项目。
(四)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新洲、黄陂、蔡甸、江夏、东西湖区政府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对辖区内在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支持力度;整合区域内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产业,引导符合条件的产业基地向产业园区发展;支持有实力的产业基地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五)完善地方标准规范,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和工作推进机制。
(六)开展舆论宣传,组织贯标培训,培育专业施工队伍。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1、制定全区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区域发展目标、组织框架、责任分工等。(责任单位: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完成时限:2018年6月)
2、落实装配式商品房项目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和预售许可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房管局,完成时限:全年)
3、土地出让环节优先支持工程总承包。落实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等奖励政策。(责任单位:市国土规划局,完成时限:全年)
4、在项目招投标方面,优先支持工程总承包。(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
5、指导相关部门利用各种资金、基金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和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完成时限:全年)
6、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预制部品、构件生产基地及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企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完成时限:全年)
7、利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部件生产基地及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企业项目;指导协助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完成时限:全年)
8、落实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等运输方面的规定,对在建装配式试点示范项目的预制构件、建筑部件运输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交管局,完成时限:全年)
9、指导对拥有成套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相关部门开展装配式建筑科研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完成时限:全年)
(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1、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是否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依据政策规定进行审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完成时限:全年)
2、对政府投资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配建住房)项目,在下达建设计划时明确按装配式方式建造要求,并督查落实。(责任单位:市房管局,完成时限:全年)
3、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合同等环节明确装配式建造要求,并载明主要技术指标,在规划方案批准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责任单位:市国土规划局,完成时限:全年)
4、加强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起草《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督促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配合做好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产品质量标准与工程设计、施工建设有关标准的衔接。(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完成时限:2018年6月)
5、按照规定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备注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
(三)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1、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新洲区应支持中建科技武汉公司由单一产业基地向产业聚群转变;蔡甸区应支持中建钢构完成配套部品生产线建设,尽快启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江夏区应督促宏泰远大、美好置业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年内投产;其它各区加大协调力度,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产业基地的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计划进度详见附件2)(责任单位: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市经信委,完成时限:全年)
2、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市城建委、市经信委,完成时限:全年)
3、及时发布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推广信息,引导开发、设计、施工单位选用成熟的产品。(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
(四)扩大试点示范项目影响
1、组织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评审。(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武汉地产集团、市城投公司、武汉旅发投集团、武汉中央商务区投资公司,完成时限:全年)
2、加强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确保试点示范项目质量安全。(责任单位:市、区建管部门,完成时限:全年)
3、组织2015年-2017年试点示范项目的验收。(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
4、全市确定1-2个符合装配式建造条件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建设平台公司,完成时限:全年)
(五)完善地方标准规范
1、组织编制《模块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构件和部品制作与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交互标准》和《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等省地方标准。(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
2、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研究》、《城市综合管廊预制拼装工程标准图集研究》等课题研究。(责任单位:市城建委,完成时限:全年)
(六)落实工作机制
1、落实装配式建筑重大事项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和联络员专题会议,加强沟通合作,从组织上保障我市装配建筑工作正常有序的推进。(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
2、落实信息发布和统计报表制度。通过简报、网站专栏等形式,发布政策制度,公布标准规范,报道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季末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的信息报表。(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全年)
3、落实督查机制。全年组织1-2次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国家、省、市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执行情况、产业基地和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情况及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2018年11月)
4、落实考核机制。确定考核指标,实施目标考核,通过简报、通报或信息平台等形式公示考核结果。(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
(七)开展宣传培训
1、深入开展各类宣传。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装配式质量安全、工程造价等实际问题,利用各大媒体宣传装配式建筑,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装配式建筑的知晓率和认知度;组织大型宣传会和论坛活动,普及相关知识,扩大社会影响;编印《武汉市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文件汇编》,为相关企业和单位学习和掌握装配式建筑指导方针提供帮助。(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
2、深入开展贯标培训。安排3次大型贯标培训,从装配式设计、生产、施工、监理、管理等方面统筹安排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类、设计类和施工类培训。及时学习和借鉴各地经验,组织赴先进地区和城市学习、交流考察。(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
3、培育专业施工队伍。通过校企合作,培植武汉市城乡建设学校、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这两个装配式建筑培训基地,培训装配式建筑各类施工技术人员;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利用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实训园区(基地),对产业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全年)
附件:1、武汉市2018年发展装配式建筑任务分解表
2、武汉市2018年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计划进度表
附件1
武汉市2018年发展装配式建筑任务分解表
序号
责任单位
任务内容
完成时限
1
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
制定和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
2018年6月
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除市财政拨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是否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依据政策规定进行审查。
全年
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全年
落实试点示范项目,完成目标任务。
全年
2
市发改委
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部件生产基地及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企业。
全年
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市财政拨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是否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依据政策规定进行审查。
全年
3
市经信委
利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部件生产基地及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企业项目。
全年
指导协助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
全年
4
市国土规划局
土地出让环节优先支持工程总承包。
全年
落实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等奖励政策。
全年
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合同等环节明确装配式建造要求,并载明主要技术指标,在规划方案批准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
全年
5
市房管局
落实装配式商品房项目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和预售许可优惠政策。
全年
对政府投资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配建住房)项目,在下达建设计划时明确按装配式方式建造要求,并督查落实。
全年
6
市城建委
制定和协调落实2018年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表。
2018年4月
在项目招投标方面,优先支持工程总承包。
全年
按照规定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备注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
全年
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全年
及时发布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推广信息,引导开发、设计、施工单位选用成熟的产品。
全年
组织编制技术标准,开展课题研究。
全年
开展宣传培训。
全年
7
市质监局
加强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起草《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2018年6月
督促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配合做好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产品质量标准与工程设计、施工建设有关标准的衔接。
全年
8
市科技局
指导对拥有成套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全年
支持相关部门开展装配式建筑科研项目。
全年
9
市财政局
指导相关部门利用各种资金、基金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和工程项目。
全年
10
市公安交管局
落实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等运输方面的规定,对在建装配式试点示范项目的预制构件、建筑部件运输给予支持。
全年
附件2
武汉市2018年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计划进度表
序号
单位名称
地址
设计产能
结构体系
建设情况
责任单位
目前进度
计划进度
1
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武汉厂)
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五一南路
25万m
混凝土结构
已建成
完善产业园
新洲区
人民政府
2
湖北弘毅建设有限公司
黄陂区汉施路39号
5万吨
钢结构
已建成
完善产业园
黄陂区
人民政府
3
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
蔡甸区姚家山工业园
16万吨
钢结构
已建成
完善产业园
蔡甸区
人民政府
4
武汉钢铁江北集团冷弯型钢有限公司
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滨江大道特1号
31.2万吨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
已建成
完善产业园
新洲区
人民政府
5
湖北省宏泰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新洲区
30万m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
在建
2018年12月
建成
新洲区
人民政府
6
湖北省宏泰远大建筑
工业有限公司
江夏区
30万m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
在建
2018年10月
建成
江夏区
人民政府
7
武汉建工宏泰远大建筑
有限公司
东西湖区
30万m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
在建
2018年12月
建成
东西湖区
人民政府
8
湖北中天绿建工业有限
公司
黄陂区罗汉工业园
3万m
混凝土结构
在建
2018年10月
建成
黄陂区
人民政府
9
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
公司
江夏区五里界街
界兴路34号
30万m
混凝土结构
在建
2018年10月
建成
江夏区
人民政府
10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
公司
江夏区乌龙泉镇
30万m
混凝土结构
在建
2018年12月
建成
江夏区
人民政府
11
中建科技武汉经开有限
公司(汉南厂)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
15万m
混凝土结构
在建
2018年10月
建成
经开区
人民政府
12
庭瑞筑工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
10万m
混凝土结构
在建
2018年10月
建成
经开区
人民政府
13
武汉东方杭萧股份有限
公司
黄陂区
5万m
混凝土结构
在建
2018年12月
建成
黄陂区
人民政府
3万吨
钢结构
14
中鑫联投(武汉)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蔡甸区常福工业园
40万m
混凝土结构
协议
2018年12月前
开工建设
蔡甸区
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