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_教学课件_8.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通信原理_教学课件_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_教学课件_8.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第六章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7)2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n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模型( )( ) ( )( )TRHGCG n 产生误码的原因:信道加性噪声;码间串扰。产生误码的原因:信道加性噪声;码间串扰。n 码间串扰的定义和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误码)。码间串扰的定义和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误码)。3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n 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n 无码间串扰传输特性的选择依据:无码间串扰传输特性的选择依据:n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奈奎斯特第一准则0()00skkh kThk 常数
2、常数2(),SisSiHTTT n 将将H( )在在 轴上以轴上以2 /Ts为间隔切开,然后分段为间隔切开,然后分段沿沿 轴平移到轴平移到(- /Ts, /Ts)区间内,将它们进行叠区间内,将它们进行叠加,其结果应当为一常数。加,其结果应当为一常数。4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n 理想低通传输特性理想低通传输特性n 基带传输最高频带利用率基带传输最高频带利用率/2(B/Hz)BRB n 升余弦滚降频谱特性升余弦滚降频谱特性 (1)NNBfff n 升余弦滚降系统的最高频带利用率为升余弦滚降系统的最高频带利用率为 22B/Hz(1)(1)BNNRfBf 5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
3、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1 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0010011,试以矩形脉冲为,试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归零,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归零,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差分波形和四电平波形。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差分波形和四电平波形。 解解 :6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7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解解 :(:(1 1)对于双极性波形,其功率谱密度为)对于双极性波形,其功率谱密度为6-3 设随机二进制序列中的设随机二进制序列中的0和和1分别由分别由 和和 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
4、为p及及1-p ; (1)求其功率谱密度及功率;)求其功率谱密度及功率; (2) 若若 为图为图a所示波形,所示波形, 为码元宽度,问该为码元宽度,问该序列存在离散分量序列存在离散分量 否?否? (3)若)若 改为图改为图b,回答题(,回答题(2)所问。)所问。( )g t( )g t ( )g tsT1/ssfT ( )g t212212()(1)()()()(1)()()ssssssmff pp GfGffpG mfp Gmffmf 8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212212()(1)()() ()(1)()()ssssssmff pp GfGffpG mfp Gmffmf
5、 12()()()( )GfGfG fg t 2224121()()()()()()sssssmff pp G ffpG mffmf 对应的功率为对应的功率为2224121()()()()()()sssssmSf dff pp G ffpG mffmfdf 9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2224121()()()()()()sssssmSf dff pp G ffpG mffmfdf 22224(1)()(21)()sssf ppGfdffpG m f (2) (2) 对于图对于图a所示波形所示波形1,( )20,sTtg tt 其他其他sin()sssfTG fTfT sin
6、sin()0ssssssfTG fTTf T 10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代入(代入(1 1)中的结果,可得此时的离散分量)中的结果,可得此时的离散分量为为0 0,即该序列不存在离散分量,即该序列不存在离散分量 1/ssfT (3)对于图)对于图b所示波形所示波形140,( ),sTtg tt 其其他他222sin()sssfTTG fTf sinsin22()02222sssssssfTTTTG fTf 故该二进制序列存在离散分量故该二进制序列存在离散分量 1/ssfT 11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7 已知二元信息序列为已知二元信息序列为10011
7、000001100000101,试,试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它所对应的单极性归零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它所对应的单极性归零码、码、AMI码和码和HDB3码的波形。码的波形。 解解 :12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10 某基带传输系统具有如图某基带传输系统具有如图6-5所示的三角形函数。所示的三角形函数。 (1)求系统接收滤波器输出的冲激响应)求系统接收滤波器输出的冲激响应h(t) (2)当数字信号的传码率为)当数字信号的传码率为 时,用奈奎斯时,用奈奎斯特准则验证该系统能否实现码间无串扰传输。特准则验证该系统能否实现码间无串扰传输。0/BR 解解 : (1 1)由)由
8、图图6565得到得到001( )0H 其他其他2001( )( )()222j tth tHedSa 13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000(2), ( )0, iHiCH (2 2)根据奈奎斯特准则,要满足当码速率为根据奈奎斯特准则,要满足当码速率为 时使系统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时使系统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则则 H(H() )应满足应满足0/BR 显然图显然图6565中的传输函数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因中的传输函数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因而无法使系统满足无码间干扰传输。而无法使系统满足无码间干扰传输。 14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11设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发送滤
9、波器、信道及接收设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发送滤波器、信道及接收滤波器组成的总特性为滤波器组成的总特性为 ,若要求以,若要求以 波特的速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试检验题图中各种率进行数据传输,试检验题图中各种 是否满足消是否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干扰的条件。除抽样点上码间干扰的条件。( ( ) )H 2/sT( ( ) )H 15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解解 :(a)Nyquist带宽带宽 1122NssfBTT 该系统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该系统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max122BssRBTT 以以2/TS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时,该系统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
10、输时,该系统不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干扰的条件。不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干扰的条件。 16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b)传输速率传输速率2/Ts虽然小于(奈奎斯特速率)虽然小于(奈奎斯特速率)3/Ts,但由于不是但由于不是2/Ts的整数倍,所以在该系统中以的整数倍,所以在该系统中以2/Ts的速率传输,不能消除码间干扰。的速率传输,不能消除码间干扰。max32322sBssBTRBTT (c)( ( ) )210seqTH ,其它,其它1sBTmax22BsRBT该系统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干扰的条件。该系统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干扰的条件。 17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
11、传输系统(d)因此,该系统不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干扰的因此,该系统不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干扰的条件。条件。( ( ) )1,0,seqTH 其它其它12sBT max122BssRBTT 18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解解:(1 1)该系统可构成等效矩形系统)该系统可构成等效矩形系统( ( ) )01,0,eqH 其它其它6-12 设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设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 如题图如题图所示。其中所示。其中 为某个常数(为某个常数( )。)。(1)试检验该系统能否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试检验该系统能否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2)试求该系统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多
12、少?这时)试求该系统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多少?这时的系统频带利用率为多大?的系统频带利用率为多大?( ( ) )H 01 所以该系统能实现无码所以该系统能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间干扰传输。 19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 )01,0,eqH 其它其它(2 2)该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该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 002BRf 由于系统的实际带宽为由于系统的实际带宽为( () )( () )00112Bf 所以,此时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所以,此时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 () )0B022 (B/Hz)11fRBf 20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n理想低通传
13、输特性频带利用率可达理论上的最大理想低通传输特性频带利用率可达理论上的最大值值2B/Hz,但无法实现,且它的,但无法实现,且它的h(t)的的尾巴振荡幅尾巴振荡幅度大、收敛慢度大、收敛慢,从而对定时要求十分严格;,从而对定时要求十分严格;n余弦滚降特性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所需的频余弦滚降特性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所需的频带却加宽了,达不到带却加宽了,达不到2波特赫的频带利用率即波特赫的频带利用率即降低了系统的频带利用率;降低了系统的频带利用率; n能否找到频带利用率为能否找到频带利用率为2B/Hz,满足,满足“尾巴尾巴”衰衰减大、收敛快,实际中又可以实现的传输特性?减大、收敛快,实际中又可以实
14、现的传输特性?21第第6章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n6.1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n6.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n6.3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n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n6.5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n6.6 眼图眼图n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主要内容主要内容22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6.7.1 部分响应系统部分响应系统 n有控制地在某些码元的抽样时刻引入码间有控制地在某些码元的抽样时刻引入码间串扰串扰,而
15、在其余码元的抽样时刻无码间串,而在其余码元的抽样时刻无码间串扰,那么就能使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扰,那么就能使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大值,同时又可以达到加速传输波形的最大值,同时又可以达到加速传输波形尾巴的衰减和降低对定时精度要求的目的。尾巴的衰减和降低对定时精度要求的目的。通常把这种波形叫通常把这种波形叫部分响应波形部分响应波形。 n利用部分响应波形传输的基带系统称为利用部分响应波形传输的基带系统称为部部分响应系统分响应系统。 23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第第类部分响应波形类部分响应波形n 观察观察:相距一个码:相距一个码元间隔的两个元间隔的两个sin x / x波
16、形的波形的“拖尾拖尾”刚好刚好正负相反。正负相反。n 思路思路:利用这样的:利用这样的波形组合肯定可以构波形组合肯定可以构成成“拖尾拖尾”衰减很快衰减很快的脉冲波形。的脉冲波形。24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 用两个相距一个码元间隔的用两个相距一个码元间隔的sin x / x波形相加波形相加( ( ) )( () )( () )sinsinSSSSSSttTTTh tttTTT ( () )2sin/SSStTttTT 25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频谱函数:频谱函数:n带宽为带宽为B = 1/(2Ts ) Hz ,与理想矩形滤波器的相,与理想矩形滤波器
17、的相同。同。n频带利用率为频带利用率为达到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在传输二进制序列时达到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在传输二进制序列时的理论极限值。的理论极限值。11/2(B/Hz)2BSSRBTT ( ( ) )2cos,20,ssssTTTHT 26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 基带传输系统时域冲激响应基带传输系统时域冲激响应h(t)的特点的特点( () )( () )(0)1, 1, 0, 1,2 , 3 ,sshh Th kTk 27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 除了在相邻的取样时刻除了在相邻的取样时刻t= Ts/2处处h(t)=1外,其外,其 余的抽样时刻上,余的
18、抽样时刻上,h(t)具有等间隔零点。具有等间隔零点。n h(t)的的“拖尾拖尾”幅度随幅度随t2下降,这说明它比下降,这说明它比 sin x / x波形收敛快,衰减大。这是因为,相距一个波形收敛快,衰减大。这是因为,相距一个 码元间隔的两个码元间隔的两个sin x / x波形的波形的“拖尾拖尾”正负相正负相反反 而相互抵消,使得合成波形的而相互抵消,使得合成波形的“拖尾拖尾”衰减速衰减速度度 加快了。加快了。28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串扰发生时刻:抽样时串扰发生时刻:抽样时刻刻n串扰发生位置:仅受前串扰发生位置:仅受前一码元的相同幅度样值一码元的相同幅度样值的串扰的串扰
19、n结论:结论:串扰可控,仍可串扰可控,仍可按按1/Ts传输速率传送码元。传输速率传送码元。 1a0a1a2a抽样抽样脉冲脉冲TsTsTsTs29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1kkkCaa 相关编码相关编码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波形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波形进行再生判决得到进行再生判决得到Ck ,再经,再经反变换即可恢复反变换即可恢复ak的值。的值。1kkkaCa n 实例实例二进制信码二进制信码 1 0 1 1 0 0 0 1 0 1 1 ak +1 -1 +1 +1 -1 -1 -1 + 1 -1 +1 +1 ak-1 +1 -1 +1 +1 -1 -1 -1 + 1 -1 +1
20、 ck= ak + ak-1 0 0 +2 0 -2 -2 0 0 0 +2 30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差错传播问题和起始值问题差错传播问题和起始值问题 差错传播问题:差错传播问题: ak的恢复不仅仅由的恢复不仅仅由Ck来确定,而是必须参考前来确定,而是必须参考前一码元一码元ak-1的判决结果,如果的判决结果,如果Ck序列中某个抽样序列中某个抽样值因干扰而发生差错,则不但会造成当前恢复的值因干扰而发生差错,则不但会造成当前恢复的ak值错误,而且还会影响到以后所有的值错误,而且还会影响到以后所有的ak+1 、 ak+2的正确判决,出现一连串的错
21、误。这一现的正确判决,出现一连串的错误。这一现象叫象叫差错传播差错传播。31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 差错传播举例:差错传播举例: 输入信码输入信码 1 0 1 1 0 0 0 1 0 1 1 发送端发送端ak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发送端发送端Ck 0 0 +2 0 2 2 0 0 0 +2 接收端接收端Ck 0 0 +2 0 2 0 0 0 0 +2 恢复的恢复的ak +1 1 +1 +1 1 1 +1 1 +1 1 +332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 产生差错传播的原因产生差错传播的原因 在在g(t)的形成过程中
22、,首先要的形成过程中,首先要形成相邻码元形成相邻码元的串扰的串扰,然后再经过响应网络形成所需要的波,然后再经过响应网络形成所需要的波形。所以,在形。所以,在有控制地引入码间串扰有控制地引入码间串扰的过程中,的过程中,使原本互相独立的码元变成了相关码元。也正使原本互相独立的码元变成了相关码元。也正是码元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导致了接收判决的差是码元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导致了接收判决的差错传播。错传播。 相关编码相关编码是为了得到预期的部分响应信号是为了得到预期的部分响应信号频谱所必需的,但却带来了差错传播问题。频谱所必需的,但却带来了差错传播问题。33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n 解决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原理 教学 课件 _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